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文化进校园研究综述

2017-05-30赵娜

教育文化论坛 2017年4期
关键词:研究综述民族文化传承

赵娜

摘要: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将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民族地区学校的教育改革、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三者链接起来实现了良性互动,是推动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对民族文化进校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基础分析、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活动实效评估、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民族文化校本开发研究这几个方面。通过对民族文化进校园的研究现状进行的梳理总结,有助于人们较为全面地认识如今形成的研究成就、存在问题,把握未来的研究方向,推动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向前发展,探讨未来研究方向,为之后的民族文化进校园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民族文化;学校;教育;传承;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1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17)04-0116-05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7.04.025

一、引言

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的社会成员基于特定的自然地理生态场域所创造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核心。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民族文化的传承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传统的民族民间技艺逐渐失传,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化潮流中日渐式微。而教育承载着保护、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的重要使命,尤其是系统性的学校教育能够有效地让青少年潜移默化地了解和学习民族文化的精髓,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作为主要的民族文化传承渠道,应该充分发挥其功能,让青少年有更多的认知和体验民族传统文化的机会,进而自发地产生民族文化认同并且积极主动地传承保护民族文化。因此,将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相结合让民族文化走进校园成为研究者们广泛关注的问题,并且已取得显著的研究成果。本文根据民族文化进校园的研究内容,从民族文化进校园的理论依据阐释、民族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承与保护、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实效评估研究、民族文化进校园存在的问题和民族文化校本开发研究五个方面进行梳理,以期整合总结现有研究成果,析出成就,找出问题,为之后的民族文化进校园研究提供参考。

二、民族文化进校园研究现状

(一)民族文化进校园理论探讨

对于民族文化进校园的理论探讨可以为活动实施提供理论基础和有效的实践指导,学者们从不同视角以民族文化和学校教育的互动关系为基点对民族文化进校园进行了理论依据解读。腾星教授在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基础上最早提出了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1]。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的教育在担负人类共同文化成果传递功能的同时,不仅要担负起传递本国主体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同时也要担负起传递本国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为了实现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二者兼顾的目标,把国家制定的标准教育内容与民族地区的地方性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在现有的课程内容中灵活融入有代表性的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开发一系列带有多元民族文化特征的课程,为民族文化传播提供土壤,使得各民族文化更好地发扬传承,培养民族地区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和面对多元文化转换的心理调适能力。该理论为之后的民族文化进校园问题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孟立军、吴斐从生态学视角出发,提出了教育生态平衡理论,解读了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环境。“教育生态环境要求我们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遵循客观规律,不断优化教育生态环境的各个要素,如果打破了这种平衡,也会造成教育生态失衡”[2]。

吴晓蓉和张诗亚则对贵州省“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进行了教育人类学解读,运用了文化的“位育”理论分析了民族文化进校园能够保持民族文化延续性和多元性的教育价值,提出“既应顾及民族与固有自然、人文环境的延续性和连带性,保持相互之间的链接;也应顾及民族的发展企求,以求同存异的方式使各民族具备积极的生存与文化创生能力”[3]。

杨蕴希以对话理论的视域阐述了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内涵,一是少数民族与“他者“的对话,二是全球化与地方化的对话,三是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对话。创新性地提出要将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中具有实用性和代表性的优秀教育成果转变为具有经济价值与影响力的特色文化产业。具体就研究对象贵州而言,认为“贵州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未来发展路向应以开拓贵州特色教育之路为手段,以打造贵州非物质文化产业为动力,以实现民族教育工作新发展新跨越为目标”[4]。

李光华、秦积翠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校园活动文化五个方面论述了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特殊性,阐述了校园文化对民族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功能,主要表现在民族精神导向功能、民族精神熏陶功能、民族精神的整合规范功能、民族精神的实践功能等方面[5]。

