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园林景观文化特色塑造分析
2017-05-30聂秋花史俊燕武建林
聂秋花 史俊燕 武建林
摘要 结合现代城市园林景观文化特色塑造的实例,主张利用植物营造当地特色文化景观,重视当地建筑文化特色传承,以城市雕塑表达文化意蕴,结合城市铺装、灯杆、座椅塑造城市园林景观文化细节,进而展示和传承城市文化。
关键词 城市园林;城市文化;特色景观
中图分类号 S6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7)06-0184-02
The Analysis on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City Landscape
NIE Qiu-hua1, SHI Jun-yan2, WU Jian-lin2
(1.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Group Limited Company,Xian, Shannxi 710043;2.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lanning & Construction Department, Emeishan, Sichuan 614202)
Abstract Through the examples of the modern urban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 culture shaping, the paper stands for using the plants to create local cultural landscape,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local cultural heritage, expressing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 of urban sculpture, with the city pavement, poles and seat, shaping the city landscape culture details, in order to display and inherit the city culture.
Key words City garden;City culture;Characteristic landscape
现代城市文化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积淀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自然生态文化等与城市现代化发展需求相结合的综合体现。现代城市园林景观文化建设就是要将城市文化与园林景观相融合,如借鉴古典园林“园中有园”的造园手法,将整座城市看作一座大园林,城市的广场、小区、公园则是大园林通过分区形成的小园,每个小园都可以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体现不同的文化主题,而植物、建筑、雕塑、小品等则是不同小园文化主题表达的载体。笔者通过案例分析,认为城市园林景观文化特色应以植物、建筑、雕塑、园林小品等为载体,与城市民族、民俗、历史、自然、生态文化相融合,展示和传承城市文化。
1 利用植物营造当地特色文化景观
现代园林植物选择更注重植物的视觉效果、生态效应及经济成本,如用颜色鲜艳的草本花卉装饰广场,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行道树选择吸尘、降低噪音的树种搭配,而园林植物的文化性及特色性常被忽略。
1.1 选用地方植物营造特色文化景观
地方特色植物的选择应遵从“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适合当地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的乡土树种以及深受当地人民喜爱的市树市花。
乡土树种是适应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在当地生长良好、成活率高的特有树种。市树市花通常也是乡土树种,它在当地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广泛,甚至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如舟山市原先的市树舟山新木姜子是全球木本植物中唯一以“舟山”命名的树种,在舟山市有自然和人工栽培,是舟山市优良的乡土树种。舟山市2002年新选的市树樟树适应性强、抗风沙、保持水土,适合海岛栽植,也是舟山市目前种植最多、分布最广的园林树种[1]。成都市有“芙蓉城”“蓉城”的美誉,其市花芙蓉花在当地生长良好。成都市有种植芙蓉花的历史,五代后蜀皇帝孟昶的妃子酷爱芙蓉花[2],因此成都“城头尽种芙蓉,秋间盛开,蔚若锦绣。”
由此可见,乡土树种及市树市花的种植顺应当地的气候地理等环境条件,也是当地特色生态和特色种植文化的一种体现。
1.2 利用模纹花坛塑造文化特色
模纹花坛多设置在城市的广场中央、道路、公园和企事业单位的出入口等,它利用色彩鲜艳的草花或观叶草形成各种不同的图案和造型。常见的模纹花坛使用简单的几何图案美化环境或烘托氛围,也可以与城市文化相结合,成为城市文化表达的窗口。
2 重视当地建筑文化特色传承
建筑在我国不同地区,由于受当地自然、气候、地理、民族文化、信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建筑特色,如陕北的窑洞、客家的围屋、云南的干栏式建筑、蒙古族蒙古包等。因此建筑除了满足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还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和文化寓意,它通过色彩、造型、装饰图案等来传递思想、表达意愿。现代建筑多为钢材混凝土结构,建筑的地区差异逐渐消失,民族特色逐渐退化。
现代城市建筑通过门窗、造型和色彩等保留传承民族和地域特色,营造当地特色建筑景观。如云南芒市、瑞丽地区民居建筑屋顶采用孔雀蓝,屋顶正脊两端鸱吻及门窗装饰采用孔雀的造型(图1),都是源于孔雀在傣族民间深受喜爱,是傣族文化中吉祥的象征。
3 注重雕塑的文化意蕴
城市公共雕塑以有形的方式将城市文化表达出来,宣扬当地民族民俗文化,或铭记历史、激励上进。城市公共雕塑当然是一门艺术,它的特殊性在于它与一个城市的文化密不可分,是被城市文化所决定、制约、选择的[3]。如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前的巨型台历石雕,台历上斑斑弹痕及1931年9月18日农历辛未年八月初七的字样警醒人们要铭记历史、不忘国耻。成都春熙路步行街“擦肩而过”雕塑,一位身著古装的老者和一位现代的女子在时钟面前穿梭而过,以及后期增加的雕塑群,则反映了春熙路百年来熙熙攘攘的热闹景象。峨眉山市名山路猴群(图2)、火锅、桥牌(贰柒拾)(图3)雕塑分别体现了峨眉山猴文化、饮食文化、休闲娱乐文化等,充分展示了当地人的生活习俗,尤其是桥牌(贰柒拾)作为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存在于乐山地区的民间,被称为“乡粹”,却很少为外地人所了解,这样的一组雕塑正是对当地民俗文化的宣扬。
4 城市铺装、灯杆、座椅是城市园林景观文化建设的细节
建筑、绿化和雕塑构成了一座城市的主体和主要景观,可以远观或近赏;而铺装、灯杆、座椅等则是这座城市的细节(图4),需要走进这座城市细细体味。现代城市园林景观文化建设中十分注重通过细节来展现文化,城市灯杆采用具有藏族、傣族、蒙古族等民族特色的灯杆,蒙古族马头灯杆体现了这个马背上的民族驯马、骑马、爱马、赞马、赛马等马文化,弓箭式灯杆造型则让人联想到“弯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蒙古族是古老的民族,形成了植物、动物、吉祥文字等装饰纹样,不仅装饰于衣服、蒙古包、生活器皿,也可广泛应用于塑造座椅、栏杆、廊架等城市景观文化。通过这些景观文化细节的塑造,有利于让当代人认识,并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城市的建筑、植物、雕塑和各类小品都可以作为城市文化传承的载体,与城市文化很好地融合,突出城市文化主题,体现城市地域特色,塑造城市特色景观[4-6]。
参考文献
[1] 朱小燕.我市为什么选樟树为主打树种[EB/OL].(2008-03-23)[2016-09-13].http://zjnews.zjol.com.cn/05zjnews/system/2008/03/23/009335527.shtml.
[2] 市花市树[EB/OL].[2016-09-13].http://www.chengdu.gov.cn/servicelist/cdgk07/.
[3] 孙振华.城市公共雕塑与城市文化[J].雕塑,2005(3):22-23,49.
[4] 刘金菁.浅析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景观文化的发展和延续:以兰州生态园林景观文化建设为例[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4):113-115.
[5] 谢琛.借鉴历史文化 塑造城市园林景观[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8):155.
[6] 白淑兰,张磊,塔拉,等.蒙古族文化元素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呼和浩特市为例[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6,39(2):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