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乌兰牧骑本色弘扬民族先进文化

2017-05-27阳阳莲

魅力中国 2016年38期
关键词:乌兰牧骑民族文化特色

阳阳莲

【摘要】科右中旗乌兰牧骑建于1965年,先后荣获“全区十佳乌兰牧骑”,“全区一类乌兰牧骑”等光荣称号。几十年来,始终坚持贴近群众,为群众创作,为农牧民演出和服务,为民族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而不懈努力。我们一直是活跃在科右中旗草原上的一支文艺轻骑队。

【关键词】乌兰牧骑;民族文化;特色

近年来,在地区、县(旗)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坚持与时俱进,努力适应新形势,始终坚持乌兰牧骑宗旨,继续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坚持乌兰牧骑本色,促进民族先进文化,应有了可嘉的成绩。

乌兰牧骑是草原文艺轻骑兵,队伍“一队多用”,队员“一专多能”,节目民族特色,短小精悍,内容丰富多彩,演出生动活泼,是乌兰牧骑的根本特征和基本特点。它的基本任务就是“演出、宣传、辅导、服务、指导“,本着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全团人员自身作用,精心组织策划,努力做好各项艺术演出工作。

一、坚持“二为“方向,繁荣乌兰牧骑特色

情系农牧民,服务农牧民,和农牧民亲如一家,做牧民的贴心人,这是乌兰牧骑深受农牧民和基层群众欢迎喜爱的根本原因,也是乌兰牧骑建设与发展的生命和灵魂。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乌兰牧骑如何进一步生存发展,向何处去,这是首先必须要明确的问题。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尽管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了,但旗苏木差别,贫富差别依然存在。虽然如此,我们科右中旗乌兰牧骑始终积极、主动地配合、参与旗文体广电局组织开展的“下基层、进万家、心连心”,“服务三农”、“建设新家园、争当新公民”、“歌唱《十个全覆盖》、《两学一做》”等主题活动,不畏严寒酷暑,认真排练每次节目,每年深入农村牧区、工矿企业下乡演出100场以上,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观众安排不同风格的演出节目,让观众坐得住、看得懂、听得清,把宣传转变农牧民思想观念,牲畜改良、反邪教、交通法规、安全生产、科学饮食等知识编排成文艺节目在全旗各苏木镇、嘎查、工矿企业宣传演出,深受各界观众的欢迎。马头琴独奏《万马奔腾》、《赛马》、《新春》,好来宝《人民的利益重与一切》、演唱《今年回家过年》、《达那巴拉》,乌力格尔《马背情缘》等节目贴近群众生活,通俗易懂。

我们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农牧民服务的宗旨,把演出宣传、辅导和服务紧密结合起来,以草原和田野作为大舞台、大剧场,在送歌献舞到千家万户的同时,辅导基层群众文艺队伍,宣传科学文化知识,开展多种爱民服务活动,及时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送到基层群众的心中,把健康丰富的精神食粮送到农牧民群众的家中;2015年11月赴吐列毛镇汗查干嘎查演出,老百姓打着横幅欢迎我们,当时虽然天气寒冷,我和队员们穿着单薄的演出服装,没有一个人抱怨,认认真真完成了演出。2010年在八省区《远东杯》蒙古四胡电视大奖赛、原生态组合一等奖。2012年在《郭尔罗斯杯》八省区第三届蒙古四胡电视大奖赛获得一等奖。2014年参加第六届全区乌兰牧骑会演“一专多能”比赛中荣获一等奖。2015年澳大利亚国举行的《黑尔本》杯赛马会上参加表演了蒙古民歌和马头琴“草原赞歌”“万马奔腾”。2016年歌剧《巴图查干情缘》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的全国基层院团戏曲汇演上荣获纪念奖。同年在科右中旗原创蒙古剧“巴图查干情缘”在兴安盟,呼伦贝尔,锡林郭勒,通辽等地方巡演。乌力格尔好来宝在2017年参加通辽市春节晚会上表演。在北京举办的蒙古人那达慕大会演了我们科尔沁民歌及乌力格尔好来宝。

二、始终坚持民族民间艺术本色,弘扬民族先进文化

乌兰牧骑之所以被誉为新中国建立以来少数民族地区最有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基层文艺团队,就是因为它根植民族文化垫土,吸吮草原艺术乳汁,从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把民族民间艺术同农牧区现实生活相结合,不断拓宽基层民族艺术的继承创新之路,在艺术创作和表演上独具一格,形成了民族特色鲜明,生活气息浓郁、演出机动灵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乌兰牧骑艺术本色和文化品格。近年来,我们科右中旗乌兰牧骑每年新创新节目10来个,使一批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具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的精品节目走进了百姓家园。《阿茹嘎》、《腾飞》、《欢迎您到图什业图来》等优秀节目荣获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

科右中旗有着丰厚的民族艺术土壤,在积极组织创作方面,我和乌兰牧骑的队员特别注重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力求体现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民族风情的蒙古剧式歌舞《巴图查干情缘》,他是科右中旗蒙古族民间艺术精华,经过不断提炼加工形成的优秀节目;在歌剧中我表演了主角演员巴图。

三、加强深化体制改革,努力锻造过硬的文藝队伍

1、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统领全局,全力配合旗委、政府中心工作。认真研究新情况,新特点,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创编新节目,使艺术创作生产做到与时俱进。

2、我们积极探索文化体制改革的新路。执行以绩定职,按劳取酬,科学管理,奖勤罚懒,调动演员的职权性,激活内部机制管理。

3、加强日常培训工作。加强“一专多能”训练,每个演员严格要求自己每天、每月的各种训练。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团长邀请文艺界的专家进行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全体员工的艺术水平。

总而言之,在建设新牧区文化中,做一名乌兰牧骑的演员在演出实践中,注重挖掘、整理、加工民族民间的优秀艺术遗产,虚心向老艺人求教,坚持自编自演,坚持把健康的思想放在首位,向农牧民多奉献出更多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好节目。

猜你喜欢

乌兰牧骑民族文化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 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
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
红色轻骑?放歌草原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
论仡佬族作家王华小说中的乡村镜像与民间想象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