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广西壮族嘹歌的传承和发展

2017-05-30刘明华

歌海 2017年4期
关键词:传承与发展

刘明华

[摘 要]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根基和力量的源泉,也是一个国家、民族先进文化发展的基石,而多元音乐文化的发展需要民族音乐的百花齐放。壮族嘹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它是壮族人民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对广西壮族嘹歌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传承与发展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多元音乐文化;广西壮族嘹歌;传承与发展

一、广西壮族嘹歌的现状分析

(一)嘹歌在广西民族音乐中的地位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自古以来,广西壮族以善唱山歌而闻名海内外,壮族聚居的广西被誉为——山歌的故乡。“嘹歌”是广西壮族的长篇古歌,是经过长期的口头传诵后,经过文人的加工和删改,用古壮字传抄并四处传唱的,反映壮族人民劳动、生产、生活、爱情、婚姻、历史等方面内容的传统民歌,是壮族歌谣文化的经典。嘹歌是壮族民歌的一个歌种,是壮族山歌中的经典作品,因其唱法每一句都有“嘹——嘹——嘹”作为衬词拖腔而得名,以其宏大的篇幅、丰富的题材内容、丰厚深刻的文化内涵、悠扬的曲调和独特的风格,成为壮族民间传统长歌艺苑中一朵璀璨的奇葩。2008年,嘹歌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许多学者称嘹歌为原汁原味的壮民族音乐、壮民族原生态的‘百科全书,它展现了壮乡人民的精神风貌,是壮乡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体现了广西壮乡劳动人民的悠久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

(二)嘹歌自身发展与地方政府对其保护的现状

壮族嘹歌目前在百色市平果县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和继承,地方政府对嘹歌实行了具体的保护措施,嘹歌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从2006年起,嘹歌就被引进中小学校课堂,平果县组建的本土嘹歌组合——哈嘹乐队多次走进中央电视台录制民歌节目,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上献演2次,参加3届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均获佳绩,政府先后成功举办全国歌圩文化论坛3次、歌圩节10届,收集了近2万首嘹歌的壮族民歌文化丛书《平果嘹歌》也已整理出版,外国友人也慕名而来,现场聆听嘹歌的独特魅力。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嘹歌和其他民族民间文化一样,面临着严重的冲击。嘹歌在民众文化生活中的影响力减弱,特别是一些青年人不喜欢唱嘹歌,加之他们外出务工多,嘹歌很难在他们中间传承。据调查,目前会唱嘹歌的人大都在40岁以上,30多岁的人很少,20多岁者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嘹歌传承人的衰老与传唱的人数逐年下降,使嘹歌的发展明显开始断层,嘹歌传唱的广泛性与延续性的问题变得尤为突出,如不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加以保护与创新,嘹歌就有失传的危险。由于人们对它的认识还不足,重视也不够,保护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嘹歌目前仍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生存和发展形势。如大部分传统歌圩尚未恢复活动、嘹歌传承断层、传抄于世的歌书残缺不全、内容严重失传等。因此,我们要对嘹歌文化进行保护,地方政府应起到主导作用,并把嘹歌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一种长效的机制,把嘹歌的发展计划好、定位好。

(三)学校教育对嘹歌传承与发展的现状

将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放进高等教育的机制和模式中,培养年轻的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人,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针对嘹歌的传唱,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中小学、幼儿园也进行了一些合作,但基本都是各自为阵,没有进行整体的规划形成合力,真正把嘹歌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地方政府在嘹歌的传承与学校的结合方面也有一些困难:一是原生态的演唱形式与现今“学院派”演唱技法的不同,大多数“学院派”的老师认为嘹歌是大山里农民自娱自乐的一种演唱形式,是一种喊叫式的演唱,不利于声乐基础的教学,所以对这种演唱形式非常排斥,致使嘹歌的傳承工作进展缓慢。二是在教学内容上,嘹歌用壮语演唱,现今的学生也有很多是壮族,但他们中有许多人已经不会说壮话了,语言的障碍给演唱带来一定的难度,再有学生们刚接触到这种演唱形式时也很不习惯,使得他们学习积极性不高。尽管在嘹歌生长地方的中小学、幼儿园进行了一些传唱,但仅仅是简短的嘹歌传唱,没有形成规模及有计划的进行传承。还有大多数歌曲是成人才能演唱的歌曲,中小学、幼儿园的学生并不适合演唱,仅仅照搬而未改编及提升,给学生们带来很大的演唱困难,导致兴趣不高。

