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应用型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研究

2017-05-30吴梦陵王辛孔凡新查光成

高教学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高素质人才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

吴梦陵 王辛 孔凡新 查光成

摘 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高校的光荣使命,文章阐述了我国应用型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现状,同时以应用型高校——南京工程学院为例,通过提供有效的创新创业培养体系,优化大学生创业环境,完善相关配套的服务,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全面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为经济新常态下社会培养面向工程一线和较高工程素养,又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双创型”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高素质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5-0018-02

Abstract: "Public entrepreneurship, innovation", is the glorious mission of university.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of the students of applied university in our country. 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takes the applied university --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hrough the provision of effectiv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system, optimizes the entrepreneurial environ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mproving the relevant supporting services, stimulating the enthusiasm of college students to innovate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comprehensively enhancing the awareness and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to innovate, training high quality talents with high engineering quality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for the "new normal" of China's economy.

Keywords: Applied university; innovate and entrepreneurship; high quality talents

一、概述

李克強总理在2014年9月10日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他发表讲话称,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推动中国经济科学发展,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态势。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业创新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而大学生作为最具创业活力和潜力的群体,如何培养其创业创新能力,是摆在当前社会发展面前重要紧迫的课题,而且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国务院办公厅在2015年发布了关于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业创新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高校作为青年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摇篮的责任担当,深化高等学校创业创新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

二、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不足

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担负起培养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任务,对于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必要性和关键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上取得了一些成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形成了符合自身特点的教育模式,但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薄弱,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 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在办学资金,思想意识,师资力量,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制約,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基础落后,发展缓慢。

2. 资金和政策制度保障不力。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处于起步阶段,政策制度还不完善,同时由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不能立竿见影,政策制度的保障和资金的投入也不积极,使得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停滞不前。

3. 教育形式及内容创新不够。应用型本科院校虽然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经验和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但在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偏向于创新创业的理论教育, 政府政策法规以及案例分享等,学生缺乏直感式的学习环节;创新创业教育形式主要以课堂授课、进行专题讲座等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形式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流于形式,不受学生喜欢。

4. 实践教育平台不足。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平台建设上由于思想意识、制度保障不到位,资金投入不够,众创空间、孵化器基地建设不完善或利用率不高,学生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践教育平台的历练,造成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低。

5. 师资力量不足。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缺乏工程能力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虽然大多数教师拥有较高的学历,但由于缺乏在企业的工作经历和锻炼,造成了在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准备上数量不足,而且知识水平与结构也很难符合理论和实践的全方位要求。

同时中国大学生创业目前面临的两类问题:一是由于具有创业意识的大学生比较稀少导致的创业数量问题,创业大学生占全体大学生比例相对来讲是较低;二是由于能力问题导致的创业质量问题,大学生初创企业还是以生存型创业为主,创新技术含量不高。

三、新形势下的创新创业教育

因此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业创新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而大学生作为最具创业活力和潜力的群体,如何培养其创业创新能力,是摆在当前社会发展面前重要紧迫的课题。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指出:“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既要認真扎实学习、掌握更多知识,也要投身创新创业、提高实践能力”。人是创新最关键因素,创新驱动是人才驱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迫切需要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要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专业结构,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全面发展,适应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改进课程,强化实践。大力推进高校与政府、社会、行业企业协同育人,开展实质性、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合作,吸引优质教育资源,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开展专门培训。同时地区、各有关部门及全国高校要加强规划、配套政策、协调指导,形成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强大合力,让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如果说创业课、创新课,过去只是众多课其中一部分,一个新课、是一些补充、补缺的话,未来可能创新课、创业课变成主流,变成比其他课更重要的课。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有致力于培养能够引领产业发展的创业型人才;以价值观培育、区域化定位、系统化课程、多元化实践、双师型教师、科技型引领、开放型资源、创新创业型文化为驱动;形成学习、创新之创业、再学习、再创新、再创业的良性循环;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部分人、带动一批人、影响多数人的目标四个特点,总结出创新创业型应用型高校是一种新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模式。

