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计算环境下的联网审计实现途径研究

2017-05-30王慧聪

中国商论 2017年8期
关键词:深化实现途径云计算

王慧聪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许多社会活动都能依靠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来开展,从而大大提高效率。当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联网审计应运而生,并得到了专家和学者们的关注。本文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背景,从联网审计的概念、发展的必要性、实现的途径以及深化策略四个维度展开了详细分析,以期为云计算背景下联网审计的实际运用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云计算 联网审计 必要性 实现途径 深化

中图分类号:F2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3(b)-175-02

云计算是以虚拟化技术、分布式数据存储技术与海量数据处理技术为核心的一种虚拟化信息交互、共享和使用的计算模式。通过云计算可以让社会的软硬件资源、信息资源实现共享,并借助网络达到按需获取资源的目的,从而提高计算的效率,降低计算成本。

联网审计是指在网络互联的基础上,审计单位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进行采集、测评和分析,从而实现对被审计对象的收支等财务相关活动的有效监督。依托于云计算的联网审计技术主要包括数据的采集、传输、储存和分析处理四个关键环节,过程中主要涉及三方:一是第三方云服务商城,主要负责搭建云计算平台,实现审计数据的采集、储存和传输,此外,还需负责数据的监控,保证整个过程的信息安全;二是被审计单位,需要将自身的财务数据和信息上传到云计算平台;三是审计单位,其利用云计算技术开展联网审计活动,对审计对象的数据进行处理,实现智能化审计。联网审计中的三方及其相应的活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联网审计系统,借助云的信息协同功能,实现了信息的共享,提高了审计质量和效率[1]。

云计算环境下联网审计不涉及基建,无需购置大量硬件设施,能够大大降低联网审计的运作成本。因此,基于云计算的联网审计越来越受到企业青睐,已逐渐成为联网审计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云计算环境下的联网审计活动和技术进行分析探索,对我国审计的发展,尤其是联网审计的发展将会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1 实施基于云计算的联网审计的必要性

1.1 云计算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成熟,其自身具备了强大数据存储和处理的能力、可动态分配的灵活性、较低的使用成本以及专业安全高效的数据服务质量等优点,都促进了云计算技术在各行各业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云计算技术已成为我國新一代信息技术中的重要的发展对象之一。毫无疑问,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依托于云计算平台来搭建自己的运作系统,而这些企业都是审计单位的审计对象。由此可知,这些企业使用的云计算平台也将成为审计工作无法忽视的目标之一。云计算背景下的联网审计是云技术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2 联网审计自身优势的必然结果

区别于传统审计,基于云计算的联网审计在整合信息、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促进审计规范化、扩大审计范围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扩大了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审计监督工作要达到切实的效果,实施过程中必须不仅要做到可操作的范围要广、审计的内容要深,还要保证审计的结果应当能反映实际情况、基于事实给出的纠正措施要切实可行。由于是在云计算平台上对企业进行联网审计,因此,审计单位可以获得企业的海量数据信息,能对企业的活动进行实时检测、预警,从而保证了审计监督活动的范围和内容。第二,促进了审计资源的合理分配[2]。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我国被审计单位的数量达到188万个,对这些企业进行审计,工作任务繁重且艰辛。而且,这其中有不到百分之五是对国民经济、人民生活有着极为重大影响的企业。采用传统的审计,无法很好地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而依托于云计算平台的联网审计通过联网追踪技术,可以实时掌握企业的财务信息,根据实际需求,对审计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区别和处理好一般对象和重点对象的关系,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实施审计计划。

2 联网审计实现途径研究

当前,根据审计双方是否使用云平台,联网审计的实施方式主要有三种:其一是只有审计单位使用云计算平台;二是只有被审计单位使用云计算平台,三是审计双方都使用云平台。

2.1 仅审计单位使用

当只有审计单位独自使用云计算平台时,联网审计的实施方式为审计单位构建电子政务云平台,它也被称为联网报送审计数据方式。也就是说需要审计单位按时将收集的审计对象的财务信息数据录入到政务平台上,然后采用平台上已有的数据库、系统等工具对录入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得到的结果也会保存在政务平台上,并进行传递。然而,由于这种方式需要审计单位亲自采集、录入数据,工作量大,通常只适用于一些规模小的审计对象。

