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017-05-27成士海
成士海
【摘要】建国来,我国建成了一大批水利基础设施,对我国国民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也逐渐加快。我国的現代化必须要有水利的现代化作为支撑,而水利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义依托于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所谓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就是要求有现代化的水利工程设施、现代化的监控调度手段、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以及具有现代化素质的管理队伍。
【关键词】水利;管理
引言:水利工程对抗旱、增收起到关键的作用,而我国的大中型水利工程或灌区大多数都是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通过群众运动方式建成的,受当时技术、资金条件的限制,普遍存在设计要求低,建设标准、施工质量不高,渠道防渗不配套等一系列问题。经过几十年的运行,水利工程老化失修、垮塌水毁严重,水的利用率低,水资源损失浪费惊人,并且存在重大的水利工程安全隐患。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大江大河的堤坝和各类水库的防洪抢险任务十分艰巨,水库垮坝、渠道垮塌等事故时有发生,这都是由于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维修机制不健全所造成的。
一、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已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从适应计划经济到适应市场经济的转化。在管理体系上,实行从中央到地方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并分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及业务管理部门两个体系。在法规建设方面,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及《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等水利工程管理的根本法规,并制订了相应的配套法规,如《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防洪标准》、《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水库大坝注册登记办法》、《水闸安全鉴定规定》、《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以及《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等几十种法规和技术标准。在上述法规的规范和指导下,使水利工程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及现代化的轨道。
二、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不完善
我国大部分的水利工程基本都始建设与上世纪的50年代至七十年代,主要是由国家政府部门进行投资、和人民群众投劳共同建设完成。自从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在以往的大环境背景下企业单位所采用的管理模式已然不适应于当今的市场环境,基本上水利工程的管理主体缺位,而且水利项目的产权责任并不明确,还有一部分的运营管理经费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偿。而且,有的综合性单位所走的经营路线是多种经营,由于水利工程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和单位内部管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难以实现真正的事企分裂,更加不能够在现代的市场经济大背景下确定现代化的管理体制,实现经济核算、独立经营以及自负盈亏。而且要企业所制定的运营管理目标由于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之间难以调解的矛盾,使得水利工程管理企业难以实现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
2.2 对水利工程管理认识不足
水利系统内“荤建轻管”的思想普遍存在,近几年在增加水利投入、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有的地方对现有工程的挖潜改造和强化管理问题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在思想上,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比较重视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而忽视T.程运行管理。在投入上,基础设施投入多运行维护投入少,基础建设资金不能用于运行管理,财政拨款资金又远远不能满足运行维护所需费用。
2.3 水利工程的管理和养护机制
我国的大中型水利工程或灌区,大多数是在上世纪50至70年代建成的,主要是通过大搞群众运动的方式建设,加之受当时技术、资金条件的限制,普遍存在设计要求低、建设标准低、施工质量不高、渠道防渗不配套等问题。经过几十年的运行,水利工程老化失修、垮塌水毁严重、水资源的利用率低、水资源损失浪费惊人,并且存在重大的水利工程安全隐患。近年来,我国大江大河的堤坝和各类水库的防洪抢险任务十分艰巨,水库垮坝、渠道垮塌等事故时有发生。这是由于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维修机制不顺所造成的后果。由于水利工程管理运行机制中的问题涉及面广、内容多、情况复杂,因此,这是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难点。
三、水利工程管理运作改革的几点建议
1.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强化计收管理
水利工程供水水费为经营性收费,供水价格要按照补偿成木、合理收益、节约用水、公平负担的原则核定,对农业用水和非农业用水要区别对待,分类定价。农业用水水价按补偿供水成本的原则核定,不计利润;非农业用水不含水力发用水)价格在补偿供水成本、费用、计提合理利润的基础上确定。水价要根据水资源状沉、供水成本及市场供求变化适时调整,分步到位。要逐步推广按立方米计量的方法。积极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改进收费办法,减少收费环节,提高缴费率。
2.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开展多种经营
水管单位多种经营,是指水管单位在搞好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的同时,依托自身水资源和优势开展种植、养殖、旅游、餐饮、施工、技术服务等生产性经营性活动。水管单位必须结合白身的优点实事求是的开展多种经营,思路要清晰、重点要明确。水管单位开展多种经营的思路要遵循中央新时期的治水方针,在确保水利工程安全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的前提下,依托自身资源和技术优势,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壮大水管单位的经济实力。
3.积极推行管养分离,降低运行成本
积极推行水利工程管养分离,精简管理机构,提高养护水平,降低运行成本。在对水管单位科学定岗和核定管理人员编制基础上,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业务和养护人员从水管单位剥离出来,独立或联合组建专业化的养护企业,以后逐步通过招标方式择优确定维修养护企业。
4.积极探索有效的内部分配机制
根据各类人员岗位不同,建立岗位、业绩津贴制度,激励各类人员争取任务、多做贡献。对管理人员,主要依据其工作责任大小和岗位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建立以岗位、工作业绩为主的津贴制度;对个人类辅助人员,根据各岗位工种、岗位级别和实际工作量的差别,建立以工种、工作业绩为主的津贴制度。
四、维修养护
由于各种各样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因素的存在,水利工程在進行整体规划、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就会有薄弱环节存在。如此一来,水利工程在使用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缺陷和问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水利工程长期处在水下,水利工程管理和使用的不当和自然环境的改变,会使水利工程发生意料之外的变化。见于此现象,需要对水利工程进行长期地监督和维修养护,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维修,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印花,保证水利工程以最佳状况运行,以期发挥其全部作用。
五、观测检查
水利工程建筑物的观测检查工作,是水利工程管理过程当中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地位极其重要。水利工程建筑物在服务年限当中,其自身状态和所处的环境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变化,某些变化是在设计建筑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的,一旦这种突发情况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很容易导致事故。为了能够及时掌握水利工程建筑物的所有信息,应该经常性的对建筑物进行全面系统的观测检查,及时分析所得数据,并处理已发现的问题和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而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
结束语:根据新形势下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加强水利工程管理,把水利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管理工作上来,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提高发挥工程的综合效益,是水利管理工作永恒的主题。水利工程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涉及面很广,几乎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均有关系,应当全面考虑防洪、治涝、灌概、发电、工业与民用供水、航运、水产等各方面的需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统筹兼顾兴利与除害的关系,上游与下游的关系,近期与远景的关系,充分发挥工程的综合效益。
水利工程既是阔民经济的基础设施,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又是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关键。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利事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命脉和基础产业地位愈加突出,水利事业的地位决定了水利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因此,如何搞好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及在此基础上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是摆在每个水利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 魏飞,浅谈水利工程管理的问题及完善,船海工程,2009,38(4)
[2] 莫雪松,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问题与对策,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24)
[3] 韩艳红;杨树红;;浅谈水管体制改革与水利管理现代化[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0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