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宋蒙早期关系综述

2017-05-30焦勇

大东方 2017年5期
关键词:贾似道金朝蒙古

摘 要:十三世际初期,蒙古在我国北部地区崛起,给当时社会带来渐趋巨大的影响。蒙古建国二十年后,灭亡了西夏政权,开始了与金朝在外交上和战争上的正面较量。蒙古的崛起以及其对金朝武力进攻的成功,使得宋金关系也产生了变化,逐渐改变了南宋与金朝的对峙局面,并与蒙古联合于1234年灭掉金朝。在宋蒙初次接触到联合灭金的近三十年时间内,南宋与蒙古的关系也逐渐由相互遣使到大规模战争的变化。

关键词:宋;蒙;宋蒙关系

一、宋蒙关系

(1)宋蒙之间遣使关系:对宋蒙早期关系的论述分为三个方面,即遣使、战争、协蒙灭金以缓宋蒙交战之期。首先,成吉思汗遣使赴宋为宋蒙正式往来的开端。包括主卜罕、葛葛不罕的先后两次使宋。“嘉定七年正月九日甲戌夜三鼓,濠州钟离县北岸吴团铺,有三骑渡淮而南水路巡检梁实问所由,三人者出文書一囊、绢画地图一册,云是鞑靼王子成吉思汗遣来纳地请兵。翌日,守臣知之,遣效用统领李兴等以本州不奉朝旨,不敢受,谕遣之。”这是蒙古向南宋的第一次遣使,其主要是向南宋表示“纳地请兵”的意图,但是宋境边臣以“不奉朝旨,不敢受”为由拒绝。宋、金嘉定和议后,宋对边界的管理非常严格,“凡边民之事与金界相涉,不问犯法轻重,皆斩之”。由此可见,蒙古对宋的初次遣使因宋“闭境自守”政策而拒绝。嘉定十年,金廷对南宋发动“七年战争”,导致了宋金关系彻底破裂,也使南宋有了利用蒙古牵制金朝的想法,于是宋蒙开始了频繁的使聘往来。包括苟梦玉两次出使蒙古及赵拱出使河北蒙古军。但是这种频繁的使聘往来在苟梦玉第二次使蒙后,无论是“争夺中原控制权的失败”还是后来的“丁亥之变”亦或是宋金关系的改善,都使南宋对蒙古的不信任感愈加强烈,导致宋蒙关系趋于冷淡。

(2)宋蒙联合灭金后的遣使活动:宋蒙联合灭金后,对南宋的遣使仍然存在。如嘉熙年间曾派王檝先后五次使宋。其内容应该是责南宋收复三京的败盟举动,而后则是与宋商议“供岁币,划江而治”。在第三次王檝使宋时,宋廷的态度则是拒纳蒙使,不允许其到临安。在第五次使宋时,王檝被“淹留”于京湖沔阳,未能达到宋廷,因而“隐忧致疾”,数年后卒于宋。淳祐元年,蒙使月里麻思同样得到了王檝的待遇,被囚于长沙飞虎寨达三十六年,后中毒而死。《郝经使宋与宋蒙关系》一文中郝经使宋亦被囚禁。“景定元年,忽必烈以郝经为使,出使南宋“告登宝位,布弭兵息民”之意。这次的遣使行动是忽必烈汗主动采取的一次谋和行动,对宋保持友好的态度,但此次郝经使宋并没有取得预计的效果,而是被贾似道怕其乞和阴谋败露而囚禁,“为贾似道拘幽十有六年”。不仅是贾似道个人,就连南宋政府也曾下诏“下诏告谕,誓不与北和”。从这些拒绝、囚禁蒙使的举措来看当时南宋对蒙的政策已经从“和”变为“守”了。

