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径探析

2017-05-30谢强蔡晓良

邓小平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位一体中国梦

谢强 蔡晓良

[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党和人民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处于关键期、决胜期,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现实,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显著提高文化整体实力;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的治理,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努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位一体;中国梦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战略目标,也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将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处于关键期、决胜期,要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径进行探析,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正确道路上树立坚定的信心,把“十三五”规划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政治保障

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的优势,人民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的生命。全面小康是包括政治建设在内的小康,缺少政治建设的小康将是不完整、不全面的小康。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加强政治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政治保障。

(一)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中国能战胜一切困难并取得辉煌成就的关键所在。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正因为有了党的正确引领、坚强领导,才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才“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人民实现了从奴隶到主人、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迎来了从任人宰割、积贫积弱到独立自主、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现在,全国各族人民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而攻坚克难、奋勇向前,这就更加需要坚持党的坚强领导,确保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靠党把好前进的方向盘。

(二)保证人民当家做主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当家做主,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要求,更是宪法、法律的规定,习近平指出:“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句空话。”实行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就必须体现、落实在党的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和人民的切身利益的实现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不断扩大人民民主、拓寬民主渠道、丰富和发展民主形式、健全和完善民主制度,实现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的民主政治方案。

(三)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战略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实施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举措,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当前,我国在改革和开放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要合理解决这些牵动各方利益关系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就必须要用好法治思维、秉持法律准绳、强化法治力量,坚持在法治轨道上维护公平正义、协调利益关系、推进公正司法,确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期间社会生活井然有序。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突出党的领导和宪法的权威,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法治覆盖领域的全面化和法治实施过程的透明化,在全社会形成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氛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法治上提供保障作用。

(四)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是由这个国家的经济基础决定的。我国在长期的经济发展基础上,形成了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即一个根本政治制度和三个基本政治制度。这些制度符合我国实情,满足了我国所需,有效地保证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有效协调了民族的关系和利益,有效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独立,发展了人民民主、增强了民族团结、维护了国家统一。实践表明,这些在中国本土形成的制度是有效率的,是最管用的,在新的历史时代条件下,我们要更好贯彻、坚持发展、不断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完善的制度保障。

(五)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现行的行政体制与国际复杂的发展形势、国内艰巨的发展任务还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的矛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还存在着一些不相符合的问题,这些矛盾与问题影响着政府职能的履行,制约着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以系统的政治智慧、坚定的政治决心,不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让行政体制在改革上迈出新的步伐、改出新的天地。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核心是要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要明确权力清单与负面清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坚持各有所为、共同推进。政府既要履行管理职能,又要履行服务职能,要提高管理能力与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推进简政放权,建设便民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二、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是国家繁荣、民生改善的根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只有主动适应、把握、引领这一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努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一)树立正确的经济发展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归根到底要靠发展,因为发展仍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因素。而经济发展必须是健康的、可持续的、有质量的。为此,要牢固树立正确的经济发展观,坚持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现方式转变、结构调整的科学发展;坚持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尊崇自然、绿色环保的健康发展;坚持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做到发展成果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公平公正、共建共享的和谐发展。我们要的发展,是提高经济质量的发展和增加经济效益的发展,是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发展。我们树立正确的经济发展观,就是要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发展结构,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正确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加强经济建设,需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而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作用是相辅相成、协同发力。正确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要用辩证思维,坚持“两点论”,把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有效结合起来,在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政府坚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三)主动适应、准确把握、顺利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三期叠加”阶段,面临着经济发展速度换挡节点、结构调整节点、动力转换节点,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虽然我国经济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但经济发展的基本特质、支撑基础、前进态势没有变,仍大有可为,这就要求我们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这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事實、不违背规律,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就是从时间和空间的大角度审视我国发展,坚持辩证思维看问题,自觉克服错误倾向;顺利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就是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转变从过去看经济增长速度有多快为现在看经济质量和效益有多好。这样,才能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纵观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的发展,创新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推动国家、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正如习近平谈到创新的重要性时指出:“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经济的发展需要创新作为动力,小康社会的建成更需要创新发展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国际上是大势所趋,是形成经济发展新动力的源泉,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战略举措。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要让创新贯穿于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全过程,就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环境、制度,让创新成为我国抢占国际科技制高点的有力优势,加快推动我国经济从大国迈向强国。

(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结构性的矛盾与问题。当前,这些结构性问题正制约着我国经济健康发展,也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要解决这些结构性问题,以此推动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从供给侧发力,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下决心、出狠招,实现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转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重点任务是促进生产力发展,既要去库存又要降成本,既要提高供给产品的质量又要跟进供给产品的服务,从而推进结构调整、扩大有效供给、增强供需平衡,从根本上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生态环境需要。

三、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显著提高文化整体实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精神支撑

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必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必定有文化的繁荣与昌盛。没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没有精神的支撑与保障,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因此,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精神支撑的需要。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正确道路

道路关乎着前途与命运。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推动文化的大发展与大繁荣,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正确道路,即“坚持为人民服务……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国发展的是社会主义文化,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文化;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正确的道路上,沿着正确的方向顺利发展。

(二)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

习近平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一刻也不能削弱、忽视意识形态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为此,我们必须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要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坚定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和为民服务;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新闻舆论媒体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牢牢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成为党和人民的喉舌;要坚持各级党委肩负起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

(三)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在社会文化中起着中轴作用,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今天的中国,我们的国家、民族、人民最应该培育和践行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它与我国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相呼应,包含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必须通过发挥教育、宣传的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国人的思想和行为。

