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竞赛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与创新思考

2017-05-30刘昊刘李明

工业设计 2017年8期
关键词:工业设计课程教学

刘昊 刘李明

摘 要:参与专业竞赛对促进工业设计专业发展的意义显而易见;但在课程教学中穿插竞赛环节时,其积极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引导学生参赛的方式和评价方法等;文章梳理近年来设计竞赛命题、内容等方面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课程为主导的设计竞赛的参与机制,旨在促进设计竞赛在工业设计教学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专业竞赛;工业设计;课程教学;参与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7)08-0131-02

Abstract:The significance of participating in discipline competitions is obviou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design. However, when discipline competition joins course teaching, its active role depends on the way of how to guide and how to evalua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a course - oriented competition mechanism , according to the changes of the discipline competition at recent years about the content and requirements. The goal is to make competitions work better on industrial design teaching.

Key Words:Discipline competition; Industrial design; Curriculum teaching; Mechanism

1工業设计专业竞赛的发展与变化

工业设计作为实践性质很强的一门专业,在其教学过程中穿插设计竞赛环节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但设计竞赛并不是为工业设计专业课程量身定制;泛化了的工业设计概念涵盖的内容不断增加,也使得设计竞赛在设计内容和要求上有较大差异,设计竞赛命题所注重的与人才培养所注重的也并不一定相同,因此,认识到专业竞赛发展中的变化十分重要。

1.1工业设计竞赛命题的变化

工业设计专业,开始关注的重点是产品本身[1]。当时的设计则多以具体某个产品的造型设计为命题,如:艾美特电暖器造型设计等;而近年来,随对工业设计概念认识的不断变化,工业设计的着眼点逐渐从产品本身挪开[1]。设计考虑的因素增加,可能性空间更大,因此而来的设计竞赛命题要求变得多样且更加概念化,往往是要求针对某一问题提出一套较为全面的解决策略和方法,如:以“不仅视界”为主题设计一款3D多感官的综合游戏体验空间;命题要求的变化,设计内容由单一变得综合,知识面要求更加广泛,而能力要求也更加全面。

1.2参赛主体的变化

以造型创新为要求的工业设计大赛,理应为工业设计专业背景的同学参赛更加具有优势,但是宽泛的知识面要求致使计算机、通讯工程、机械设计等专业的同学有了相同大小的发挥空间,比如:任何一款app的设计,要想让精艺的效果得以运转,都必须通过与计算机、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同学合作才能完成;这并不是否定不同专业之间的合作,而是在这对合作关系中谁占据主导地位的问题;由此可见,参与工业设计竞赛并非工业设计专业同学的专属,其他专业参赛者人数不断增加,使得工业设计专业的界限变得模糊,而这一结论在对2016年和2017年的“江苏省艺术设计大赛”中参赛的其他专业同学在总数中所占比例的统计中得以应证。

应对行业分工的变化,教育事业中对专业的细分等都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工业设计竞赛的发展与变化也不仅只有命题与参赛主体的变化,但这两点已足以说明:在工业设进行新一轮专业细分之前,竞赛机制的引入需要有适时的改变,才能更好的让竞赛服务于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工作。

2以课程为主导的设计竞赛机制

很多学校组织学生参与大大小小的设计竞赛,甚至让竞赛命题主导了课程内容,这对于提高专业知名度的确不失为一中行之有效的做法,但这样结果论的教学方式往往会导致课程系统性的缺失,比赛所要求并非课程所注重。因此,合理引导、指导学生参赛需要建立科学的参赛机制。

2.1根据课程选择比赛

过于概念化的设计竞赛题目是低年级同学无法驾驭的,初次参赛的经历对接触专业不久的同学来说很重要,他们对专业的信仰和对自我的肯定来源于成功,面对失败往往不能客观的分析原因,取代为一种对自我学习的否定,因此,筛选适合的比赛至关重要。

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来选择比赛;虽然早有人质疑工业设计专业教育的“三段式”培养模式[2],但是不能否定在工业设计较为成熟的课程体系中存在三种不同性质的课程,即:技能培养课程(表现技法)、基础原理培养课程(构成)和创意能力培养课程(仿生设计),行课遵守“技法—原理—创意”的程序;同学们接受知识的程度是由简单到复杂,能力由单一渐渐完善,具有阶段性特征;但众多的比赛,由于涉及行业领域不同,所以很难按照能力要求的高低来分门别类,即便分类,也与学生掌握知识的阶段性不相统一,因此,指导和组织学生参赛的第一步是通过教师的经验,根据某门具体课程的课程目标来选择竞赛;

