APP下载

书屋建设的区域化看法

2017-05-30范鑫张继鲁

大东方 2017年5期
关键词:生态设计

范鑫 张继鲁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众的生活水平提高,新时代的民众越加渴望提升自身及整体社会的文化综合素质。同时,为了社会能够健康持续的發展,政府也不断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但是其后发现,建设的图书馆、书屋等阅读设施并没有带来人们期望的效果。文章中浅谈现代书屋建设设计中对环境的融入、不同人群的阅读体验需求、吸收不同的文化等方面设计创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促进书屋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书屋设计;时代个性;生态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高,大众越发渴望在社会发展中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这也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社会的文化发展。一个社会的文化健康发展,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健全度是其中重要的指标,也是提高民众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在这些文化基础设施中除了美术馆、博物馆、剧场外,其中图书馆的建设是提高民众文化综合素质的的重要环节。

目前我国的图书馆的现状是:在国家层次上有国家级别的图书馆,各省市有省市级的图书馆,各个院校也有自己独立的图书馆,此外,随着政府的投入,有的社区也有社区图书室等阅读设施,但是以普通市民和有針对性读者为对象的中小型的地区性图书馆十分缺乏。我国是个地大物博且人口众多的国家,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文化色彩,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性书屋具备许多优势。同时,因为占地面积不大能够减少大量的建造资金,而且各区域有特定的服务人群,便于书屋的管理,因而发展这类中小规模的书屋也是时代需要。

在地区性书屋建设设计中,个性化显得格外重要。可从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等地域特征入手,选取区域内视觉形态特征比较强烈的结构、形象、物质载体,作为设计元素进行重新设计吸收。如北京的“篱苑书院”,利用当地自然景观,以自然环境作为主基调进行建造,为在城里工作的读者造就一所亲近自然的阅读场所。书屋基地位于北京市外的一个离群山不远的小村,在这个远离市区的小村中,为那些长期长期在室内工作者提供了一个舒适静逸的阅读空间。书屋是个长方形的建筑体,长30米,宽4.35米,6.3米高,总面积约为170平。建筑主体使用的是100×100和100×200的方钢作为框架构件,墙体使用钢化玻璃,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又能让自然光照射在室内。书屋室内采用合成杉木做装修,主体空间由大台阶和书架组成,书架设计在台阶的下面,而台阶就作为了主要的读书空间。建筑内部是一个整体通透的大空间,空间内没有隔断,也没有其它辅助家具,整个空间充满完整性。

书屋的设计理念就是将人造的建筑与自然相互搭配,在喧哗的社会中寻到清静,让人造建筑有机的和大自然相融合,在人造空间中营造出自然的清静。书屋前的水边栈道、用鹅卵石铺展而成的小道,以及被当地树枝编成的篱笆围合的空间,让书屋整体“印入”到自然环境之中。书屋内,被篱笆围合的玻璃墙体即能遮阳但又让空间内不缺自然光照,读者可以在阅读时沉浸在阳光之中,为长期在室内工作的读者在大自然之中享受放松,打造出社会与自然相融合的清静空间。

新的书屋建设,针对人群不同应当设计不同类型的具有时代特色的书屋。设计中应当逐渐脱离传统图书馆建筑肃穆、沉稳的基调,注入一些个性的、具有时代性的设计理念,从而形成读者与书屋之间的心灵互动,提高阅读者的阅读体验,书屋的利用率也会随之提高。同时,由于书屋对阅读人群具有针对性,所以阅读人群会具有某些共同点,因此,书屋还是区域性信息交流的据点,共同兴趣爱好者的交友的场所。所以在建设中不能忽视这些个性化的设计点,扩大书屋的功能,让书屋不仅仅是书与人的桥梁,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桥梁。形成读者—书屋—读者的良性互动。

在书屋的设计中要体现读者所共有的个性,站在读者的角度考虑营造书屋的环境,从而形成书屋独有的特色。例如“老书虫书吧”,在北京,它是最受欢迎的外文书店,书屋建设在北京热闹的三里屯,可谓是闹中取静。由于这里曾是机电厂,所以建筑在整体的外形上保留着老式工厂房的设计风格,外墙的材料是混凝土,上面漆了一层淡淡的苹果绿,简单朴素。室内装修偏向简欧风格,让人感觉到文艺的气息,在天井上处又悬吊着中国元素的红灯笼,让整个空间充满节日的气氛。阅读室宽敝明亮,书架从地面连接到屋顶,1.5万本外文原著也放置在这能触碰到屋顶的书架上。书吧整体分为三个房屋空间,两间作为阅读室,一间作为销售。功能分布上,书吧内不仅仅是有阅读空间,吧台和餐饮区也融入了进来,满足了很多文艺读者的艺术美食梦。阅读室多样、自由、艺术化的设计为读者营造出更多的自主空间,不仅满足了阅读者的服务需求,还提高了其存在感,人文之美、阅读之美在这里浑然一体。

在书屋管理上,也应该根据不同类型书屋制定不同管理方式,对拥有较高知识水平的读者可更加针对感受服务,对没有阅读习惯的大部分读者可以让其参与管理,让其和书屋能联系起来。据统计,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不足5本,而发达国家远远高于我们,如韩国人均阅读量为12本,法国人均20本,日本人均41本,以色列更是人均63本,是中国人的12倍多。中国人均每天读书量14分钟不到,所以大部分人是没有阅读习惯的,更别说农村和普通市民。在区域书屋方面,可以更新管理模式,让有时间空闲的大众交替参与对书屋的管理和服务,增强对书屋的认同感,让其能感受到书屋是属于大众的。群众参与到书屋的管理服务上,可以直接的让参与者提高阅读兴趣,同时,通过参与者可以对书屋有个很好的宣传,在区域范围内形成一张交织的网,这样不仅提高书屋区域的群众阅读兴趣,提高书屋的利用率,也可以促进书屋良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文建 李秦.《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原则、理论与趋势》

[2]王虹.《终极目标与实现方式的改善》

[3]胡惠琴.《日本图书馆设计的时代性》

(作者单位:沈阳化工大学 工业与艺术设计系)

猜你喜欢

生态设计
浅析生态设计在设计中的应用
某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构思及相关要素分析
绿色经济背景下的中国生态设计推行现状与建议
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设计案例浅析
“生态设计”于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之应用探讨
生态美学理念下的校园景观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