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路坎坷一路行

2017-05-30方西河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李老师语文课名师

个人小传

方西河,1987年师范毕业后,一直耕耘在语文教学的舞台上,从农村到城市,虽痴心不改,成长之路却坎坷异常。曾三次赛课均获三等奖而“蜚声区内外”,卧薪尝胆后因夺得赛课第一名而声名鹊起。教学之余笔耕不辍,发表新闻、论文及评论500余篇,出版自传体教育写作专著《写成一位名师——教育写作经验谈》,被聘为商丘师院、衡阳师院、桂林师专和贺州学院国培专家,省内外讲座90余场。2012年2月,《湖南教育》以特稿《岳阳有个教育写作“带头大哥”》予以推介。

一路坎坷一路行

我一直认为,我应该成为一名数学教师。因为我的数学成绩一直很好,而语文却不敢恭维。阅读量小,写作水平差,自己也就只有那么“一杯水”,有什么本事教好学生呢?

可事与愿违,我被分配在一所农村小学,教三年级,包班,自然语文、数学都得教。数学还不错。可是语文却毫无感觉,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思想,自己根本无法独立完成,特别是作文,我总认为写不赢那些成绩好的学生。

没有办法。乡下资料少,同事那儿也得不到什么有价值的建议,就是听课,也常常是云里雾里,既听不出好坏,也无法进行评价,以至于参加全区课堂教学竞赛,带队的领导说:“西河,我不知道你要做什么,也不知道你在做什么。”

完全改变是自考之后的事。10年间,我读完专科与本科,同时,从区广播电台起步,开始了自己的写作成长之旅。也就是在大量的新闻采写中,我悟出了“写身边的人和事”的作文教学理念;也就是在大量的阅读中,我悟出了引领学生课外阅读的好办法。课内外结合,又让语文教学开始与众不同。而这些,又让我有了取之不竭的教学写作素材。于是,阅读教学有了新意,作文教学独树一帜,教育写作也慢慢地成为品牌。

就这样,一位语文基本功很差的我,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而数学的优势,也常常在语文教学中得以体现。教学《飞夺泸定桥》,我让学生从行军的那几个段落中找出一道应用题来,计算出红军行军的速度是每小时5公里,与我们的步行速度差不多。从而引出疑问:“既然与我们的步行速度差不多,怎么是‘飞呢?”于是,学生再读课文,从红军遇到的种种困难中轻松地理解了内容。

再如,我把作文教学与数学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写作数学小论文,这样,他们既巩固了数学知识,又通过作文提高了写作水平。特别是我以“藏在身边的数学”为主题,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这样,如何包装材料最节省、糯米丸子的秘密、考试排座位的规律、如何漂洗最节省水等问题成为学生们的研究课题。最后,大家的研究成果用16个版面的篇幅发表在《小学生导刊》“发现教室”栏目上。我也被评为“发现教室”优秀指导教师,撰写的《生活处处有数学》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学》2015年专辑《跟着名师教作文》上。

坎坎坷坷,跌跌撞撞,我就这样一路走来。好在行走的路上,有恩师,有朋友,他们给予我无穷的力量。好在我还算一个“拼命三郎”,骨子里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于是,30年后的今天,对语文教学有了自己的理解,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语文的路还很长,我还要努力前行!

一语点醒梦中人

成长之路注定是艰辛的。特别是我们这一代师范生,初中毕业读师范,根基尚浅;毕业分配到农村,资料全无。凭着两年多的基础课,再加上个把学期的教材教法课,无门无派无套路,上不好课,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于是乎,我这个在别人眼里还蛮不错的老师,从教头7年,三次参加区级课堂教学竞赛,每次都毫无悬念地荣获三等奖——也就是凡参加者都会有的三等奖。

没有颓丧,只有进取。我苦读10年,拿到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文凭,再加之订阅教育报纸杂志,邮购名师专著,总算让课堂有了一些改变。从教第14年时,我终于一雪前耻,在全区“新大纲新教材”教学比武中夺得第一名。可是,回望课堂,还是迷雾重重,虽然读了不少名师的课堂实录,但语文课到底要教什么?到底要如何教?我仍然疑惑不已。

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湖南省著名的语文教学专家李真微老师。李老师退休前是市教科所高中语文教研员,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著作40余部,可谓著作等身,只可惜没有出版个人文集,让我辈难觅论文真迹。每次会面,我总要问这问那,恨不得让所有的疑惑都从他那里得到解决。看我勤奋有余,李老师欣喜异常,不但有问必答,还把秘藏多年的三个剪贴本赠送给我。那可是他成长的足迹呀!上面全是当年发表的论文原件。我如饥似渴,反复研读,慢慢理出一条建国以来语文教育所走过的路。于是,心中的疑惑慢慢减少,我的教学思路也慢慢地清晰起来。

记不清是2002年的哪一天了,我又前去拜访李老师。在回答了我的几个提问后,他总结似地说:“西河,教学的理是一致的,不管是高中还是小学,语文教学除了关注课文的内容外,还要关注课文的表达形式。”我特意把这句话记在笔记本上,作为我的座右铭。

以这句话为纲,我开始了新一轮的探索。每次备课,我把课文读得滚瓜烂熟,再凭借多年的写作经验去寻找表达形式上的奥秘。果然,一条条线索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学生既懂得了课文写了什么,又知道了课文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以此为突破口,再去研读名师的课堂实录,我终于发现名师成长的秘密——大凡成功的课,都是透过内容,抓住了形式——内容是显性的,显而易见;而形式是隐性的,难以探求。难怪我沉思多年,一直不得其解。

有两堂课值得一说。《新型玻璃》是传统课文,很多老师都会在课后作一番研讨,于是语文课变成了思维训练课、发明创造课。虽然语文课承担着思维训练的任务,但如此训练还是不行的。于是我反复研读,精心设计,引导学生研究五种新型玻璃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学生归纳出“故事引入法”“作用引入法”“比较引入法”“特点引入法”和“列举缺点引入法”。再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并把自己的新型玻璃用自己喜爱的引入法进行介绍,于是语文课便上成了语文课。李老师看了实录后,称赞有加,欣然写下《把语文课教成语文课》的点评文章,连同实录一同在省刊发表。后来,这篇实录还编入《跟着名师教语文》一书。

还有一堂课是《鹿和狼的故事》。在我备课之后,发现作者在讲述狼吃鹿对生态平衡有好处时,没有讲到位,只讲到了控制数量和控制疾病两方面,而遗漏了鹿为了逃命,拼命奔跑从而提高了种群素质这一条理由。为此,我精心设计,决定让学生把作者遗漏的理由补上来。结果,学生找到补充的位置,加上连接词“而且”,补上了一句“狼在追赶鹿的时候,鹿会拼命地逃跑,这样会使鹿变得更加强壮”。这个课堂实录及备课历程发表了,其中实录片段还收录到人教版教学用书中。

当然还有其他成功的课,这里不一一列举。我要说明的是,李老师的这句话,在2011年课标中表达出来,這就是“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我庆幸,我在10多年前就从李老师那里明白了这个道理。这正是我一辈子受用无穷的财富。

(作者单位: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区朝阳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

猜你喜欢

李老师语文课名师
该得奖的李老师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名师简介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舍不得您,李老师
“李老师是坏人”——对5+2=0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