如何科学有效地对各民族大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问题在新的历史阶段中是非常值得探讨的。为此,来仪以民族团结教育为切入点,总结认为民族高校是民族团结教育的代表性场域,民族类学科及课程是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平台,民族团结的思想观念应成为民族高校的旋律[6]。

(二)民族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承研究

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开拓了一条新的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渠道,并逐漸成为我国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的重要模式。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传承的内容类型有以下几种:其一是普及认知型的传统民族文化知识、宗教祭祀内容等;其二是传承以技能掌握型为主的民族手工艺制作等;其三是传承以活动娱乐型为主的民族舞蹈和体育等;其四是展示型的文化,指适宜在课堂教学或校园活动中展示的民族文化作品。

关于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传承的路径方面探讨较多,李卫英认为应当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实现学校教育与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空间的和谐共生,不能只局限于学校内部; 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的挖掘和培养。曹能秀、王凌论也强调不仅要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而且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合作[7]。

在传承机制方面,井祥贵的博士论文《纳西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研究》是通过个案研究探讨民族学校文化传承机制的典范。作者认为,民族教育应基于文化“位育”思想重新定位,凸显对民族学生个体发展的人文关怀、注重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诉求、形成民族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的“种子式”“基因式”的传承机制[8]。周莲莲在其硕士论文中认为人为干预文化传承使我国民族民间文化得到了有效地保护和传承,所以应当高度重视民族文化进校园模式的运用,并在运用过程中要适时地对其“传承力”控和科学的评估[9]。

在传承所面临的困境方面,杨丽萍认为:第一,国家教育绩效考核机制与民族文化传承的脱节。第二,尚未建立起相应的完善的支持系统。第三,来自家长和学生发展机会的原动力不足[10]。

(三)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实效评价研究

客观系统地对民族文化进校园进行实效评估非常有必要,总结经验、评估效果有利于及时调整活动实施细则和规避已经发生过的问题,切实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发展。学者对各民族地区民族学校的实证调查研究表明,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结合莫杉杉、井祥贵等人的文章总结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激发了学生对于了解民族文化的兴趣热忱,调动了其积极性,有利于增加民族认同感;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品牌课程,提高学校知名度;促进学生道德观念的培育;促进了素质教育的推动,有利于民族地区教育改革;推動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严庆和李彬通过对贵州省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调查评价,探讨了如何发挥民族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民族教育如何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和如何促进民族教育改革的三个问题[11]。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如何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问题,研究发现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为学校培养了一批掌握民族表演技能的学生,通过民族艺术表演吸引了大批游客,间接带动了旅游发展增加了当地经济收入。此外,杨俊在讨论贵州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实效性问题时应注意从可操作性角度出发区分民族文化“进校园”和“进课堂”概念的区别,“进课堂”需要科学分析引入校园的民族文化是否具有课堂教学操作性,要考虑是否适宜进入课堂积极学生的掌握程度[12]。

(四)民族文化进校园现存问题研究

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存在的问题探讨上,尽管具体的调查地点和调查范围不同,但调查后发现各地区关于民族文化进校园存在的问题都大同小异。综合井详贵、王辉、孟立军、吴斐等人提出的问题,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1.师资匮乏,教学质量难以保证。2.教学管理较为松散。3.经费投入不足。4.教育评价单一。5.民族文化校园活动单一。6.民族文化认同感和价值观的弱化。7.没有稳定的专项经费来源。8.民族文化教育未列入学校常规教学计划。

孟立军、吴斐从生态学视角出发,指出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生态环境的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政治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突出表现为高考和中考升学制度和学校民族文化传承之间的矛盾。缺乏少数民族文化项目和升学挂钩的相关政策,使民族中学削弱了民族文化传承的动力,造成部分学校在贯彻“民族文化进校园”政策时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积极性。第二,经济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一方面,现有经费仍不能满足开展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民族文化任课教师待遇偏低,制约了师资队伍建设。第三,文化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首先,民族文化认同感和价值观的弱化。其次,如何处理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矛盾,也是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所面临的棘手问题。

