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汉英平行语料库 探索听说课课堂改革

2017-05-30张健

高教学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课堂改革

张健

摘 要:英语听说课是一门实践性课程,中国英语学习者听说能力欠佳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语料库教学法应用于听说课课堂,从“输入为先”的角度培养英语思维,对听说课课堂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平行语料库构建;英语听说课;课堂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5-0095-02

Abstract: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course is a pragmatic subject. There's no denying that Chinese English learners have no competitive edge in terms of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o, we should apply corpus teaching to listening and speaking course and cultivate students' English think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put coming first,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listening and speaking course.

Keywords: parallel corpus construction;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course; classroom reform

听说课是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整个体系中最为薄弱的一环。听说课是一门培养学生真实的外语运用能力的实战型课程。教育部屡次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提升大学生的听说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受制于诸多客观因素,“重读写,轻听说”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常态,面对改革,学校、教师和学生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幸运的是,计算机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使语料库语言学(Corpus Linguistics)发展迅速并日渐成熟,海量的影视作品、畅销书、在线视频、名人演讲、名校公开课等为全世界的英语学习者提供了第一手鲜活、生动、真实的生活语料。因此,恰当的引入语料库教学为大学英语听说课课堂提供了新思路,顺应了当下外语教学研究的新趋势。通过构建中小规模的汉英平行语料库,在母语文化背景下,筛选高频交际表达并在英语中寻找与之匹配的平行语料,从而顺利实现个人意志的传递,这可以成为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简单有效又切實可行的“突破口”。

一、语料库教学的研究现状

语料库语言学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乔姆斯基理论出现以前就诞生并得以实践。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推动了超大规模的数字英语语料库的诞生,如国际英语语料库(ICE)、英国国家语料库(BNC),LLC口语语料库(London-Lund Corpus of Spoken English),兰卡斯特口语语料库(Lancaster/IBM Spoken English Corpus)等,得益于诸多权威语料库的上线,语料库教学由此应运而生。

世纪之初,国内学者和教育专家开始关注于语料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2001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李文中教授、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濮建忠教授率先提出语料库索引驱动学习英语教学新模式。此后,国内的语料库研究引起了全国英语工作者的关注。目前国内语料库教学涉及语法词汇、写作、翻译、听力、口语、学习模式、教学模式改革等诸多领域,何安平、曾永强、徐曼菲、卫乃兴等知名学者也在语料库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上海交大科技英语语料库(JDEST)是我国建立第一个英语语料库。目前国内已经建成多个大型英语口语语料库: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语料库,大学学习者英语口语语料库,中国专业英语学习者口语语料库,公共英语等级考试口语语料库,国际外语学习者英语口语语料库(中国部分)等。许多一线教育工作者为满足不同需求,开始着手创建具有专业特色的中小规模的语料库。语料库教学法应用于英语听说课课堂,有着广泛的研究前景。

二、语料库教学法在英语听说课中的独特优势

(一)优化教学内容,弥补教材不足

时下流行并广泛使用的大学外语听说教材主要来自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新体验”“新视野”“新标准”“新视界”等一系列大学外语教材问世之初都曾获得一片赞誉,然而经过时间的考量,各种弊端和不足逐渐凸显。毋庸置疑,囿于时代和区域差异,没有任何一套教材可以贯穿始终、完全适合本校的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音像陈旧,学生缺乏时代感。

第二,教材内容编排欠佳,与真实课堂脱节。

第三,核心语言句式收录不足。

语料库教学法倡导师生共建核心语言语料库。语料采集实时更新,最大限度上保证了语言的“鲜活纯正”,省时省力。针对特定语境,语料库提供了一定數量的语言范本,使学生稍加改动即可马上用于真实口语交际,解决了无法开口“说”英语的尴尬窘境。教师可以从实际出发,查缺补漏,指导不同层次的英语学习者定制具有个性化特征的个人语料库。语料库教学聚焦独特的英语思维,强调和关注英语核心句式,从使用频度和思维差异入手,寻求两种语言的平行对等,具有科学有效、循序渐进、可持续的鲜明特征。

(二)倡导“输入为先”,培养英语思维

语言学习的科学模式在于“语言输入-语言转化-语言输出”,语言输入是木本水源,因此要大力倡导“输入为先”的理念,使语言学习者在无防护的状态下,尽可能多的“曝露”在英语语言的辐射下,用类似婴儿学习母语的方式感知语言,体味语言,学习语言。

英语思维与汉语思维大相径庭。英语语言简洁、直白,是一种可视化的线性思维,而汉语句式复杂,语义深远。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而言,英语学习是一种由繁至简的语言衰变过程,但事实却与愿望背道而驰,多数人却无法顺利掌握这门语言。究其实质,在于两种思维的差异性,因此,培养英语思维应该成为语言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语言输入的过程中,学习者逐渐体会、总结和积累中英思维差异,从而由量变到质变,才能最终实现语言习得目的。

在这一理念支撑下,语料库教学满足了上述要求,使英语思维养成为了一种可能,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丰富、扩建自己的个性语料库,按需采集并不断应用。课堂实践表明,个人语料库构建对英语学习,尤其是口语学习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改变学习习惯,重塑课堂格局

