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马铃薯配方肥配方的研究
2017-05-28刘宝刘振明
刘宝+刘振明
摘 要:配方肥是指导农民科学施肥的重要途径,配方肥配方是施肥效益高低的关键因素,通过田间试验及大田示范,筛选适合当地土壤养分的配方比例是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职责。
关键词:马铃薯;配方肥;配方;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532057
科学施用化肥,既满足作物的营养需求,又不造成肥料浪费和环境污染是农业科学工作者的根本任务。根据土壤养分状况,肥料的田间试验和作物需肥规律,由作物营养专家提出最佳养分配方,再经过田间试验后,进行工厂化生产作物专用肥,达到配方施肥之目的,已成为世界科学施肥的有效模式,专用肥的发展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科学施肥水平的标准之一。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产复混肥,近年发展较快,复混肥、复合肥的比例逐年增加,由于土壤养分存在强烈的地域性,专用肥的养分比例成为影响其使用效果的重要因素。本试验就是研究大同市典型土壤养分水平和栽培条件下的马铃薯专用肥的氮磷钾最佳比例,为专用肥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来促进与提高大同地区平衡施肥的水平。
1 试验材料及方法
1.1 试验方法
1.1.1 小区试验
配制四种不同比例的复混肥进行马铃薯的小区试验,每个小区33m2,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
1.1.2 大田试验
每个试验1.33~2hm2使用大同市天丰有机复合肥公司生产的马铃薯专用肥750kg/ hm2,留667 m2对照为当地习惯施肥,按照5个点的测产统计,马铃薯专用肥较农民习惯施肥增产136kg,增产19%,增收961.5元/ hm2,总计增产马铃薯27.2万kg,增收13.6万元;全市马铃薯的播种面积约为4.67万hm2,如果马铃薯专用肥推广达到总面积的1/4,即0.47万hm2,使用总量达到2800t,每年可增产马铃薯952万kg,为农民增加收入476万元。
施生产的马铃薯专用肥750kg/ hm2,留667m2对照为当地习惯施肥。
1.1.3 试验作物为马铃薯。
1.2 复混肥的配制
1.2.1 配制原料
尿素,含N46%;硫铵,含N20%~21%;磷肥,水溶性P2O5 16%;重过磷酸钙,水溶性P2O540%;钾肥,含氧化钾57%。
1.2.2 配方构成
以生产为基础,尽力选择成本低的原料,但不影响专用肥肥效。
1.3 试验设计
马铃薯专用肥试验设计(平川旱地、二阴地)。
处理1:配方I;混配肥(多氮少钾配方) 750kg/ hm2。
处理2:配方II;混配肥(三素平衡);750kg/ hm2。
处理3:配方III;混配肥(丰钾少氮);750kg/ hm2。
处理4:配方IV;混配肥(氮磷配方);750kg/ hm2。
处理5(对照):不施肥。
1.4 试验地的选择和田间管理
马铃薯試验主要选择了大同地区种植马铃薯较多的左云、灵丘和南郊区云冈镇刘官庄,地形地貌分别为旱平地、缓坡丘陵和坡地(梯田),土壤有机质7~9g/kg,全氮0.45~0.61g/kg,速效磷6~12mg/kg,速钾80~100mg/kg,黄土母质。
田间管理:基本和大田管理相同,但播种为人工播种,未盖地膜,中耕2~3次,不施有机肥,马铃薯为费不瑞特。
2 试验结果及结果分析
2.1 小区试验
马铃薯配方试验的趋势,3个大田试验点,分别增产11%、8.5%和6.9%,即使用专用肥都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但多钾少氮配方的表现较好,分别增产15%、10%和8%,说明钾在马铃薯生产中是十分重要的,在平川旱地和丘陵二阴地上以三素平衡配方最佳,分别增产19%和16%,但在山区薄地上,多氮少钾配方(12:8:5)更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主要原因是山区薄地施肥较少,缺氮仍为主要矛盾。
2.2 大田示范
2014年结合小区试验,每个试验布置1个大田示范,每667m2施用马铃薯专用肥50kg(N:P:K=10:8:7),与当地农民习惯施肥进行对照,从表3中可以看到,马铃薯专用肥都有很好的增产效果,中高肥力地块的增产幅度高于低肥力地块的增产幅度。
3 效益分析
3.1 经济效益
2015年生产马铃薯专用肥80t,推广面积133.3 hm2,按照5个点的测产统计,马铃薯专用肥较农民习惯施肥增产136kg,增产19%,增收961.5元/ hm2;总计增产马铃薯27.2万kg,增收13.6万元;全市马铃薯的播种面积约为4.67万hm2,如果马铃薯专用肥推广达到总面积的1/4,即0.47万hm2,使用总量达到2800t,每年可增产马铃薯952万kg,为农民增加收入476万元。
3.2 社会效益
马铃薯专用肥的推广,可大大提高大同及周边地区马铃薯科学施肥的水平,起到马铃薯配方施肥的功效,产量增加15%~20%;可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种植马铃薯的农民只要购买马铃薯专用肥,根据地力的水平确定用量、直接使用,即可基本满足马铃薯生长的营养需求,而不用再考虑该施那几种肥,该施多少等问题,真正做到“一肥在手、养分全有”;提高马铃薯的品质,增加马铃薯的商品性和销售价格,增加大同市马铃薯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减少因马铃薯不合理施肥造成的肥料浪费和环境污染,由于进行了科学施肥,避免了过量使用氮肥,使土壤板结、结构不良、氮大量流失造成地下水富营养化等问题;增加农民对科学施肥的信赖,促进农民学习农业科学和运用农业科学。所以,生产和推广马铃薯专用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