王辉在其硕士论文《民族文化进校园的问题研究—以凯里市舟溪逸夫中学为个案》中分析了该校实施民族文化进校园以来出现的主要问题,首先是民族学校缺乏本民族的文化符号,其次是民族学校缺乏文化进校园相关机制,最后是民族学校缺乏多元的民族价值观[13]。

(五)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文化传承与发展途径[14]。通过民族文化校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这对特定少数民族、对其他民族乃至整个国家的文化融合和文化发展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15-16]。

如何以校本课程开发为切入点推动民族地区学校课程深入变革,也是当前民族地区学校发展的重要议题。李定仁等学者提出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建构、课程实施的方式、课程评价的理论框架和资源开发的方法等,这些研究为我国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他们通过实地调查总结和评述了西部一些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工作,这对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和经验[17]。张潍纤等学者提出了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即把校本课程开发定义为“以民族地区学校为基地,以民族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基础,以民族地区学校教师和学生为主体,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由学校校长、教师、学生、社区成员联合或合作开发的,旨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课程开发活动”[18]。如合亚木·海排提认为,在民族地区,中小学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一方面具有课程改革的推动、民族政策的支持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等现实基础,但另一方面也存在忽视优秀民族文化和课程开发能力欠缺等认识问题与技术问题[19]。从课程开发的流程来看,民族文化校本课程的目标重在学生的民族文化理解和传承;在内容选择上,重视民族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物质文化课程资源主题,以及节日文化、民间文学、民族语言和娱乐文化等非物质文化资源主题;从民族文化校本课程的实施方式来看,最重要的是课堂的组织形式。从课程评价的理念、原则和框架上来看,民族文化校本课程评价应该是动态的,整体的,应该具有民族、地方和学校的特色,以及多元化的特征。民族文化校本课程的评价应遵守开放性、实践性、可行性、整体性、多元性,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还指出民族文化校本开发具有指向模糊、上下割裂;类别失衡、缺乏整合;学、艺分离、形式主义;课程评价的“评价”与“设计”分离的现状。详细阐述了民族文化校本课程的实施方式以及课程的评价的理念和框架,并提供了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三、研究评价

尽管国内关于民族文化进校园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但在理论探讨和个案实证研究中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和较丰富的研究成果。通过已有的这些文献资料的梳理,我们能够基本能够理清民族文化进校园相关研究的内容,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垫。但纵观现有的研究成果,同质化的问题较多造成大量重复研究,还有更多的瓶颈问题需要总结出来在今后多加关注以期有所突破。

在民族文化进校园的理论探讨方面,可以看出理论分析成果较多,研究者除普遍認同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并以民族文化和学校教育的互动关系为核心展开分析外,还引入了教育人类学、生态学、对话互动等新颖的理论视角展开研究。虽然成果较多,但却相对零碎,整体性的理论体系建构还是尚需努力的问题。

在民族文化进校园的传承保护方面,如何处理好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好传承主体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是民族地区学校传承民族文化过程中要面临的主要问题。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民族文化进校园的目的和意义所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对如何优化传承机制探索传承路径以保证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较为深入,但此问题是民族文化在校园中传承研究的核心问题和难点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创新性的突破。

目前对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实效评估仅仅停留在定性评价层面, 尤其在民族文化学校教育推动当地经济发展问题的探讨上不够严谨,没有调查数据分析,论据不够充分。笔者认为, 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实效评价研究应该建立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需要构建科学的指数指标体系、采集严谨的样本数据等一些列规范的方法。当前对于取得成效的系统性和可持续性研究是难点,建立民族文化进校园效果评价体系进行定量研究是薄弱之处。

在民族文化进校园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上,诸多个案中所分析的问题都大致类似,而没有在各自具体的特殊性问题上深入展开并深挖原因。这导致很多问题的提出淡化了反思的意义和价值。不仅应该将问题找出来摆出来,更应该将问题的原因和解决路径相结合,提供一套对应问题的解决方案,让问题的探讨更有意义。

