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传统 合音未来
2017-05-30王薇薇
王薇薇
摘 要: 2017年5月5日至7日,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召开“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成立大会暨音乐学术研讨与展演活动。大会共设立了院长论坛、学术研讨、11国音乐展演、7国音乐工作坊和“一带一路”乐器展等活动,既包含学术交流,也包括艺术交流。论坛内容主要围绕“丝绸之路与音乐传播”“木卡姆音乐与历史视角”“音乐文化遗产的延续与传播”“乐种与教学研究”四个专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 一带一路;音乐教育;音乐传播;音乐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J6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017)06-0059-04
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ysb.2017.06.010
中国两千多年前的“丝绸之路”是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主要通道。21世纪的今天,中国政府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即“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旨在建立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建立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之路,与建设促进各国文化交流、人民交往的造福之路。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明确了教育要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五通”(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提供两个方面的支撑:一是促进民心相通,二是提供人才支撑。音乐教育在以上两个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重要价值。音乐是跨越民族、文化、地域、历史,在不同的声音样貌中搭建起沟通心灵的桥梁。
2017年5月5日至7日,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召开“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成立大会暨音乐学术研讨与展演活动。会议在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锋和国际传统音乐学会秘书长斯文尼博·帕顿先生的大会主旨发言中拉开序幕。这次盛会是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音乐教育领域的前奏。“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的成立,为丝路沿线各国音乐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广阔而坚实的平台。会议旨在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音乐文化传统与现状的交流,搭建各国音乐文化交流学术平台;加强与丝绸之路音乐学院之间的教育教学合作,建立音乐交流与合作机制;加强对丝绸之路音乐文化遗产的研究,建设国别和区域音乐研究基地,与沿线国家学者合作开展音乐遗产活态化传承和创新性发展的课题研究。此次大会共设立了院长论坛、学术研讨、11国音乐展演、7国音乐工作坊和“一带一路”乐器展等活动,既包含学术交流,也包括艺术交流。
一、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主要包括院长论坛和来自丝路沿线国家音乐学院的专家教授之间的学术研讨两个部分。院长论坛有来自印度尼西亚、罗马尼亚、匈牙利、吉尔吉斯斯坦、斯洛文尼亚、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哈萨克斯坦、土耳其、孟加拉、爱沙尼亚、越南、塔吉克斯坦、伊朗、泰国15个国家的高等音乐学院的院长和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新疆艺术学院和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10 所国内音乐学院的院长进行交流讨论。