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在高职思政课教学应用中的策略探讨

2017-05-30徐林林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程思政课教学翻转课堂

徐林林

摘 要:在互联网技术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带动下,翻转课堂逐渐被应用到我国各个阶段的教学工作中。首先,对现阶段高职思政课教学工作存在的大班教学方式对教学效率的限制、理论学习与能力培养相脱节以及教学手段过于单一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从翻转课堂切合高职思政课教学特征以及翻转课堂有助于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开展两个角度分析了在高职思政课教学工作中引入翻转课堂的必要性;之后提出了通过制作丰富的教学资源、注重课堂引导、创新考核方式以及注重作业和项目的针对性、合理性四个方面促进翻转课堂在高职思政课教学应用;最后以一节思想政治课程为案例分析了翻转课堂的实际应用方法和效果。

关键词:高职;思政课教学;思想政治课程;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7)05-0071-05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最初是本世纪初期由美国的两名化学老师旨在促进学生对教学知识的了解而提出的。这两名化学老师通过将自己的课件制作成视频以及幻灯片的形式并将其放到互联网上供自己的学生进行学习。同时,学生还可以借助互联网这一工具向老师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与老师进行交流。这一教学模式由于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一经推出就获得了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的广泛认可和采纳。很快就被诸多学校所采纳,进而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推广。目前,在互联网技术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带动下,我国翻转课堂的相关研究以及实践也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有相当一部分一线教师已经开始着手包括微课堂、微视频的讲解和尝试。通过翻转课堂的实施,不但对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在教学结构和内容上进行了创新,有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但需要认识到,现阶段针对翻转课堂的研究和实践大多集中在高等教育阶段,而对高职教育的尝试还较少。考虑到高职思政课教学更加倾向于实践的这一教学特性以及高职学生的特点,有必要对翻转课堂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进而为高职思政课教学积累教学经验、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

一、高职思政课程教学现状

(一)大班制教学方式限制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近年来,随着国家教学主管部门以及全社会范围内对高职思政课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日益提高,高职院校在招生规模上逐渐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高职院校班级中的人数较高。往往一个班级的人数甚至能够将近五十人。当涉及到公共课程时,高职院校思政课往往是几个班级一起上课,这就导致部分公共课程课堂人数在一百人至两百人之间。根据针对课堂教学规模以及班级人数的研究,当一堂教学课程的人数在四十人以下时,教师可以对课堂的教学进度以及课堂秩序进行有效的管理;而当一堂教学课程的人数超过四十人,少于一百人时,教师则只能对课堂中的部分学生进行管理,同时,教学进度也往往难以进行有效的掌控;当一堂教学课程的人数超过一般人时,教师往往只能将重心放在勉强保持教学进度之中而难以对课堂秩序进行管控。而对于学生而言,如果一堂课程之中的学生人数过多无疑会降低了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互动的范围,进而也影响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有效性。因此,部分高职思政课教师在面临人数较多的“大课”时,往往采取传统说教式的教学模式,而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接收程度、也忽视了与学生开展互动和交流,进而也就限制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理论学习与能力培养相脱节

现阶段,在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工作中有相当一部分年轻教师。这些年轻教师大多是从学校毕业之后就直接走进高职院校之中担任教师并从事教学工作。这一类的年轻教师由于毕业于高校,具备了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功底。但也需要认识到,由于这一类年轻教师自身从事教学工作时间较短且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方式和侧重点也理解不足,往往在教学工作中更加侧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有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将大量理论知识传输给学生,而忽视了对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就存在没有认识到本科教学和高职思政课教学差别以及没有注重综合素质能力培養、应用能力培养的问题。这与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侧重于职业教育和应用教学的初衷是不相符的,更是脱节的。例如,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程当中,部分高职教师过多的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师使得大多数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学存在过多的空话、套话、缺乏说服力。而在目前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更加注重对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有助于自身日后的就业。这就导致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缺乏对包括思想政治课程在内的理论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也影响了相关课程的开展。

(三)教学手段过于单一

在教学改革以及教学手段创新的推动下,大部分高职院校对各个专业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了探索和创新。也总结了一批重要的教研成果和教学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受制于教学课时、教学环境以及自身教学能力的影响,大多数教学手段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不仅如此,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及高职院校的学生在配合程度上有待加强,使得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师更倾向于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这就导致在实际授课环节,还是以知识点的罗列和传授为主,对学生主动思考、研究以及提问涉及较少。而这种较为单一的教学手段无疑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制约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高职思政课教学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意义