下面以南京工程学院为例,介绍该校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方法。具体做到建设“创新创业型大学”,强化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探索人才培养改革,强化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区域化定位;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整合校内外资源,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水平;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保障体系来助力大学创业教育实践。

(一)制定科学、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

提出来要培养较强社会责任感、求实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创业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知识导向型”教学向“创新导向型”教学转变,从过去的知识传输型教学转化为学生能力本位、创新创业本位。探索构建出“课程实验+综合实践+技能训练+科技创新”四维度实践教学体系,同时统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统筹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加强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杜绝创新创业课程的装饰性和应景性,从根本上避免教学过程中的“走过场”。

(二)学校建立良好的制度和环境来保障学生创新创业发展,帮助和支持更多大学生实现创新活动和创业

根据国家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和指导意见,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出台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施细则,确保大学生创新创业扶持政策落到实处。例如通过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项目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创新创业孵化基金,开展创新创业培训,借鉴国外大学经验,建立弹性学分制或者创业休学制度,给学生暂时离开学校进行创业的机会,做好返校复课相关课程和培养计划的对接,结合行业企业各级各类创新创业载体平台以及提供的创新创业孵化基金,保障、引导、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

(三)构建一支既具备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又拥有一定创业经验,包含专业教师、客座教授和企业高级技术人才在内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

通过挂职科技镇长、教授博士进企业等多种途径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走向社会了解行业,支持教师考取相关行业或专业职业技能证书,聘请企业优秀工程人员担任顾问及客座、兼职教师。让工程能力强的“双师型”老师有思维和能力来培养创新型学生。

(四)搭建多形式的学生创新创业平台

打造一批众创空间、创客空间,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创业园”等,建立创新创业校园孵化基地、引企入校和培植驻校企业等,有学生实践实习功能,也有科技研发功能,同时面向社会服务功能,为学生创新创业搭建多形式平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良好空间。创建开通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网,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课题、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建设,提供大学生创业模拟实训平台,举办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等。

众创空间是创业教育的新型平台,众创空间是为小微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民化、全要素开展式的综合服务平台。南京工程学院积极依托江宁高新园积极打造众创空间、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加速器等各级各类创新创业载体。“天印梦工场”众创空间就是依托江宁高新园以及南京工程学院原有的國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创新学院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等多个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的“培训辅导型”众创空间。空间以“科技创新支撑、培育和孵化创新型创业”与“素质教育支撑、培育和孵化公益型创业”为目标,以“培训辅导”和“创客培养”为两翼,实现了“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培育与投融资支持”三个结合,形成了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南京工程学院众创空间在孵项目有200余个;创业团队62个,其中已正式注册成立公司的43个;年提供就业岗位600余个,2016年上半年已实现产值4030.75万元。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7家,“江苏省双软认证企业”1家,“江苏省青年大学生优秀项目”1家,“南京市青年大学生优秀项目”4家。构筑了一条从苗圃(众创空间)到加速直至产业化的较为完整的“双创”链条。

四、结束语

随着高等教育步入普及化的新阶段,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将成为应用型高校人才教育主旋律和时代发展最强音。通过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大力实施协同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着力构建需求导向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建立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辅导工作体系、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搭建和项目孵化支持体系、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文关怀服务体系,协同相关部门建立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公共政策扶持体系、大学生创新创业资本市场支撑体系,引领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转型发展向纵深推进。

参考文献

[1]程宝华.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2]李卫衡,陈晚云.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及破解对策[J].就业之窗,2015.

[3]曹明.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大学教学,2011(11):35-36.

[4]黄文光.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现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高素质人才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
“五位一体”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构建分析
旅游教育与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研究
机械工程专业石油装备方向认识实习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析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研究
医学专科学校妇产科学教学改革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