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泉春歌

2017-05-30袁堂栋

公民导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巫山突击队古道

袁堂栋

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一个向上不屈的山岗,一个山花烂漫的村庄,一个让人牵挂的地方,一方充满希望的热土,这就是春泉。尽管前拥巫山新县城,后倚中洞桥水库,左靠在建的巫山神女峰机场,右傍未来的郑万高铁巫山桂花站,脚下是即将开工建设的巫山至大昌高速公路隧道,春泉村,仍是巫山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最难的五个村之一。

位于古道要塞邊的春泉,从来不曾寂寞,尽力履行着一方水土育一方人的职责,让人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春泉人在倾听马队铃声、欣赏行人身影、服务行旅客商的快乐里,经过认真观察、仔细谋划、辛勤耕耘,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成就了向家湾、杨家湾等聚族而居的院落,丰富了碾子坪、梭子淌等地奋斗的内涵,扩大了核桃坪、白果园等地特有植物部落的外延,彰显了鸦泉水、碑梁子等处永不消逝的人文情怀。

1971年,随着12马力机动船试制成功,大宁河航运提速,春泉古道逐渐冷清,巫山至福田公路修通后,人们出行有了更多的选择,除了访古寻幽者,春泉古道几乎见不到外地人的身影。

山路从此冷落,山岗就此沉寂,宁静之中暗藏着落后的危机,与世不争袒护着贫穷的祸根。流年似水。山上山下的距离逐渐拉大。人们像躲瘟疫一样回避着与春泉有关的人与事,尤其是谈婚论嫁的敏感话题。自从马郎婚前遭遇山下女子忽变,为情所困、沦为忠情疯哥后,这里只有披红挂彩嫁出去,没有吹吹打打娶进来,俨然成为青年男子情感的荒山。爱情苦酒酿出的悲剧,在这里演绎到了极致。

战争的烽烟远去了,和平的鸽子飞近了,虽然贫困的枷锁犹在,爱情的呻吟尚存,攻坚的困难还多,但挑战贫困的雄心已充分激发,春泉人决心发起集团式冲锋,让攻坚拔寨的呐喊驱散爱情的阴影,以甩脱贫困的行动提升自身的形象,用建设小康的气概实现全新的超越。

前行路上,春泉人始终在努力拼搏;奋进途中,帮扶团一直在鼎力相助;关键时刻,突击队立即在紧急行动!突击队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带着县委书记的重托,来了;突击队员,还有关注春泉村发展的人们,在队长的感召下,来了;生长于斯,准备大显身手干一番的春泉人闻讯后,来了!

站在高大的“三块石”前,突击队长的话语犹如冲锋号,极富感染力,声声敲到了春泉人的心坎上:春泉脱贫致富的时候到了!春泉的春天来了!独特的区位优势,良好的生态环境,众多的人文景观,较少污染的耕地,逐渐完善的设施,优厚的惠农政策,扎实的扶贫措施,纯朴的民俗风情,正在凝聚的人心,给了春泉劣势变优势千载难逢的机会,乡村旅游、蔬菜和干果等特色产业大有可为,前景一片光明!

海拔1760米的地方,当地人叫上马场,为春泉村和巫山新老县城山后的最高点,是欣赏巫山云海的一个绝妙去处。1760,巫山话的谐音就是“一起努力”。这是一种自然的力量,这是一个超脱的暗示,但要找回失落的光环,解除痴情哥的迷局,重振凤凰山的雄风,更多的还是要靠春泉人的自我努力和发挥。

猜你喜欢

巫山突击队古道
巫山一段云·情寄天涯
走古道
茶马古道的前世今生
寻网红彩虹路访突击队英雄
醉美巫山赏红叶
泰兴市 党员突击队 战“疫”急先锋
东海县应急处置突击队 出击疫情防控“疫”线
巫山
巫山怪石——天岩记
访茶马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