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怀念战友》的演唱风格及在电影中的作用

2017-05-30高维广

大东方 2017年7期
关键词:阿米尔战友班长

摘要 :《怀念战友》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是以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为背景,用音乐讲述电影中的故事,是这部电影中的一首插曲,由大词人赵心水与雷振邦共同完成词作,雷振邦谱曲。 《冰山上的来客》是一部经典的电影,在当年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怀念战友》也随着电影红了起来。富有文采,所以当年打动了千万的中国人,经久不衰。

关键词:战友情;家乡;地方文化;电影;亲情;雪

一首电影音乐的成功与失败取决于它与电影的结合是否完美。 它不是随心所欲, 只表现自我的个性, 而是作综合考虑, 并围绕电影表达出应有的情感。 在影片中就被用于抒发人物情感,其所用手法有两种:一是剧情的需要,直抒表白,抒发感情;二是激发联想,引发时空转变,表达感情。

一、剧情的需要,直抒表白,抒发感情

《冰山上的来客》讲述的是 1951 年夏天,新疆萨里尔山口的牧民纳乌茹孜, 从外地娶回一位冒名古兰丹姆的新娘子,新来的边防战士阿米尔发觉新娘子是自己失散多年的恋人, 从而勾起童年的一段辛酸回憶,一系列的阴谋围绕真假古兰丹姆展开,敌我双方开始了你死我活的较量,最终,我边防战士在杨排长的指挥下,将敌特分子一网打尽。 当影片发展到这里,需要表达情感,表达杨排长的悲痛之情, 以引起观众的共鸣。 画面中,“向天鸣枪”,“吼叫式的命令”“雪崩地裂”, 这里用音乐完美地表达了情感,在音乐强烈地推出一串上行急行音阶后,音乐进入第一部分。“ 天山脚下是我亲爱的故乡 …… 哈蜜瓜断了秧。 ”这部分音乐旋律进行得较平稳,没有大跳,表现得柔和、深沉,由心而生,非常忧伤。从歌词上,“天山脚下是我可爱的故乡,当我离开它的时候,好像那哈密瓜断了瓜秧。 ”此句表现了战士怀念家乡,怀念与战友一起的日子;“白杨树下住着我心上的姑娘,当我和她分别后,好像那都他尔闲挂在墙上”。 此句表现了战士怀念爱人, 但他们即将远去, 心中十分忧伤,表现得情深似海,感人肺腑。

当故事情节继续发展到得知一班长牺牲时,音乐发展到第二部分,音乐第 19 小节、第 23 小节突然八度大跳,音区提高并保持持续高潮,犹如从心中呐喊而出,尽情抒发。 此段音乐表达的是杨排长与战士们对一班长和阿米尔的怀念之情, 以及不能再与战友一起战斗、再不能看到战友的悲痛之情,表现战友之间感情是义重如山,震撼人心。 《怀念战友》是以画内音乐形式,音画同步的关系出现在影片中。 音乐的音源来自屏幕的画面之中,是一个战士所唱。 从声乐艺术的角度来看,“战士” 的演唱技术水平比起现在的一些歌唱家所唱的虽说差强人意, 但是这首歌却得到了成功,不仅得到观众的接受,并广泛流传。 原因在哪? 一方面是当时的大众审美观的不同,另一方面就是画内音乐手法的运用, 使音乐表达感情更真实,画面更真实,能被观众所接受。 所以说,我们在演唱时除了把握一定的声乐技术外, 更重要的是把握情感的表达,要真实,要能感动自己,感动听众。

二、激发联想,引发时空转变,表达感情

激发联想、引发时空转变、表达感情这一作用主要是运用在第一部分。 首先是旋律,旋律线几乎没有大跳,进行平稳,节奏、速度平缓,演唱得低沉、忧伤。音乐对人类感情的影响力已是大家公认的。 当音乐与歌词、画面搭配恰当,就可让人的潜意识不自觉地顺着歌词的意境产生联想。 其次,这一段音乐的歌词是:“天山脚下是我可爱的故乡,当我离开它的时候,好像那哈密瓜断了瓜秧。 白杨树下住着我心上的姑娘,当我和她分别后,好像那都他尔闲挂在墙上。 瓜秧断了哈密瓜依然香甜, 琴师回来都他尔还会再响。 ”联系当时的画面,“一班长和阿米尔像冰雕一样站在岗位上”,这段歌词就像勇士踏上征程之前所说的, 音乐很容易让观众联想到像冰雕一样站在岗位上的一班长和阿米尔。 让人觉得歌声是一班长和阿米尔所唱,表现了他们怀念家乡,怀念与战友一起的日子,怀念爱人,但我们即将远去,心中十分忧伤。 但这时的一班长已牺牲,阿米尔也还没脱离危险,不可能是他们所唱, 画面上是不可能让他们表达他们的情感,这时的音乐表现的又应该是他们表现的情感,音乐把在那一时空在画面上不可能表现的情感表现出来了。 这就是导演利用音乐激发观众的联想,引发时空转变,借以表达画面上不可能表达的情感。

歌曲先是从沉稳而沧桑的乐曲开始,进而变得深沉而真切,最后进入歌曲的高潮,抒发激情澎湃的对战友炽爱的感情。每当唱响这首歌,总会使人格外的激动,久久不能平静,这就是这首歌的魅 力。

总之,随着这部电影的热播,《怀念战友》这首电影插曲也在社会上广为流传,成为当时覆盖全国,从上到音乐殿堂,下到街头巷尾,普遍传唱的金曲。整首曲子富含着浓郁的新疆特有的塔吉克民族的民族特色,歌词通俗易懂,这首歌的创作背景是以实事故事为背景的,并在剧中班长牺牲后以画内音乐形式出現的,随着画面的滚动,音乐缓缓响起,机具催泪的瞬间,将整个画面变得立体,生动,充分表达出剧中人物的特有情感,并由他的战友演唱,表达对战友的怀念与不舍的战友之情。整首歌曲曲调忧伤,使听众能够瞬间读懂演唱者内心对战友的悲痛怀念的内心情感。虽然这首歌曲仅在电影中出现一次,但是它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旋律很好地表现了对牺牲的战友的怀念之情。

参考文献

[1]张艳辉. 浅析电影插曲《怀念战友》在影片中的作用[J]. 四川戏剧,2010( 02) .

[2]杨宝刚. 重温红色经典———简评音乐剧《冰山上的来客》[J]. 中国校外教育( 基教版) ,2009( 04) .

高维广(1988-),男,聊城大学音乐学院16级研究生,专业为音乐,研究方向为声乐表演。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阿米尔战友班长
差一点儿当班长
《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人物形象解读
为你,千千万万遍
战友是什么
班长的烦恼
不一样的风筝
永远是战友
永远是战友
一条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无言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