(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历史渊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基。文化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我们要高度重视、倍加珍惜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召唤力,凝聚着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召唤着全国人民的斗志和闯劲,对促进中华民族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起着重要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性,更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我们要吸收和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在新的时代下仍充满生机、保持活力,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创造条件,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文化根基不断得到巩固。

(五)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前提条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健康向上的文化、社会主义大众文化是人民的精神追求。然而,目前社会上还存在着腐朽文化与落后文化,腐蚀着人们的精神世界,破坏着文化环境。因此,要倡导文艺作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同时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不断净化网络环境,不断增加文艺作品的数量和提高文艺作品的质量,不断丰富文艺作品的题材和内涵,使文艺作品不仅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鼓舞斗志的革命文化,而且还涵盖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体现健康向上的中国风貌,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让人民从中汲取有价值的营养,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不断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四、加强和创新社会的治理,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和谐氛围

加强社会建设既是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保证,也是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的良好社会环境,其重点是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的科学化水平和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通过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改革发展所取得的成果来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实现共享发展,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面。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要创新社会治理、提高治理能力,必须实现从传统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的历史性转变,就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来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注重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完善党委领导、健全政府主导、引导社会组织发展、激发社会力量活力、鼓励人民群众参与,不断加强建设社会治理基础制度,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解、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要注重社会治理方式的创新,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实现社会治理方式多样化、精细化、科学化。

(二)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民族兴旺和社会发展的基石,不仅决定着民族的今天,而且事关着国家的未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既是促进人们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加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就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培养人才为核心,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内涵发展;就要注重教育公平,坚持教育的普惠性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向偏远农村、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重点倾斜,不断缩小教育发展中的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校际差距,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三)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和二元结构矛盾,一直制约着农村的发展,挫伤着农民的积极性,影响着农业的生产。没有农村的全面发展,没有农民的全力参与,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都要共同步入小康、平等享受小康。統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既是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形成各得其所的局面追求,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全面覆盖群众面的基础。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就要做到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培育新型化农民,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四)提高就业质量和增加居民收入

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是民生之源。全面小康社会是人们各显其能、各得其所的社会。没有人们的安居乐业,没有人们的稳定收入,就没有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因此,提高就业质量和增加居民收入,既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最直接的方式,也是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铺垫的民生条件。提高就业质量,就是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切实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着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让劳动者实现人人能就业、个个有工作;增加居民收入,就是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实现发展成果人民共享。

(五)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

全面小康,重在全面,是不让一个贫困地区、一个少数民族落下的小康。“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承载着全国人民对摆脱贫困、实现富裕生活的共同期盼。因此,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又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就是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策略,加大扶贫力度、创新扶贫方式,兼顾采取党建扶贫举措、教育扶贫举措、生态扶贫举措、源扶贫举措、合力扶贫举措,打通扶贫脱贫、迈向富裕的“最后一公里”,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

五、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努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环境

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小康是否全面,生態环境质量是关键。党的十八大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着重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并把它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表明了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作用,显示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突出的地位。然而,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不少的地方面临资源枯竭、环境严重污染、生态严重破坏等生态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了美丽中国的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背道而驰。因此,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努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极端现实的紧迫性。

(一)树立生态文明建设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观念是否正确影响着行动的成败。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高度重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符合了国家发展的需要,顺应了时代潮流的趋势。“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为此,我们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观念,做到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群众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作为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坚持保护环境,在全社会形成爱护、保护、建设环境的良好风气,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做到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

(二)坚定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坚持绿色发展新理念。绿色发展理念以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问题为重点,以满足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为体现,以形成绿色发展方式、生活方式为途径,以推进中国永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坚定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就要贯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进行全面节约资源并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推动形成勤俭节约资源的良好风气;对环境要加大保护、治理力度,坚持保护环境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坚定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就要坚定走文明发展道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促进中国的健康、持续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保护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制度的规范和引导,依靠法治的约束和限制。然而,我国在生态环保方面还存在着制度不完善、法制不健全等问题,这严重制约着生态的保护。正如习近平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因此,要完善生态保护制度,让生态文明建设在制度化轨道上前行。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都强调了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实行最严格的制度保护生态,必须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必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立环保监察巡视机制、落实环保主要责任制度;必须建立健全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建立生态价值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

(四)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唯GDP论英雄的政绩观背景下,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的不和谐,主要表现在以资源的高消耗、废弃物的高排放为代价来换取经济低效益的发展,最终导致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解决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问题需要依靠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正确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消费方式。坚持绿色生产方式,就要加强企业节能减排意识,将环保意识贯穿到生产全过程,采用先进技术、运用高科技设备,以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来形成循环生产、低碳生产、清洁生产的方式;坚持绿色消费方式,就要提高全民生态建设意识,将环保意识落实到实际行动上,来形成健康消费、文明消费、绿色消费的方式。

(五)加强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

当今世界,各国发展成了联系密切、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命运共同体。因此,生态环保问题俨然已跨越了国界,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需要全球共同来应对与治理。推动国际合作,实现全球治理,走国际社会共同谋划的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是我们解决生态环保问题的必要措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需要国内加强生态环保建设,也需要国际合作推进全球治理,为我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问题的全球治理,需要建立公平、有效、共同遵守的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各国要加强合作、妥善处理分歧、尽显诚意、齐心协力、实现互利共赢,共同推动全球可持续的发展、共同构建人类绿色的家园。

猜你喜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位一体中国梦
发生逻辑、哲学意蕴与当代价值: “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多维透视
如何有效发挥离退休干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实施“十个全覆盖”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农村文化建设思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农村文化建设思考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