他们从顶层设计上深入交流各自的办学经验,从各自的办学理念与特色出发,在合作办学、教师培训、学生互访等问题上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院长论坛发言分为几个方面:一是介绍各自音乐学院的办学理念、特色、条件以及优势,吸引人才,加强交流;二是面对各国所拥有的丰富的优秀音乐文化遗产,各国高校在音乐教育实施过程中,如何在现代社会更加有效地活态传承;三是从“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意义出发,立足地方文化资源,探讨各国、各地区的音乐传播与交流。其中,中国音乐学院王黎光院长提出,面对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华夏文化的深厚积淀,在提升文化自信心与高度文化自觉的前提下,当前建立“以中国音乐为元素、中国风格为基调、中国音乐家为载体、中国作品为表现的中国乐派”的重大意义。 西安音乐学院院长王真提出“丝绸之路”不仅是经济之路、文化之路,还是活态文化的生命体征的道路,要立足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打造“一带一路高等音乐研究院”的互动系统。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王州院长以泉州南音为例论述了海上丝绸之路音乐的传播与流变,总结了南音传播的“三缘”(亲缘、人缘、地缘)和“四共”(共同的民俗生活、共同的方言、共同熟悉的民间乐种、共同的艺术爱好和艺术情趣)的关系。
本次会议除了院长论坛之外,还有四场学术研讨和来自丝绸之路沿线7个国家的传统音乐工作坊。各国的学者带来了他们所关注领域的最新讯息,为我们了解丝路沿线各国传统音乐的传播、传承与发展现状提供了清晰的视角。各国的专家学者都有专业音乐的教育背景,其研究领域涉及哲学、社会学、经济学、传统音乐研究、民族音乐学、宗教音乐、音乐传播等专业。学术研讨分为四个专题,分别是“丝绸之路与音乐传播”“木卡姆音乐与历史视角”“音乐文化遗产的延续与传播”“乐种与教学研究”。
(一)丝绸之路与音乐传播
哈萨克斯坦朱根诺夫国立音乐学院的卡毕尔·卡里克夫从现象学的角度研究音乐遗产与音乐本体的路径。音乐在哈萨克斯坦人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丝绸之路将哈萨克斯坦文化、体验及教育与艺术的技术交流纳入到世界视野中意义重大。上海音乐学院赵维平通过大量丰富的历史史料以及多年的实地考察体验,阐述了历史上丝绸之路的概念。通过对丝路沿线大量石窟、壁画中保留的古代乐谱、乐器的研究,探寻以汉唐为中心的丝路中国段出现的音乐现象。孟加拉达卡大学萨德·加米尔·阿米德梳理了三种艺术,即:梵语戏剧、伴有卷轴画的歌唱叙事艺术和密宗佛教舞蹈的表演传播线索,说明通过跨越喜马拉雅商路如何促进了上述表演艺术的传播“旅行”。中央音乐学院非遗研究中心王征从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古代文化遗址,以及历史文物中出土的大量乐舞图像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丝绸之路上的乐器传播,既有西域乐器向东方的流传,也有中原樂器向西域的传播发展。伊朗艺术大学穆罕默德·瑞扎·阿扎德法以波斯音乐为例,说明循环性的时间观念对波斯音乐的影响,并指出这种环形节拍的循环往复形式与苏菲派的世界观相谋合。中国音乐学院赵塔里木教授主要针对跨界音乐现象进行研究,指出跨界民族音乐现象普遍存在于陆上丝路沿线国家,跨界民族是旧日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也是当下丝路遗产的开拓者。中国陆路边境地区就有32个跨界民族,他主要对流传于中亚地区的东干回族民歌进行追溯,发现中亚东干回族民歌与西北地区回族的民族迁徙密切相关,并就该民歌的传承方式及其对中国民歌史的研究价值进行了论述。
(二)木卡姆音乐与历史视角
木卡姆是一种集歌、舞、乐为一体的综合性乐种,除具有大型套曲意思外,还有法则、规范、曲调等多种含义。广泛流传于中国新疆、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伊朗、伊拉克、埃及等中亚、西亚国家。因为其体裁多样、风格各异,节奏错综复杂,曲调极为丰富,而被作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中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音乐文化现象。2005年11月,木卡姆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会的塔吉克斯坦、中国新疆以及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专家,分别对流传于上述地区的木卡姆艺术进行了介绍。