(一)翻转课堂切合高职思政课教学特征

相较于高等教学工作,高职思政课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行业性特色,更加侧重于实践,有相当一部分课程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和实践去完成,有大量的操作需要学生亲自通过多次尝试进行体会和思考。这就导致传统的“填鸭式”理论知识罗列教学方式以及大班制的授课方式难以有效满足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要求以及学生自身的发展要求。而翻转课堂作为一种能够将各类教学视频以及幻灯片传输到互联网之上以供学生进行学习和观摩的教学方法,则能够有效的与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工作特征相切合。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师通过将自身的操作录制成视频的形式并将其上传到互联网上,学生在课后就可以借助互联网进行观看和揣摩。尤其是对于在课堂上存在疑问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暂停、反复观看的方式加强相关内容的学习。不仅如此,当教师将相关内容和视频上传到互联网之后,高职院校的学生还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前就通过互联网进行相关课程的预习工作,进而保证了课堂学习的针对性。

(二)翻转课堂有助于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开展

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而在课堂上由于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师要面对较多的学生,使得教师出于保证教学进度、适应大部分学生的考量而难以有效兼顾所有学生。而通过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工作中引入翻转课堂则可以借助分层教学的方式真正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首先,学生通过在课前观看视频以及幻灯片进行自学,进而能够了解课程的难点和重点。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在观看视频以及幻灯片期间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和讲解。同时,翻转课堂中学生在网上向教师提问的模式也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种“一对一学习讲解的渠道”。正是通过这一渠道保证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实际水平开展相应的解答和教学工作。而这种预习提出问题以及一对一问答的形式无疑改变了传统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进而真正的达到了“翻转”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三、翻转课堂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应用策略

通过上述讨论可以看出在高职思政课教学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而借助翻转课堂则能够有效缓解和弥补现阶段高职思政课教学工作困境。通过将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与思政课程相结合则可以保证教师在课内对学生存在的疑惑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在课外向学生提供更为详尽、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则一改传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而转为主动学习、主动思考。

(一)制作丰富的教学资源

在高职思政课教学工作中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首先要对教学资源进行制作。教学资源主要用于学生在上课之前进行相关知识的预习以及课后的复习和总结。构成教学资源的可以是高职教师自己根据自身总结的教学经验所制作和录制的视频、幻灯片,也可以是是在互联网中下载并借鉴的有关文字和图片资料等。但归根结底,需要高职教师通过自身对各类文字、影音资料进行二次加工和处理以适用于高职学生对相关知识的预习和复习总结。一般而言,在制作教学资源时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基本原则:首先,要注意将视频影音资料以及文字资料控制在合适的长度和篇幅之内。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往往对较为冗长的理论知识讲解缺乏足够的兴趣。同时,即使是一般学生也很难对某一个单一事物保持超过二十分钟的注意力。如果超过二十分钟,高职学生在观看视频或文字、图像资料时就会逐渐出现注意力减退、兴趣丧失的情况,进而给教学资源的学习起到负面作用。其次,在制作教学资源时还要注意对具体教学资源内容进行把控。不同于高等教育,高职教育更加侧重于实用,在具体的教学导向中也更加倾向于以就业和实际技能的掌握为导向。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资源内容的选取上要更加倾向于实践教学和技能的展示。同时,为了保证和提高高职学生观看、学习教学资源的积极性,在教学资源的内容上还要尽量使用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第三,在教学资源内容的设置上还要注意问题的设置。力争使高職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观看、学习教学资源。这样也能进一步提升学生使用教学资源的效率。

(二)注重课堂引导

在高职思政课教学工作中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仅仅要求高职教师制作并向学生展示教学资源,还要求高职教师在课堂之上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通过在高职教师的引导下能够主动向教师提出自己的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心得。首先,要求高职教师转变思想、转变课堂角色。教师不再利用课堂的全部时间进行具体知识内容的讲解,而是转变为课堂节奏的引导者。通过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在课堂上与教师、同学就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交流。但需要注意到,教师所引导学生参与的讨论内容以及各类活动的主旨要紧扣教学大纲,不能与教学目标所要求掌握的内容相违背。这就要求高职教师能够明确了解学生的兴趣点,进而通过将学生兴趣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相结合的方式,以包括讨论、辩论以及演讲的方式引导学生。其次,注重课堂引导还要求高职学生能够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翻转课堂所谓“翻转”的意义之一就是要求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发生翻转,即教师不再扮演课堂学习的主角,而是由学生扮演主角。通过学生在课前就利用教学资源对所学知识进行学习和了解,进而在课堂上由教师的引导下与教师和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并提出问题、与同学交流。而只有学生能够激发自身积极性,才能保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讨论和交流。