2.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参赛观念

参加比赛并获得奖项对学生的能力无疑是一种肯定,以此对学生造成的影响也是具有利弊端的[3]。

第一,通过竞赛巩固知识,而非为了参与比赛而学习。追求企业、社会、行业以及教师对自我专业能力的肯定是学生参与竞赛的源动力,教师应将学生的这种动力转化为对专业知识与能力学习的渴望;但受到肯定的背后是奖学金、升学、高新入职等更高的利益关系,这些利诱是学生难以正视的,由此而来的参赛观念变得功利,不惜手段的参与到比赛中,而忽略亦步亦趋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的长进;

第二,不获奖不等于课程成绩不理想。课程要求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如《仿生设计》,要求学生从自然生物形态与精神中抽象出形神兼备的造型,考核设计作品与仿生对象之间的相似与变化,注重过程大于结果,而这种“似是而非”未必是设计竞赛的要求与评审标准,或至占据评审分数的很小比例;单纯课程能力未必支持竞赛取胜。同学们往往过分看重比赛的结果,因为某次比赛获得奖项而沾沾自喜或者因为未能取得好的比赛成绩而垂头丧气都是竞赛观念与课程能力培养的偏差而导致的错误成败观念。

2.3建立课程与竞赛双重评价体系

引入竞赛是为了通过竞赛实践课程所学,考查的重点应该以课程培养目标为主,着重是课程大纲所要求掌握的能力,即通过该课程学得什么?掌握什么能力?在竞赛中获得好的成绩当然也應该成为一种能力的肯定,可在课程设计的考察标准中合理设置两者的比例,或者采取课程设计竞赛结果加分制,如:在课程考核标准中明确规定,课程设计参与比赛并且获得奖项的,该课程考察最终成绩加5分。这种做法既肯定了专业竞赛的意义与作用,也没有过分看重设计竞赛成绩所带来的的影响。

2.4一个作品做4年

反观自己的设计作品时,很多高年级的同学会对自己的作品有更好的改进方案和想法,因此,持续做一个作品使之成为一个好设计的概率更大,参与竞赛获奖的可能性更高,将自己低年级时的作品改良后参与竞赛获得奖项会具有更高的成就感。持续做好一个设计有多层意义:首先、在众多工业设计涉及的领域中,无法面面俱到。交互、玩具设计、汽车设计等同属同业设计范畴的不同行业之间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也存在较大差异,持续关注一两个方面更加实际易行;另外,持续关注一两个领域的设计,使得学生对某一领域的研究更加深入,而好的设计无论是从产品原理还是文化层面都需要有深厚的积累,这一点对于坚持竞赛中工业设计专业的主体地位至关重要。而将偶然性想法创意化而得到的作品必然经不起推敲。

3结语

设计竞赛的参与获奖情况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专业教学能力,是检验工业设计教学效果的“试金石”[4]。但是竞赛机制的引入对于课程教学本身也具有利弊两端。只有持续关注竞赛的发展与变化,量体裁衣地选择参与比赛,正确看待竞赛的结果,才能在课程教学中扬长避短的发挥设计竞赛的有利作用。

参考文献

[1] 陆冀宁.工业设计的艺术哲学解析[J].文艺研究,2012,(6):163-164.

[2] 岳涵,刘永翔等.引入竞赛机制的工业设计专业教学[J].中国冶金教育,2017,(1):9-12.

[3]曾力,梁家年.专业竞赛在工业设计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价值再认识[J]. 美术教育研究,2016,(19):60-62.

[4] 岳涵,张双翼.二维形态构成课程考试体系改革 [J]. 中国冶金教育,2016,(1):66-71.

猜你喜欢

工业设计课程教学
高校艺术类产品设计专业学生“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研究
浅谈用户体验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基于产业集群导向下中小型企业工业产品创新设计模式再造
卫浴空间安全扶手的通用设计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浅谈微课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