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意境”标准
2017-05-30陈晓娟
陈晓娟
摘 要: 当代艺术创作流派纷呈、手法多样,与之相应的当代艺术批评还未能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清晰的评判标准。“意境”虽源于古典诗论,同时也是具有鲜明的现代文艺学色彩的批评术语,在当代艺术批评中重构意境标准,为当代艺术提供一套可供参考的评价体系,对于传统理论资源的当代转型和艺术批评学的学科建构都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意境;重构;当代艺术批评
中图分类号:J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017)06-0038-04
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ysb.2017.06.006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开始传入文革后的中国,当代艺术受此影响而发端。艺术家开始对历史进行反思,积极借鉴西方现代艺术形式,进行探索性的当代艺术创作,创作出了一批优秀的艺术作品。19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術走向了国际舞台,当代艺术家开始探讨当代艺术的民族身份问题,在艺术形式上强调差异性,体现了当代艺术的不断深化和成熟的过程。中国当代艺术虽然发展时间较短,但在国际艺术市场上的影响却在不断加大,事实上,中国当代画家进入国际流行话语圈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同时期的欧洲画家。中国当代艺术批评与艺术创作几乎是同时代发展起来的。1980年代的批评家是现代主义理论的传播者和先锋艺术的介绍者,1990年代批评家开始关注艺术体制的重要性。进入21世纪,批评家进一步关注艺术中反映的社会问题,关注艺术与政治话语、国际身份之间的关系,也有很多批评家开始进行整理工作,希望以一定的艺术观为线索,勾勒当代艺术的历史。
事实上,在中国当代艺术呈现繁荣景象的同时,艺术批评与理论却相对来说处在一个逐渐失语的状态。国内每年大大小小举办很多次美术展览,分别冠以各类响亮的、具有表现力的名号,批评性的话语层出不穷,但批评标准却始终阙如。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批评家与艺术家、画廊、画展等艺术媒体之间的利益联系过于紧密,这使他们失去了应有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当代艺术批评家大多数是艺术媒体的从业人员,如美术杂志的编辑、美术馆的负责人、美展的策划人或主持人,这些批评家与艺术市场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他们的批评话语往往暴露出各执一词、各抒己见,缺乏统一的标准和严密的理论体系等问题。当代艺术批评理论需要有一套可供参考的评价体系,对美术史家们所关心的“价值观”问题的做一个回应。而这一评价体系并不能直接参照西方的艺术思潮或借用西方的批评术语,因为西方艺术发展所经历的过程是不可复制的,中国当代艺术只能采用符合中国艺术实践行为和实践心理的术语。
一、建立当代艺术批评理论体系的探索
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大批西式学科引入并逐渐形成我国的新的学术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美术学”学科,它将国画、油画等多个画种,以及雕塑、工艺等门类囊括在内,这使得我国以国画为唯一研究对象的传统“画论”处在了美术理论的“边缘化”位置,强调诗画相通、情景交融、笔墨趣味的中国画美学退让到“古代画论”的小圈子,美术理论的主导地位被以主观、客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写实、抽象等概念为线索构建的带有反映论、表现论或实践论色彩的理论占据。从1995年开始,文论界率先兴起了关于民族理论话语的“失语”与“重建”的热烈讨论,这一讨论至今仍在继续。
