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普网络视频中的实践活动:内容变革和主体心理机制

2017-05-30叶妮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17年4期
关键词:心理机制网络视频科学传播

叶妮

摘 要 2016年被称为“网络直播元年”,日臻成熟的网络视频产业化,推动了科普视频的广泛传播。在内容上,科普视频出现“蜂群”化、“知识娱乐化”和“娱乐知识化”的融合。同时,面对巨量科学知识,受众采用了分享、超越控制、自我表露、交融等积极心理机制。分析网络视频的技术、内容等特征,透析网络视频主体的心理特征和价值选择,有助于更好地塑造青少年科学传播的实践模式。

关键词 网络视频 科学传播 内容变革 心理机制

0 引言

近年来网络视频的热度不断攀升,2016年甚至被称为“网络直播元年”,网络视频的产业化日臻成熟。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2015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力图拓展网络经济,对互联网裹挟下的媒体生态变革予以肯定表态。从科学知识的个体性获得来看,网络时代产生了“知识娱乐化”和“娱乐知识化”融合的趋势,科普微视频频频出现在“泛娱乐化”的网络平台中。按保罗·莱文森(Paul Levison)[1]4对“新新媒介”的评价,网络视频可视为新新媒介的一种典型形态,它在科普视频中的大量应用,反映了网络时代媒介生态环境的改变。同时,即使网络时代追求“平等”,但科普网络视频也存在“偏向”和“特权”,正如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所说“一切媒介都是隐喻”[2]、“媒介即认识论”[3],实质是大数据时代传播内容的升级,不仅出现媒介更新、媒介融合,更迫使科普内容革新、深度融合,以及迅速变革的网络时代的人的积极心理机制。

1 媒介现象:网络视频的技术分析

1.1 网络视频的技术特征

网络视频作为互联网视频行业的典型形态,如优视网、优酷网、土豆网等网络视频平台,采用强视觉冲击、碎片化学习、图像化阅读和集群式团队传播。具体说来,网络视频有两个概念性特质:第一,从网络属性看,它通过网络平台,借助PC浏览器或手机、平板等移动客户端播放软件,是“在线观看视频节目的互联网应用”[4],多采用直观化社交网络服务,典型形式如“社会性网络服务”、“社交网络软件”、“社交网站”[5]。第二,从媒介属性讲,“网络视频”是对各种类型(模拟的和数字的)各种格式的视频进行处理,转换成合适于网络传输的数字化视频格式[6],通过因特网进行传播,可供用户上传、下载的流媒体。

1.2 “做中学”的科普网络视频探究模式

科学教育和科学传播强调探究式学习,重视在知识获取的同时培养科学精神、批判性思维和独立人格。在科学传播的模式上,网络视频也有其相应的类型。

模式一:“科学事实接受型”。如以某个科学概念为开始,布设科学现象以备人们学习。国内外科普场馆常采用这一模式,如武汉科学技术馆宇宙展厅的“太阳系构成”展项,将视频与现场设施相结合,启发青少年对于恒星、行星、星云等概念的探索。

模式二:“科学教学视频型”。如“动手做”活动,这是中小学科学实验课的常用模式,与学校教育相衔接,成为校外的“第二课堂”,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你知道牛顿光学实验背后的故事吗”小视频,将观察实验、光学知识与科学故事相结合,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在做中学。此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常见模式还有Coursera、TED、超星公开课、新浪公开课、网易公开课等。

模式三:“科技新闻型”。这是典型的公众与科学、公众与媒体的交流模式。如美国国家地理网、中国地震科普网,有大量新闻及相关信息采用视频的形式帮助受众直观地了解最新科技新闻。2006年,我国首家立足科普的网络电视媒体——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中国网络科普电视台”,开创了国内以科普为主导的网络电视媒体形式。再如中国公众科技网的“科普影院”、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数字化讲座集锦,都是内容丰富的专业科普视频栏目。

1.3 网络视频“涌现”背后的内容变革

纸媒时代,在严格的出版领域,編辑、专家、制片人等“把关人”会对信息进行反复修改、审阅和检查,文字的权威性和真实性高于口头语言。而网络时代,网络视频以声音和图像为传播方式,改变了纸媒时代的话语结构,弱化了旧媒体中“守门人”的角色,视频内容具有低门槛、实时性、全天候的特点。

