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教学中地方文化的渗透
2017-05-27杨延
杨延
摘 要:在中职旅游管理教学中,渗透地方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扩大文化影响力,推动教育教学活动能顺利进行,并能提高旅游管理教学效果。但目前中职教学过程中,地方文化渗透严重不足,忽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教学方式方法也存在创新不足,课外文化实践活动不足。我们就要采取改进措施:完善中职教学大纲,健全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并改进教学过程,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关键词:旅游管理教学 地方文化 渗透策略 地方文化资源 课外实践活动
旅游管理教学中,除了让中职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之外,为了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有效宣传当地的文化,同时有效增强地方文化的影响力,教学中就必须注重对地方文化的渗透。这样不仅能提高中职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还有利于中职学生更好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作为我们一线的任课老师,也要注重地方文化渗透,在旅游管理教学中创新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实现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一、旅游管理教学中地方文化渗透的意义
整个旅游管理教学中,我们除了让中职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掌握旅游管理综合技能外,还要注重地方文化产业的渗透,其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有利于推动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我们一线的任课老师在教学中,为有效渗透地方文化,需要创新教学策略,注重多媒体技术、视频、微课、慕课的应用,将地方文化呈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之中。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方文化知识的兴趣,也有利于推动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二)有利于扩大地方文化的影响力。旅游管理教学中,通过创新教学策略,将地方文化融入教学活动,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识,还有利于扩大地方文化的影响力。以四川成都为例,成都又被称为天府之国、蓉城,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杜甫草堂、文君井、武侯祠、隋唐窑址、宝光寺、石笋山摩崖造像、二郎滩摩崖造像、大慈寺、文殊院等历史文化古迹,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旅游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迫切希望了解其文化内涵。而在教学中,通过对这些地方文化的渗透,有利于深化学生的理解,丰富学生的地方文化知识,让学生对这些内容有更为详细全面的了解。从而在将来的工作中对地方文化进行细致解读,这对扩大地方文化影响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旅游管理教学中一些地方文化渗透的不足
尽管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地方文化具有重要作用。但一些任課老师忽视该项工作,教学方法创新不足,未能将地方文化有效渗透到教学之中,存在的不足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忽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为更好渗透地方文化,旅游管理教学中,任课老师应该注重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并利用互联网、课堂教学活动等多种管道和形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但调查显示,目前很多任课老师忽视该项工作,不注重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忽视对地方文化资源进行整理。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制约学生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深入认识和理解,也影响教学效果提升。
(二)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不足。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更为详细和全面的展示地方文化资源,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有效融入学习活动之中。但一些任课老师在渗透地方文化资源时,忽视教学策略创新,局限于对地方文化资源进行单独讲解和介绍,仍然坚持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足,导致教学过程枯燥无味,一些学生则失去学习地方文化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三、旅游管理教学中某些地方文化渗透的策略
为弥补教学过程存在的不足,将地方文化更好渗透到旅游管理教学活动当中,结合教学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完善措施。
(一)完善教学大纲,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为更好融入地方文化,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旅游管理教学中,首先应该完善教学大纲,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并且明确教学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从而有效指导教学活动。成都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文君井、武侯祠、隋唐窑址、宝光寺、石笋山摩崖造像、二郎滩摩崖造像、大慈寺、文殊院等,再加上杜甫草堂等,都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杜甫在友人的帮助下,于浣花溪边盖起一简陋的茅屋,这即是"万里桥西一草堂"的成都草堂。杜甫在这里住了3年又9个月,其间诗歌创作丰富,留存下来的有247首,约占他全部诗篇的1/6。因此,旅游管理教学大纲制定时,应该充分挖掘成都的这些地方文化资源,将其融入教学活动,为教学中更好渗透地方文化创造条件。
(二)健全教学内容,丰富地方文化素材。在旅游管理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为有效融入地方文化资源,应该健全内容设置,结合教学要求和将来工作需要,让内容设置根植于成都独特的地域文化。地方文化是旅游管理教学中的关键内容,也能增进游客对本土文化的感知,对提高当地的文化知名度,拓展旅游市场产生积极作用。因此,教学中要完善教学内容设置,丰富地方文化素材,将地方文化有效融入课堂教学活动。这样在学生学习之后,能够深化对地方文化的感知,并在将来的工作中熟练介绍本土文化资源,让广大旅客获得认同感。旅游管理教学承担着为本地培养优秀旅游专业人才的重任,学生通过学习之后,要注重宣传当地的文化资源,提升当地旅游景点的吸引力。这就需要任课老师加强引导,让学生获取丰富的地方文化知识,熟练掌握并应用本地具有特色的地方文化资源,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承载和传承优秀的地方文化。教学过程中,可以在旅游管理的每个章节适当融入地方文化,让学生循序渐进,逐步加深印象,努力掌握地方文化知识,进而取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拓展教学深度,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地方文化的融入,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深化学生的理解与认识,激发他们对旅游管理工作的热情。因此,任课老师要注意拓展课堂教学深度,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并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综合应用情境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例如,二郎滩摩崖造像,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在成都城西南蒲江县霖雨乡仙阁村二郎滩两岸的山崖上。此处前临通往朝阳湖风景区的公路,周围碧峰起伏,蒲江横贯而过。主要分布点在碧云峰山腰的飞仙洞和山脚、大佛坪和禽星岩等处,计有造像92龛,777尊。其中唐代造像64龛,491尊;五代后蜀造像17龛,256尊;清代造像11龛,30尊。造像题记19则(唐代11则,后蜀4则,清代4则)。该处造像不仅数量多,种类较全,并且造型优美,艺术价值颇高。通过这样层层递进和深入挖掘的方式,不仅拓展教学深度,还能加深学生印象,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束语
整个旅游管理教学中,渗透地方文化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任课老师,应该注重创新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式,结合教学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合理组织课堂活动,将地方文化有效渗透到旅游管理教学活动当中。进而促进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实现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林.民族文化在地方高校旅游专业教学中的运用[J].大学教育,2014(4):115-116.
[2]伍鹏.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探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94-98.
[3]陈斌,马熙,董立爽.跨界与融合:地方文化融入高校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趋势———以安顺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主要考察对象[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2):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