在传统的视听说教学中,课上学习学生意愿低迷,课后学习则形同搁浅。有限的学习时间几乎只存在于听说课课堂,因此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效果不佳。不良的学习习惯会导致学生产生自暴自弃的消极心理和厌学情绪,逐渐对听说课堂抱有强烈的抵触心理。语料库教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个人兴趣入手,定制个性化的英语学习方案,让学生学以致用,树立语言学习信心,培养语言学习兴趣。用兴趣带动语言学习。借助语料库,教师可以把“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可以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体。

三、听说新课堂改革的创新思路

通过构建个人汉英平行语料库,教师和学生角色发生了根本改变,原本课堂上博弈的双方转化成为无话不说、并肩作戰的盟友,分享心得,互通有无,师生关系有质的突破。

第一,依托语料库,改变教学策略与方法。我国杰出的教育学家施良方曾说过,“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采取的一套特定的方式或方法。教学策略要根据教学情境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随时发生变化。……”由此可知,教学策略应该不拘泥于过往前人的智慧,还应该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在国际互联网的影响下,高等教育的各个学科发展迅猛,学科间的联系也日益紧密。借助智能手机等便携互联网设备,学生可以轻松获得海量学习资源,但他们普遍缺乏知识甄别的能力,对如何正确利用资源毫无头绪。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个人汉英平行语料库,究其实质就是资源库,可以视之为工具书,亦可以视为实时更新的电子教材。构建个人语料库是一种主观能动的创造性行为,是学生主动认识语言、学习语言的、应用语言的一个有机载体。教师引导学生构建各自语料库的过程,即是教学策略改变的巧妙运用,学生悄然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积累,积极参与。这就是战略角度的胜利。当学生按照规则,有意识地不断丰富、拓建个人语料库,自主学习模式就已经纳入正轨,教师“授人以渔”的职业理想圆满达成。

第二,依托语料库,优化英语听说教学内容。语言來源于生活,是交流沟通的工具,单一依靠教材内容,无法实现全部口语交际的真实场景。不同于严谨晦涩的书面语,口头语言是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有机载体,它灵活多变,有独特句式特点、语法偏爱和鲜明的词汇特征,构建个人语料库可以极大丰富学生的口语学习内容,并有助于学生理解不规范但却约定俗成的语法现象,是对古板、拘谨书面语学习的升华。受诸多因素影响,教材上的教学内容往往有一定的片面性,话题选择有所局限,根本无法全面呈现真实的语言全貌。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全方位接触,互不相干的情景创设使学生难以产生有效联想和情感共鸣。从这一角度讲,听说课教学内容本身即存在“短板”,一门语言以残缺的姿态呈现在学习者面前,外语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语料库学习关注的是语言的本真,是对语言无修饰的“原生态”再现,它给英语学习者标本式地呈现英语语言的全貌。

第三,依托语料库,创建应用型多元教学评估体系。教学评估体系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传统的听说课考试模式简单,“一段录音,一张试卷”,存在的弊端显而易见。首先,考试的公正性没有保障。一方面,听说课通常采用随堂考试的形式,学生对考试重视不足,监考过程中教师顾此失彼,舞弊现象严重。另一方面,单纯以录音为考试内容无法考量学生的口语运用能力,考核范围具有片面性,不能真实有效的反映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其次,考核的科学性有待考量。作为一门考查课,听说课考试录音内容多取材于教材,试题难度较低,学生几乎可以通过背诵答案的方式获得通过的分数,这种成绩考核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对教师教学和学生求知心理有消极影响。

通过语料库构建,评估体系可做如下改变:

1. 阶段性评价改革

将学期综合评价改革为“每课一评”。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考量可以具体到每一次课, 如可采用4分制法,即出勤1分,口语作业1分,小组合作1分,个人贡献1分,每次课满分4分。拟定15教学周,满分为60。每一位积极参与学习的学生都很容易获得一次课的满分,基础稍差的同学付出个人努力之后一样可以获得理想分数。为均衡差异,亦可加入奖励环节,鼓励学生抢回失去的分数,这一改变可以大大增强学生语言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 终结性评价改革

改变考试形式。视听说考试由笔试改为口试,终结性评价分数占学生总成绩的40%。教师可参照本学期语料库收录的方向和内容,确定10个口语话题,提前1-2个月发布试题,让学生充分准备。口试采用师生“一对一”聊天的方式,考试时间3分钟,现场录制录音并存档。评分标准可从语音规范、选词地道、表达准确、语料使用正确、肢体语言合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3. 评分体系改革

一改教师作为课堂唯一裁判的传统模式,新课堂可采用教师评分、小组互评、学生自评“三位一体”的评分方式,稀释教师的课堂话语权,让学生在教师的监督下充分发挥课堂主体的作用。师生共评的评分体系体现了教育本身的民主和公平观念。

参考文献

[1]何安平.语料库语言学与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吴进善.基于多媒体语料库的数据驱动学习模式研究[J].当代外语研究,2010(6).

猜你喜欢

课堂改革
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与学生兴趣的培养
基于考试大数据的高中英语课堂改革思考
关于初中历史课堂新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高中历史教学中创新式思维的运用
乡村偏远小学语文改革的问题与出路
浅议培养小学生在语文课堂的想象力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浅论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教学改革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改革研究
试论中职幼师美术课堂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