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党员成为助理心理行为训练师可行性探析

2017-05-30李宁

大东方 2017年5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可行性

摘 要:心理行为训练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非常受欢迎的一种教育模式,得到了众多心理健康教师和学生的认可。但是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加上心理行为训练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如果只靠心理健康教师,真正参加心理行为训练的学生人数非常有限。而高校学生党员数量正在逐步增多,可以考虑将他们提前培训成为心理行为训练师助理,帮助心理健康教师一起完成各项心理行为训练任务以及其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锻炼他们自身能力的同时,推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好的开展。

关键词:学生党员;助理心理行为训练师;可行性

心理行为训练是当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很受欢迎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它是指以特定心理特征为目标,创设一定的情境,借助多种刺激手段,对人的生理、心理进行有意识地施加影响,使其生理、心理状态发生变化,并能控制达到最适宜的程度,借以提高心理效率和社会功能,增强心身健康。但是心理行为训练由于自身的特点决定每名带队教练每次所带的人数有限,这样受益的学生人数就不多。如果把学生党员纳入到心理行为训练师的队伍中来,就会大大提高接受心理行为训练的学生人数,使更多的学生感受这种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带给自己的改变,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很少,故本文探索分析学生党员成为助理心理行为训练师的可行性,为今后的心理健康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心理行为训练的特点

(1)以学员内心体验为主从而改变学员认知。心理行为训练主要是让学员参与到训练项目中來,每个训练项目的设置都很容易引起受训学生的浓厚兴趣,激起他们挑战自我的决心,同时让他们在特定的训练项目和特定的情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自己内心的转变,从而改变其原有的错误认知。真正做到“体验激发情绪,行为改变认知,习惯积淀品质”。

(2)每名心理行为训练师每次可带学生人数有限。心理行为训练根据要求一般每个队伍最多不超过20人,只有这样训练师才可以随时观察每一名学员的表现、改变,并随时记录下来,以便在项目结束以后的分享环节有针对性的进行剖析。同时由于每个训练项目都是有时间限制的,人数过多,也会导致任务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在最后的分享环节也不能让每名队员畅所欲言,与大家畅谈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受。

(3)心理行为训练的训练项目多种多样。心理行为项目分室内项目和室外项目两种,根据不用的训练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训练项目,从而使训练项目和训练目标更好的结合起来。比如针对大一新生可以选择增强团队凝聚力的训练项目;针对大二学生可以选择人际交往方面的训练项目;针对大三学生可以选择抗挫折的训练项目;针对大四学生可以选择增强自信心的训练项目等,从而更加有针对性的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4)心理行为训练很多项目极易实施。心理行为训练中有很多项目不需要器材,有许多项目也只需要绳子、报纸、透明胶带等简单的用具。所以操作起来更容易,不会因为器械问题而使项目无法开展。比如竞技项目“风火轮”,只需要给每个队伍提供一定数量的报纸和透明胶带即可开始比赛,简单易行。

二、学生党员成为助理心理行为训练师的可行性分析

(1)学生党员的学习能力极强。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助理,要求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有一个健康的人格品质,具备很好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这些恰恰是学生党员所擅长的方面。这些都是他们成为助理心理行为训练师的前提和基础。尤其心理行为训练的操作流程是相对固定的,基本都是由分队、组建团队、团队展示、项目实施、总结分享几个环节组成。可以由学校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对学生党员先进行培训,学习心理行为训练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要领、分享要点等具体操作方法。当感觉自己完全掌握了之后再开始真正作为心理健康教师的助理心理行为训练师进行实际操作。

(2)心理行为训练项目操作简单。心理行为训练的项目有固定的指导语和固定的情景要求,党员学生只要记住要点、领会精髓,就可以带领同学们顺利的完成心理行为训练的项目。由于心理行为训练本来就是以学员的自身体验为主,所以作为助理心理行为训练师的学生党员可以让学员多做自我分享、自我剖析、和大家谈谈在训练过程中内心的变化和感受,从而达到提升自我的目标。同时在活动结束之后心理健康教师要到每个队伍中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对活动进行点评和分析,进一步提升训练的效果,弥补学生党员在心理学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之处。

(3)心理行为训练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心理行为训练没有任何时间和空间的要求,无论在班级还是在寝室都可以随时随地的选择合适的项目进行训练。比如在班级开班会的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心理行为训练项目,使班会在更加活跃的气氛中完成。而且这些项目的加入,由于是由学生党员来完成,所以显得很自然,不难么突兀,学生也更容易接受。比如大一的学生刚入学对彼此还不是很熟悉,信任度不够,就可以通过开展“牵手”、“绝地求生”等项目迅速打破新之间的“坚冰”使彼此快速建立信任关系,同时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三、学生党员成为助理心理行为训练师的积極作用

(1)学生党员可以带领同学们积极参与各项心理行为训练。由学生党员作为心理行为训练的助理训练师,带领同学们完成各项训练任务,可以让同学们更好的参与其中,像完成其他学生活动一样,而不会因为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织的活动而有逆反心理。同时,学生党员一般在同学之中的威信很高,是同学中的佼佼者,所以他们的思想、他们的行为,无形之中在同学中间也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

(2)学生党员作为心理行为训练师同学们更容易接受。当下虽然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师不在那么抵触,但是他们仍然对于学校组织的与心理相关的活动不那么热衷,尤其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还是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这个时候把学生党员吸纳进我们的学校心理咨询队伍中来,不但扩充了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力量,而且也让同学们更加容易接受我们组织的一些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活动,尤其是心理行为训练活动。学生一旦参与其中,就会发现心理行为训练不仅有趣、有益而且有效,无形之中就会消除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抵触心理,为以后的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可以使更多的同学接受心理行为训练从而提升心理素质。如果只靠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来完成心理行为训练,每次的受训学生人数只能是几十人。而如果把学生党员提前培训成助理心理行为训练师,就可以在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的带领指导下,同时多支队伍同时训练,使更多的同学参与到心理行为训练中来。这样不仅提升了训练的效率,而且同一时间多个组队同时进行训练也可以提升训练效果,产生团队之间的竞争效果,从而更加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总之,如果把学生党员培训成为助理心理行为训练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黨员自身的素质,更有利于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让更多的學生参与到心理行为训练中来,从而培养自己更加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改变不良认知,顺利的完成大学学业。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6年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学生党员在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作用的机制原理”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6GXDJ-E031)。

参考文献

[1]尚蕾.心理行为训练对军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研究.硕士论文.北京:军医进修学院,2005.

[2]王楠.将心理行为训练引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践及思考.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1(03).

[3]罗希.心理行为训练在高校大学生中的应用.心理健康.2011(03).

[4]谷力群,郭志峰.团体心理行为训练对解决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的实证研究.辽宁教育研究2008,(7).

[5]尚玉飞、侯杨.学生干部应该怎样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湖南农机.2011(11).

[6]李阳.艺术类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中等教育,2014(05).

[7]李现曾,王凤英.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系统论探析[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02):14.

[8]史琼.艺术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J].心理健康教育,2011(06).

[9]刘泽义.建立大学生党员责任区制度的探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01):74.

作者简介

李宁(1983-),锦州人,沈阳音乐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

(作者单位:沈阳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可行性
PET/CT配置的可行性分析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中国设立PSSA的可行性及其分析方法
新时代学生党员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索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高职学生党员职业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