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能力培养的高校中文写作课程探索

2017-05-30郭晶

高教学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能力培养

郭晶

摘 要:长期以来,提高写作能力的期待过重地压覆在写作类课程之上。文章提出应树立“大写作观”理念,打通中文专业各课程间的学科壁垒,开展“大写作课堂”教育。同时,就目前高校中文专业写作课程在内容体系、学时设置、课堂教学模式、课程评价机制等方面也提出了相应策略上的建议。

关键词:能力培养;高校写作;“大写作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5-0069-02

Abstract: For a long time, teachers and students expect to improve the writing ability through writing course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we should establish the "great writing concept" to remove the barriers between courses for Chinese major students, and carry out the education of "great writing class." Moreover, we also raise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in terms of content system, class hours setting,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curriculum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so on.

Keywords: ability training; college writing; "great writing concept"

一、高校中文寫作课程不能承受之重

能写一手好文章,是社会对中文专业学生的集体期待,《汉语写作》之类的写作课程在教学实践环节被寄予了期待,但现实状况却总是令人失望。现实生活中,中文系的学生并不都对写作抱有热情,甚至不少的人讨厌写作。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元的,对此很多专家学者做过探讨。十几年的中小学语文课堂过多地围绕文章主题、选材、结构、语言表达等“外语言”的展现,而忽略了写作者“内语言”积累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在写作课堂上只能搜腸刮肚地拼凑。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热情自然就随之消失了。对此,有学者针对写作的本质进行探讨,认为写作不是简单的“写文章”,一味强调对文章的细碎分析无益于提升写作能力,并进而提出“写作是使用工具呈现主体精神世界的特殊劳动”[1]的观点。主张在对“写文章”关注的同时,更应该将目光投射到对写作者的研究与关注上。

写作是人类自情感、主体精神外化的一种书面语言表达,只有主体有强烈的表达欲望,才能更好地驾驭文字。写作能力是写作者综合能力的展示,是“内修”与“外练”的结合,简单粗暴地将提高写作能力置压于一门课程之上,这显然是难以承受之重。

二、确立“大写作观”理念,开展“大写作课堂”

“大写作观”是近十多年来经常被提到的写作理念,它的提出建立在“系统思考”基础之上。该理念认为:所有学科的课堂都是学生学习写作的阵地,所有的校园活动都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良机,所有的社会生活都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源泉[2]。

这种理念的确立,无形中给难释重负的写作课程减了压,同时也拓展了写作的研究视野。提高写作能力不能仅仅拘泥于写作课堂,而应同时放眼于与学生发生交互的日常。

同时,就课程教学而言,所有学科的课堂都应该是学生学习写作的阵地。就中文系而言,每门课程都应该而且完全可以承担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责任。文学史类课程在讲述基本文学史同时,还有与文学史进度配套的作品选,通过对作品的鉴赏、精讲,潜移默化中可以达到了对学生文学素养提高的目的。语言类课程主要研究字、词、句法、语法等理论知识,这些知识能够间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理论类课程可以为学生的写作提供理论高度。人文素质类的选修课程可以为写作者提供其他多元的文化给养。如果中文系各科任课教师能达成这样的“大写作”意识,在实践教学中开展“大写作课堂”,就能够有效打破目前各课程狭隘的培养目标,使本专业所设课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良好的互促互进的态势。这样的发展态势不仅有利于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有利于加深同学们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并帮助他们从整体上建构完整的中文学科体系。

三、课程内容体系、学时设置探索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高校写作教学内容多从绪论、主题、材料、结构、表达、语言、修改、文风等八个方面来讲述[3]。这样的教学内容过多地重视了对文章本身的分解,而忽视了对写作主体能动性、写作能力、写作素养的考查。到了80年代末期,有学者重新思索写作课程体系,提出了写作学研究要从四大方面开展,即写作主体、写作客体、写作载体和写作受体。显然,这样的课程体系更加合理完善,并且,这一时期及此后的一段时间陆续出版了相关写作学教材。与此同时,学者们也将写作课程的定位由对写作技巧的培养转到了对写作者写作思维能力的培养。除此外,还有学者从其他角度对写作学进行研究,如从写作心理学、美学角度等进行研究。这些研究成果无疑丰富了写作教学的内容,开拓了写作的学术视野。然而,可惜的是这些研究成果过多地停留在研究领域,在实践教学中并没有得到较好的应用。