在美术理论界,批评家对于古典批评范畴的当代转型等理论界所关心的热点问题也做出了相应的探索。20世纪90年代初,美术批评家刘骁纯就出版论文集《解体与重建:论中国当代美术》[1],对中国当代美术现状进行了深度思考,持“艺术史就是艺术确认自身并解体自身的历史”的观点,并认为艺术家与理论家只有在历史的解体与跨时空的借鉴的基础上才能重建新的艺术大厦,这是理论家较早倡导的当代美术“重建”的提法。顾丞峰在论文《“文化全球化”与美术批评的任务》[2]中也指出了当代美术批评的“失语”问题,指出在后现代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以现代传媒为载体的大众文化正在消解精英文化的地位,美术领域中自1990年代以来所出现的消解崇高、图像狂欢、强调感觉的惟一性等倾向,新兴的材料与诸如装置、行为以及影像方式等的大量出现,都在呼吁当代美术批评建立新标准的可能性。2003年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主题“造境”,是策展人范迪安为了应对全球化的艺术语境而对中国传统批评语汇的创造性发掘,该词可以看成是对当代艺术的一种解码方式,对艺术的重新定义和再解释,被批评家认为是“整合了语言学与社会学、传统与现代”,将传统山水画和园林美学向“空间-人-物”转化的文化象征。海外学者对中国当代美术批评的发展也有评述,并逐渐有系统化的倾向。如艺术史家巫鸿,在其访谈《站在美术史的角度考察当代艺术》[3]中,他指出中国当代美术批评最为缺乏的就是批评的标准问题,中国当代艺术不能直接套用西方的标准,因此建立自己的学理标准,完善当代艺术叙述和评判的系统是当务之急。
以上是相关学者对建立新批评标准的呼吁,将之在实践中进行尝试并形成具有一定的体系和影响力的是当代艺术策展人和批评家高名潞。他在《意派论:一个颠覆再现的理论》[4]一书中,提出一个不同于西方再现哲学的理论系统——“意派”论,并力图将该理论与中国现当代艺术历史的发展进程相结合,使之成为具有包容性、全球性且针对当代艺术的新理论。此外,值得一提的相关论文还有,赵绪成《“四大气象”是当代中国画评判的基本标准》[5]、潘公凯《中国现代美术之路:“自觉”与“四大主义”——一个基于现代性反思的美术史叙述》[6]、彭锋《意象之路:有关中国当代艺术的一种试探性理论》[7]等,不同学者都从传统画论中汲取营养来创造新词或改造已有词汇,试图以此重建当代艺术批评话语体系。
当代的艺术批评是由多种声音组成的,部分自由批评家比学院派的批评家更为直接,或对相关艺术家和作品冠以一些夸大而不切实际的称号或意义;或者极讽刺之能事,对部分艺术家及其作品措辞尖刻。采用什么样的批评方式固然是批评家的自由,但这往往让当代艺术的局外人或初涉猎者无所适从。在这种情况下,借用“意境”范畴来重构当代艺术批评,将传统美学中平和、虚静、情同身受、难以言说的审美境界作为一把标尺,去衡量和考察其在当代艺术作品中的思想内涵与物化形式,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在艺术媒介、形式与过程之上对语言、意象、韵味、观念、境界的把握和玩味,这应该成是当代艺术批评给予阅读者的真正启示。
二、“意境”成为批评标准的可能
“意境”范畴是从古典诗学进入现当代的艺术批评领域,其外延已被文艺学家不断扩展和放大,然而就其核心价值观来讲,意境保有了传统绘画批评中的“意与境偕”的词义内核,强调艺术家之“意”在作品中进入高度自觉之“境”。“意”在现代汉语中可以阐释为艺术家的思想、感情、意志等主观因素的各方面,艺术意境可以在宽泛的意义上理解为艺术家的意志在作品达到的自由自觉的境界。
当代艺术作品尤其强调以抽象、行为、影像等手段为表达形式,在采用非写实、非再现、反具象的表现手法和艺术语言时,是完全非传统、西化、后现代的,但是在这些形式背后,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仍然呈现或者说是曲折地呈现了我国的当代社会的思维方式和时代风貌,既是在全球化的后现代文化语境下对传统表现手法的解构,也是对民族潜在文化传承的契合。
