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匠精神”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文化的融合路径研究

2017-05-30贺毅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7年6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院校融合

贺毅

【摘 要】中国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在新常态下提出的“工匠精神”,是高职教育系统性变革的时代呼唤。高职院校应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根基,打通“工匠精神”的培育通道,积极探索多样化“工匠精神”的校企文化的融合实践路径,并从高职院校如何更好融合校企文化的路径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7)06-0122-03

0 引言

从“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的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数以万计的“大国工匠”型人才作为支撑。而高职教育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根据我国制造业的改革与发展方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培养提升高职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的同时,积极营造良好的工匠文化氛围,在教学实训中渗透“工匠精神”,共同解决学生的就业所具有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1]。

1 “工匠精神”的时代新内涵

“工匠精神”作为职业精神在我国有着优良的精神传统,工匠是指适应工业文明发展所需培养的掌握专门技艺、技能和技术的人才。而“工匠精神”是与工匠人才所匹配的精神状态,是指技术技能人才的工匠们对于产品的技艺、流程和品质精益求精的价值追求,是一种对职业敬畏、崇尚完美和追求极致的职业精神。2016年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2017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把“工匠精神”与“一带一路”建设密切相连,并且呼吁全民培养“工匠精神”。当前,我国的高职教育面临产业升级,迎来了较好的发展机遇,抓机遇、迎挑战,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优秀劳动者,是时代赋予高职教育的重要使命,更是对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大国工匠”赋予了新内涵。

2 校企文化融合的内涵

高职院校秉承“校企融合,文化先行”的理念,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校企融合是指学校和企业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以利益共享为目标的合作模式。该合作模式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一方面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另一方面促进企业自身市场竞争力的增强。校企文化融合是指企业的核心文化内容通过各种途径渗透在校园文化中,同时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相互辐射和作用的过程[2]。校企文化融合是校企合作内涵教育的关键点,企业文化的企业价值观念、经营宗旨和道德准则的凝结在人才塑造中发挥其效能,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职业态度和磨炼“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以全面地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3 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的现实困境

3.1 學生和教师的文化冲突造成校企文化融合受阻

目前,高职教育重操作技能培养,轻精神文化教育,对学生来说,主要的文化冲突是学生的价值取向和企业职业素养表现的冲突。例如,有的学生在生产实践中认为与普通工人共事是不符合身份的,在生产一线操作岗位上工作根本没有技术含量,实现不了自身价值。从就业满意度调查情况来看,高就业率后面包含企业与学生双方不高的就业满意度。例如,企业认为学生缺乏敬业精业的职业态度,对企业文化认同度不高,没有团队协作、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有的学生觉得企业工作单调乏味,个人成长空间狭窄,无法实现个人的人生目标和自我价值等。教师对培养学生的教师来说,他们教学理论丰富,专业知识扎实,但实践经验缺乏,作为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关键力量,大部分教师从学校毕业到学校工作,没有深入企业一线实践,缺少社会历练。教师对企业文化、人才需求标准及行业行为准则较少了解,难以跨越从课堂到车间的工业文化门槛。高职教育具有紧密联系企业和社会的特性,指导老师要率先垂范,努力提升自身的企业文化素养,在课堂教学或实训操作中融入现实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并接触企业文化。

3.2 管理环境的文化冲突造成校企文化融合受阻

校园文化是师生群体文化,偏于“柔”性,而企业文化是员工经营文化,侧重“钢”性,强调效率、成本,以利润为导向。学生通过实习实践锻炼,在学校到企业的过渡中,刚开始往往自身定位模糊,无法适应企业“严苛”的制度管理,团队意识薄弱,工作状态常常被“边缘化”,工作效率达不到企业的工作标准要求,与同事的关系处理不当,容易内心疲惫,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迷失信心,导致跳槽频繁等,这一系列的文化冲突正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价值差异上的正面冲突,直接导致校企文化融合不畅。

3.3 校园文化建设的缺失造成校企文化融合受阻

企业较少参与到高职院校制度文化建设中,在课程设计方面,企业文化相关课程的开发或设置比较困难,企业产业课程设计比较少,课程内容没有与社会需求对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的职业特色。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将校园文化建设定位为学生管理部门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思想教育,教学管理方法和手段单一,或单纯地依靠学生课外或社团活动等。在与企业的交流内容方面,有企业人员参与或与企业文化相关的活动较少,而且并未实现融合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3]。

4 培养“工匠精神”的校企文化融合的实践路径

4.1 积极营造校企文化相融的职业环境

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环境对人的教育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与专业相关的职业环境建设,吸收企业文化的精髓,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掌握专业技能、感受企业文化,并通过职前素质教育与训练地培养相应的职业能力和素质,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理念和职业精神等方面的提升,让学生能较快地适应工作岗位,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职业环境的营造可以建设仿真的实训车间,布置好车间情景式实习环境,在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中感受培育优秀“工匠精神”的氛围和严格的职业素质训练,在校企文化育人目标上高度的契合,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