他们从木卡姆的音乐体裁形式(包括:艺术风格、曲式构成原则、节拍体系等)、历史演进、现状发展、传承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种古老的声乐套曲形式在中亚、西亚地区广泛流传,但称谓各异。伊朗(称为“达斯特尕赫”)、阿塞拜疆(称为“木嘎姆”)、伊拉克(称为“玛卡姆”)、阿尔及利亚(称为“努巴”)、乌兹别克斯坦(称为“玛科姆”)、中国新疆(称为“木卡姆)。会上,新疆艺术学院的阿才都赛米·阿不都热合曼用具体、生动的现场示范展示了普遍存在于新疆木卡姆艺术中的复合节拍的运用。中国艺术研究院项阳在《进入中土太常礼制仪式为用的西域乐舞》中指出“以部伎形态出现的西域乐舞,进入国家礼制仪式用乐中,对中土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并最终融入中土音乐文化的血脉之中”。
(三)音乐文化遗产的延续与传播
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申遗成功项目达39项,为世界之最,其中音乐类项目占三分之一。近几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成为热门话题。随着现代社会商业化、信息化的强势冲击,许多诞生于农耕社会的传统音乐的生存状况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丝路沿线国家保存着大量丰富的音乐文化遗产,各国专家、学者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对本国一些重要的音乐文化遗产如何传承、延续与传播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武汉音乐学院周耘做了题为《论音乐传统的延续与传统音乐的变迁》,他强调音乐文化的传统实际包涵“音乐传统”与“传统音乐”两个层面,当今社会尽管传统音乐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但我们不能被传统音乐变迁的假面而蒙蔽了音乐传统延续的实相。音乐传统是相对稳定的,而传统音乐处于变化之中,音乐传统的延续与传统音乐的变迁是音乐文化传承的一体两翼,要维持二者两翼平衡十分重要,对于传统音乐的变迁我们应该秉持期待胜于忧虑的心态。印度的阿奴帕姆·玛吉介教授亲自示范了印度古典音乐传统中的拉格体系(旋律与音符)和塔拉体系(节奏、节拍),拉格和塔拉是印度古典音乐的灵魂,只有深度掌握这两大体系原理并具体运用于音乐表演中,才能领会印度音乐的神韵。沈阳音乐学院的冯志莲教授以“东北大鼓”这一曲艺品种为个案研究,探讨了音乐类“非遗”传承的可行之路。提出切实可行的东北传统音乐资源与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相结合的几点策略,为其他“非遗类”传承项目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扎根于自身文化的同时放眼世界音乐,是多元文化音乐的主题。阿塞拜疆的叶加纳·阿库多瓦提到阿塞拜疆的国立音乐学院教育体系和音乐教育教学的核心原则为相互作用原则,即:将欧洲音乐与本国的音乐教育教学传统进行有机结合。吉尔吉斯斯坦的瑞兹雅·辛迪巴瓦提到对本国的大型史诗《玛纳斯》的普及吟唱,是当代吉尔吉斯斯坦文化复兴的重要手段。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高效、有利地保护与传承已成为全球各国的共同议题,在借鉴他国良好举措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本国的国情与受保护对象的实际情况。
(四)乐种与教学研究
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已经成为国际化、全球化的趋势。国际音乐教育联盟所倡导的多元音乐文化教育以“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拓展音乐的国际视野、 提倡音乐文化认同”为基本理念,具有“跨文化、多视角,开放性与多元性“的特点。2000年以来,中国大约有一百五十多所综合性大学的艺术课程中相继开设世界民族音乐课程,其中以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为此课程开设的先行军。此次会议中,中央音乐学院安平教授以印度音乐和印尼音乐教学为例,结合中央音乐学院的世界民族音乐教学,讲述了音乐中跨文化理解的重要性与实用性,并提倡在不同文化体系中交流与对话的共享、共建意义。泰国加润查·朝帕罗介绍了流行于泰国东北部的一种传统民间表演艺术Lam Klon的传承方式,并讲述了如何通过有效聆听、模仿以及口传心授的方式消融外国学生对泰国这种传统音乐的陌生感。美国卫斯理安大学教授苏玛萨姆是印度尼西亚甘美兰音乐演奏方面的专家,他凭借在美国教授印尼甘美兰音乐多年的切身经验,讲述了如何在美国传授印尼的甘美兰艺术,以及如何从甘美兰形成的社会背景中理解这一音乐门类。吉尔吉斯斯坦的艾米拉·考春布罗娃以葬礼哀乐Koshoks为例,探讨当代吉尔吉斯斯坦保存与推广文化遗产方面面临的挑战。