(1)网络视频的“蜂群”内容需要。随着技术的社会化,多维媒介在形态上逐渐融合,网络平台搭建起了多元视听通道的平台。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多种形式共续于一个网络视频中。人类正形成如《失控》一书的作者凯文·凯利(Kevin Kelly)所描述的“蜂群效应”,即价值观类同群体取代血缘化群体,整体价值判断取代个人价值判断,社交化的媒介取代个体知识获取方式,形成类似“蜂群”的群集性思维,形成创造力、共情共享、互动式体验。

(2)娱乐化直播视频与学术化直播视频的快速增长呈现出“知识娱乐化”和“娱乐知识化”融合的倾向。“网络直播元年”既火爆了弹幕网站“哔哩哔哩”、花椒、熊猫TV、芒果TV、中国蓝TV,同时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中国大学MOOC等学术化直播向学术圈外的开放式体验,也吸引了不少非正式教育者的目光。但单一娱乐化和单一学术化都无法持续吸引大众,这从非正式学习模式下的TED、网易、新浪、超星公开课以及谷歌旗下的Solve For X等收获了极大的收视率,以及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的企鹅直播、百秀直播等娱乐网络视频渗透科普视频中可见一斑。

2 科普网络视频中的主体变化

2.1 网络视频主体结构的变化

(1)网络传播受众的整体变化。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中国网民对各类网络应用的使用率”[7]指出,从2014年12月到2015年6月,手机网络视频用户由31 280万人增长为35 434万人,半年时间增长率为13.3%,其中网络视频是增长速度最快的业务之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8]数据指出,截止2016年6月,参与网络直播服务的用户规模达到了32 476万,网民使用率也达到了45.8%。网络视频用户从2015年12月的50 391万户增长到51 391万户,也略有增长。

(2)网络传播受众的个体变化。“90后”、“00后”已经成为科学传播的主体,他们是伴随网络成长起来的“网络生存一代”。受众低龄化,他们不仅颠覆了“看电视长大的一代”——“70后”、“80后”的认知方式。从传播途径上,他们还从“单一收看”转变为“参与直播”,具有直观性、个性化、体验性、立体性的视频知识,习惯于对话式交流,多向流互动的认知特点。在知识整合、创新能力等方面超过上一辈人,在使用网络平台时,用户间的主体关系更加主动、同步,但较为缺乏将零星知识整合为体系的能力。

2.2 网络视频实践者的主体性变化

网络视频实践者的主体性变化,是指人在应对技术快速更迭时,依据现有物质水平,对客观世界的感性反应,表现在实践主体上出现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

(1)从生产方式看,网络时代的生产、交换、消费、分配,是多元的、复杂的,同时性与历时性共存的流程,可能是线性流程环节,也可能是“点对点”服务、网状或链式交叉性交流。由于网络平台云端技术和开源代码设计的开放性,网络视频的制作者、发布者、观看者可能是各为其主、各司其职,也可能是同一社群内具有相似“功能”的同一人。网络视频的发布也打破了“产品—营销—消费”的固有模式,一个网络视频可以先发布再观看,也可以同时发布、同时评论、同时观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在制作網络视频过程中的劳动限制被有效缩减了,极大地释放了人的自由意志。

(2)从人的生活方式看,由于手机、平板等智能客户端的广泛普及,4G技术的增强以及虚拟现实技术、3D技术的普及,网络视频渗透到了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占据了从知识获取、碎片化娱乐、日常知识整合等几乎人类所有生命环节。更勿论如果从社会的正向引导看,若能将“低头族”的消极生活方式部分引导到获取科学知识的视频观看中来,从提高人的科学素养角度来说,也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

3 科普网络视频主体的积极心理机制

面对巨量知识,科普网络视频主体形成了知识获取的积极心理机制。

3.1 “分享”心理

分享是网络平台的一大重要特点,分享心理也是现代人的一种重要心理特质。

一方面,网络时代,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乐于分享。人通过网络分享理论观点、分享生活细节、分享情感体验,网络社群在基本需要满足后,会不断提高人的需求层次,更追求凸显个性、实现自我、谋求权威、利他主义等不同的心理需求。如张彪、张守信[9]从分享心理学角度分析了视频分享的心理动机、分享机制、使用倾向规律及发展趋势。无论是科学共同体为了共享科学知识、打破学科壁垒、塑造良好形象、提升国民科学素养,还是公众为了个人需求获取前沿科学知识,掌握一般常识以避免认知误区,科学知识的分享都成为数据时代人的本质表现。

