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是现代人的必备素质
2017-05-27天歌
天歌
手头的工作不按时完成,对工作没有责任心,答应的事情需要不断提醒才能办完……很多人都发现,身边总有人“不靠谱”。本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8.9%的受访者身边有不靠谱的人,仅16.7%的受访者会找不靠谱的人做朋友。
这是一项很有意思、同时也很有意义的调查。我们不管是在平时和他人的闲聊中,还是在一些正式场合的讨论、会谈中,在对一个人做出评价的时候,都会有意无意地把人分成“靠谱”与“不靠谱”两类。而媒体发起的这项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者当中,有九成以上的人,都认为自己身边有不靠谱的人。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到底什么是“靠谱”,什么是“不靠谱”。具备诚信意识,言行如一,说到做到,无疑是一个人“靠谱”的重要标志,但是“靠谱”又不仅仅包括诚信意识,工作、任务能够保质保量地及时完成,勇于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能够给周围的人带来安全感,保守秘密不外传,等等,都可以被归为“靠谱”的行列。反过来说,一个人做不到以上这些,往往就会被归为“不靠谱”的行列。
很显然,一个被周围的人打上“靠谱”标签的人,更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所以别人都愿意和这样的人做朋友、做同事,或者是共同去完成一件工作、成就一番事业。反过来,一旦一个人被打上“不靠谱”的标签,那么就很难得到别人的信任,而信任恰恰是人际关系中最為重要的一个因素。就以职场为例,一个被大家公认为“不靠谱”的人,领导有重要任务和工作,不敢委派给他,怕他会误事;而同事也不愿意和他组成团队去完成一项任务和工作,怕他拖了团队的后腿。
由此可见,“靠谱”作为现代人的一种优良品质,不管是对一个人的人际关系,还是对于一个人工作与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尤其是在一个更加讲究合作与分工的社会经济结构当中,一个人是否具备“靠谱”的品质,直接决定了他能否得到与别人合作的机会,也决定了他是否有资格参与社会分工。
当然了,一个人靠不靠谱,会受到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果是因为客观因素的影响,比如能力、条件等,尽管当事人已经尽力了,却仍旧导致了“不靠谱”的结果,那么我们就应该理性看待,并且秉持一种宽容的态度给予必要的理解。而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是主观上的不靠谱,比如为人处世不诚信,遇到事情喜欢拖延等。
靠谱不靠谱,背后隐含着别人对我们在个人品质、道德上的一种期待与诉求,人既然是一种社会化动物,就必须要顾及别人的感受、别人的诉求、别人的利益,而“靠谱”从某种程度上,就成为判断我们是否能够做到以上这些的一个标准。所以,希望原来不靠谱的人,能够尽快靠谱起来;希望原来已经很靠谱的人,比以前更加靠谱。
(选自《北京青年报》2016年12月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