二、艺术交流
此次会议的精彩部分除了学术研讨之外,还有来自中亚、西亚、南亚等国的音乐家为我们带来的7场精彩的传统音乐工作坊。7场工作坊分别是塔吉克斯坦、泰国、伊朗、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传统音乐以及孟加拉传统舞蹈。各国音乐家带来了他们本国最具民族特色的乐器,如:Dutar、Tanbur、Kumoz、Nay、Dombra、Khaen等和器乐、声乐合奏形式(木卡姆以及声乐套曲)。由于以前对中亚、西亚国家的音乐仅仅停留在书面和音像资料的层面,如此别开生面的工作坊让观众与这些国家的音乐面对面的接触、聆听,提高了感性体验与理性认识,达到了知行合一。
从5月5日到7日,白天有两场小型音乐会,分别是新疆艺术学院师生共同演绎的“新疆木卡姆”专场和“中国—阿塞拜疆建交25周年纪念音乐会”。晚上共上演三场音乐会,音乐会与学术研讨主题遥相呼应,分别是“开幕式—中央音乐学院优秀音乐家专场”“从声音中寻觅历史”“从草原走向海洋”,三場音乐会展示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东南亚各国传统与现代音乐跨越时空的多层对话。“开幕式—中央音乐学院优秀音乐家专场”是由中央音乐学院的师生共同演绎完成的一场高水准、高规格的音乐会,由中央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演奏的《欢庆序曲》拉开序幕,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锋教授执棒的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演出的交响作品《舍赫拉查达》四个乐章为压轴终曲,为到场的各国使节和学者、音乐家们展示了我国音乐类最高学府的风采。值得一提的是,音乐会云集众多音乐精英人才,既有中国传统音乐作品的改编曲目,也有当今活跃于世界乐坛的音乐家创作作品,中西合璧,异彩风尘。
“从声音中寻觅历史”是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塞拜疆、吉尔吉斯斯坦、伊朗五国传统音乐的专场,本场音乐会历时四个小时。上述国家中前三个都演奏了本国的木卡姆艺术,这种古老的声乐、器乐套曲形式,印证了学术讲座中提及的木卡姆艺术,在中亚、西亚地区的广泛流传。通过艺术家精湛的表演,观众也可从中感知流传在这几国的木卡姆艺术的音乐风格间的差异。即:塔吉克斯坦沙什木卡姆婉转细腻,阿塞拜疆的木卡姆苍凉遒劲,乌兹别克斯坦的莎什木卡姆介于上述二者之间,中规中矩。吉尔吉斯思坦的演奏家展示了多种乐器,将我们带入茫茫草原,他们演奏的音乐,阳光温情而略带伤感。聆听伊朗传统音乐,仿佛领略到古波斯人在丝路商道上驼队的孤独前行的画面。
“从草原走向海洋”音乐会是哈萨克斯坦、越南、泰国、印度和孟加拉五国传统音乐舞蹈专场。哈萨克斯坦的五人“HasSak”乐队是哈萨克音乐学院的师生组合。他们自幼学习哈萨克斯坦传统乐器,五人会演奏三十多种民间乐器,涉猎的曲目有古代作品、改编作品以及新创作的现代作品。越南传统音乐由中央音乐学院培养的博士阮氏华灯女士表演了几种富有越南民族特色的传统乐器。泰国音乐是以乐器独奏、合奏,歌曲演唱等多种形式而展示的。东南亚地区的音乐以单旋律、线性思维为主,风格细腻委婉、含蓄动人。来自北印度的西塔尔琴演奏家阿奴帕姆不仅在讲座中详细讲解了印度的古典音乐,还用北印度最具代表性的乐器——西塔尔琴向大家展示印度古典音乐的魅力。来自孟加拉的舞蹈家们以独舞和双人舞的形式呈现了孟加拉的传统艺术形式。
在当下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背景下,此次“一带一路”教育联盟大会的顺利召开意义重大,不仅增进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友谊,也为彼此拓展跨文化交流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中国会以更加包容、寬广的心态,与世界其他国家在文化、政治、经济等各领域上的共建、共通、共享、共荣的政治策略。从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到今天的“一带一路”,带来的是更多文化互动的机遇,文化是软实力,音乐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中央音乐学院发起的“一带一路”国际教育联盟大会的成立,势必会促进各国音乐文化的良性互动、交流与共同进步,也为当今音乐教育事业提升多元音乐文化视野,具有重要的开拓作用和价值。希望这种交流活动常态化,为年轻的后起之秀搭建跨文化交流的平台,让中国音乐能够更加频繁地在国际舞台上唱(奏)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