二、广西壮族嘹歌传承与发展的途径

(一)更新嘹歌内容,设计与创新符合时代的多种演唱形式的新嘹歌

在高速发展的时代,不符合社会的事物发展将会被社会淘汰,嘹歌的发展也要遵循这一原则。现今的嘹歌传承发展已经到了一定水平,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延续性与广泛性仍不明显,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对嘹歌发展注入新的血液,才能真正地让嘹歌长久的延续下去。通过收集和整理现今最原始的嘹歌资料,对嘹歌的演唱形式、演唱特点和代表性的嘹歌进行研究,重新设计、创新与时代接轨的多种演唱形式,让嘹歌的演唱丰富起来,更利于传承与发展。可以通过以下形式进行表现:

1. 纯乡土气息的嘹歌演唱形式不用任何表演的动作,也不用“学院派”的歌唱方法,体现的是原始的、没有修饰的演唱特点,保证嘹歌其原生态的特点。在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过于原始的演唱形式对不了解嘹歌的人来说是陌生的,这就需要对歌曲进行一定的改良。比如演唱形式上可以增加一些简单的壮族舞蹈动作及壮族特有的蜂鼓等乐器,使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让欣赏的人能感受到嘹歌的魅力。

2. 与“学院派”演唱方法相结合,这种演唱形式可通过稳重、宏大的音乐形象展现,也可以通过表演唱的形式展现,以个人独唱或多人对唱的形式表现歌曲内容,形成另一种演唱风格。比如根据壮族嘹歌的音乐元素创作一些“学院派”的民族歌曲,既能体现嘹歌的独特的音乐风格,丰富“学院派”的民族歌曲的选曲内容,又能发展与创新广西壮族音乐风格的歌曲。

3. 与现代流行音乐相结合,这种演唱形式极具个性,把电声音乐与壮族特有的民族乐器融合起来,加上自由、热情的演唱方式,通过流行的服饰展现出时尚的嘹歌音乐风格,受到许多人的喜爱。将壮族嘹歌与流行音乐相结合,广西平果的哈嘹乐队是做得非常成功的。他们通过收集整理一些嘹歌音乐元素,适当结合嘹歌的语言与唱腔,创作出许多令人耳熟能详的歌曲,如《月亮》《来年花开再牵手》《表哥》等。

(二)形成学校开展嘹歌传唱“一体化”模式的教学活动

原生民歌的自然传承难以延续,面对这种境况,教育传承的重要性凸显出来。许多学者逐渐意识到民族音乐只有得到教育传承,才能使民间文化的根扎得更深。关于教育传承工作,广西的步伐不算落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自治区民委就创办了广西少数民族歌手班,并培养了一大批活跃于广西歌坛的少数民族歌手,由于种种原因,向前迈进的步伐停滞了下来,最主要是没有形成一套长效机制进行下去。可以通过将地方高校与中小学、幼儿园的音乐教育衔接起来,真正形成嘹歌一体化的传唱模式。

高校方面:1.在学校组建嘹歌演唱队或是几个人的组合形式进行传唱,既可在常规的教学内容中加入具有嘹歌特色的歌曲,也可通过选修课的形式扩大传唱的范围。2. 学校也应针对嘹歌的研究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及音乐界专家学者代表共同探讨壮族嘹歌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宣传推广壮族嘹歌。3. 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多去乡下采风,多参加嘹歌的歌圩,真正感受嘹歌的乡土气息,鼓励学生参加歌唱比赛与演出,增强学生们的信心,让嘹歌在年轻一代身上生根发芽,培養嘹歌传唱的接班人,使嘹歌得到传承和发展。

中小学、幼儿园方面:中小学、幼儿园的嘹歌传唱师资主要是高校培养出来的,高校的演唱形式不一定适合中小学、幼儿园的学生来演唱,这需要嘹歌研究者们进行一定的改良与创新,针对学生未成年和年龄大小的特点来选择歌曲。在内容上:根据年龄的大小选择歌曲进行教唱,选择一些简单、短小的嘹歌给学生们来演唱,对一些难度较大,但又非常好听的嘹歌可进行分解,甚至可以分成两首歌曲教唱,旋律太高的也可进行调整,适当的变化音域,减轻学习的难度,提高幼儿的演唱兴趣,在中小学、幼儿园中传承与发展本土的嘹歌音乐。

