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习近平思想的宏观理路和体系架构

2017-05-30杨峥嵘

宁夏党校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特色理论精神

杨峥嵘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强调,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7·26”重要讲话对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的重要意义予以明确,重中之重的就是要推进理论创新。

关键词:“7·26”重要讲话;习近平思想;理念创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九大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921(2017)06-00-0

一、“习近平思想”的提出及其科学性

(一)“习近平思想”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征程中,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以非凡的理论勇气、高超的政治智慧、坚忍不拔的历史担当精神,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取得了彪炳史册的巨大成就。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取得伟大成就,最根本就在于有習近平这个坚强领导核心为全党掌舵,最根本就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科学指引。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蒋建国指出,“过去五年的发展和变革,都可以归功于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指引和指导。这三个‘新,源于实践、又用于实践,可以说是实践的理论、理论的实践,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也就是说是思想体系。”[2]因此,毋庸置疑,十九大必将会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推进理论创新方面有所作为,对过去五年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作出更准确、更科学的概括,正式提出“习近平思想”,也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情。习近平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发展,是当代中国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丰富的思想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科学理论。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首次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并列,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组成部分。但与前几个指导思想相比,“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缺乏理论色彩,显然只是个过渡性提法。此后,又出现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等过渡性理论称谓。历史的经验是,这个新理论成果将决定了十九大以后未来几年乃至更长时间中国的政治话语、学术话语乃至大众话语。正如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蒋建国指出,“十九大不仅管今后五年,还要管今后二三十年。”[2]因此,如何科学准确概括如何概括这一理论称谓,必须慎之又慎。关于这一问题,十九大之前政界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提法,学界的讨论也非常热烈。总的来说,已出现了几种新提法:

其一,“习近平理念”。广州市委党校主办的《探求》杂志2017年第3期(2017年5月出版)发表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刘德中撰写的《以习近平理念为指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文。该文认为,习近平理念这个提法简洁、概括性强,体现鲜明个人风格。[3]该文发表后产生了一定影响,新华社《新华党建》第6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网头条位置推荐,近十家网站转载。近期已有学者著文支持这个提法。2017年7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网发表了潘信林等的《精准把握习近平理念的人民性》一文,认为“习近平理念”这一简洁、有力、科学的提法概括是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重要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对习近平总书记科学理论体系的人民化概括。该文据《说文解字》论,“理”本身就有“善治”的意思,“念”为万民之想。“理念”本身就是科学逻辑与人民逻辑的统一。[4]该文发表当天就有求是网、红网等十多家网络媒体转载。

其二,“习近平精神”。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柯华庆在2017年7月撰写的《习近平思想还是习近平精神?》一文认为,习近平系列讲话无不体现习近平在瞬息万变的世界局势下作为大国领导人的自主精神,展现民族复兴的精神气象。精神是思想、理论的递进与升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提供了一部人类意识的发展史从内容上将人类意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意识、自我意识、理性、精神和绝对精神。前三个阶段是主观精神,第四个阶段精神是客观精神。黑格尔的客观精神是指社会意识、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民族意识等群体性的意识,在客观精神意义上有必要使用“习近平精神”一词。[5]

其三,“习近平重要思想”。2017年6月24日,在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闭幕后,《北京日报》发表题为《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在京华大地形成生动实践》一文,指出,摆在全市各级党组织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认真学习、全面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在京华大地形成生动实践……[6]2017年8月4日,《北京日报》第1版报道了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主持召开市委市政府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上时提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总的指向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作为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7]2017年8月7日,《人民日报》第9版以《奋力开创首都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为题刊发了北京市委书记蔡奇的署名文章。文章提出:我们一定要把习总书记重要思想作为案头卷、工具书、座右铭,带着感情深入学习,深刻把握其精神实质、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进一步推动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形成生动实践。坚持用习总书记重要思想举旗引路,关键要带头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8]这是“习近平重要思想”提法首次在《人民日报》出现。

