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到基层去”缘何叫好不叫座

2017-05-30袁浩

党的生活·青海 2017年4期
关键词:沃土基层工作下基层

袁浩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3月9日召开的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要加快构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长效机制。此前,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新精神新要求,更加注重建立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

基层是什么?有人说,基层是一片沃土,“根深方能叶茂”,新一代大学生只有把根扎进基层沃土,在基层锻炼才干、涵养底气,才能积蓄后劲,增强担当大任的实力。但也有人说,基层是一座坟墓,“人往高处走”,基层条件艰苦、工作辛苦,在基层会埋没人才、销蚀志气,最终误了自己、误了家庭,追悔莫及。

或许,每个人对基层的看法都有道理。“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古往今来的成才规律都昭示,凡志在高远者,都是在基层这片沃土中成长磨练出来的,基层于他们而言,就是培养、造就人才的熔炉。但同时,在当下的社会生态和教育生态里,基层又确实如有些人所担忧的,它是一个被现实填满的“真切”概念,很多人抱着对基层充满着无限希望的预期,却又在基层的现实里屡屡失望碰壁,最终抛弃基层,脱离基层。

这样说并非是在与“高大上”的价值观唱对台戏。几年前,厦门大学一位女博士下基层社会实践时,因为对各方面条件不满,在微博上“吐槽”表示今后“死都不下基层”,受到舆论高强度、多视角、多侧面的批评,有人甚至认为,这是博士的悲哀、大学的悲哀、教育的悲哀。但也有理性的声音指出——高举道德的大棒,批评“死都不下基层”是容易的,可如果不从体制机制方面反思,就永远无法破解“不愿下基层”的难题。

是啊,当“到基层去”的美丽口号遭遇现实的无奈时,有关方面确实应当认真反思“到基层去”叫好不叫座的深层原因所在了。基层的艰苦,其中莫过于“干事”而缺“业”。也就是说长期艰苦地做具体事情,难以构成创业、事业的追求,缺乏“成就感”。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基层缺失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同时,趋利避害是大多数人的天性。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偏远地區及中小城市的边缘化;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收入的反差,基层创业环境的相对恶劣以及社会评价不高,都可能使刚毕业的学子望而却步。

事业留人,事业育人。袁隆平、许振超等等,扎根基层,创出了非凡业绩,是所有人学习的好榜样。可“口惠”不如实惠,对多数大学生来说,能否更多地把基层当作自己就业的选择,除了需要加强人才的价值观教育,引导人才流向基层外,在现阶段很大程度上更取决于政府激励政策的进一步“做实”。值得期待的是,从国家层面已经越来越重视基层一线,越来越关注基层、关爱基层,注重改善基层工作条件和工作待遇,这让到基层去的大学生有可能看到实实在在的、可以与留在大城市的“好处”作一番权衡的好处,也才能为后来者提供现实的榜样。只有这样,基层在大学生心里才会有吸引力,才会是值得去努力奋斗一番的地方,“到基层去”才能叫好又叫座。

(作者单位:河南省内乡县委组织部)

猜你喜欢

沃土基层工作下基层
“万名文艺家下基层”走进弋阳
健全党建引领下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只要关注,所有的生活都是沃土
沃土
沃土
工会干部要——“站起来敢讲、坐下来能写、下基层会抓”
固本强基 推动基层工作取得实效
下基层
开展“五区”联动推动基层工作新发展
抓好六个『切实』 创新基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