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实施对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成本的影响
2017-05-30杜世雄李宝艳吴华香
杜世雄 李宝艳 吴华香
摘 要:采取Novy(2011)模型对2000—2013年两岸农产品的贸易成本进行测度分析,并实证分析了ECFA对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岸农产品贸易成本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但ECFA对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成本下降并未起到显著作用,资金成本、汇率、劳动力成本、人均GDP对贸易成本的影响较显著,地理距离对于贸易成本影响不显著。研究认为,两岸经贸合作需在政治互信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要不是进一步完善ECFA条款,扩大ECFA早收清单中农产品数量,并保证经济平稳、汇率稳定。
关键词:Novy模型;贸易成本;ECFA;农产品;海峡两岸
中图分类号:F32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37-5617(2017)03-0016-06
Effec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ECFA on Crossstrait Agricultural Product Trade Cost
DU Shixiong, LI Baoyan, WU Huaxiang
(College of Marxism,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002, China)
Abstract: By taking the Novy model (2011), the trade cost of crossstrait agricultural products from 2000 to 2013 was measured and analyzed, and the impact of ECFA on the crossstrait agricultural product trade cost was empirically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rossstrait agricultural product trade cost was generally on a declining trend, but the ECFA has not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cost reduction of the crossstrait agricultural product trade. The impact of capital cost, exchange rate, labor cost, per capital GDP on the trade cost was significant, whil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impact of geographical distance on it.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crossstrait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should be further deepened based on political mutual trust, and the ECFA terms should be further perfected to expand the number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the ECFA earlyharvest list, thus to ensure the stead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table exchange rate.
Key words: Novy model; trade cost; ECFA; agricultural product; crossstrait
ECFA協议是两岸签署的关于商品贸易、服务自由化的协议,处理的是“超WTO待遇”(WTO plus),即根据WTO规范,成员间可以签署FTA,提供超越WTO承诺的优惠,但不适用于其他成员。自ECFA实施以来,两岸经贸合作越来越密切。然而,学术界关于ECFA的实施是否影响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成本、是否使两岸农产品贸易成本的影响因素更趋复杂化等问题研究较少,鉴于此,本研究对比了ECFA实施前后两岸农产品贸易成本的变化,并实证分析了ECFA对两岸农产品贸易成本的影响。
1 ECFA条款签订与两岸农产品贸易状况
1.1 ECFA条款对农产品贸易规定
2010年ECFA正式签署。初期,先签署纲要式的“框架协议”,并通过“早收清单”(Early Harvest),针对关键产业先实行互免关税等优惠性的贸易措施。2011年1月1日,ECFA“早收清单”正式开始实施,实施初期大陆对台湾开放539项,其中涉及的农产品共18项;而台湾对大陆开放267项。在协议中涉及的农产品主要为水产品、部分水果、部分鲜花及多种茶叶,谷类、肉类、奶类及牲畜类等产品目前并未被列入减税项目。双方合作税则税目每年都有部分调整,截至2016年5月20日,大陆对台湾早收清单降税项数由实施初期的539项增至622项,台湾对大陆早收清单降税项数由实施初期的267项增至293项,但整体早收清单产品范围不变。
