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李煜后期词中的思家念乡

2017-05-30陈奇

大东方 2017年7期
关键词:李煜

摘 要 以亡国被俘为界可将李煜的词分为前后两期,李煜后期词大多以表达去国怀乡、亡国被俘的忧愁之感为主。本文主要在爬梳李煜后期词的基础上,探讨李煜后期词中表达的思家念乡。

关键词 李煜;思家念乡;后期词

李煜后期词共14 首。在亡国被俘后,李煜沦为阶下囚,在宋朝廷备受压迫、毫无自尊。由晚唐国主沦为北宋俘虏,李煜经历了由奢入俭、由甜到苦的急转折。人生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人,都会用极其悲观的眼光看世界,李煜的作品确实有其他人所没有的境界,这种境界能让读者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体会与其一致的情感。在整个历史背景、生活状态的巨大落差和压抑屈辱的心情变化下,他词作的情感基调和色彩风格也似乎完成了水从沸点到零点的巨变,完全跳脱了以往的靡靡之音,而着重突出孤独者的自白。

李煜在汴梁过了两年的囚徒生活,这使他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白衣纱帽待罪于明德楼下,听任两朝天子对其命运的摆布。他在写给金陵旧宫人的信中说: “此中日夕只以泪洗面”,“时悔杀了潘佑和李平”,屈辱、悔恨和伤感可想而知。也许此刻,李煜才真正感悟到什么是残酷的政治、无常的人生。对往昔生活的回顾,对故国江山的眷恋,对过去错误的追悔,对人生自由的渴望,词人把这一切都写入词中,使他这一时期的词具有一种无比感人的艺术魅力。

《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李煜将人生的无限怅恨寄寓在暮春残景的描绘之中,面对被凄风寒雨昼夜摧残的杏花红蕊而感到无可奈何。词人家亡国破,因而敏感于眼前季节时序之变化,花之处境亦人之处境,无力护花亦即无力护国之语意双关。祖父辛苦开创的南唐基业毁于己手,回首往事更是寸断肝肠,这绵绵的愁思和悔恨有如东逝的流水,无穷无尽。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将苦涩凄凉渗入到帘外的残春景象,痛苦的囚徒生活和梦境的片刻欢娱,又折射出词人思念故国的感伤情绪,只有在梦境中,词人才会忘记自己是个阶下之囚,才会贪恋那片刻的欢娱。泪眼登楼,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词人朝思暮想的故国,如今已如流水落花般随春而去,今昔生活的境遇,真有如天上人间的轮回。词人在梦与现实的对照中,理出了血泪浸透的情丝,感叹那逝去的人生经历。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凄凉的秋夜,词人愁绪难遣,独自默默登楼。那随风飘落的梧桐叶和头上那弯新月,又勾起词人多少愁苦与悲伤。“无言”,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藏的多少不能与人倾吐的孤寂与悔恨,“锁”字又写出了环境的死寂,此种意象与“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形成鲜明的对照。面对此景,这位昔日的南唐国主心中又涌动着怎样的离愁别绪,是追忆“笙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的富贵荣华,还是痛悔“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的生离死别。这诸多的愁恨哽咽于词人的心头难以排遣,有如那裹缚全身“剪不断,理还乱”的乱丝,不可超脱、不可回味。

李煜虽身为臣虏,但心灵是高贵的。当高贵的心灵一再受到伤害、侮辱甚或摧残时,他不再掩饰了,选择用他那颗特有的诗心来抗争,任故国之思和亡国之恨奔涌其间。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全词通篇以问答的形式,描绘出词人悲恨相续的心理过程。春花秋月是人生中难得的良辰美景,本应令人欣喜,但对日夕以泪洗面的囚徒来说,已了无意趣。越是良辰美景,越能诱发他对痛苦往事的回忆,越是回忆往事,越会带给他无穷无尽的精神折磨。“何时了”三字虽问得离奇,却表明了词人对生命决绝的心态。接着他从囚徒的狭小天地联想到故国,“不堪回首”便是滴血之语。李煜触景生情,一任故国之思和亡国屈辱之恨,如江水般涌泄,从春花秋月到小楼东风,从雕栏玉砌到朱颜改变,几乎每一个字都浸透了词人孤独绝望泣血之心,反映了人类悲悯的共同情感。李煜的词,真实地反映了他一生的生活和情感经历,尤其是他后期抒寫故国之思、亡国之恨的作品,充满了感伤主义情怀和悲剧色彩。词人以写实笔法,恢复自己被扭曲了的人性和尊严,历历悲欢,字字血泪,是词人被俘后屈辱生活的真实画卷。李煜词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生愁苦和悔恨,不仅是一种个人的情绪和感触,更是用血泪书写成的不朽的生命篇章。正因为它反映了对人生毁灭的普遍深沉的挽歌式情调和悲剧性精神,具有悲悯的深刻普遍性,才得以在历代读者的心中产生巨大的共鸣。

李煜在写其愁恨时借助了许多载体,再加上其真挚情感,使原来抽象的愁恨变得具体可感,且造语新颖、奇特,颇能感人。“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一江春水喻愁,且九字一口气倾吐而出,更显示了浩荡不尽的愁思。王国维认为此句可以作李煜词的评语,可谓恰当之至。“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水长东”是永恒的自然现象,“人生长恨”则是主观思想,两者对比则道出了人生的失落感、藐小感、悲剧感。“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更是新奇,春天一到,小草蓬勃生长,而愁也似春草一样滋长的速度快,弥漫的范围广。“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用一种具体的动作方式描绘了离愁杂而多、杂而乱、理不清的无序状态。俞平伯说:“‘别是一般滋味也是离愁。剪不断,理还乱,还可形状,这却说不出,是更深一层的写法”。总之,李煜借用具体事物,使愁具体化,这愁中错综交织着国破之痛、离散之恨,有欢娱不在,也有追悔莫及,有物是人非之感,更有自然永恒、人生难测的叹息。

参考文献

[1]朱歡欢.论李煜悼亡诗的情感内涵[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1.

[2]张国军.李煜后期词的感伤情怀[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3).

[3]王力.悲剧人生铸伟词——李煜后期词的美学特质[J].语文教学通,2011(3).

作者简介:陈奇(1993-),女,山东滨州人,聊城大学文学院15级研究生秘书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现代文秘与应用写作。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文学院15级研究生秘书学专业)

猜你喜欢

李煜
半小时漫画宋词之词帝李煜
李煜
李煜作品
我们家的小“坑货”
误做皇帝的李煜
简述李煜诗词中的音乐元素
纳兰词与李煜词之愁思比较研究
捣练子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词中的直白抒情
也谈李煜词作中春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