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电梯维保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7-05-30赵松魏忠斌

高教学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高职

赵松 魏忠斌

摘 要:针对目前我国电梯保有量的持续增长,并伴随着安全事故的不斷发生,凸显出电梯维保行业人才紧缺的现状,文章从电梯行业的发展状况、电梯维保的市场、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方法、实训基地、校企合作与评价方法等多个方面分析了电梯维保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并对今后电梯行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做出了说明。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高职;电梯维保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5-0157-02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urrent increase in the amount of elevator, and with the continuous occurrence of safety accidents, Highlights the shortage of elevator maintenance industry personnel, this article from the elevator industry development, elevator maintenance market, training courses, teaching methods, training base,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evaluation method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elevator maintenanc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make a note to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the elevator industry personnel training.

Keywords: talent training mode; vocational school; elevator maintenance

一、电梯维保行业现状与趋势

从1989年第一台电梯出现到现在,电梯经过了10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高层建筑与公共场所不可或缺的工具。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截止至2014年底,在用电梯数量已超过350万台。现在我国的电梯保有量、年产量和年增长量均居世界第一,已成为世界电梯产销的第一大国。随着近年来大量的各类电梯安装投入使用,以及大量的使用期达十年以上的电梯已进入故障高发期,电梯维护保养人才紧缺的问题已显得越来越突出。据相关部门的统计资料,目前国内受过专业、系统训练的合格的电梯专业人员尚不足所需人数的十分之一,而且在岗人员中经过院校培养的还达不到20%。电梯专业人员(特别是受过系统培训的专业人员)不足是影响电梯运行质量和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发言人称,在我國几乎每20台电梯中就有一台存在安全隐患,许多电梯是由于维护保养不当才故障频发的,而许多电梯事故也都是因为缺乏及时、专业的处理才酿成更大的事故,给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大量的事例和许多惨痛的教训都在不断地提醒我们:电梯专业人才(特别是安装与维保人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紧缺的技能人才。

二、电梯行业高层次维保人才培养途径

(一)以企业需求能力为方向,制订完整课程体系

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应该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导向,来制订相应的课程,形成以胜任岗位工作为最终目的的完整的课程体系,从事电梯维保行业的人员应具有的知识能力有:电机与拖动、电子技术、检测与转换技术、PLC及电梯控制技术、变频器与触摸屏技术、电类专业英语、电梯结构与原理、电梯控制技术、电梯安装工艺、国家电/扶梯相关标准/法规、电梯安装与维修、电梯的试运行与调试、电梯工程项目管理等课程,与此同时,相应的实践环节有:电、扶梯顶岗实际实操安装、维修、调试实训、PLC及电梯控制技术实训、电梯控制技术实训、变频器与触摸屏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实际的操作能力主要为电梯设计、安装与维护的能力。这样通过工学结合,理论与实训的课时分配基本相当,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实操作的技能。

(二)制订课程大纲

传统的课程大纲制订,都是由几个具有相应专业与课程几年甚至几十年经验的教师,根据行业应用情况,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制订相应课程的大纲,他们大多没有企业的工作经验,不能很好的把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因此便造成对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要多于实际技能能力的培养有限,且培养方案无法与当时的行业需求人才情况相匹配,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其大纲的制订不能脱离企业的实际用人情况,制订大纲的老师应该去企业进行调研,充分听取从事电梯行业的工程师、企业主管等专业人员的意见与建议,了解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与他们一起共同讨论出学生具体能力培养的方向以及应具备的岗位能力,与此同时,应尽可能多的了解国外较为先进的电梯行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在此基础上,制订出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的大纲。

(三)改革教学方法,实现理实一体化

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适合于理论较多的课程体系,相对于技能型人才,更重要的为掌握实际技能的能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尽量多的采用项目化教学,以成果与目的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在电梯结构与相关操作等课程中,应尽可能多的利用三维软件绘制三维模型,并制作成动画,使学生能够非常直观的查看电梯的结构以及操作的过程,充分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要注意改变在强化实践教学时,过分强调技能训练的倾向,转为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和更新技能的方法。对于那些工艺性、重复性较强,今后容易被机械化和自动化所代替的技能,不宜投放过多的课时。借助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努力打造精品课程与示范课室。

(四)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对于工科所需要的人才,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应用型人才对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课程的比重也要相应的有所增加,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也就成为了重中之重,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必须配备相应的实验设备进行现场教学,并贯穿教学的始终。直接购买的教学实验设备,会与市场上正在使用的设备有一些不同,大多数实验设备存在一定的置后,无法达到与市场同步,因此,学校应与企业共同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可以去电梯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样学生接触到的设备就是市场上正在使用的产品,使学生可以在真正的工作岗位上学习到实用的技能。

(五)以目标为导向,发展订单教育

电梯专业或者电梯方向最终的培养目的就是为电梯企业提供合格的人才,而由于企业之间技术、服务与设备之间的差异,使得学生在找到相应的工作后,要对企业的设备进行适应,还要再进行相应的培训,不利于学生的快速成长,而通过订单教育可以很好的将学生与企业直接对接,包括前期企业的文化与安全概念,都可以在学生上学时便植入到日常的课程当中,在去企业实习时,学生了解到的是自己以后将要工作的环境,学习起来也会更加有兴趣,订单班的课程可以与企业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方案,也可以在不影响原有的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利用额外的时间开设订单企业需要的专业课程以及相应的教育与培训。通过订单教育,可以一次解决从招生到人才培养再到就业,使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方向性主動性都会有所明确与提高。

(六)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助推教师向“双师”型发展

根据高职教育“双师”队伍建设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对专业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的时间、形式、内容、任务、待遇等,都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并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实施教师实践能力提升工程,努力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一是积极选派教师到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师资培训基地学习、参加国内外专项培训,或赴企业担任访问工程师;二是积极推进政校合作和校企合作,依托地方政府和合作企业,大力实施教师赴企业和政府职能机构挂职和实践锻炼工程参加企业生产一线实践锻炼;三是鼓励和引导其他专业教师利用假期到企业实践锻炼,并严格督查考核,从而使参加企业实践锻炼成为教师的常规工作和自觉行为,有效促进了学校“双师”队伍建设。具有了一定企业经验的教师对课程的理解以及讲授课程的方法都会更加贴近实际,也会更生动。

(七)更新考核评价体系

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更新评价观念,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教学评价应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注意提高家长、行业企业等的社会参与度。提倡过程性评价与结果(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职业技能鉴定与学业考核相结合。在评价过程中,不单是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运用知识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重視规范操作、安全文明生产等职业素质的形成,以及节约能源、节省原材料与爱护生产设备、保护环境等意识与观念的树立。教学评价应包括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行业企业对实习顶岗学生的知、能、素评价,兼职教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教学督导对教学过程组织实施的评价,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学生对教学团队教学能力的评价,学生专业技能认证水平和职业资格通过率的评价,专业技能竞赛参赛成绩的评价,社会对专业的认可度等,形成独具学校特色、开放式、自主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三、电梯人才培养的未来发展方向

面对现有电梯行业人才需求的情况,电梯维保人才的培养需要政府、社会、企业与学校共同努力,我国电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前还不是很完善,处于起步的阶段,今后应加大电梯维保人才培养的研究,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培养模式,为电梯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曾冬梅,席鸿建,黄国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23(5):98-101.

[2]蔡少权.电梯电气故障检修实训教学的探索[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3]程一凡,李邦彦,万海如.高职电梯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7).

[4]宋春华.高职先进装备制造技术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探讨[J].高教学刊,2016(3):64-65.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职大学生孝文化教育浅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