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歌剧”的中国本土化
2017-05-30施恒吴越
施恒 吴越
[摘 要]“喜歌剧”是西方歌剧艺术。如何将西方经典歌剧表演艺术“移植”到中国文化土壤中,这是我国几代艺术家孜孜以求的努力目标。通过介绍上海音乐学院歌剧声乐表演人才的培养模式,探讨如何将“喜歌剧”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努力培养“喜歌剧”演出市场的培育与创新实践,论述如何把“喜歌剧”元素进行“本土化”,从而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观众欣赏喜歌剧艺术的创新之路。
[关键词]中国;上海音乐学院;喜歌剧;本土化;创新;发展;模式
一、“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一次成功演出
“喜歌剧”作为一种音乐戏剧体裁,曾在19世纪前后风靡欧洲,许多经典剧目至今仍极具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喜歌剧”因题材贴近社会中下层人们的生活,且音乐风格又体现出轻快与幽默的特点,深受不同社会阶层人们的喜爱。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的歌剧表演艺术家,对“喜歌剧”进行了更符合本民族习俗和语言的创造性改造,使其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2016年12月2日,上海贺绿汀音乐厅上演了一场由笔者导演、上海音乐学院师生共同演出的莫扎特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来自意大利的著名歌剧指挥家萨尔瓦尼奥(Aldo Salvagno)执棒上海馨田交响乐团伴奏。这部歌剧人物众多,关系错综复杂,层出不穷的小计谋,角色错乱的对白,以及剧情发展变化的急剧性让人眼花缭乱。为了让观众更加了解剧情,莫扎特用了大量类似朗诵的宣叙调作为情节的交待和音乐的铺垫,由于这种朗诵的方式缺乏抒情性,也有人称之为“干(seccko)宣叙调”,很多观众听不懂时就会打瞌睡。为了让中国观众,尤其是年轻一代的观众能轻松看懂歌剧,这次演出大胆尝试了原文演唱加中文对白的方式,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看得懂的表演,结合时下最流行的时尚元素和地方方言等更为“接地气”的表演形式,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视听感受。艺术指导吴越在翻译歌剧宣叙调对白的时候,以调侃方式加入与当今现实有关的热点问题,充满了滑稽、怪诞、笑闹和夸张的特点,但在嬉笑怒骂中紧密结合剧情的发展,把握好力度和分寸。演出过程中不时传来阵阵爆笑,打破了许多人心目中歌剧“一板一眼”“严肃呆板”的固有形象。
在掌声和欢呼声中,当晚《费加罗的婚礼》演出圆满成功,一些观众笑称自己是“音乐贫民”,原来并不十分喜欢歌剧,这次居然看懂了,感觉到自己开始喜欢上歌剧了!方琼教授在观演这一版本演出后感叹道:“通常,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的学生在读书期间,大多是学习一些歌剧咏叹调,鲜有机会出演整出歌剧,顶多大学毕业演出能够演歌剧片段。而施恒近年已经在中法两地导演过多部歌剧,如《贾尼斯基基》《唐璜》《美丽的海伦》和《唐帕斯夸莱》等,主要演员都是尚在攻读本科和研究生的莘莘学子,他在学生舞台实践方面所做的努力非常成功,意义深远。” {1}
二、“喜歌剧”的表现原则与创新理念
“喜歌剧”是西方古典主义音乐时期歌剧的发展,它具有喜剧性色彩和欧洲传统人文基础与艺术表演特色。如何将这种“舶来品”的舞台艺术,纳入到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就必須要寻找符合中国广大观众认知基础的艺术“突破口”。
为此,我们在排练《费加罗的婚礼》时,就提出在排练与演出时进行创新,落实到实践的各项活动中,并以深化与落实。因此,我们要实施对“喜歌剧”这一形式进行艺术的创新。
古典歌剧的艺术表演,具有高雅人文情调和至高无上的音乐设计与演唱技巧,作为欣赏歌剧的观众,尚需有良好的文化认知基础,以及追求高雅文化价值的基本诉求,可谓是“高、大、帅”。这种艺术表现形式,要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就必须寻找植根于“社会化”土壤的 “艺术种子”,而培训这颗“艺术种子”的基本渠道,就是将古典歌剧舞台艺术的“文化基因”,与现代多元文化发展背景下人们对古典艺术欣赏诉求的“文化基因”,形成全新的歌剧舞台表现艺术。在实施“喜歌剧”艺术创新的各项实践活动中,如何将经典歌剧舞台艺术与观众欣赏的文化诉求,形成全新的歌剧舞台表现艺术,是我们必须坚持的艺术创新原则。