在协议税率方面,采取逐年递减方案,双方根据协议对开放的清单产品按照税率高低逐年递减,直至为0。自2013年1月1日起,大陆对台开放的项目所涉税率全部降低为0,台湾对大陆开放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也全部降为0,两岸目前已经进入ECFA协议合作的重要时期。
1.2 大陆与台湾农产品贸易现状
进入21世纪,大陆与台湾农产品贸易量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图1)。目前,双方已互相成为对方的主要农产品贸易伙伴之一。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在16年间有了翻倍的增长,2000年大陆对台湾的农产品出口量为3.2亿美元,在2008年达到7.1亿美元,2015年达到9.1亿美元;而台湾对大陆的农产品出口量中,2000年时仅为0.5亿美元,2008年达到4.4亿美元,2015年突破10.0亿美元。
此外,台湾“行政院农业部”数据显示,大陆对台湾的农产品出口量占台湾农产品总进口的比率近年来稳定在5%以上,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台湾对大陆的农产品出口占台湾农产品总出口量比率从2000年的1.5%上升至2015年的20.5%,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目前,大陆已经成为台湾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地,第四大农产品进口来源地。而ECFA实施以来,海峡两岸在各方面的贸易都有一个快速的增长趋势,贸易额增长迅速。目前两岸早收清单规定的产品贸易总量,台湾对大陆部分已占到了两岸总贸易量的20%,大陆对台湾出口也超过10%。ECFA对两岸贸易已经有显著的影响。
2 大陆与台湾农产品贸易成本测算与变化趋势分析
在贸易成本影响因素方面,国内外专家发现其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政策等方面。刘亮等[1]将贸易成本影响因素归结为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涂远芬[2]认为,文化距离、自由贸易区和空间距离是影响双边贸易成本的主要因素。方虹等[3]同时指出,汇率、地理距离、历史联系会影响国际贸易中的贸易成本。胡宗彪等[4]补充指出,政策壁垒、语言距离、时区差异、区域贸易协定、通讯成本、等因素对国际服务贸易成本的影响。张毓卿等[5]也认为人均GDP差异、贸易伙伴国对外开放度、是否共边界、是否建立自由贸易区面对贸易成本都有重要影响。贸易成本的测度方法一般归结为直接测度法和间接测度法。直接测度法虽较简单,但因为数据较难获得及证明不具有说服力,且贸易壁垒难以直接量化测度,不同形式的非关税壁垒每个指标在应用上都有各自的局限性等。间接测度法主要有价格指数法和贸易流量法。近两年的学者在进行贸易测算时,多采用间接测度法,即完善引力的模型,该模型经历了几次更改,目前已形成较完整的测算方式。
2.1 基本模型
考虑到直接测度法的说服力较弱、时效性不强等缺点,结合现实研究的需求,本文拟采用间接测度的方法,即利用Novy(2011)模型[6],对海峡两岸2000—2013年农产品的贸易成本进行测算,并分析贸易成本变化趋势,该模型形式如下:
式中,τij表示ij两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成本,为了方便测度,本文假设双边可贸易品份额相同,即si=sj=s,s代表大陆与台湾可贸易品份额,gdpi表示i国(地区)国内生产总值,xi表示i国(地区)产品总的出口额,gdpj表示j国(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xj表示j国(地区)产品总的出口额,xij表示i国(地区)向j国(地区)的出口额,xji表示j国(地区)向i国(地区)的出口额,代表着替代弹性。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式(1)中所涉及的3个变量,即国内生产总值、替代弹性、可贸易品份额均会对贸易成本产生大影响。双边可贸易品份额s的增加会导致贸易成本的增加;在其他不变的情况下,国内贸易与贸易成本呈正相关,即gdp-x的增加会导致贸易成本的增加,gdp-x实际代表市场潜力,即贸易双方还未发生但是有可能存在的那部分;替代弹性与贸易成本成反比,的上升会导致贸易成本的下降。
从式(1)的测算中可以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贸易双方产出的增加并没有引发两者贸易量的提高,这实际上可以解释为双方贸易成本的上升;若双方的贸易量随着产出的增加而增多,则说明双方合作机会增多,贸易成本有所下降;两区域贸易成本还受到多边阻力的影响,即双方的贸易成本还会被两个区域的平均贸易成本决定[7]。
2.2 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Novy(2011)模型来测度台湾与大陆农产品贸易成本,同時找出台湾的27个主要贸易伙伴作对比。文中所涉及各国(地区)农产品总产出无法从单一网站的某一项目直接查找,因此通过世界银行官方网站导出各国(地区)农产品产出占GDP比重,同时导出GDP,通过两个数值相乘获得国家(地区)农产品产出数据。台湾对27个主要贸易伙伴农产品进出口数据均来自于台湾“行政院农业部”网站。各个国家(地区)对世界农产品总出口数据来源于Uncomtrade网站。