另一方面,虚拟世界打破“经济人”固有身份的限制,在趋向平等、渴望求知的前提下,科学知识不再是封闭在“象牙塔”中精英人士视域里的“玩物”。任何人,只要有追求知识的愿望,都可以在公开、透明的虚拟空间,获取丰富的知识,这既有利于丰满个体的知识体系、个人心灵的愉悦,也为网络平台强化受众粘合度、提高节目品牌效果、促进良好反馈机制提供了可能。

3.2 “超越控制”心理

文明社会,只要传递信息,都要面临信息权力问题。传播科学知识,尤其需要考虑知识正确之外的价值负载问题。

科学传播中网络视频用户出现了两种层面的“超越控制”心态。一方面,开放式管理、数据共享的多个网络视频平台使得网络视频用户“可以决定何时何地去获取新媒介提供的文本、音频和视听”[1]7,身份限制的降低,让用户有了自我控制的可能性,以及平等、开放、公开地发布、评论、分享信息的权利。另一方面,科学知识本身的严谨、系统、复杂性和专业性对视频制作者的科学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保证发布科普知识而不是“发布谣言”,就要求视频制作者、传播者对视频内容本身的审核,而不是仅仅依赖于管理者的“把关”。

3.3 “自我表露”心理

悉尼·乔拉德(Sidney Jourard)在《透明的自我》一书中说,自我表露指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地在他人面前真实展示自己的行为、倾诉自己的思想。苏珊·斯本塞(Susan Sprecher)和苏珊·S·亨德里克(Susan S. Hendrick)[10]认为,自我表露是一种表达亲密关系的维系策略,自我表露与人的个性品质(自尊、响应能力)和关系品质(诸如满意、爱、承诺)等的相关性都很大。科学知识是严谨、系统化、精确化的美,这种美是需要展示的,而不是封闭在科学家群体内部孤芳自赏的美,是传播公共知识的一种典型形式。在公开场合议论科学知识,感受科学精神,了解科学文化,掌握科学方法,萌生科学意识,欣赏与文学、艺术作品形式不同的科学之美,有助于主体的知识扩散,也是公民参与科学传播高效、合理的表达方式和人际交往方式。

3.4 “交融”心理

如果说科学普及时代是由纸媒一统天下的,视听媒体的崛起则引发“公众理解科学”,网络视频等新媒介技术延伸了“科学传播”,产生口头语言与书面文字的再次对决。

(1)媒介变革与获取知识方式变革的交融。如果说印刷术为不同阶层人们打开了相同的信息视野,电视为千家万户开启了同时获知信息之门,那么网络视频的出现,就为不同价值观、身份、阶层的人提供了一个平等对话的可能性。柏拉图时代,耳朵取代眼睛成为语言表达的重要工具。网络时代,视频取代文字成为人与人对话的重要工具,适应有限时空看无限内容的时代要求,从表象获取的信息通道看,直观性科普视频,其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交融的展示方式,符合青少年的认知方式,有助于课堂教学型的科学探究,也有助于非正式教育领域受众更全面了解“科学是什么”、“科学原理为什么”、“怎样研究科学”。如近年来转基因与非转基因的论争、中国大飞机工程、阴阳五行的网络视频辩论,虽然科学知识较之一般常识的门槛较高,普通民众可能会有“看不懂”的担忧,但“真理越辩越明”,科普视频的互动打破了知识的蒙蔽,受众既看到科学家向非科学共同体传播科学知识,也让自己参与到科学相关过程中。媒体取代科学共同体成为传播的中心,《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等微视频迅速、逼真地展现了科技的最新动态,而《海豚湾》、《大肚腩》等视频则反思人类自身。最终提升公众的知识水平、技术技能和科学素养,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支持和参与。