在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问题上,首先,研究理论建构不足,很难指导实践。从实践经验总结出适合民族地区情况和学校情况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和理论,是之后的研究重点。其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不平衡,大都分布在学校发展情况较好的地区。对于偏远民族地区的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还停留在现状调查、面临的困境和影响因素等理论性的研究,具体个案分析少。

四、研究展望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16年,贵州省教育厅、文化厅、民宗委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的实施方案》,可见从教育部到贵州省都对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十分重视,在贵州省有近5000所学校开展了该项活动。有效传承了民族文化,夯实了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因此,进一步对民族文化进校园问题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今后关于该问题的研究还需更多关注以下几方面。

第一,在研究理论上,现有的研究缺乏理论深度,基础理论分析不够系统权威,须建立系统的民族文化与学校教育互动关系的理论体系。

第二,在研究内容上, 应当进一步细化,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框架上。目前来看一些共性的问题上存在大量的重复研究,而在具体的问题分析上有一定的研究空白,例如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指数指标评价体系如何构建、如何融入民族地方性知识来科学系统的设计民族文化乡土教材、如何应对新形势下的民族文化认同危机等问题都有待更深入地挖掘研究。此外, 学生作为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主体不应被忽视,不能只局限于政府、学校对民族文化教育影响的研究,可以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反思什么样的模式是最切合受众心理和实际情况的。

第三,在研究范围的选取上,通过检索发现关于民族文化进校园的个案实证研究大都选择中学和小学为研究对象。近年来不少高校也根据省情和政策开办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专业,未来应更多关注高等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的相关问题,展开对高校的实证调查研究。

第四, 在研究视角或视域上,需进一步拓展研究视角,采用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的方法,可以更多地从教育文化生态观的视角、经济学的视角切入,与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合作。

第五,在研究方法上,现有的研究中定性研究远多于定量研究,在个案调查中缺乏有说服力的数据分析。未来应采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利用便捷的互联网信息完成校园中问卷调查的发送与分析,获得更客观详实的数据样本来完成个案实证分析。

总之,民族文化进校园研究的发展空间较大,可拓展延伸的角度较多,需要研究者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突破。

参考文献:

[1]哈经雄,腾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孟立军,吴斐.教育生态学视阈下民族院校办学特色内涵及路径构建[J].教育评论,2014(10).

[3]吴晓蓉,张诗亚.贵州省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教育人类学考察[J].民族教育研究,2011(03).

[4]杨蕴希.对话视阈中的贵州民族文化进校园论[J].民族教育研究,2016(12).

[5]李光华,秦积翠. 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民族精神培育[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6]来仪.民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再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17(2).

[7]曹能秀,王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J].云南师范大学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9).

[8]井祥贵.纳西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研究[D].武汉:湖北民族学院,2012.

[9]周莲莲.“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文化传承模式探析--以黄平县为研究个案[D].贵阳:贵州民族大学,2012.

[10]杨丽萍.“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多纬阐释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11]严庆,李彬.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互动发展的助推工程——对贵州省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思考 [J].贵州民族研究,2007(4).

[12]杨俊.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实效性问题研究.黑龙江高校研究[J].黑龙江高校研究.2009(10).

[13]王辉.民族文化进校园的问题研究——以凯里市舟溪逸夫中学为个案[D].重庆:西南大学,2012.

[14]莫彬彬.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文化进校园”现状研究[D].桂林:广西民族大学,2015.

[15]陈晨.在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政策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2.

[16]井祥贵.民族文化进校园的若干问题论略[J].民族教育研究,2012(23).

[17]李定仁.西北民族地区校本课程研究[M].北京:民族出故社,2006.

[18]张潍纤.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价值取向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学院,2007.

[19]如合亚木·海排提.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6 (09).

猜你喜欢

研究综述民族文化传承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论仡佬族作家王华小说中的乡村镜像与民间想象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