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声乐专业教学与评价机制的思考

2017-05-30凡春喜

大东方 2017年5期
关键词:唱法声乐形式

凡春喜

摘 要:声乐作为一种艺术歌唱的形式,主要是运用具有艺术化的语言形式加上科学化的艺术嗓音两者相结合的形式,塑造出生动形象、悦耳动听的歌声,通过这种形式表现歌曲中词意的表达,以此体现出学生进行有效的声乐学习对学生准确的表达出词曲的真正含义和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地方高校声乐专业;教学;评价机制

音乐学习是学生培养和建立音乐素养的一种主要的形式,通过这种形式不只是对曲谱和歌词的掌握,更加重要的是进行词曲和感情的表达,以此形成对音乐欣赏的能力,完善自身的素养。我们知道声乐是一种以人声唱出的带有语言的音乐形式,在对声乐的学习中,它包括了很多种不同声乐的唱法,不同的唱法具有其自身不同的特色和感情体现,对学生拓广声乐知识和提高音乐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目前地方高校进行声乐教学,其教学教学成果不理想。需要我们对此进行分析和研究,加强地方高校的声乐教学质量。

一、地方高校声乐教学现状

(1)定位不明确 现代许多的高校在进行对学生声乐的教学定位不明确,主要体现在高校对学生的培养注重声乐专业人才的技能培养,没有突出自身办学和学生的特色和优势。注重学生声乐教学中技能技术的提升,而忽略了学生对声乐课程中情感和审美的体验。从而造成了高校所培养的学生与现代社会发展所需求的音乐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不符。如: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声乐唱法美式唱法的学习中,老师只注重对具体唱法的技巧进行教学和培养,对这种唱法的起源相关历史的发展在学习的过程中简单的略过,其中更不用是对演唱风格、情感表达的阐述了。

(2)声乐教学模式落后 高校在进行声乐教学中还体现在教学的模式相对落后,一方面是体现在教学方式上呈现单一的形式,對学生的教学还主要是通过老师教学的形式对声乐知识和技能进行学习和掌握,学生进行学习处于被动的地位,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展。其次是进行学习的内容单一,不具有全面性,声乐专业的学生主要还是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而其他音乐方面的知识就被排除在外。另一方面是教学设备模式的落后,对现代的科学技术发展成果的利用不够全面以及其他优秀教学形式的运用和学习,促使地方高校的声乐教学不理想。

二、地方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策略

(1)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能力 根据上述中现代地方高校声乐专业教学的现状进行相对应改革策略运用,以此提升声乐教学成果,首先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即了解到声乐艺术的学习是声音和情感这两者相结合一种艺术形式,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既需要加强对声乐技巧的学习,又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在声乐中的获得对情感的体验,通过这种加深审美的教育,以此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同时以学生为主体还需要老师在教学中以学生的根本情況出发,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审美情趣。在声乐的教学中不要一味的采用国外的声乐教学形式,更多的是需要考虑地方声乐的实际情况,在学习上更应该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形式想贴近,以此才能够激发学生声乐学习的共鸣感,提升声乐学习的趣味性。如:地方高校的声乐专业教学可以将当地的声乐民族形式的声乐演唱方法加入到学生声乐学习的过程中,再与美式唱法两者之间的不同进行对比,学生通过自身周边的民族声乐知识以前提,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在通过民族的声乐形式与美式声乐的演唱形式,学生在这种放松的氛围中对声乐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

(2)创新声乐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改的实行,学生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专业知识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学生在进行声乐知识的学习中还需要拓展到其他音乐学习的领域中,以此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发展,这也是现代新课改的要求。加强学生音乐的全面发展就需要对现有的落后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将多种教学方式运用到声乐教学中,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体验性。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设备和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声乐专业的学习是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升的一项专业,更多的是体现在学生进行声乐的展示上,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和开展多种与声乐相关的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促进学生自我的展示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舞台的表演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积累更多的经验。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进行小组的形式教学,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声乐课程布置,学生自主对相关知识进行收集和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在上课的时候,根据小组对声乐知识发言,老师最终进行补充和评价。通过这种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为培养应用型的音乐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地方高校声乐教学评价机制建立

对高校声乐教学建立评价机制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了解的重要途径。通常我们采用的评价主要是通过最终的考试成绩作为最终的考核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考核方式不够全面,对学生来说不够体现公平,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机制建立,对学生的不同层面和声乐知识的不同部分进行分层的考核形式进行全年的考核,以此作为最终的考核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声乐考察,首先是根据学生的声音、音质、音色以及控制能力、字与声、声与情之间的结合能力进行考核,其次是对声乐唱法的形式进行考核,同时对音准、音量、音域、音乐表现力、节奏感等方面进行进行考核。最后是学生进行声乐学习的课堂表现。将这些不同的声乐知识领域学习都应该纳入学生考核评价机制的里面,并根据不同的范围对整体考核的比例进行划分,以此形成对学生全面的考核评价机制。

本文是基于对地方高校声乐专业教学与评价机制思考的研究。首先是对当代高校的声乐教学的现状提出并对此进行分析,其次是根据现状进行改革措施的建议。主要是通过以学生为主体和改变声乐教学模式上进行。最后是针对学生声乐学习的不同层面和知识结构建立全面的声乐考核评价机制的建立,通过这种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做出公平的评价,促进高校声乐专业教学成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志辉.在音乐教学当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2]邵萍.高师院校声乐专业教学模式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5):168-170.

[3]刘江虹.高职院校声乐专业教学方法与路径探讨[J].华章,2013,(34):228-228.

[4]刘海燕.声乐专业学生演唱能力多元化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初探[J].歌海,2012,(3):99-101.

(作者单位:湖南文理学院艺术表演与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唱法声乐形式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声乐诊疗室
谈声乐教学中的轻声唱法
跨界唱法的春天——对谭晶参加《蒙面唱将》的思考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浅析摇滚唱法中的“撕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