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解放观的理论内涵及其当代启示

2017-05-30孙杰

宁夏党校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

孙杰

摘要:马克思解放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是馬克思主义关于解放的根本看法或观点,基本内涵包括自然解放观、劳动解放观、经济解放观、政治解放观、社会解放观与精神解放观。今天,重新解读与思考马克思解放观,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解放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921(2017)05-0020-04

马克思解放观是马克思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整个思想体系的精髓。可以说,马克思穷其毕生精力都在为实现每个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而努力,为实现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马克思解放观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成为指引人类历史前行的灯塔,彰显了其崇高的价值理想。今天,我们重新认真研读马克思解放思想,对于我们科学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学说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构建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一、马克思解放观的界定

关于解放的界定,马克思指出:“从异化劳动对私有财产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得出这样的结论:社会从私有财产等等解放出来、从奴役制解放出来,是通过工人解放这种政治形式来表现的,这并不是因为这里涉及的仅仅是工人的解放,而是因为工人的解放还包含普遍的人的解放。”[1](P167)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里马克思所讲的“解放”就是使人逐渐摆脱各种异化,成为真正具有人的本质的人。共产主义“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复归,是自觉实现并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实现的复归。”[1](P185)只有到那时,人才有可能真正解放自己,成为真正自由的人。故笔者认为,“解放”即解脱羁绊获得自由。所谓马克思解放观,就是马克思关于解放的根本看法或观点。其科学内涵主要包括自然解放观、劳动解放观、经济解放观、政治解放观、社会解放观与精神解放观等。

马克思解放观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一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马克思解放观是科学学说,它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为依据,并从客观规律中探寻解放的条件和途径;同时马克思解放观包含价值理想,它以实现现实生活中人的自由、平等、博爱为价值目标。因此,马克思解放观在科学性中蕴含价值性,价值性又以科学性为基础。二是批判性与建构性的统一。马克思的全部思想都是以“批判的叙述”方式阐发的。批判性是马克思解放观的基本特征,而在批判中建构又是其另一基本特征。比如,在批判虚假共同体的过程中,提出了自由人联合体的思想等。三是总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马克思所研究和解决的解放问题是一个总体性问题,需要哲学、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融为一体的整体性论证,但他总是以面临的具体问题为切入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学科论证。

二、马克思解放观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解放观是一个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从解放的内容来看,马克思解放观包括人在自然、劳动、经济、政治、文化、精神等各个方面全方位的解放。其中,自然解放是解放的首要条件;劳动解放是解放的内在动力;政治解放是解放的历史前提;经济解放是解放的物质基础;社会解放是解放的最终目标;精神解放是解放的最高境界。

1.自然解放观

所谓自然,从广义上说,是一切存在物的总和,是人和人类社会的外部自然环境;从狭义上讲,自然是人的实践活动,它存在于人类经济社会生活与实践之中。马克思认为,自然是“主体的自然”和“客体的自然”的有机统一。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是自然观理论的核心点。人与自然的关系历经以下几个阶段:一是完全受自然支配阶段;二是有意识地解读自然现象阶段;三是“改造或征服自然”阶段;四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阶段。

马克思自然观的基本内容包括:自然界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与前提;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等。可以说,马克思自然观的主旨就是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把人从动物界提升出来,实现人的自由解放。

自然解放是指消除自然的异化,恢复自然中活生生的向上力量,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其内涵包括人从自然界的奴役下解放出来和使自然界从人的奴役下解放出来。马克思在设想未来共产主义时指出,共产主义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1](P187)由此我们可知,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方能让自然复归于自在的自然,实现自然的自由和人的自由的内在统一。

2.劳动解放观

马克思指出,“劳动是我真正的、活动的财产”。“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2](P38)足见,劳动是人的真正的财产,也是人生活的乐趣。然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却产生了异化,走向了它的反面,劳动变成了一种不自由的、被迫的活动。诚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在私有制的前提下,我的个性同我自己疏远到这种程度,以致这种活动为我所痛恨,它对我来说是一种痛苦。”[2](P38)由此可以看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典型的私有制形式),劳动仅仅是一种被迫的活动。这里的劳动就是马克思所讲的“异化劳动”。

“异化劳动”既是经济学范畴,又是哲学范畴。异化劳动是马克思历史哲学理论的中心点。马克思异化劳动的含义是:人在劳动中丧失了类本质,劳动只是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劳动产品同人的异化。二是劳动活动同人的异化。三是类本质同人的异化。“异化劳动把类生活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1](P161);四是人同人的异化。一言以蔽之,人与他世界的一切相异化。

消除异化劳动是马克思提出的“劳动解放”的起码要求。因此,劳动解放的实质就是个体由异化劳动转化为自主活动。只有扬弃“异化劳动”,才能实现劳动解放,进而真正实现人的自由个性。

3.政治解放观

政治解放是指国家摆脱宗教的束缚,从神权国家变为资产阶级国家。马克思高度肯定了政治解放的进步意义:“政治解放当然是一大进步……在迄今为止的世界制度的范围内,它是人类解放的最后形式。”[3](P429)政治解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解放使“国家摆脱犹太教、基督教和一切宗教而得到解放”[3](P426),“使政治国家返回实在世界”[3](P283),而不再是基督教国家。由此可以看出,政治解放使宗教不再是国家精神,使宗教成为个人私事。二是“政治解放同时也是市民社会从政治中获得解放”[3](P442),使国家和社会即公域和私域之间的界限得到了明确的界定。但是,马克思清醒地认识到政治解放的限度,认为它“并不是彻底的没有矛盾的解放”[3](P426)。之所以如此,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是以市民社会为其世俗基础。它改变不了人们的奴役状态,个人仍然深受宗教的影响和控制。

