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2017-05-27张发勤
张发勤
对一个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主要依循2W1H的方式,即为什么why,是什么what,怎么办how。对微博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本文也依循2W1H的方式,即为什么微博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中起作用,微博在高校辅导员中的作用是什么,怎样更好的发挥微博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一、微博的优势
(一)功能多样
微博有发布、转发、关注、评论、收藏等功能,多种功能组合,满足不同人的需要。微博的这些功能组成一个沟通交流的总体,是一个完整的社交平台。当有一定的表达需求时可以发布消息,自己发布的消息能够得到粉丝的评论,使自己得到一定的满足感,同时有共鸣的粉丝还会转发自己的发布,使自己的影响力扩大,从而更多的人关注自己,自己有比较喜欢的博主也可以选择关注,或者收藏其中自己觉得有用的文章或消息。微博的发展是一种滚雪球式的发展,这也得益于其功能齐全,实用性高。
(二)信息实时,传播速度快
智能手机与网络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上至70、80岁老人,下至6、7岁孩童,都能熟练应用手机,这使得对网络事件的关注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能够通过手机很快的进行关注及传播,保证了新闻事件的实时性,同时能够扩大新闻事件的影响力。
(三)传播广,影响范围大
微博的多种功能,导致其传播方式像核裂变一样,飞速的复制与传播,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大的传播效果。也正是其传播快,导致其影响范围广,大的影响力又使其知名度更高,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从而使微博在大众中的影响力更大更广。
二、微博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矛盾普遍存在,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流方式,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缺点。将其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是一样,也具有正面作用与负面作用。
(一)微博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正面作用
1、为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平台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都是课堂授课,老师讲学生听,老师付出很大精力,学生付出很多时间,使学生对这种说教式、灌输式教育方式比较反感,因此效果不明显。这主要是沟通交流的平台太小,学生接触的现实太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很难联系实际,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纸空文。而微博面向的是所有人,微博上的信息更全面更具有时效性,同时社会热点更突出,大学生在微博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与他人进行交流,思想政治理论联系现实,使理论得到实际应用,对理论的掌握会更加牢固。高校辅导员在学生中拥有很强的号召力,辅导员开通微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能够使辅导员与学生的联系更加紧密,辅导员能够更好的在微博的平台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2、优化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主要有课堂授课制、社会实践方式。从时间方面说这对辅导员及学生都是一种压力。班会是现在大学校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以班会为例,进行班会需要固定的整块时间,需要所有同学共同参与,需要有一个主题。辅导员与学生在班会前都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由于大学生的性格已完全形成,在大学中对自己的时间有规划,所以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对班会内容进行思考,造成班会思想政治教育也只是流于形式,很难起到实际作用。而微博是网络交流,在何时何地都能进行沟通,这就为学生节省了很多的时间,也为辅导员减輕了压力。在轻松的氛围下进行讨论,使思想政治的学习成为一种兴趣而不是负担,从而促进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
3、丰富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所教授内容都是课本知识,而课本内容的更新相对来说是比较缓慢的,这就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现实有脱节。而微博是一种全民性,实时性网络平台,他的内容广泛,更新速度特别快,国际国内消息都能很快得到传播,为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很多的现实性的素材。以反腐为例,虽然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到过很多次,但只是一种喊口号式的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有限的,但在微博平台上,关于反腐的事例特别多,参与讨论的人也特别多,各种观点汇聚,学生在多种观点中进行讨论交流,能够更全面的理解反腐,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提升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二)微博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消极影响
微博作为一个公共平台,影响力是巨大的。很多大学生将微博作为一个情感表达的窗口,将生活中遇到的不顺或者看到的不合理的事件在网上进行发布。作为热血青年,大学生对这样的感情很容易产生共鸣,使这些负面情绪及事件在网上快速传播,在传播的过程中有些人会将事件夸大,原本事实得不到还原,使更多人对社会对国家有不满情绪,这样的危害是巨大的。
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经济发展水平有限,贫富差距大,思想政治事件在我国是一个敏感地带,很多人对此的关注很大。大学生作为微博事件传播的主力军,对于微博上的很多事没有辨别就传播,造成的负面影响很大,这对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或许自己刚刚给学生灌输的正能量,会被一个小小的事件击垮。高校辅导员在利用微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如何规避这一现象将成为教育是否成功的关键。
人是社会中的人,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很多的学生成为“低头族”、“宅男宅女”,足不出户就能实现很多事情。但是过于依赖网络,主要在网络上宣泄自己的感情,与周围同学朋友的交流减少,会造成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降低,与社会脱节,对大学生以后的发展不利。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为了大学生的的全面发展,为大学生以后的发展提供助力,因此高校辅导员在利用微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注重这一方面。
三、提升并改善微博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一)高校辅导员应紧跟时代发展,转变教育理念
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教育理念也应跟随时代发展不断更新。在微时代,高校辅导员应树立“微观念”,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应注重网络媒体的作用,积极采用新兴的教育方式,贴近学生,了解学生的沟通学习方式,根据社会现实及学生实际转换教育理念,使思想政治学习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使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学有成效。
(二)高校辅导员应采用新兴技术,优化思想道德教育方式
学生主要生活在学校中,校园文化对其影响力还是比较大的。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辅导员一个人的责任,更需要全学校的共同努力。鉴于微博在高校学生中的影响力,学校及辅导员都应开通微博,并且学校的官微与辅导员的微博应相互影响。官微主要立足整体,在宏观上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辅导员的微博就应在微观上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利用微博新方式促进思想道德教育的发展。同时,应注重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将线上观点带入现实,在现实中加强沟通,防止学生沉迷网络,对网络产生依赖性,影响以后的发展。
(三)高校辅导员应增强网络敏感度,丰富思想道德教育内容
不是只有课本中的内容才能学习,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与走路现结合才能达到最大效果。网络技术迅速发展,高校辅导员不应囿于已有的教育内容,应增强自己的网络敏感度,在网络中抓住社会热点,用社会热点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提高。
高校辅导员应在微博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思想理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等内容的教育,使微博成为一个全面的教育体系而不仅仅是某一方面的教育,在全面教育中使学到的知识相互联系,相互融合,让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人生学习的各个方面,扩大思想道德的影响力,提升思想道德教育水平。
(四)高校辅导员应提高法律意识,健全微博教育机制
微博是一个开放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发布并转发一些内容,这就容易造成消息内容真假难辨或者虚假消息扩散太快,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辅导员在利用微博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应首先提升自己的法律意识,健全微博教育机制。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主要的就是要加强对微博平台的管理,不发布虚假消息,不转发没有理论依据的虚假消息。同时关注学生微博,对学生微博的内容进行监督,及时提醒他们注重法律,不要发布转发违法内容。可以采取奖惩制度,对发布转发违法内容的同学进行公开批评,给其他同学以警示作用,对那些传播正能量的同学进行表扬,以起到宣传带头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沟通交流方式,凭借其优势在大学生中间迅速流行起来,同时在高校教育中也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方兴未艾,为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给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很大的帮助。但是存在即合理并不代表着存在就是完美,微博有其优点也有缺点,其公共性与过度自由性也为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高校辅导员需要加强微博对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作用的研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提高创新能力,将新兴技术创造性地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使新兴技术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助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基金项目:1、2017年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高校辅导员视阈中微博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定位与策略优化研究》(项目编号:SK2017A0412);2、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计划思想政治教育综合改革计划项目《伴你同行:梦想起航工作室》(项目编号:Szzgjh1-2-2016-22)]
(作者单位:滁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