2.2 仅被审计单位使用

这种实施途径中,审计单位不使用云平台数据采集系统,而直接利用被审计对象的云平台完成审计活动,具体有两种操作方式:一种是审计单位利用被审计对象的云平台来进行信息的采集,再将获得信息直接通过网络传输的办法传递到审计单位的存储系统,最后完成对信息数据的分析、检查和取证。这种方式具有实时审计的优点。另一种是审计单位直接在被审计对象的云平台上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取证,最终只是将审计的取证传递到自己的审计系统中,然后基于取证得出结论,最后将结论返回到被审计对象的系统中。

2.3 审计双方都使用

这种方式下,如果审计活动的双方使用了同一个云平台,也就是说审计过程中涉及到的数据采集、存储、分析等各个环节都是在一个平台进行的,其中使用的资料和结果都会反馈到审计双方的系统中。如果审计活动中,双方使用的是不同的云平台,那么就必须在之前的基础上设置一个不同平台数据交换和传输的环节,只有增加了这个环节,审计双方的信息才能反馈到对方的系统中去。

3 云计算环境下的联网审计实施深化策略

当前,云计算环境下的联网审计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后续的发展空间巨大,许多方面仍有待完善和深化。

3.1 推广和加深聯网审计的实施开展

虽然联网审计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但仍然存在发展不均衡、使用范围较窄的问题。一些发达的地区,网络化和信息化已经非常普及,但一些区域还无法运用云计算技术开展联网审计;一些企业把自身的业务进行了完全网络化管理,而一些企业则依旧依靠手工操作。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不完善限制了联网审计的应用推广。

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加强企业业务的网络化和信息化程度,另一方面要普及云计算和联网审计的新概念,提高大众对它的认识和了解;对于一些网络化程度高的企业,应当积极宣传联网审计的优势,推动它建立联网审计系统。

3.2 强化联网审计的风险管控能力

网络一定会存在风险,基于云计算的联网审计无可避免也将面临新的风险。一方面,风险来源于审计本身,比如相关审计人员的不规范操作,擅自改动设置,相关人员为一己私利而对审计数据或者结果进行篡改,使审计结果不准确、不可靠。另一方面,风险来源于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比如系统感染病毒,相关数据可能被盗窃或者泄露,严重危害了审计数据的安全。

面对这些风险,首先应当建立完善和规范的管理制度,对审计系统的日常维护和操作的各个环节必须做到“有规可循、有规可依”;其次,要加强审计权限的控制,从而保证数据的安全;最后,加强网络和系统的抵御侵害的能力,建立强大的防火系统,从技术上保证系统的安全和可靠。

3.3 培养联网审计的相关人才

由于联网审计发展的时间较短,相应的人才培养还不能满足现有的需求,联网审计人才短缺。现实中,大部分审计人员具有非常丰富的现场审计经验,但是却没有计算机操作能力,或者一部分计算机操作能力非常强,但在审计工作上还缺乏积累。既懂审计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少之又少,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联网审计的使用效果。

因此,加强联网审计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迫在眉睫。对于审计经验丰富的人,应当注重培养他们的计算机技能,开展相应的学习班,对联网设计系统的操作进行培训讲解。对那些计算机能力强但缺乏审计经验的人员,则应当重点加强其审计方面知识的学习,以老员工带领新员工,在实际设计中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从而满足联网审计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4 结语

云计算背景下的联网审计能够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降低审计成本,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今后,将会得到更加广泛、更加深入的应用。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它的优势,规避风险,做好人才培养,推动我国审计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绮,陈伟.基于云计算的大型体育建设项目联网审计方法研究[J].财会通讯,2014(4).

[2] 李璐璐.试论联网审计的发展趋势[J].中国集体经济,2015(31).

猜你喜欢

深化实现途径云计算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深化策略
如何将创新阅读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
浅析我国公立医院在新医改下的财务管理目标和实现途径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评估准则国际化的路径探索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
实验云: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的助推器
云计算中的存储虚拟化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