(2)纸媒阅读习惯改变背后的信息交融心理。如分析新技术背景下科学交流的新變化:朱莉·M·赫德(Julie M. Hurd)[11]假想的2020年信息交流模式——“无形学院”,学术信息、网络数据的群体共享、网络交流。我国基于网络虚拟环境的科普实践活动,如科学实验、科普游戏、“微视频进课堂”等,用立体感官取代平面感官。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视觉直观性、体验愉悦感更强,身临其境地感受科学知识及相关活动,同步接收科学信息和科学家的声音图像,也契合了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导向,更能激发科技兴趣、好奇心,促进了公众理解科学、科学共同体理解公众的双赢。

(3)学术语言与日常语言的融合。虽然伽利略认为大自然的语言是数学,但日常生活中,人们更熟悉的是口语。因此,在网络视频的表达中出现了娱乐语言科学化、科学语言娱乐化的趋势。一方面,首因印象的科学载入,使得人们更容易接受日常生活中获取的“科学知识”,而对于精确化、复杂化、绝对化的科学知识表达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和认知障碍。另一方面,由于传播载体的多元化,如课堂中的交互式白板,课堂外的微博、微信视频对话等复杂的传播通道,改变了单一的文本解读范式。尤其是公众在面对科普微视频时,是接受通俗直接的口头语言,还是接受严谨规范的书面语言?在获取知识时,是偏重智力理解的提升,还是偏重事实授受的差异?除了语言逻辑、主体表达方式的偏好导致不同知识获取的认知途径,还会出现价值正负传播的差异,是接受确证性事实,还是接受模棱两可的知识。

4 结语

尼采说,任何哲学都是某个阶段生活的哲学。人对自然的不同感知也是人面对具体物质世界的阶段性产物。网络视频不仅适应了当下青少年认知、情感等心理特征,还塑造了网络时代人的本质属性,为改变人的生活方式提供物质可能。首先,远程视频的大量使用催生出“大科普”的格局,创生各具特色的科普产业,如承载科学传播功能的数字科技馆,其集成和分享优质科普资源,开展以网络为主要平台的科技教育。通过对科学内涵直观、整体的表现,对科学研究过程、科学工作心得及科学研究社会意义的强调,增强受众对科学本质的全面、深刻理解。其次,移动视频已然成为用户打发闲暇时光的重要选择,有趣、专业、有内涵的短视频颇受欢迎。告别了资本、牌照、带宽竞争的网络视频行业,回归到内容、用户体验与商业模式的竞争维度。同时,网络视频的广泛传播,使得媒体成为传播的介质枢纽,公众拥有与科学对话的媒介与资质,更易发生粘聚和互动,科学传播的主体中心消解。这对实施青少年科学传播而言,在具体实践模式上,正面临与18世纪科学传播大爆发类似的机遇期,能够设计出有效、有价值的系列科学网络视频,将成为下一个井喷点。

参考文献

[1]保罗·莱文森.新新媒介[M].何道宽 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2]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75.

[3]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6.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年中国网民网络视频应用研究报告[EB/OL].http://www.iresearch.com.cn/Report/1994.html.

[5]黄华.中国社交网站(SNS)商业模式发展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6]詹青龙,常承阳,顾建峰.网络视频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7]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

hlwtjbg/201507/t20150722_52624.htm.

[8]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

tjbg/201608/t20160803_54392.htm.

[9]张彪,张守信.社会化分享:网络视频的着力点[J].新闻战线,2013(3):76-78.

[10]Susan Sprecher, Susan S. Hendrick. Self-Disclosure in intimate relationships: Associations with individual and relationship characteristics over time[J].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004, 23(6): 857-877.

[11]Julie M. Hurd.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Amodel for 2020[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2000, 51(14): 1279-1283.

猜你喜欢

心理机制网络视频科学传播
量表中的措辞效应:类型、机制及控制方法
量表中的措辞效应:类型、机制及控制方法
量表中的措辞效应:类型、机制及控制方法
浅析群体性事件中的群体心理
大学的科学传播:瓶颈与路径初探
大学的科学传播:职责与优势
基于传播学五要素分析“互联网+科技馆”发展
爱奇艺竞争战略研究
网络视频节目的特点及优势简析
网络视频的著作权侵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