在进行回归分析时,各国(地区)工资水平数据来源于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各国(地区)汇率、人均GDP、银行贷款利率数据均来自于中国国家统计局“主要国家数据”。地理距离采用www.indo.com网站中的“距离计算器”。本文所选取的27个国家(地区)对我国台湾农产品进出口占台湾农产品进出口总量90%以上。
2.3 测算结果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式(1)中两个参数s(可贸易品份额)和ρ(替代弹性)的取值很难直接从数据中估计。就可贸易品份额而言,有证据表明可以进行贸易的产出大概介于0.3~0.8之间[8],引力模型将s定为0.8[9]。鉴于选取样本的27个国家中,有14个发达国家、13个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数量大于发展中,且与我国台湾的可贸易品份额较大,因此,本文认为将s定为0.8是比较合适的。就替代弹性而言,较低的替代弹性意味着消费者对价格和贸易成本缺乏敏感,因而倾向于更多的贸易。现有文献表明,替代弹性ρ介于5~10可能性大[10]。本文将ρ的值定为5(低)、8(中)和10(高),以便较好地考察替代弹性对贸易成本的影响[3]。根据式(1)及上述数据,得出以下测算结果(表1)。
从表1可以发现,无论ρ取何值,大陆与台湾两地的农产品贸易成本整体呈下降趋势,在2003年以后下降趋势较为显著。在ρ=8的情况下,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成本始终稳定在1左右的水平。数据初步分析发现,2008—2009年间两岸贸易成本有小幅度的上升,这与台湾地区领导人更替、政策取向不明等原因有关,但2009年以后,两岸合作的深入使两岸贸易成本又开始呈下降趋势。
从图2可以看出,尽管ρ即替代弹性的不同取值会对两岸的贸易成本波动产生不同的影响,但两岸农产品贸易成本整体呈下降的趋势。尤其自2009年后,两岸农产品贸易成本的波动停止,并且呈现新一轮下降。两岸农产品贸易成本的持续下降是否与2011年ECFA的实行相关?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与论证。
3 ECFA对两岸农产品贸易成本影响的实证分析
3.1 变量选取与计算方法
选取2006-2013年台湾与其27个主要贸易合作伙伴农产品贸易成本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测度。结合国内外已有文献发现,地理距离、汇率对贸易成本影响在众多文献中均有提及,因此,本文将以此定为贸易双方贸易关系依据;同时,引入代表国家(地区)自身发展的各项重要指标,选择人均GDP、劳动力成本、资金成本来体现贸易国家(地区)单方面的发展。结合主题,选取ECFA作为关键解释变量,并引入与台湾贸易量长期靠前的27个国家(地区)之间的汇率、地理距离、人均GDP、劳动力成本(平均工资)、市场利率(资金成本)作为控制变量,建立如下模型:
其中,τij表示在s=0.8、ρ=8时两岸农产品贸易成本,ER为台湾与主要贸易国家(地区)所使用货币与美元汇率。运费的大小作为直接变量,本文中由于无法准确计量,因此采用地理距离来代替,DIS为台湾与贸易伙伴间的地理距离,为了准确计算,本文选取的地理距离均以台北市与所贸易国家(地区)的政治中心为距离。本文用各个国家(地区)人均GDP代表经济发展水平,PC为我国台湾与主要贸易国家(地区)各自人均GDP。贸易国家(地区)的资金成本,本文则用劳动力工资与利率来代表,WAGE为台湾及主要贸易国家(地区)平均工资、IR代表各个国家(地区)贷款利率高低。本文还选用ECFA作为虚拟变量,以此来代替在贸易中无法准确衡量的政策因素,在2010年及之前取值设定为0,2011年开始取值为1,代表海峡两岸在2011年1月1日ECFA协议开始实施,为误差项。
3.2 回归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分别使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对模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从随机效应测算结果看,汇率与ECFA及地理距离对于贸易成本变化不起显著作用,劳动力成本、人均GDP、市场贷款利率对贸易成本变化影响显著。固定效应的分析结果与随机效应结果有部分差异,在其测算结果中,汇率、劳动力成本、人均GDP、市场贷款利率对于贸易成本影响起显著作用,ECFA及地理距离对于贸易成本的影响不显著。两种分析结果中,劳动力成本、人均GDP、市场贷款利率均呈现出显著性,地理距离与ECFA在两种结果中同时呈现出不显著,两种模型结论在这几个变量结果中呈现出一致性,说明所得结果更加稳健。仅汇率一项,在两种模型检验中呈现出差异,在随机效应分析中呈现不显著,在固定效应结果中则呈现显著。
本文对相关数据进行豪斯曼检验,得出结果p=0.0328,所得数据小于0.05,p值在0.05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因此选择固定效应对模型进行测算。根据回归结果,可以得出以下模型:
回归结果表明,地理距离与ECFA对于贸易成本的变化并未起到显著作用。区域之间的地理距离对贸易成本的影响不显著,这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似乎有冲突,如许统生等[11]发现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对降低省际贸易成本具有显著作用;魏昀妍等[12]分析称,拥有共同边界显著提高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成本,这可能是由于中国与接壤国家在经贸合作进展程度上的不一致所导致。也有学者认为[13],距离变量与虚拟变量同时存在时,距离对贸易成本的影响并不明显;史长宽、Hummels等[14-15] 表示地理距离对运输成本的影响与弹性慢慢变小。刘洪铎等[16]也表示文化地理因素趋近、同为世贸组织成员国及签署区域贸易协定均有助于降低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成本。本文选取的台湾的主要贸易伙伴多为亚洲国家(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本文中地理距离不显著的原因。同时也说明了近年来全球经济的回暖,各国(地区)间交流合作的增多,减少了各国(地区)在贸易时对运输成本的担忧。
作为政策变量,包括贸易壁垒,关税及本文所涉及的ECFA政策,对于贸易成本的影响并不显著,似乎与本文所预期的结果不符。李非等[17]研究表明,大陆与台湾的经济规模、汇率、两岸“三通”,对于两岸贸易成本的影响都是十分显著的,而本文涉及的ECFA协议对于两岸农产品贸易并未起到实质性影响;蒋含明等[18]指出,平均关税不断下降使两岸各行业的贸易成本得到降低,两岸的开放措施对降低贸易成本的效果显著。Anderson等[19]使用TRI原理,关注国家直接关税,发现关税会影响贸易国福利。ECFA作为政策变量,理论上应使两岸贸易成本降低,这给未来两岸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然而,本文所涉ECFA对贸易成本影响方向为正,由此可认为,ECFA实施后,随着各项政策的逐年落实与改善,两岸农产品贸易成本将会持续降低。
本文提及的其他变量对贸易成本的影响,都与预期相符,也与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结果相符。汇率、劳动力成本即各国工人工资、人均GDP、资金成本即各个国家贷款利率对贸易成本都起到显著的作用。由此可发现,市场贷款利率越高,贸易双方的贸易成本随之升高;工人工资越高,贸易成本也会越高;人均GDP越高,贸易成本越低;双方货币的汇率越平稳,贸易成本波动越小。汇率、利率、人均GDP、工人工资水平在长期内仍将对贸易成本有影响,这在某种程度上对政府宏观调控形成考验,如何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浪潮中保证国家(地区)对外贸易的平稳发展,是各国(地区)政府应该长期注意的问题。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结论
本文运用大陆与台湾地区经济规模与贸易数据,采用Novy(2011)引力模型对海峡两岸2000-2013年农产品贸易成本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分析ECFA对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成本的影响,并利用回归模型对于贸易成本的影响因素进行验证,得到几点结论。(1)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成本的下降趋势明显。从农产品整体看,2000—2013年海峡两岸农产品平均贸易成本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这直接导致了两岸农产品贸易量的增大。近年来,大陆逐步成为台湾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是最大的出口市场及顺差来源。这充分说明,两岸合作正在不断放大,合作越来越密切。(2)大陆与台湾的合作虽然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仍存在贸易自由化程度不高,有政策障碍等问题。本文所涉的27个台湾主要贸易伙伴中,发展中国家(地区)与台湾的农产品贸易成本普遍高于大陆与台湾之间农产品贸易成本。然而,我国台湾与日本、美国、澳大利亚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成本仍低于台湾与大陆之间农产品贸易成本。这说明国家(地区)发展,综合实力增强有利于贸易成本降低。未来贸易中,如何对内发展经济,对外增加贸易机会,降低两岸贸易成本,需要两岸政府共同配合。(3)ECFA作为两岸特有的贸易条款,对两岸农产品贸易成本降低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地理距离即交通成本对于贸易成本的影响并不显著。实施年限短,某些制度还未落到实处是一方面原因,更细化的合作还未得到完善则是重点。如在农业领域,尽管ECFA在降低了关税,但在两岸ECFA早收清单中,仅大陆对台湾的开放早收清单中有涉及18项农产品,而台湾对大陆开放的清单中,涉及的农产品数量为0。縱观两岸贸易,台湾单方面保守的政策在很大程度限制了贸易良性发展。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汇率、人均GDP高低、劳动力成本(平均工资)、资金成本对于农产品贸易成本影响显著,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海峡两岸贸易的自由往来,劳动力成本的逐步提升,资金成本的限制,汇率的波动,都会对两岸贸易成本造成影响。
4.2 建议