(三)构建多渠道的传承模式,促进嘹歌有效的传承

壮族嘹歌是广西壮乡人民的宝贵财富,建议加强各方面有利的资源(政府、景区和家庭),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传承演出活动和社会实践的开展,带动人们关注嘹歌、宣传嘹歌、歌唱嘹歌。

政府层面:对嘹歌的传承,政府应起到主导作用,通过政策和制度上扶持,把传承嘹歌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通过在社会开展嘹歌的艺术宣传活动,积极推动嘹歌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发展。当政府把嘹歌作为官方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工具时,再通过广播、电视等传媒,使嘹歌获得官方主流话语的认同和接纳,从而使这一民间传统艺术形式转变为现代性的传播,并与电子传播方式接轨。传播对象及传播层面得到极大的拓展,其传播范围得到扩大。在社会开展的艺术活动中,其表演内容上侧重于嘹歌,既丰富晚会的内容,促进嘹歌的发展,又能体现地方的艺术表演特点,真正起到传承的作用。

景区:嘹歌的传承与发展不仅需要地方政府部门进行引导,还应该利用嘹歌传唱地区的各景区旅游资源,把新创作的嘹歌宣传出去,来扩大嘹歌的影响力,可以通过以下形式进行宣传:1.建立嘹歌演唱与试听的场馆。外地游人来广西看的就是广西壮族特有的民族风情,嘹歌代表着壮族人民最乡土的演唱形式之一,可以通过现场原汁原味的演唱、播放录音和视频的形式进行宣传,游客们在景区参观时不仅欣赏到广西美丽的风景,还能够看到、听到壮乡特有的嘹歌演唱,不仅了解嘹歌背后的故事,也提升了景区的文化品质。2. 在景区建立小型的嘹歌博物馆。嘹歌的歌谱大多数是手抄的,它的文字是用一种未经统一规范的古壮字来抄写的,各个地方的手抄谱也都存在差异,如把这些嘹歌歌谱放在博物馆展出,肯定会提高游人对壮族历史文化的兴趣,进而对嘹歌作进一步了解,对扩大嘹歌的影响有积极的作用。

家庭:在文化传承中,家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嘹歌分布地区的大多数以壮族家庭为主,应注重家庭对嘹歌的传承和传播的力量。壮族家庭历来就有父传子、母传女的山歌传唱习俗。在壮族的传统观念中,“善唱歌者,能博得全社会一般民众的尊誉”,“能博得妇女的欢心,可藉此而达到最美满之恋爱”。在现代,这种观念在一些家庭中仍然存在并对子女的教育产生影响。一些家庭仍把唱嘹歌当做向子女传授知识让子女学习做人道理的途径。这些传统的家庭观念与习惯,为嘹歌的传承提供良好的土壤。通过父辈们亲身演唱原汁原味的嘹歌,将无形地带动下一代的学习热情,对嘹歌的传承起到深远的影响。

三、结语

广西壮族嘹歌是壮族文化的代表作,它承载着壮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寄托了壮族人民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共同组成了丰富多彩的壮民族文化。在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今天,音乐的表现形式应丰富多彩,嘹歌的传承与发展也应该进行新的尝试及改革。以原始嘹歌为基础,创作符合现代人欣赏水准的新嘹歌,再通过丰富的舞台表现形式进行展示,是嘹歌文化发展的趋势。通过政府部门的推进,在社会上开展各种宣传嘹歌的演出活动,在景区开展嘹歌的学习与试听场所,为嘹歌的传唱扩大宣传的力度,结合学校与家庭教育的教唱氛围,让年轻一代真正感受嘹歌的无穷魅力,让嘹歌在下一代人身上得到传承与发展。

猜你喜欢

传承与发展
试论如何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浅淡德宏瑞丽傣族传统舞蹈迦楼罗舞的传承与发展
浅谈贵州地区布依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材中的运用
河北民间音乐历史传承与现代发展
杜尔伯特蒙古族短调民歌探微
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戏曲传承与发展
河南大调曲子传承与发展新途径研究
现代计算机技术对赣南采茶舞蹈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