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交往焦虑、同学关系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2017-05-30王品卿曾天德
王品卿 曾天德
[摘要]目的:为探究大学新生交往焦虑、同学关系与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及其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交往焦虑量表(IAS)、同学关系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闽南师范大学1 616名新生进行调查。结果:(1)大学新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P<0.001),男生在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女生,而在躯体化、强迫症状和偏执因子生的得分与女生没有显著差异(P<0.05);(2)大学新生在交往焦虑量表总分显著高于常模(P<0.001),男生在交往焦虑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女生(P<0.001);(3)大学新生同学关系总体状况一般,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男生在交谈行为困扰程度、交际行为困扰程度 、接人待物困扰程度、同学关系总分上显著低于女生(P<0.05);(4)大学新生的SCL90总分与交往焦虑总分成显著正相关,与同学关系总分成显著正相关(P<0.05);(5)大学新生的交往焦虑和同学关系对其心理健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能够解释总变异量的52.4%;(6)大学新生同学关系在交往焦虑对心理健康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大学新生;交往焦虑;同学关系;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B845.6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6121(2017)05013006
大学新生正处于一个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的时期[1]123,更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和冲突,出现心理问题。交往焦虑是个体在人际交往情境中产生持续往焦虑、担心和恐惧的情绪体验,并表现出一定的回避和退缩的行为。[2]91大学生交往焦虑发生率普遍较高、持续时间较长,是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重要因素之一。[3]61大学新生同学关系,影响其学业成就的高低,个性的形成與发展以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4]107本研究通过了解大学新生人际交往、同学关系及心理健康的现状,探讨大学新生交往焦虑、同学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一、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随机抽取某大学2016级新生作为研究对象,共测试大一新生1 672人,共提交问卷1 664份,其中有效问卷1 616份,有效率96.6%。其中男生427人,占总人数的26.4%,女生1189人,占总人数的73.6%。
(二)研究工具
1.交往焦虑量表(IAS)
交往焦虑量表(IAS)是Leary在1983年编制,包含15个项目,量表采用15级计分,用于评定独立于行为之外的主观社交焦虑体验。量表总评分从15分到75分,个体得分越高其交往焦虑水平越高。[5]194本量表的常模是38.9±7.12。Cronbacha系数在0.87以上。量表八周后的重测信度为0.80。
2.同学关系量表
同学关系量表主要用于评定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沟通、待人接物、人际互动的困扰程度,问卷包含28个条目,包含交谈行为困扰,交际行为困扰,待人接物困扰及与异性朋友交往困扰四个维度。在本研究中同学关系量表的Cronbacha系数为0817,符合心里测量学要求。
3. SCL90
SCL90是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包含10个因子,90个条目,主要从感觉、情感、思维、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多方面来评定个体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如何。量表按照15级评分。SCL90总分反映症状的严重程度,因子分大于等于2分,表示在哪个项目上有“病状”, 根据全国常模,总分超过160分,或者阳性项目超过43个,或者因子分大于2分,需要考虑筛选阳性。
(三)施测程序
采用统一网上集中测试的方式,统一指导语,作答完成后提交问卷。
(四)统计分析
数据收集整理后,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运用t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等方法来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二、结果
(一)大学新生在SCL90量表因子得分与全国大学生常模因子得分比较
大学新生在SCL90各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的常模因子得分(P<0.001),结果见表1。
(二)大学新生SCL90因子得分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
男生在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女生(P<0.05),而在躯体化、强迫症状和偏执因子生的得分与女生没有显著差异。结果见表2。
(三)大学新生在交往焦虑量表得分与常模得分比较
大学新生在交往焦虑量表总分显著高于常模(P<0.001),结果见表3。
(四)大学新生交往焦虑量表得分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
男生在交往焦虑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女生(P<0.001),结果见表4。
(五)大学新生同学关系量表总分、各因子得分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
大学新生同学关系总体状况一般,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男生在交谈行为困扰程度、交际行为困扰程度 、接人待物困扰程度、同学关系总分上显著低于女生(P<0.05),结果见表5。
(六)大学新生交往焦虑、同学关系及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对大学新生交往焦虑、同学关系及心理健康的总分及维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大学新生的SCL90总分与交往焦虑总分成显著正相关(r=0.39**),与同学关系总分成显著正相关(r=0.72**),SCL90各因子与交往焦虑总分、同学关系总分及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
(七)大学新生交往焦虑、同学关系对心理健康回归分析
以大学新生交往焦虑总分、同学关系总分作为自变量,以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总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如表7所示。结果表明,大学新生的交往焦虑、同学关系均进入回归方程,大学新生交往焦虑和同学关系对心理健康有较高的预测作用,能够解释总变异量的52.4%,其中同学关系对心理健康预测作用较大一些,解释总变异量的35.7%。
图1同学关系在交往焦虑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中介效应模型