造成这种尴尬境地的原因多是受现实课时的影响。就目前高校中文专业写作教学而言,由于课时有限,内容多局限于基础理论和基本文体论讲授,对于其他的写作理论,如中国古代写作理论、写作史、现代写作理论、写作心理学和写作美学则较少涉及。就文体论而言,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师只能简要谈及使用范围较广的几种文学文体,而对于社会上使用更广泛的应用文体只能忍痛舍弃。将作者所在高校作为考查对象,写作课程被设置为48学时。在48学时里,不仅要探究写作规律、写作特点、写作主体的能力、写作主体的素养,写作客体的构成、写作在采集、构思、传达三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能力,还要探究具体文体的写作等基础理论内容。同时,考虑到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课堂上还要适当安排写作实践与交流活动。相比之下,48学时的课程安排实在捉襟见肘。

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写作思维,建议专业负责人在课程设置时考虑将该类课程的开设伴随中文专业的始终。同时,還应开设其他写作领域的选修课程,通过课时的延续达到持续对学生写作思维培养的目的。当然,除重视理论学时的安排外,更应该安排学时数较多的实践学时。实践学时的安排自然意味着工作量的加重,这就应该鼓励本专业所有教师参与其中,真正实现“大写作课堂”“大中文专业”各学科间的融合。当然,这一美好愿景在具体实现时还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

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高等院校中文写作课程多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切入的。就写作理论讲述而言,多数课堂是教师灌输式地宣讲,同学们只能被动性地参与。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理论课程的授课应该引入讨论式教学。在每堂课结束后,教师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任务,敦促学生课下查阅相关知识,课堂上就其中一些内容展开讨论。这种方法在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更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课堂讨论的学习过程,既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就实践教学部分而言,傳统写作课堂多采用结果教学法。这种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理论,该理论认为教学过程就是教师给予刺激,学生做出反应的过程。这种教学法把重点放在写作的成品上,首先由教师提供范文,进行分析讲解,然后学生模仿范文进行写作,最后教师进行批改打分。这种教学法忽视了课堂上师生间的信息交互,将课堂变成了老师的“一言堂”,同学们的整个写作过程都是在老师的支配下完成的,学生毫无自由创作的空间。同时,这样的教学方法也使得同学们对写作的兴趣更加雪上加霜。

而过程教学法却能很好地弥补了这个一缺陷。该教学法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学生的写作过程上,强调在学生写作过程中帮助他们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侧重在语篇水平上指导写作,包括构思、写提纲、写初稿和修改等各个写作环节。在这一教学方法中,教师不再是“大一统”的泛泛而谈,而是针对每个学生创作的具体情况给出各自不同的、恰当的构思建议、提纲建议、针对初稿给出合理的修改意见。这种针对写作文本特点给出的建议和意见更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同时,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的,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性的参与。这里的参与,一是指学生对自己作品创作的参与,二是指对其他同学作品创作的参与。在课堂上,同学们也可以就别人的作品给出自己的看法。这样,一部作品的写作练习就集合了个人、同学、老师三方的智慧,想必应该比独自一人闷着头的创作更好吧?

当然,过程教学法在课堂实现起来还是有其局限性的。如果班级人数过多,想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学有些困难。因此,在实行该类教学法的课堂上,应该尽量采用小班教学。

五、多元评价机制探索

目前高校中文写作类课程多采用卷面考核或卷面考核加平时成绩(二者按固定比例,如7:3)考核两种方式进行。两相比较,卷面考核加平时成绩的评价机制更合理些。由于卷面考核多是对写作理论内容的简单识记和背诵,甚至有同学写作能力没有提高,但是考前突击背诵下,也能考得一个不错的成绩,这显然与写作课程的培养目标不相符。在考量学生等级的时候,加上平时成绩的做法显然要合理些。但是目前多数高校的平时成绩中有不少的比例是对学生课堂出勤的记录,更有极个别的院校或课程在执行的时候,平时成绩仅仅由课堂出勤构成。这里面自然有当下高校课堂出勤率不高的无奈,但是作为一门课程的平时成绩这显然是不够合理的。作为写作课的平时成绩完全可以多元化,而且其评价机制也理应多元化。

就平时成绩而言,可以适当考虑课堂出勤,但是更多应该由学生的写作态度、写作水平来评定。就二者而言,学生的写作态度占比应该加重,因为良好的态度是写作水平提高的前提。良好的学习态度可以由勤做读书笔记、勤于练笔、勤于思考问题,勤于参加各类征文比赛等组成。目前的写作水平可以由平时课堂上的练笔和小作业组成。除此学生在各级各类征文活动中的获奖证明、公开发表文章等都应该纳入写作课程平时成绩的考核体系。

综上可见,当下高校中文写作教学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期待任课教师、政策制定者能够通力合作,让写作课堂成为有活力的存在,让写作者通过几年的课程学习将自身的写作水平得到真真切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华秀.关于写作本质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2):103.

[2]韩景连.写作教学的“大写作观”[J].写作,2004(1):17.

[3]胡国威.素质教育目标下的高校写作教学改革[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1,32(4):158.

猜你喜欢

能力培养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论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艺术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基于就业视角的中职烹饪专业教学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