(三)创新考核方式

将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考核学生能力的考核方式成为终结性考核,将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以及日常学习中所表现出的能力作为考核学生能力的考核方式成为形成性考核。在传统的教学工作中,大多数以终结性考核为主要考核手段。同时,这也不仅仅是作为考核学生的手段,更是考核教师教学能力的手段。而在高职思政课教学工作中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就应该着手在考核方式中进行一定的创新,将终结性考核与形成性考核进行一定的结合,进而给予学生一个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以及日常表现相结合的评价。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将学生参与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讨论、辩论和交流情况进行一定的评价。对于在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表现较好的学生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对于表现不够好的学生,也要给予相应的建议,进而挖掘其进步的空间。通过评价不但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表现情况,更能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四)注重作业和项目的针对性、合理性

将翻转课堂融入到高职思政课教学工作中还需要注重教师向学生布置作业和项目的针对性以及合理性。教师向学生布置作业和各类项目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但需要认识到,由于高职学生所学专业各不相同,因此在具体作业和项目的布置工作中一定要注重有针对性和合理性。所谓有针对性是指项目的设计需要贴合学生专业以做到学以致用,同时,也保证学生的积极性。合理性是指作业和项目的内容切忌过于偏向理论而使得作业过于枯燥。

四、翻转课堂在高职思想政治课程应用案例分析

通过上述讨论,对在高职院校中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进行了分析,下面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以下简称《“毛概”》)为例对翻转课堂在高职思想政治课堂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毛概”》这一课程主要阐述了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以及基本观点,并对我国近代和现代社会发展、革命斗争等进行了讲解。《“毛概”》这一课程的设立主要出发点是帮助学生通过提高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认识和了解,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毛概”》课程中有一节课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之党的建设》。现在以此课为例进行讲解。

(一)课前准备环节

在课前准备环节中,高职教师可以将革命电影《井冈山》作为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观看革命电影《井冈山》并预习《毛概》课文。通过对电影《井冈山》的观看了解当时我党所处的历史背景以及所面临的艰苦环境。同时,通过对《毛概》课文的预习了解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在我党长期与敌人进行艰苦斗争的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完成电影以及课文的观看和学习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布置包括申请并推送党建公众号、录制党建音乐演唱和舞蹈表演视频等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上述作业的过程中能发现问题并通过自身的思考解决部分问题。在教师向学生布置作业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能够结合学生所学专业以及所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布置相应的作用。例如,对于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向其布置创建并推送党建公众号的任务,对于音乐和表演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向其布置演唱和表演相关的任务。

(二)课中学习环节

在课中学习环节中,高职教师首先可以向学生询问观看革命电影《井冈山》之后的感受以及思考,进而引导学生结合课前预习的《毛概》课文相互交流。之后,教师可以着重向学生讲解毛主席在井冈山“雷打石”上半部的三大纪律,并着重讲授党的建设对我党及革命队伍最后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作用。在完成了学生交流讨论以及教师重点讲解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各个小组分别展示自己在课前准备环节中所完成的包括建立公众号、录制党建音频视频的项目成果,进而由教师引导小组之间相互分享、交流完成项目期间所遇到的困惑以及解决的方法并由教師的指导下以小组推荐、评分的方式评选出较为优秀的项目并对每一个小组所完成的项目提出相应的评价和指导意见。

(三)课后提升环节

在课后提升环节,需要学生根据课堂上由教师和学生针对自身作业和项目情况的评价进行相应的完善和总结,并将最终的作用和项目上传到互联网上供其他小组进行学习。例如,可以充分利用之前创建的党建公众号,将其他小组所制作的党建演唱、表演视频等上传到公众号中供学生进行学习和交流。而在这一作业、项目完善和总结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再一次提升对党建工作的认识并巩固课堂所学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 ( 4):46-51 .

[2] 张金磊.“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 ( 19):59-64 .

[3] 徐进.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 ( 12):27-30 .

[4] 孙华.大学生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探索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4 ( 6):96-100 .

[5] 刘建智,王丹.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评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68-71.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flipped classroom is gradually applied in the teaching work in every stage of our country.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uch as the limitation of teaching efficiency, the disconnection between theoretical study and ability cultivation, and also the single teaching method. Then in the light of the fact that the flipped classroom fits in with the practical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nd that flipping the classroom helps the hierarchical teaching, the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introducing the thought of flipping the classroom work in political lesson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our aspect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application of flipped classroom including enriching teaching resources, focusing on classroom guidance, innovating assessment methods and focusing on pertinence and rationality of the homework and projects. Finally, a case study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s used to analyze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the effect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flipped classroom

责任编辑 祁秀春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课程思政课教学翻转课堂
思想政治课程教师应具备的课程能力
高校思政课教学案例库共享社区化模式探索
职业教育背景下应用本科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路径思考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五年制高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孟子学说中的教育思想探析
思政课教学中加强抗战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