就形式与材料上来讲,当代艺术中不管是采用西式的绘画或构成材料,还是接受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如装置、行为、影像等,都几乎是无边界的,远远超出了传统承载意境的艺术作品所能够使用的方式。但材料与媒介本身只是艺术之“意”的外在寄托,从理论上讲,任何材料都可能是艺术之“意”通向自足之“境”的途径。无论是蔡国强的形式各异的烟火装置作品,还是曾梵志所画的头大身小的面具系列油画,都可以从中读出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艺术“意志”的存在和艺术“境界”追求。
从艺术创作的主体来讲,中国艺术家的思维模式不可能完全等同于西方艺术家,因为汉语言文化符号的长期历史积淀,艺术家会在有意无意之中在作品中加入了民族文化与中国元素,徐冰以汉字为元素所刻的“天书”文字是来源于传统汉字和书籍制版的滋养,他的新英文书法能引起英语世界的广泛关注,也是因为他尝试将汉字的“形”“意”结合的特点实验性地贯注到英文书写当中。这类艺术作品的阐释和艺术观念的发掘需要有针对性的系列性的批评文章,更需要一整套的批评理论系统,而建立当代艺术批评系统的一个无法绕过的关键词就是“意境”。
就中国当代艺术实践的全貌来看,大量采用抽象与变形手法的当代艺术同样存在传统山水画所说的“含道映物”的品质,形式上的大胆突破和革新,采用新颖夸张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表达方式,并不妨碍中国当代艺术家包括海外华人艺术家,继承汉语言文字中“象形”“指事”“表意”的抽象能力,和传统文化中求“中和”、重“气韵”的深远传统,当代美术中的“抽象”与“实验”不能仅仅解读成对西方相应表现手段的简单模仿,而是古典写意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另一种形式的复兴。人们可以从当代的“抽象艺术”中看到许多传统“写意艺术”的折射,好像是传统艺术的生命力的自然延伸,是传统艺术在当下的自然复苏,构建当代艺术批评的意境标准也是对这一趋势的顺应。
三、“意境”作为批评标准的理论构想
“重构”(reconstruct)原意是指对已有的程序进行结构调整,以适应新的运行环境。而意境重构,就是对意境原有的各个词义项进行重新整合或调整,使之能适合当代艺术的形式语言和内涵特征。意境重构包含解构、整合和再构三个过程,解构是对传统意境理论所针对的艺术程式,如构图、笔墨、设色、构图等载体形式方面的打破,也是对相应的艺术理论话语如传神、气韵、情景等系列概念的程式化倾向的打破;整合是指多种文化圈之间由接受者进行的自由适应、选择和改造,从而阐释在传统或古典意义难以解读,但结合现代文化以及外来文化则迎刃而解的艺术现象;再构即再次建构某种具有启发性和可推广性的理论或实践形式,这种形式即使在短期内不能完备,也是历史程式中的程式解构和新元素的整合,从而产生新形态的实时进程。
传统“意境”是中国传统山水画所展示出的“天人合一、物我相融”的空间意识的集中体现,诗词曲、山水画、古典园林等都是传统艺术中公认最具“意境”特征的艺术形式,也是在观念层面上当代艺术无法回避并且不自觉带入其中的“中国特色”。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代艺术创作中出现将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当代艺术语言符号的思潮,这一思潮的早期是传统图式的直接借用,后期则是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抽取、象征、反讽或隐喻的再利用。这成为“意境重构”的直接的在视觉作品中的源泉,用理论话语来概括这一现象,并以此为途径挖掘当代艺术中或隐或显的中国图式、元素、观念,同时探索“重构”后的作品“意境”,即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相结合的基础上产生的当代艺术的审美结构也就呼之欲出了。当代艺术中的意境重构并不是外在于艺术创作现象之上的理论介入,而是当代艺术发展的自我塑造和自我建构。当代艺术的意境重构在原有的艺术文本解构与多元化的文化整合的基础上形成,它超越了形式层面上的重新组织或重新建立的意义,而是在手法、技术、内涵、策略、观念上与已有模式拉开距离,并指向旧模式上未能触及的新意义。