西方歌剧演唱和舞台表演艺术,是声乐演唱艺术中最科学、表现力最强的演唱艺术。不同歌剧中人物角色的演唱风格,不仅具有鲜明的人物个性,更是体现了一个人物角色所特有的专业性很强的演唱体系。在我们歌剧演唱的专业教学中,由于学生缺少对歌剧中不同故事情节与人物个性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和了解,因此,只能是以专业模仿寻求与歌剧中某一人物相似的演唱技巧。因此,“喜歌剧”艺术创新的各项活动实践,必须将专业声乐教学与歌剧舞台演唱,形成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文化融合。
每一部西方古典歌剧虽然表现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是都存在着不同时期表现社会人文的文化创作背景。人们在欣赏古典西方歌剧时,仿佛存在着巨大的“时代隔空”,很难形成与舞台艺术效果相同的情感释怀。因此,我们在“喜歌剧”舞台艺术创新实践中,将现代流行的时尚元素、网络流行语、社会热点问题的诙谐语言,有机地整合到剧情之中,打破了人们心目中古典歌剧严肃呆板的固有印象,让观众能通过这个时代容易理解的思考方法,用内心情感去倾听和欣赏离我们很遥远的西方歌剧艺术。
我们以为,必须在尊重古典歌剧演唱艺术的音乐设计、人物造型和故事背景(情节)的基础上,寻求在表现歌剧演唱、 刻画人物内心世界,以及剧情的人文情怀的整体脉络中,运用舞台对白的“语境”创造,形成古典艺术表现与通俗文化诉求之间的融合与统一。
三、“喜歌剧”与上海文化产业
在“喜歌剧”艺术编排、演出的各项创新实践活动中,整合社会资源、发挥横向合作的各方面优势,共谋文化创意市场繁荣,是不可缺少的。我们的做法是通过以上海音乐学院与上海淳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实施校企合作,为“喜歌剧”艺术创新和市场化运作,给予了极大资金和资源的支持。目前,通过校、企合作,已经实现了不同版本的“喜歌剧”艺术创新与社会公演的线上与线下的互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我们学院“喜歌剧”的主创团队,均具有境外学习歌剧演唱的专业教育背景,并且在国外长期担任歌剧表演的重要角色。大家回国之后,长期在歌剧演唱教育第一线从事歌剧表演与声乐演唱的教学工作,培养了大量具有国际歌剧表演与声乐演唱水平的专业学生,而且,在我们排演的“喜歌剧”的不同版本中担任重要的角色。因此,为实现“喜歌剧”艺术创新的各项实践活动,聚集了一大批歌剧演唱专业人才,确立了歌剧演唱和舞台艺术创作的专业优势。
在我们取得一定成绩的时候,我们注意与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结合。在上海设计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与服务的背景下,加快对外文化贸易交流,以融合发展为主线,以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手段,以推进重大文化创意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创新、融合、提升、开放”发展。为此,上海市在确立对“喜歌剧”艺术形式创新实践的全过程中,反过来又得到了上海音乐学院、徐汇区政府、上海致公党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为“喜歌剧”在中国实行“本土化”,在确立创新实践的各项活动中,得以持续稳定的推进,因此,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政府职能部门和上海音乐学院共同努力就使“喜歌剧”得以在上海落脚与发展。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中西方文化的相融,以及多元文化艺术形式的并存与发展,尤其是在古典艺术领域已经具备了良好的西方歌剧演出的社会基础。