4.2 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是校企文化融合的关键纽带

就业能力的提升,能够帮助毕业生完成从“校园人”到“职业人”的华丽转身。毕业生应具有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和运用技能的能力、承受压力的心理能力等职业素质。在校企文化融合中,校园文化可以把先进的职业素质理念融入实训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就业心理素质指导,提升毕业生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互融合,有利于高职教育培育更多有较强职业感、使命感的匠人,为更好地服务企业、与企业实现“零距离”就业的必然选择。

4.3 搭建基于“工匠精神”培养的文化桥梁

学生进入企业,职业精神方面的缺失问题就会突显出来,学校应借鉴和吸纳企业优秀的价值观、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采用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搭建与企业沟通和交流的桥梁。企业积极参与并支持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走出校园主动与企业对接,采取参观、下厂实习和邀请企业成功人士为学生现场讲解职业精神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邀请青年企业家、企业创业者在学校开展与学子面对面、谈创业等系列活动,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到学校座谈交流等活动,拉近学生与企业间的距离,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企业的价值理念、品牌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情况,从而加深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5 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保障措施建设

5.1 构建渲染“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

一方面,加强校园“软”文化建设,如关于职业精神的演讲和征文比赛、先进工匠人物事迹展览、工匠人物交流会或讲座等,通过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一种崇尚“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以提高学生的品质意识及职前准备[4];另一方面,加强校园“硬”文化建设,如打造以“工匠精神”为样本的校园器物文化、树立工匠名人雕塑、标注工匠精神相关标语等,营造“工匠精神”的氛围,使受教育者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到工匠精神的魅力和价值,进一步提高自身对“工匠精神”的坚持和追求。

5.2 建立弘扬“工匠精神”的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教学模式深化了校企合作,以专业课程为纽带,以培养学徒(工匠型人才)为目标。现代学徒制是以校企双方深度参与和“两师”(师傅、教师)深入指导学生为支撑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受教育者的身份更加多元化,由传统单一的学生身份转变为学徒和学生的双重身份;二是学习地点更加灵活,不再拘泥于在校内接受知识学习,更加强调深入生产一线、“田间地头”接受实习实践;三是学习方式发生改变,由过去过于注重理论学习向“工学交替”转变;四是在对受教育者的考核方式上也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单一依靠教师考核向“两师”(师傅、教师)考评相结合转变[5]。课程考核标准的融合和教师、学生的角色融合过程即校企文化融合的过程。应使企业文化的熏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和人才培养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5.3 打造“工匠精神”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构建一支强大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对于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意义重大[6]。“双师型”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具有丰富的实践和生产经验,在其教育过程中能够有效地促进受教育者理论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双重提升。同时,“双师型”教师本身具有扎实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坚守职业本位教育和“工匠精神”培养,能够将敬业乐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向每一个受教育者传递。因此,要拓宽“双师型”师资来源渠道,坚持专职和兼职相匹配的原则。一方面,要加强学校专任“双师型”师资的引进和培养,提升“双师型”教师在师资队伍中的占比;另一方面,职业院校还应加强企业兼职教师的外聘工作,尤其是要积极吸纳产业界的能工巧匠和技术骨干,以此作为“双师型”师资的重要补充,进一步密切职业院校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为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提供条件。

5.4 创新实训教学体系,打通“工匠精神”的培育通道

将工匠精神培育与实训教育緊密结合,切实发挥专业实训教学对受教育者“工匠精神”的启蒙作用。专业实训教育通常是以专业课程为载体进行的,从专业课程改革入手,职业精神的培养可以融入整个专业的素质培养中去,紧密联系专业课程教学,并将其融入专业教学的目标、内容及考核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工匠精神”。通过专业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爱岗敬业、至精至诚、敢于奉献等专业岗位的职业素质。随着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趋向复合化,学校应整合多门相近课程进行交叉融合,以课程群的形式开展专业实训教育,打通“工匠精神”的实训培育通道。

6 结语

在“工匠精神”背景之下,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探索,需要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共同努力。在校企文化融合过程中,多内容、多途径地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是顺应新常态下高职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高职院校持续稳定发展,为社会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由路径。

参 考 文 献

[1]陈观带.创人才培养模式促校企深度合作——“现代学徒制”职教模式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5(20):

126-127.

[2]郭巍巍.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与核心素养提升研究[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2):165-

168.

[3]李雪莲.加强高职校企文化融合,培育工匠精神[J].经济研究导刊,2016(25):114-116.

[4]李雪莲.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研究调查报告——以昆明地区高职院校为例[J].劳动保障世界,

2016(24):60-62.

[5]孙晓男,司阳.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养探讨[J].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2016(20):91.

[6]韦倾,陈娇英.汽车电子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的校企深度合作教学研究与实施[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6

(12):114-116.

[责任编辑:高海明]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高职院校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