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017-05-30林乃军

大东方 2017年5期
关键词:人文习惯动作

林乃军

摘 要: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健康的新概念揭示了健康的四个层次:第一是生理健康层次,第二是心理健康层次,第三是道德健康层次,第四是社会适应健康层次。四个层次的健康标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深化和扩展的标准,这意味着我们对“健康第一”的认识也应当在传统意义上加以扩展。这种扩展突出地表现在强调了健康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中学体育;人文素养

“中学生在艺体活动中的机械模仿与枯燥训练,不以单纯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为目标,而是在围绕人文主题的艺术与体育学习活动中,轻松快乐的学习艺术与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艺术与体育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形成艺术与体育的经验和能力,获得尊重、关怀、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促进个性的完善与发展。” 所谓“人文素养”,即具有人文精神,泛指在人文性的学习中体现出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心,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追求人生美好的境界,推崇感性和情感,着重想象性和多样化生活的素养,主要包括人的情感、理想、信念、人格、道德、生存状态、自由等。

一、培养体育意识

体育意识是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自觉认识体育意义与作用的基础上所产生的能动的心理活动,采取个人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方式,并获得了知识技能。目前,就学生整体而言,体育意识还是比较薄弱的。具体表现在:一是应付考试,缺乏主动性。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男生大多好表现、喜欢竟赛性强的项目,如足球、篮球等。女生则大多喜欢姿态优美、韵律感强、柔韧、运动量不大的学习内容,如艺术体操、垫上运动、羽毛球等。因此,针对这些特点,在教学中以大纲为准绳,因地制宜,适当地安排这些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培养兴趣,逐步养成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

二、强化体育能力

体育能力是从事身体活动所必备的知识,身体素质技能和方法,它应包括体育的认识能力、体育的审美能力、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运动能力、自我锻炼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适应能力等。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应在课堂教学中变教师”传授”为”点拨”,教给学生自主学练的方法,以达到提高学生体育能力的目的。体育课堂教学着眼于教思路、指方法、找规律,教学变”传授”为”点拨”,具体表现在对某一技术进行教学时,不仅教会学生掌握某一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该动作技术或是进行某一项目锻炼的方法,并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对别的技术进行模仿自学,同时善于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尝试,这样学生能力就会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培养和提高。教学中采取各种措施,改进教学方法,运用丰富多彩、新颖多样的教学手段,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增强体育学習的兴趣。如在铅球教学中,由于铅球是一项技术性很强但训练过程枯燥无味的运动项目。首先在室内进行教学,利用视觉媒体和听觉媒体,制作投影片,使学生对其运动建立动作表象,同时讲解铅球技术组成的每一阶段的动作要领。然后,再到室外进行身体练习。通过教学尝试,这一教学方式不但缩短教学进程,而且教学效果明显,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激发学生的潜在的运动能力。

三、提高运动技能

提高体肓文化,培养体育意识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投入到各项体育运动中来。在体育运动中练就一定的运动技能,进而强身健体,并形成百折不挠、勇于拼搏的顽强意志品质。在体育教学中,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掌握动作技术,形成运动技能和技巧。运动技能是技能的一种形式,它是由通过相应的神经所支配的骨骼肌运动来实现的一系列外显动作,以合理、完善的程序所构成的一定动作方式,当学生按照运动技能的要求通过反复练习,掌握了某种动作方式,形成动作系统,并能充分利用自己的体力去完成时,即标志其某种运动技能的形成。

四、培养体育习惯

體育习惯一般是指通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能促进身体发展并达到愉悦情感的行动方式。体育习惯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需要,它具有一般习惯的基本特征。心理学认为,习惯是人们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地从事某种活动的特殊倾向,从生理机制来说,习惯又是一种后天获得趋于稳定的条件反射,个体的习惯一旦形成,将会产生相对稳定的态度定势渗透到生活领域,不自觉地演变成为个人内在的东西,中学生正处在接受知识养成习惯的最佳时期,重视对体育习惯的培养就显得尤其重要。中学生喜欢模仿,在培养学生体育习惯过程中,应该采取先树榜样,再启发自觉的方法,引导他们不断产生自我教育要求。体育教师是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主要影响者,也是学生直接效仿的对象之一。教师充分发挥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体育教师应该以高尚的人格,广博的知识标准的示范和良好的行为,产生综合效应,来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教师必须对学生循循善诱,晓之以理,鼓励他们以顽强的意志进行持之以恒的实践,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五、改革评价体系

评价是整个研究过程的重要环节。应坚持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在教师与他人对学生艺体活动进行评价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表现评价。学生通过主动性的评价,促进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有效地提高学习的质量。

总之,体育教学要通过各种体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启发学生努力学习,艰苦奋斗,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具有健康体魄、高尚情操、坚定信念和良好行为习惯的一代新人。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四中学)

猜你喜欢

人文习惯动作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动作描写要具体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