假设大学新生同学关系是交往焦虑与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中介变量。根据温忠麟和叶宝娟提出的中介变量的检验程序[6]732进行验证。第一步:以大学新生交往焦虑为预测变量,以心理健康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第二步:以交往焦虑为自变量,以同学关系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第三步:以交往焦虑、同学关系作为自变量,以心理健康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8和附图1所示。结果显示,交往焦虑在单独预测心理健康时,标准化回归系数β=0.39(t=-17.01,P<0.001),R2=0282,能够解释心理健康总变异的28.2%;交往焦虑单独预测同学关系时,β=0.34(t=22.91,P<0.001), R2=0.245,能夠解释同学关系总变异的24.5%;交往焦虑和同学关系同时预测心理健康时,交往焦虑对心理健康预测的标准化回归系数β=0.23(t=11.13,P<0.001), R2=0.167,由此可见,再加入同学关系这个变量后,交往焦虑对心理健康预测的标准化回归系数由0.39下降到0.23,解释的总变异量由28.2%下降到0.167,且0.34×0.47的值与0.39同号,由此可见同学关系在交往焦虑对心理健康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大小是0.34×0.47=0.16,中介效应占总效应0.34×0.47/0.39=0.41,在交往焦虑影响心理健康关系中,41%的变异是由同学关系引起的。
三、讨论
(一)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分析
大学新生在SCL90各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的常模因子得分(P<0.001),即大学新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这与刘春雷,孙莹莹[7]625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与田澜[8]645、曾凡敏[9]96的研究结果不一致。男生在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女生(P<0.05),而在躯体化、强迫症状和偏执因子生的得分与女生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与田澜[8]644曾凡敏[9]98,张录全,肖建伟[10]70的研究结果不一致,与王志学[11]17,杨新华[12]1140的研究结果比较一致。作为刚入学的大学新生,对大学充满的好奇与憧憬,接触新鲜的生活、学习环境,更多的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在最初一段时间里,大学生精力充沛,积极向上,自信满满,一些困惑和迷茫也没有表现出来,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较高。另外,随着大学生的生理、心理慢慢走向成熟,大学生应对挫折和困难的能力也不断提升,当遇到一些困扰和问题时,更多能够沉着冷静的来应对和解决。大学女生一般神经容易过敏,情绪波动较大,多愁善感,遇事容易斤斤计较,处理问题方式不够成熟,更容易产生抑郁、焦虑、自卑等情绪。与女生相比,男生一般性格大大咧咧,心胸豁达、开朗乐观,情绪也相对比较稳定,男生兴趣广泛,遇到不良情绪经常通过倾诉、跑步等方式宣泄出来,因而男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生。
(二)大学新生交往焦虑现状分析
大学新生在交往焦虑量表总分显著高于常模(P<0.001),男生在交往焦虑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女生(P<0.001)。此结果与李丹枫,陈昕昱[13]837等,管浩圻、陈丽兰[14]1164的研究结果一致,而与张秀芳、张淑娟等[15]482,陈欣、蒋艳菊[16]93,张继安、丁园园等[17]183研究结果不一致。大学新生的交往焦虑水平呈上升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大学新生刚刚从高考的紧张和压力中走出来,步入大学生活,面对陌生的人和环境,新的学习方式,更多的课余时间,大学新生通常会表现出一些迷茫和困惑,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大学的生活,因此会表现出较高的交往焦虑。另外,随着社会的转型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面临着更多机遇的同时也会面临许多挑战,如社会的期望,激烈的竞争等都给我们大学生带来一些焦虑和压力。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男生相对开放和豪爽,积极自信,敢于表现自己,一般不会斤斤计较,人际关系较为和谐、融洽,交往焦虑水平较低;而女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一般偏感性,敏感多疑,胆怯自卑、情绪波动较大,因此其交往焦虑水平高于男生。
(三)大学新生同学关系现状分析
大学新生同学关系总体状况一般,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男生在交谈行为困扰程度、交际行为困扰程度 、接人待物困扰程度、同学关系总分上显著低于女生。这主要是由于大一新生刚刚进入大学,与同学还不太熟悉,人际交往一般比较小心、谨慎,但随着接触的增多,学习竞争日益激烈,个性发展的差异,缺乏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方法,大学新生的交际困扰在慢慢突显出来。与男生相比,女生心思细腻、重感情,神经敏感,斤斤计较,容易因为小事产生矛盾,产生矛盾后缺乏沟通,一般不积极主动解决,多以冷战方式来应对,导致同学关系困扰较多。
(四)大学新生交往焦虑、同学关系及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大学新生的SCL90总分与交往焦虑总分成显著正相关,与同学关系总分成显著正相关;大学新生的交往焦虑和同学关系对其心理健康有较好的预测力,对心理健康均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大学新生生理、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在人际交往方面缺乏正确的方法和策略,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容易自卑、胆怯,不敢表现自己,在人际关系中容易受挫产生困扰,导致对人际交往担心、恐惧,容易体验到更多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
(五)大学新生同学关系在交往焦虑与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分析
大学新生同学关系在交往焦虑对心理健康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大学新生正处于青春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经常会表现出一些焦虑、担心和恐惧的情绪,导致大学新生在沟通、交际互动,接人待物,与异性朋友间的交往造成困扰,进而产生心理问题和困扰,影响大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引导大学新生树立正确的同学交往观念[18]108,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或讲座的形式来训练大学新生的人际交往技巧和策略,正确认识、对待与异性朋友间的交往等方式来提高大学新生人际交往能力,让大学新生以良好的身心素质融入到大学生活。
四、結论
