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脸上长红斑要留神
2017-05-27钱振兴
钱振兴
面部会“长个儿”的“红斑”是什么
血管瘤是一类先天性血管性病变的统称,指由于局部血管组织异常增生或结构异常造成的病损,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多见于皮肤和皮下组织,其次为口腔黏膜和肌肉等,再次为肝、骨、脾,偶可发生于消化道及肾脏。
先天性血管性病变分成真性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两类,多数婴儿的血管瘤(草莓状血管瘤、混合血管瘤等)都属于真性血管瘤。真性血管瘤大部分在宝宝出生后很快出现,小部分出生时即可见,生长较快。刚开始时是小红斑,以后迅速蔓延生长。皮肤上的瘤体为鲜红色,高出皮肤,酷似“草莓”。混合血管瘤初期为草莓状血管瘤,继而较快发展为真皮深层或皮下肿块,外观呈深红色或蓝紫色。甜甜所得的正是真性血管瘤。
血管瘤会自己消失吗
临床统计发现,婴幼儿血管瘤的发病率为1%~2%,女婴为男婴的6倍。婴幼儿血管瘤有两个快速生长期,即出生后1~2个月和4~5个月,一般到1岁左右生长趋慢,可达到静止期。不经治疗完全消退的时间为9个月~12岁,5岁以内的自然消退率为50%~60%,7岁以内为75%,9岁以内达90%。当病灶中出现灰白点并逐渐增大,多提示进入消退期。
不管血管瘤生长和消退的程度如何,血管瘤的快速增长和自然消退是其区分于血管畸形的两个最重要特征。
血管瘤保守观察还是手术
血管瘤长在体表,尤其是头面部等区域,家长特别担心损伤孩子“颜值”。而且血管瘤生长迅速,让很多家长恨不得立刻给宝宝去掉。可宝宝那么小,能不能接受手术?手术后会不会留疤?
血管瘤的治疗分为保守观察和积极治疗。具体来说,药物治疗属于保守疗法,适用于部分血管瘤。手术治疗则可以适用于皮损面积不大,比较局限,不在身体暴露部位,没有自然消退征象的皮肤血管瘤;放射线治疗对距离皮表2~3毫米的毛细血管瘤有效,而对于较深的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效果较差。
在治疗过程中,家长要定期带患儿拍摄病灶照片,存档随访。最好还能定期检查B超。此外,家长还需要知道不同治疗方案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例如在接受某类药物治疗时严密监测患儿反应,若发现异常,及时就诊处理。
總体而言,在经过全程、规范、针对性治疗后,多数血管瘤都能够取得满意的疗效,不会留下后遗症。
虽然大部分的血管瘤是良性的,但是家长们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瘤体增大会引起组织器官移位,比如眼睑血管瘤可引起弱视或眼视力发育障碍;呼吸道长了血管瘤,可引起呼吸不畅,甚至危及生命;外耳道血管瘤可导致患侧传导性耳聋,持续1年以上的听力堵塞可影响小儿的正常发音训练。因此,发现孩子得了血管瘤,一定要去医院请专科医生进行诊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