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南宁市科技支撑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2017-05-30韦雪媚黄永雁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7年5期
关键词:南宁市科技创新新常态

韦雪媚 黄永雁

【摘 要】“十二五”期间,南宁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通过实施一系列科技创新工程,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府科技事业繁荣发展。在科技强有力的支撑引领下,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创新成为引领南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生命线。新常态下,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是保持南宁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所必须迈过的“坎”。

【关键词】新常态;南宁市;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G3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7)05-0021-03

1 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对科技的需求

1.1 发展方式的转型对科技的需求

新常态下,南宁的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从2011年开始,南宁市的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从13.50%降到2014年的8.50%,虽然2015年稍有回升至8.60%,但增长速度降低接近5个百分点。当前,南宁市经济增速已经告别过去30多年的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运行区间。从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看,由于资源环境约束加剧、投资和出口拉动边际效益递减等各种因素叠加,以及新的经济增长点也还在培育过程中,南宁市经济仍会处于增速趋缓的发展阶段。

从南宁的经济增长方式来看,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走向极限,因此经济增长更加注重的是质量和效益,要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从成本优势向以人才、资本、技术、服务、品牌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变。

1.2 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科技的需求

新常态下,南宁市的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南宁市三次产业结构从2011年的13.85∶38.27∶47.88,調整为2015年的10.86∶39.46∶49.68,“二产较弱、三产比重虚高”的现象有所扭转。虽然南宁市产业结构得到了一定的调整优化,但是南宁市制造业总体上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传统产业升级缓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充分,产业结构亟待改善。

1.3 增长动力的转变对科技的需求

新常态下,南宁市的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即由过去的要素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南宁市在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不断实现突破,产业链不断延伸,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一大批高科技领域领军人才和高新技术骨干项目脱颖而出。改革创新的主线串起了南宁经济社会发展的轨迹,随着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幅提高,为全市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

2 科技支撑能力的不足之处

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南宁市已具备一定的科技支撑能力,但是历年来科技创新“挤出效应”明显,科技资源总量不足,仍属于科技综合竞争力薄弱的城市。在新常态下,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增大,南宁市科技能力在支撑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中存在明显短板。

2.1 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较低

目前,南宁市的科技投入对鼓励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支持力度不够,存在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的现象。此外,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对科研院所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不健全,政策及市场导向不够;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科技成果产业化程度低,推广平台、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这些都是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较低的原因。因此,尽快提升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已经成为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2.2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十二五”时期,尽管南宁市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企业缺少关键核心技术,缺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目前,南宁市仅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个、中国名牌产品仅2个、广西名牌产品41个。在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方面,南宁和发达地区城市仍存在很大的差距(见表1)。

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科技项目及成果情况来看,南宁市也没有大的优势可言。南宁与长沙和广州相比较,长沙和广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专利申请数、发明专利均是南宁的4倍以上,南宁市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待加快提升(见表2)。

2.3 科技金融体系尚不完善

虽然南宁市制定并实施了不少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政策措施,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有所缓解,但由于中小企业经济效益相对低下,资产结构状况存在较大缺陷,融资管理成本高,风险控制难度大等原因,在银行资金信贷约束及中小企业本身信用体系尚未有效建立的情况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尚未得到有效满足。同时,银行贷款期限短,支持企业成长阶段前移性较低,主要提供流动性贷款,企业研发活动获取银行贷款支持的难度仍然很大。

2.4 科技服务业发展较缓慢

首先,南宁市科技服务业总体上仍处于发展初期,存在着市场主体发育不健全、市场化程度不高、服务机构专业化程度不高、高端服务业态较少、缺乏知名品牌、发展环境不完善等问题,而且科技服务业作为新经济时代的一种新业态,南宁市在发展动力、发展模式、发展领域、发展方向等均面临着新挑战。其次,县域科技服务能力薄弱。南宁市各县(区)几乎没有拥有独立的科学技术局,各县(区)科技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普遍偏低,管理制度不完善,科技人才匮乏,科技服务能力薄弱。

2.5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效应不突出

南宁市的工业企业大多分布于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中,目前,全市共有开发区、工业园区19家,其中国家级开发区3家,自治区级开发区5家。从宏观方面来看,虽然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但总体而言,全市工业布局仍较为散乱,同一产业散布在多个园区,未能形成集聚效应;园区产业定位趋同,功能分区不明晰,未能形成错位发展。

2.6 高层次科技人才匹配不合理

“十三五”时期,南宁市大力发展铝深加工、电子信息技术、机械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食品加工、清洁能源等工业六大重点产业,急需加大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但南宁市科技人才资源开发滞后于经济建设,科技人才总体规模相对较小、分布不尽合理。目前,南宁市科技队伍素质总体还不够高,专业技术人员主要指标普遍居全国中下游水平,人才竞争力缺乏,高层次科技人才增长缓慢、匹配不合理。

3 科技支撑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

3.1 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立足自主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激發南宁市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推动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引导企业增强科技创新意识,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力量,大力营造勇于探索、鼓励创新的文化和社会氛围。要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需要坚持市场引导创新服务模式;突出企业主体,推进协同创新;健全创新网络,实现开放共享。

3.2 产业转型升级工程

以招商引资、新上项目、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两化融合、节能减排为抓手,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匹配完善资金链,以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高端化;以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推动传统优势产业信息化;以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技术,推动传统优势产业低碳化。加快科技进步,推动产业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转型。产业要成功转型升级需做到抢占科技制高点、开拓新领域、增强产业软实力、打造新优势。

3.3 创新平台建设工程

加快产学研用合作进程,深入推进国内外科技合作,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集聚创新要素,集中目标、整合资源、聚集人才、加强引导,着重攻克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加快优秀成果转化。在创新平台建设上,要鼓励创新型企业建立研发平台;鼓励科技服务机构发展。

3.4 创新人才集聚工程

围绕产业需求,通过实施科技项目、共建科技创新平台、“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引进、培养一批重点领域紧缺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综合型管理人才。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鼓励企业以兼职、顾问、合作等方式柔性引进科技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海外技术人才。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创新人才双向交流。在集聚创新人才方面,需把握人才对科技进步的重要性,打造优质人才梯队,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3.5 区域布局优化工程

构建产业发展上的功能布局、区域布局,形成重点突破的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提升南宁市产业园区的公共服务功能,优化创新载体空间、地理区划,推进“产城一体、产城融合”步伐。优化区域布局可以从充分发挥战略平台作用、科技服务机构优化、加快服务载体建设等方面着手。

3.6 科技金融创新工程

创新服务科技的方式和途径,鼓励发展科技风险投资、科技担保、科技贷款、科技保险等新业务。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推广知识产权和股权质押贷款。推进科技金融与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产业化项目对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动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建设,引导民间资本参与自主创新。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实现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资本链条的有机结合。在科技金融创新上,一要完善科技贷款和融资担保服务;二要加大科技保险力度;三要加强科技金融中介服务。

参 考 文 献

[1]张玉双.科技创新对南宁市产业转型的贡献度研究[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3(6):11-14.

[2]陈瑞雪.我国科技金融助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4.

[3]毛茜,赵喜仓.科技金融创新与我国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基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2):23-26.

[责任编辑:邓进利]

猜你喜欢

南宁市科技创新新常态
Sam’s Family
关 公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构建推进科技创新的资金模式的研究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
南宁市核心区旧桥景观改造
创新南宁市社会组织的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