ECFA实施已近6年,然而贸易成本的下降主要原因还在于两岸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提高及生产技术的改进。基于此,两岸首先应扩大合作领域,还应该增进互信,抛除政治偏见,继续深化两岸合作,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包括双边贸易协定即ECFA等各种途径,为两岸贸易营造宽松而有利的环境。随着大陆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台资企业的陆续西进,建立更加高效、权威、规范的两岸经贸问题协调与仲裁机制,使两岸行业互补互动过程中产生的纠纷、矛盾与摩擦能得到及时必要的沟通,农产品贸易将得以发展。两岸还应保证汇率稳定,以达到收支平衡,同时注重收入再分配,保证国民收入稳定。在资金供给上,建议大陆方面给予进口商一定的资金补贴,减轻进口商的成本压力,以达到鼓励进口的目的。在向台湾出口的同时,也应给予出口商一定的补贴,减轻出口商资金压力。其次,在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提高科技水平,促进贸易发展,节约生产成本,减轻生产者压力,也是降低两岸贸易成本的主要途径之一。贸易条款应该在充分考虑贸易伙伴之间的汇率、人均GDP、劳动力成本(平均工资)、资金成本等各项因素的基础上逐步进行改良。除了依赖条款本身,加强民间交流,增强民间互信,培养两岸人民互动积极性,则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不足。
参考文献:
[1]刘亮,李卢霞,蒋静洁. 论ECFA对两岸经贸关系的影响[J]. 亚太经济,2011(1):146-150.
[2]涂远芬. 中国双边服务贸易成本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6(1):17-27.
[3]方虹,彭博,冯哲,等. 国际贸易中双边贸易成本的测度研究[J]. 财贸经济,2010(5):71-76.
[4]胡宗彪,朱明进. 国际服务贸易成本影响因素[J]. 商业经济研究,2016(1):131-134.
[5]张毓卿,周才云. 中国对外贸易成本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J]. 经济学家,2015(9):11-20.
[6]NOVY DENNIS. Gravity Redux:Measuring International Trade Costs with Panel Data[Z]. Cesifo Working Paper,2011.
[7]孙红春. ECFA对两岸经贸的主要影响[D].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1.
[8]EVENETT S J, KELLER W. On Theories Explaining the Success of the Gravity Equa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J]. 2002(2):281-316.
[9]JACKS D S, MEISSNER C M, NOVY D. Trade Costs in the First Wave of Globalization[Z]. NBER Working Paper, 2006:1260.
[10]ANDERSON J E, VAN WINCOOP E. Trade Costs.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J]. 2004(3):691-751.
[11]许统生,洪勇,涂远芬.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省际贸易成本测度、效应及决定因素[J]. 经济评论,2013(3):126-135.
[12]魏昀妍,樊秀峰,柳春. 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成本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当代财经,2016(10):100-108.
[13]许德友,梁琦,张文武. 中国对外贸易成本的测度方法与决定因素[J]. 世界经济文汇,2010(6):1-13.
[14]史长宽,梁会君. 中国内陆各地区与主要贸易伙伴贸易成本的测度与分析[J]. 当代财经,2013(5):89-98.
[15]HUMMELS, DAVID. Have International Transportation Costs Declined[Z]. working paper,Purdue University,1999.
[16]劉洪铎,蔡晓珊.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成本研究[J]. 经济学家,2016(7):92-100.
[17]李非,蒋含明. 海峡两岸贸易成本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86-93.
[18]蒋含明,李非,杨青龙. 两岸贸易成本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J]. 财贸研究,2012(3):59-66.
[19]ANDERSON J E, NEARY J P. A New Approach to Evaluating Trade Policy[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96, 63(1):107-125.
[20]NOVY DENNIS. Is the Iceberg Melting Less Quickly: International Trade Costs after World War II[Z]. University of Warwick Working Paper,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