其四,“习近平思想”。2017年3月,由中国国防大学教授刘明福参与撰写、描述习近平执政理念的新书《习近平思想》在英国伦敦举行首发仪式。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官员以及俄罗斯、阿尔及利亚等有关国家官员出席了该新书的首发仪式。这是新理论成果首次正式以“习近平思想”一词概括。《党建研究》2017年7月刊发的《在党的创新理论伟大旗帜下阔步前进》一文称,“十八大以来的创新理论,也可称之为习近平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发展。”[9]

(二)“习近平思想”提法的科学性

对于这几种新提法,笔者认为,首先,“习近平理念”属于实践指导层面的概念,该提法明显分量不足。而且,“五大发展理念”是新理论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不可能以“理念”涵盖“理念”。其次,“习近平精神”提法侧重于精神意识层面,“精神”不适合作为政党执政的指导理论。最后,参考“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提法概念,都是“姓名+成果用语”的句式且都是五字词组。因此,“习近平重要思想”提法显得较为突兀,而且“习近平重要思想”提法如与“毛泽东思想”并列,恐引起巨大争议。所以,目前来看,关于理论创新成果的总体性称谓,“习近平思想”是最合适的。

其一,以“习近平”命名新理论成果,是众望所归,当之无愧的。习近平在“7·26”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領导全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开辟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带领人民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使中国走上了一条富裕安康的强国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局面,使中华民族这条“东方巨龙”日益“强起来”,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拥护,受到了国际社会高度赞誉。因此,以“习近平”命名新理论成果,是科学合理的。

其二,以“思想”作为成果用语,是准确无误、高度凝练的。“思想”即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基础。执政党的“思想”是需要经过长期实践后,从体系、内容、效能等方面经过检验有效,同时对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有非常好的价值、对未来政治发展有制度性的借鉴意义,才能被称之为“思想”。经过过去五年的实践和检验,新理论成果已经趋于成熟,且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2017年2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中央办公厅主任栗战书在中央直属机关党的工作会议上指出,习近平系列讲话已经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10]2017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刘云山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强调,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围绕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提出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个环节,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形成了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11]因此,将新理论成果称为“思想”,是准确严密的。

其三,“思想”与“主义”“理论”的分量地位是等齐。“主义”“思想”“理论”在特质上具有同一性,就是:正确反映客观,具有理论体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正是明显而生动地体现了这些特点和品质。当然,“主义” “思想”“理论”在抽象的概念界定上应是有所区别的,但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来使用的“主义”“思想”“理论”,并无孰重孰轻、孰高孰低之分,不过是表征同一理论范畴在不同历史背景下形成的阶段性理论成果的名称。如果一定要论证“习近平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用词区别,笔者认为,两者并无本质不同,更无分量之分,唯一的微弱差别就在于体系架构:习近平思想里,国家精神引领方面和管党治党方面的理论和国际视野更多一些;邓小平理论则应用方面的理论和技能、技术、技巧方面的理论更多一些。因此,不宜将习近平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加以排序,两者是一脉相承。

二、习近平思想的宏观理路和体系架构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中央办公厅主任栗战书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包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和文化强国战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精准扶贫和打赢扶贫攻坚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把党建工作作为最大政绩,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等等。从宏观逻辑上审视习近平思想,它紧紧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根本目的,以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基本遵循,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主要任务,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总体方略,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发展理念,层层递进,渐次展开,构成了一套系统完整的宏大思路。

(一)理论主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主题,即总题目,是一个思想体系所回答的中心课题。习近平思想紧紧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展开,全部理论观点都是对这一主题的系统回答。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主题就是“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之后不久,习近平又率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书记处书记,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五年过去了,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习近平在“7·26”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是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

習近平思想认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符合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的基本国情,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战略思维、全局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推进治国理政新实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呈现出新的道路形态、理论形态和制度形态,开拓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习近平思想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新的实践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二)根本目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落到实处,目标就是引领。习近平思想追寻的目标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目标作出的新的阶段性定位和概括,其主旨就是到建党百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国百周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梦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奋斗目标,而是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奋斗史密切关联,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与使命高度契合,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习近平思想认为,中国梦的要义表现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其特点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的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其价值归宿就是要求时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使人民同享发展成果,共享人生出彩机会。实现中国梦,强调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突出埋头实干、注重落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之努力。中国梦的奋斗目标能够最大程度的凝聚社会共识、统摄民志、凝聚民力,最大程度的激发全社会共谋发展与创业创造的能动性,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引人民走向美好未来的航标。