中国当代艺术的精英作品一方面具有时代性、革命性、开放性等特征,以传统绘画的传统性、保守性、内敛性等形成对比,同时又以其较为明显的民族性、独立性、稳定性与西方当代艺术的国际性、依附性、可塑性等特征之间拉开相对的距离。当代艺术批评既不再能用传统画论中的笔墨格调来衡量,更不能以写实性与反映功能来要求,只有持综合评判、多重角度、多元重组的观点,才能概括出当代艺术在重构“意境”方面所做的努力。当代艺术批评的意境重构,可以包含三个方面。
首先,意境重构的历史研究,关注近三十年当代艺术史的主导风格的演变历程。当代艺术从文革后期的现实主义发展而为抽象表现的过程,可以分为1980年代、1990年代、21世纪这三个时期来分析当代艺术发展及其国际化的步骤,国际展览制度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并通过艺术手法与特征的变迁来追溯从盲从西方现代主义到重塑自我的形式语言、从追求国际认可到树立民族身份的过程。
其次,意境重构的形态研究,以不同的表达方式,如当代水墨、其它架上绘画以及综合媒介艺术创作等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关注当代艺术的语言中的传统媒材与实验手法、当代艺术的题材对经典主题的挪用、传统符号与当代图式的拼贴、现代水墨的解构性、抽象油画的表现性、新媒体藝术的虚拟性等都是不同形态的当代艺术意境的研究对象。
最后,意境重構的体系研究,研究当代艺术在“意境构成”中的意、象、境的关系、意境重构与意象形态的关系、表现意图与表现手段的关系、表达方式与既有范式关系等,以及当代艺术意境的语境,如大众化、全球化倾向、社会学转型等;当代艺术的意境特征研究,如怀旧特征、身体特征、反观特征、字学特征、讽世特征等等。
由于当代艺术的特殊性甚至在某些方面的颠覆性,在重构“意境”这一批评标准时,将与古典的境范畴形成两个方面的突破。首先是当代艺术意境不过多关注传统意境在形式美感和造型能力方面的要求,更多地关注当代艺术透过拼贴、挪用、隐喻或其他的表现手段所体现出的思想内涵,形成内容带动形式,以意入境的特征,这是对传统意境情景交融,内容与形式相谐的唯美主义的审美特征的突破;其次是关注当代艺术反叛多于协调、反思多于平和、不均衡多于均衡的内涵特征,这是当代艺术在先锋性、实验性和社会批判性方面表现出的与传统艺术多自足自娱之“境”的又一突破,当代艺术意境重构是建立在凸显艺术品的社会学属性,将艺术品作为社会文化生产的产物的意义之上的。
古典范畴的当代转型是一个难题,探索性地把“意境”审美引入到当代艺术批评之中将是有益的尝试。这一重构的过程任重道远,既要使古典画论研究者接受当代观念对传统“意境”范畴的部分性的颠覆,又要使当代前卫艺术家接受“意境”这一貌似未突破传统的古典术语,都必然要到长期的理论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中去寻找答案。只有用详尽的历史研究和形态研究作为基础,才能为批评理论体系研究打下坚实前提,才能保证理论建构的成果在面对具体作品案例分析时具备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刘骁纯.解体与重建:论中国当代美术[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3.
[2] 顾丞峰.“文化全球化”与美术批评的任务[EB/OL].http://www.szam.org/Content/SzamForum/ReadPaper.asp?pid=7.
[3] 胡震,巫鸿.站在美术史角度考察当代艺术 [EB/OL]. http://aami.artron.net/show_news.php?newid=43688/2008-4-15.
[4] 高名潞.意派论:一个颠覆再现的理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 赵绪成.“四大气象”是当代中国画评判的基本标准[J].国画家,2004(01).
[6] 潘公凯.中国现代美术之路:“自觉”与“四大主义”——一个基于现代性反思的美术史叙述[J].文艺研究,2007(04).
[7] 彭锋.意象之路:有关中国当代艺术的一种试探性理论[J].东方艺术,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