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校企合作项目的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策略分析

2017-05-30刘星星

高教学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模式汽车专业教学改革

刘星星

摘 要:文章就面向校企合作项目的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策略展开分析,在当前我国金融事业大繁荣大发展的前提和背景之下,针对高校当前汽车教育理念更倾向理论化的现实情况,当前应该着眼于以下四个方面来开展校企合作模式,前提之下的高校汽车专业教学工作,第一要更新教学理念,重视实践操作,第二要围绕校企合作解决管理体系,第三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因材施教,第四要兼顾理论与实践,强化校企合作的流程。文章旨在通过有益的探索和讨论,推动新形势下校企合作项目在汽车专业教学过程当中的深入实践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校企合作模式;汽车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5-0093-02

Abstract: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reform strategies of automobile specialty oriented to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projects, under the prerequisite and background of the great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financial undertakings, aiming at current tendency to theoretical education concept of automobile specialty, we should carry out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l and the teaching work of automobile specialty in colleges form following four aspects: at first, we need to update the teaching philosophy and pay attention to practice operation; secondly, we should solve problems in the management system focusing on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thirdly, we need to implement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fourthly, we should take both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into account and strengthen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proces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mote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in the new situation through beneficial exploration and discussion, and enable it to make its due contribution in deepening practice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of automobile.

Keywords: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l; automobile specialty; teaching reform

一、與校企合作模式和高校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相关的几个概念分析

(一)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是近年來兴起的,旨在通过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让学生提前进入工作场景,引导学生发挥超前思维,针对就业市场的要求,进行更加有真对性的学习。校企合作的模式是通过学校与企业联合的方式,将学生的学习和企业日常生产纳入到统一规范当中,一方面用学生在学习教学一线中的先进理念来指引工厂,进行卓有成效的生产改革,同时也将工厂日常生产当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以实践训练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学习时间就已经了解并掌握企业的相关运行模式和日常工作的方式,让学生从心理和物质上都对今后的职场生活有所准备。

从本质上看,校企合作模式是一种校企双方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通过双方的交互合作,学生找到了实现自我的平台,并且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学生能够逐渐积累起自身的经验,挖掘和寻找到自身在知识构成上的短板,通过实践与书本学习的良性互动,最终达成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目的;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企业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一方面那些不太具备劳动经验,没有学历的学生,在工厂上也能为工厂创造一些价值,但是他们在工厂当中的劳动具有就业实践的意味,因此企业所需要付出的人工成本相比于雇佣正式工人而言是相对低的,这在用工成本高企的今天,对于企业而言是十分有价值的。尽管对于企业而言,培训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并且在实践的过程当中,教会学生如何使用相关仪器,需要付出一定的培训成本,并且没有经验的学生在生产第一线有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也给企业的相关防范政策和措施提供了新的挑战,不过从宏观上而言,有统计数据表明,校企合作的方式确实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值得推广和使用。

(二)汽车专业

汽车专业,顾名思义,指的是与汽车的维修与制造有关的专业。在我国的教育教学体系当中,汽车专业始于建国之初,最早是由苏联专家援建的拖拉机制造专业发展而来的,从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厂整装下线之后,我国的汽车制造行业开启了新的篇章,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我国汽车专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在汽车行业高速发展的今天,特别是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行业又迎来了发展的又一春天。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上来看,当前汽车专业属于热门专业,由于有较好的就业前景和职业发展前景很多,在高考当中表现优异的优秀学子,在高考志愿报名当中选择了汽车专业。因此,当前我国各高校的汽车专业,几乎是全国在理科学生当中的优秀顶尖人才。这也给当前我国汽车行业的整体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和新的契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当前的市场和现实情况特别呼唤那些有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在汽车行业中脱颖而出,等优秀汽车人才的产生,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基于人才本身良好的知识禀赋和头脑禀赋,加上卓有成效的实践锻炼,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我国的汽车制造领域也将产生越来越多的汽车专业人才,为我国汽车行业的跳跃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革新教学理念,重视实践操作