随着上海作为“时尚之都”的城市发展进程,西方“喜歌剧”艺术也一定能借助于良好的市场环境,取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因此,我们将立足于上海已具有的古典音乐和歌剧演出市场的社会优势,不断聚集社会力量,扩大“喜歌剧”演出市场,使西方古典艺术的文化“舶来品”,能在中国广大观众的艺术欣赏中深深扎下艺术之根。
四、“喜歌剧”在中国“本土化”的发展模式
随着中西方文化的深度交流,西方歌剧(尤其是“喜歌剧”)的艺术形式,已经被中国观众逐渐认识。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歌剧在中国的“小众化”,仍然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如何将“喜歌剧”这种充满西方人文底蕴的舞台歌唱表演艺术,让更多的中国大众以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基础,欣赏西方经典舞台歌剧表演艺术,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歌剧艺术表演的舞台实践与在上海音乐学院歌剧声乐艺术教学活动的经验,在中国观众对西方歌剧的认知基础上,通过对“喜歌剧”本土化表演与创新的探索,来寻求中国观众能听懂、看懂的“喜歌剧”舞台表演艺术创新之路。为此,我们采取以下的创新方法:
其一,上海音乐学院为中国歌剧提供声乐表演人才。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专业教学为歌剧声乐表演人才供给与改革的试点,将声乐教学、舞台表演、人文素养、历史背景等,作为每次专业教学课程的必修内容,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带着角色与历史人文,来演绎“喜歌剧”中的咏叹调训练。我们将《费加罗的婚礼》《美丽的海伦》等作为“喜歌剧”表演人才教学内容的重点,通过实施教学方法改革,为艺术创作和舞台表演培养了专业人才,也为“喜歌剧”舞台表演,奠定了基础。
其二,以“喜歌剧”原创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为创新目标,在尊重“原创音乐、原创人物、原创故事”的基础上,把原创的艺术表演形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基础相融合,作为“喜歌剧”艺术创新的目标。我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将“喜歌剧”这西方文化的“舶来品”,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形成具有更加广泛的社会认同。
其三,积极为“喜歌剧”艺术表演培育市场。我们通过“歌剧沙龙”“歌剧清口”等活動,为市民作西方歌剧的普及讲座,同时,以“创意歌剧成人版”和“创意歌剧儿童版”的不同表演形式进行公演,使不同观众群体能直观地了解和欣赏不同版本的“喜歌剧”艺术形式。
其四,将经典歌剧艺术与古典艺术欣赏融为一体。为更加符合当代人们对古典音乐艺术(歌剧、交响乐等)的审美,我们在普及这些艺术时,将音乐艺术纳入历史与人文、经典与通俗、传承与创新的“时空隧道”中,使民众能在易懂、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欣赏经典的歌剧艺术,并以此丰富古典音乐和经典歌剧,繁荣演出市场、发展社会文化、促进文化创意生产。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使我们“喜歌剧”舞台艺术表演的创新,得到全面切实的落实。
五、结语
“喜歌剧”作为西方歌剧艺术的重要艺术形式,如何能让更多的中国观众直观的欣赏到来自西方高雅艺术的真谛,我们认为,应当在明确尊重其原创艺术的前提下,进行中国“本土化”的创新,坚持将对“喜歌剧”的创新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坚持将古典艺术与通俗文化相融合,坚持舞台艺术与观众音乐“导赏会”相融合,坚持经典演唱与专业教学相融合,坚持艺术创作的历史背景与时代人文相融合。上海音乐学院在这些创新理念的指引下,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利用社会资源,结合上海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优势,来探索不同文化元素融合,进而推动“喜歌剧”在中国“本土化”模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