南宋对蒙古的遣使相对于蒙古对南宋的遣使显得更为被动。如在蒙宋联合灭金之前,邹伸之曾两次出使蒙古。“绍定六年(1233)六月,宋朝京湖制置使参议官邹申之等人随王檝使蒙“审实””。邹申之使蒙的具体内容史料上并无记载。但是根据1234年宋蒙“蔡州之役”联合灭金,可知此次的“审实”是宋审蒙联合灭金之实。“辛酉以宁淮军统制程芾为蒙古国通好使”,争取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河南归宋问题以挽回其败盟的被动局面。淳祐七年(1247)至淳祐八年间,南宋派遣王元善出使蒙古。通过上述的几次遣使以及后面的贾似道遣使诱降扬大渊可知,南宋的遣使都是处于被动,无可奈何的境地。

从宋蒙联合灭金后的遣使往来,可以看出在这段时间内的宋蒙关系还保留着表面上通使,用给岁币方式暂时缓和蒙古对南宋的攻击。实则两者都明白蒙宋战争不可避免,只是时间问题。蒙元在于灭亡南宋,统一全国;而南宋在于防范蒙元,保存自己的固有领土。

二、宋蒙之间的战争关系

在蔡东洲《论宋蒙早期关系》中战争也占了很大的比重,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彭李事件”、蜀口“丁亥之变”、“辛卯之变”。“彭李事件”的发生本是“宋蒙间一场大规模的武装冲突,但并没有给宋蒙关系投下阴影”,究其原因是宋廷始终将忠义军视为“患”。虽然在此论文中,“彭李事件”并没有对宋蒙关系造成影响,但是这次事件也或多或少的使南宋预见了蒙古的实力,使得南宋不得不在宋蒙,宋金的关系上慎重考虑。在之后发生“丁亥之变”“辛卯之变”也证实了蒙古军事实力的强大。相对于“彭李事件”而言,“丁亥之变”“辛卯之变”对宋蒙关系影响则很深远,不仅打破了宋人对蒙古的幻想,而且“以金屏宋”的策略提上日程,使宋廷对蒙的防范进一步加深,宋蒙关系遂更加恶化。虽然蒙古几经周折恢复了中断已久的使聘往来,但是宋对蒙古的态度依旧是存金屏蒙,南宋拒绝蒙假道灭金的这一点即是例证。

三、宋蒙联合关系

在拒绝假道失败,蒙古所部击溃了金军主力,窝阔台所部突破了金朝关河防御體系,南宋失去了“以金屏蒙”的客观条件。由此南宋便改变了对蒙、金策略。上文提到邹申之出使蒙古审实联合灭金之事,可以得出南宋与蒙联合灭金的坚定意志。“绍定六年,宋京西兵马鈐辖孟珙奉京湖安抚制置使史嵩之之命入河南攻金,灭武天锡部”“降其众七万人,获甲兵无算”。这是南宋在军事上与蒙联合灭金的实际行动。“十月,史嵩之命孟珙、江海帅师赴蔡州,兵运粮接济蒙古军队”这是南宋在经济上与蒙联合灭金的实际行动。无论是“借师”还是“运粮”都是南宋联合蒙古,以期“从蒙古兵锋以缓宋蒙交战之期”。蔡东洲老师则主要从对宋出军助蒙灭金的“蔡州之役”一战中,显示出宋廷出兵和蒙的目的。也就是说此时的宋蒙关系由于共同利益的驱使,处于统一战线的状态。

参考文献

[1](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清武英殿聚珍版从书本。

[2](元)脱脱:《宋史》,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3]蔡东洲:《论宋蒙早期关系》,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第5期。

[4](清)陆心源:《宋史翼》,清光绪刻潜園总集本。

[5]胡昭曦:《宋蒙(元)关系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作者简介

焦勇(1991.7),男,湖南省岳阳人,南充市顺庆区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专门史 研究生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贾似道金朝蒙古
顶级画家
顶级画家
顶级画家
金朝酋邦社会形态下勃极烈官制始末
蒙古靴
《雲使》在蒙古
贾似道蠢昧醉“半闲”
蒙古香
试析渤海世族家族与金朝皇权统治
金朝与西夏盗窃法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