相比传统意义上的文化课学习汽车专业的教学和学习有着实践性强的特点,因为对于高校来说,当前,教学理念的革新和重视,实践操作是已经刻不容缓的一个现实要求了。在传统的高校教学当中,很多老师和学校的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学生的评价和衡量标准就是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学校往往将学生在考试当中所取得的分数作为评价学生本身能力的唯一标准,这就意味着,那些案头功夫比较强,能够适应高强度的考试节奏的学生往往会在大学的考试当中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在学校主导的评价系统当中就会占据非常有利的地位,不过事实上,由于汽车专业本身是一门实践性相对比较强的专业,学生如果一味强调文化课的学习,强调理论知识的掌握,就会使他们在实践操作层面有所偏废。这就会导致学生在经过漫长时间的学校学习之后,一旦进入到汽车行业中从事汽车制造和设计等相关工作,面对不断变化,发展的现实情况就会显得束手无策,无法将已掌握的理论知识正确恰当地运用到实践操作当中,这一方面对于学生过往的学习和努力是一种辜负,同时对于企业而言也会增大用工成本,减低企业的运行效率,对企业而言也是一种损失。

(二)围绕校企合作,健全管理体系

为了促成高校的汽车专业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深入实践校企合作项目的深入推行,当前应该围绕校企合作,建立健全学校的管理体系。在这个过程当中,学校应该着眼于学生实践经验的提升,为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相关项目进入到企业当中来进行与汽车专业相关的实习活动,开辟应有的绿色通道要让学生在兼顾学校文化课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之上,有时间和精力来参与到校企合作项目当中。

应该认识到,在校企合作的过程当中,一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管理问题,学校以往的管理只是针对学生在学校范围之内的学习和生活展开的,往往相对僵化,对学生要求也比较高,但是在校企合作的过程当中,学生不可避免地需要深入到企业当中,与企业当中的员工领导乃至于整个社会都发生密切的联系,这就意味着学校在管理学生和进行学生的安全保护方面面对了更多的挑战。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校企合作学校需要健全管理体系,围绕学生在校企合作过程当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和遇到的种种安全方面的障碍,设置相关的规范性要求,严格规范学生在校企合作过程当中本身的个人行为。并对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进行有力有效的保护。

在管理过程当中,学校应该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学生的行为管理,一手抓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入手来加强对学生的保护。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在进行企业实习的过程当中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同时,学校应该与企业达成协议,要让企业负责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个人安全,并向企业争取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相关待遇不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经济上的负担。

(三)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因材施教

汽车制造行业是一个兼具实践性和创新性的行业,面对越来越激烈的汽车行业的市场竞争,学校需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因材施教,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学生的意义和价值,将学生的意义和价值放置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去考量,根据学生不同的资质和个人的意向,来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汽车专业能力。

从汽车制造行业的本身来看,它是一个讲究相互配合的协同整体,汽车的每一个零部件和有机组成部分,都是一个相对完整和独立的个体,改革我国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态势,一方面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更重要的是需要我國高校的汽车专业不断地为汽车工业输入具有不同特长的汽车专业人才。

为此我们倡导在进行校企合作的过程当中,学校应该与其协同合作,不断发现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汽车行业的整体发展助力增辉。

(四)兼顾理论与实践,强化校企合作流程

在面向校企合作项目的汽车专业教学改革进行的过程当中,应该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校企合作的流程。兼顾理论与实践,强化校企合作流程整个过程中,高校需要扮演主导性的角色。也就是说,高校需要在充分了解校企双方的个性化诉求的同时,针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行为,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有力的规划,力图让学生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交错进行,来得到综合素质的成长。

具体而言,学校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的学习进行交错的安排,一方面为学生打好理論基础,让学生对于整个汽车制造行业有一个大体宏观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安排学生进入企业进行简单的学习和操作,让学生通过简单的机械操作来了解机械的性能,了解整个企业的运行规律,接着学校要基于学生在校企合作进行过程当中的个性化需求来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让学生基于以往的实践经验,来进行更高层次的专业知识的学习。这种交互式的学习,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时代对于高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助力学生的长远发展。深入推行校企合作项目,在高校汽车教育工作当中的深入展开,一方面能够促进我国高等学校汽车教育专业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同时对于我国汽车工业的长远发展而言,也是大有裨益的。由此,相关企业和教学单位应该高度重视校企合作项目的深度实施,为该项目在高校和企业之间的良性施用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领治,陆建德.高校汽车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J].高校汽车专业教育,2014(23):56-57.

[2]刘剑英,宋鹏.高校汽车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改革探讨[J].辽宁高校学报,2012(3):12-13.

[3]王鑫则.汽车信息供给之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8):12-13.

[4]王大有.有关汽车教学的几个问题[M].北京:中央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模式汽车专业教学改革
加强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中职学生就业竞争力
高校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信息技术在中职汽车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现状研究
浅析计算机职业技能大赛在校企合作模式中的作用
校企合作模式在中职汽车营销教学中的应用
呼和浩特高职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调研报告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