(三)主要任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十八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全面部署,就是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进行谋划的,就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着眼于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来的。十八大以来的治国理政实践,也是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向前推进的。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要“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同时,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也是实现中国梦“根本目的”的客观需要。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就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少了哪个方面都不行。“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只有按照这个总体布局,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习近平思想认为,经济建设,要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政治建设,要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文化建设,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社会建设,要把民生工作和社会治理工作作为两大根本任务,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生态文明建设,要把能源资源保障好,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四)总体方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在新的发展阶段中,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主线的习近平思想,准确把握我国现阶段发展的新变化新特点,抓住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进行战略谋划和总体设计,确立科学的治国理政、推进事业发展的战略布局(即“总体方略”)。习近平思想不仅最先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而且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了系统阐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和确立,是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谋划,是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经验的科学总结及对治国理政方略的系统整合、集成创新和理论概括,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

习近平思想认为:全面深化改革,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全面依法治国,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从严治党,要坚持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用铁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实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重大战略目标,居于引领地位;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分别提供强大动力、重要保障和根本保证。

(五)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

发展理念是在对发展规律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为什么发展、靠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理性认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后来发展为“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基于对习近平思想当前所处发展阶段的认识。习近平思想的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以创新发展为第一动力、以协调发展为关键举措、以绿色发展为基础条件、以开放发展为必由之路、以共享发展为本质要求,积极回应了我国新时期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科学指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环节,精准提出了化解各类矛盾的有效对策,是我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思想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发展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协调是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注意经济社会之间,地区、城乡、行业之间的协调推进;绿色是发展的价值标尺,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开放是发展的战略要求,开放发展既是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中国经济拓展空间、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必然要求。共享是发展的根本旨归,强调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要由人民共享。

参考文献:

[1]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精神[N].人民日报.2017-08-05 (001).

[2]国务院新闻办向驻京境外媒体介绍习近平“7·26”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08-04 (002).

[3]刘德中.以习近平理念为指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J].探求.2017(03).

[4]潘信林 杨若楠.精准把握习近平理念的人民性[EB/OL].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www.cssn.cn/mkszy/201707/t20170706_3570961.shtml.

[5]柯华庆.习近平思想还是习近平精神? [J].前沿.2017(05).

[6]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在京华大地形成生动实践[N].北京日报.2017-06-24 (001).

[7]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7·26”重要讲话精神[N].北京日报.2017-08-04 (001).

[8]以奋力开创首都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N].人民日报.2017-08-07 (009).

[9]在党的创新理论伟大旗帜下阔步前进[J].党建研究.2017(07).

[10]栗战书在中直机关党的工作会议上强调 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以良好精神状态和优异工作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N].人民日报.2017-02-11 (004).

[11]刘云山.深入学习掌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N].学习时报.2017-05-31 (001).

On the Macro Idea of Governing and Systematic Structure of

Xi Jinpings Thought

Yang Zhengrong

(The Department of C.P.C. History and Construction Research, Party School of the C.P.C.

Chaozhou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 School, Chaozhou, Guangdong , 0521000)

Abstract: In the speech on 26th. July, the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stresses that we must adhere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and should think and solve a series of significant strategic problems that our country may encounter in the future, with a broader vision and long-term consideration. We should expand the horizon in theory and make new progress in generalization. The speech of 26th. July states the great significance of the upcoming Nine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indicating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promot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Key words: the speech of 26th. July, Xi Jinpings thoughts,;conceptual innovation outcome;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责任编辑:任德靖2017年9月

第19卷第6期宁夏党校学報

猜你喜欢

特色理论精神
坚持理论创新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特色种植促增收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中医的特色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