大学新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男生在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女生,而在躯体化、强迫症状和偏执因子生的得分与女生没有显著差异;大学新生在交往焦虑水平较高,男生在交往焦虑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女生;大学新生同学关系总体状况一般,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男生在交谈行为困扰程度、交际行为困扰程度 、接人待物困扰程度、同学关系总分上显著低于女生;大学新生的SCL90总分与交往焦虑总分成显著正相关,与同学关系总分成显著正相关;大学新生的交往焦虑和同学关系对其心理健康有较好的预测力,对心理健康均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大学新生同学关系在交往焦虑对心理健康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增杰.论大学生心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123125.
[2]陈欣,蒋艳菊.大学生自我接纳与交往焦虑的关系:身体自尊的中介作用[J].心理研究,2014(4):9196.
[3]梁园园.大学生心理弹性与交往焦虑的相关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6):6162.
[4]陈锐,黄生学.大学生同学关系的调适[J].柳州师专学报,2006(2):107109.
[5]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1999 年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94196.
[6]温忠麟,叶宝娟.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14(5):731745.
[7]刘春雷,孙莹莹.3145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7(8):625626.
[8]田澜.师范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6(6):644645.
[9]曾凡敏.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96100.
[10]张录全,肖建伟.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调查[J].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5(1):7075.
[11]王志学.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1(4):1719+103.
[12]杨新华,谢倩,周贤君.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2):11391141.
[13]李丹枫,陈昕昱,段添翼,余真真,杨智辉.大学生交往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13(7):835837+840.
[14]管浩圻,陈丽兰.海南大学生交往焦虑在手机成瘾与孤独感间的中介作用[J].中国学校卫生,2015,(8):11641166.
[15]张秀芳,张淑娟,张顺,张素娟.大学生的交往焦虑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4):481482.
[16]陈欣,蒋艳菊.大学生自我接纳与交往焦虑的关系:身体自尊的中介作用[J].心理研究,2014(4):9196.
[17]张继安,丁园园.大学生自尊水平与交往焦虑相关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3):182184.
[18]陈锐,黄生学.大学生同学关系的调适[J].柳州师专学报,2006(2):107109.
[责任编辑]王立国
Abstract:Objective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action anxiousness,students' relationship and the mental health.Method In this study, 1616 freshmen of Minnan Normal University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Intervention Anxiety Scale (IAS), the Student Relationship Scale and the Symptom Checklist (SCL90). Result (1) The overall mental health level of college freshme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n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P<0.001). The scores of male interpersonal, depression, anxiety, hostility, terror and psychotic factor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girls, whil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omatization,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 and paranoia between the boys and the girls (P<0.05).(2) The scores in IAS of college freshme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n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the score of mal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female students (P<0.001). (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freshmen students in general, there is a certain degree of distress. Boys in the degree of distress in the conversation, the degree of communication behavior, access to the degree of distress, the total score of student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girls (P<0.05).(4)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otal score of SCL90 and the total score of interaction anxiety,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total score of students (P<0.05). (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interaction anxiety and student relationship has a good predictive effect on their mental health and can explain 52.4% of the total variance. (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and students is partly mediated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xiety and mental health.
Key words:College freshman; Interaction anxiousness; The relationship of students; Mental 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