马克思还论述了“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的区别与联系,“政治解放本身还不是人类解放”[3](P435),政治解放是人类解放的前提与基础,而人类解放是政治解放发展的最终目标。政治解放虽然不是人类解放的最后形式,却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现代社会条件下的现实的人类解放形式。在实现人类解放的伟大历史征途中,如果没有政治解放的成果作为基础,我们就无法实现这一宏伟任务。也就是说,人类解放只有在政治解放充分实现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

4.经济解放观

经济解放主要是指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解放。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说:“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4](P74)这就意味着经济解放首先应使人们摆脱物质生活匮乏的生存状态。无产阶级实现政治解放上升为统治阶级以后,就要利用手中的政权,将一切生产资料都集中到无产阶级手里,迅速发展生产力。

另一方面是生产关系解放。在《〈法兰西内战〉初稿》中,马克思认为只有通过实现人的劳动解放,才能使人们从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雇佣劳动制度中解放出来。“这就是公社——社会解放的政治形式,把劳动从垄断着劳动者自己所创造的或是自然所赐予的劳动资料的那批人僭取的权力(奴役)下解放出来的政治形式。”[5]在这里,马克思把劳动解放上升为经济解放的高度来认识,认为雇佣劳动制度导致了工人阶级处于非人性的异化劳动状态,必须进行劳动解放。劳动一旦获得解放,生产劳动就不再具有雇佣的性质。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消除生产劳动的阶级属性,在生产关系上实行公有制,才能使每个人获得生活资料的享受,使人的劳动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使劳动成为人们幸福的源泉。

5.社会解放观

社会解放就是实现共产主义,使人类获得彻底解放。人的彻底解放就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和谐统一的理想状态,最终达至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崇高理想与最终目标,又是现实社会进步的实践理念与价值目标。可以说,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促使人类社会朝着全球化方向的“世界历史”迈进。但是我们也应该辩证地看到,在私有制的资本主义条件下,其不平等的社会关系造成了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生活于这种异化状态下人是不可能得到自由发展的,社会也是不可能获得解放的。

鉴于此,根据马克思的设想,共产主义的社会解放就是要实现人的本质的回归,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诚如马克思指出:“公社公开宣布‘社会解放是共和国的伟大目标,从而以公社的组织来保证这种社会改造。”[6]可见,无产阶级要获得解放,就必须掌握国家政权,形成获得社会解放的政治形式和社会力量,彻底改变人的现实生存状态,实现雇佣劳动向自由劳动的过渡,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使人类获得彻底解放。

6.精神解放观

精神解放是使人从愚昧无知与各种欺骗性的旧的意识形态中解放出来,达到一种理想的自由的状态。精神解放是每个人都进入自由自觉的状态和境界,而不是少数人进入自由自觉的状态,每个人通过自身努力都能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实现人的精神解放呢?

一是在政治制度中,要摆脱虚幻共同体对人们的束缚和奴役。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所谓个人的精神自由“对于被统治的阶级来说,它不仅是完全虚幻的共同体,而且是新的桎梏。”[4](P119)因此,无产阶级必须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成为统治阶级,才能消灭这种虚幻的共同体。

二是经济制度上,要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也就是要消灭劳动者被奴役、被压迫的物质生存条件,消除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对立,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有机统一。

三是在文化生活中,要加强对人们的科学思想文化教育,用科学的知识、思想理论体系塑造人。马克思指出:“教育将使年轻人能够很快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将使他们能够根据社会需要或者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教育将使他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这样一来,根据共产主義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1](P689)足见,科学思想文化可以彻底摧毁在思想意识形式上对人的精神压迫,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解放。

三、马克思解放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启示

马克思解放观揭示了人的解放的发展规律,是对人类文明发展成果的继承和创新,彰显其深切的人文关怀特质,这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着眼于社会现实。马克思解放观是针对现实的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提出的。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社会主义又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于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在实现人的政治解放后,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人的经济解放,丰富人的物质文化生活,让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当然,我们也应该客观地看到,虽然当前我国实现了无产阶级的政治解放与部分经济解放,但要实现人的彻底解放,仍然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因此,我们必须着重解决当前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譬如,环境污染问题,劳动异化问题等。不断解决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推动人的最终解放。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做到坚持以人为本。马克思在谈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和任务时,紧紧抓住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特征,阐明了生产力水平还不高,人的觉悟水平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解放生产力最重要的是调动人的积极性,所以马克思突出强调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重要性,认为这是比公平、正义、权力更具有价值的东西。为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就是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立足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重视每个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马克思一直把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作为共产党人的最高价值追求,尤其注重对社会的政治改造、精神改造、培养未来社会的人。在当下中国,人的全面发展仍处于正在实现之中时,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就要更加注意保护人民群众的自由民主权利。可通过具体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制度设计,来保障民众享有更多的自由民主权利。例如,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对人的自由权利、尊严和公平公正的更加重视与尊重,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念的继承与创新,也是对社会主义根本思想价值的重要回归。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繁衍生息于自然界之中。然而,在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类虽然获取了改造自然的巨大成果,但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为了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维系生態平衡,就应当自觉地承担起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正确认识自然规律系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同资源环境、生态系统的支持能力相适应,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要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完善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与政策,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生态修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坚持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7-98.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5.

Abstract:The idea of liberation is the core of Marxism and the fundamental view of Marxism on liberation.Its basic meaning includes the concept of liberation in nature,labor,economy,politics,and in social and spiritual level.To reinterpret and think about Marxs idea of liberation is of great inspiring valu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ore socialist values.

Key words:Marx;idea of liberation;core socialist values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一个半世纪后的卡尔·马克思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