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在蓝色的海洋
2017-05-26吴健
吴健
关于中国与俄罗斯(包括原苏联)的军事技术合作,俄罗斯地缘政治问题研究院第一副院长康斯坦丁·西夫科夫认为有四个层次:第一,装备引进,直接采购武器和装备;第二,技术引进,采购制造装备或生产线的技术,可批量生产某种武器装备;第三,专家互访,邀请国外专家和科研技术人员共同进行技术攻关、课题研究,或派遣专家针对问题的出国考察访问;第四,联合两国或多国的财力人力,科技力,高效率的共同研制某一型武器装备,但一国自己的知识产权需要有保护保障。从中俄军技合作现状看,前三个层次都取得重大成果,而第四个层次的合作正在酝酿之中。
俄罗斯科学期刊《造船》在2016年第五期刊登了俄联邦功勋船舶设计师戈利亚克的文章(左图),全面回顾了俄罗斯北方设计局与中国的海军舰艇技术合作历史。戈利亚克指出,面貌完全焕然一新的中国海军正成为改变亚太力量平衡的重要力量。“特别是水面舰部队的快速成长,让美日两国感到巨大压力,俄罗斯在中间扮演了‘沉默的角色”。本刊将这篇文章原文译出,供读者参考。
“未开先败”的往事
尽管苏联海军一向以潜艇为重,但不意味着水面舰尤其是“当家花旦”驱逐舰、护卫舰不受重视。苏联海军元帅库兹涅佐夫总结苏德战争经验时强调,任何一支舰队在沒有驱护舰的情况下都不可能遂行大规模海上战役行动并取得胜利,性能可靠的驱逐舰、护卫舰能较好地完成从反潜、防空、舰队攻击、岸轰、布雷乃至快速运兵等任务。建造数量惊人的英国部族级和美国弗莱彻级驱逐舰堪称“海上多面手”,为盟国夺取制海权立下了汗马功劳。反观苏联驱逐舰,因为技术严重落后于纳粹德军同类舰艇,再加上数量稀少,往往以保守的“避战保船”战术与敌周旋。据说苏联驱逐舰在战争中只发射过两次鱼雷,而且都没有攻击成功。至于支援两栖登陆、防空反潜作战也是效率低下。
二战结束后,因为反法西斯而形成的盟国分崩离析,苏联与美国进入全面冷战之中。美国超强的海军实力压得苏联喘不过气来。仅以驱逐舰为例,1949年,美国海军的驱逐舰名单里包括150艘弗莱彻级、114艘基林级、63艘萨姆纳级和50艘本森级,它们不仅舰况较新,而且武器齐全,设备通用化程度相当高,经得起大规模战争的消耗。为此,苏联海军提出,驱逐舰建造不仅在数量上还要在质量上“赶上并超过对手”。
1 9 4 6年,苏联造船工业部将原来的特别造船中央设计局第一局(TSKB-1)扩编为第53中央设计局(TsKB-53),主要任务是从事驱逐舰和护卫舰的设计工作。1954年,位于加里宁格勒的第820中央设计局(TsKB-820,专门从事轻型护卫舰设计)也并入CKB-53。1966年,第53中央设计局正式更名为北方设计局,成为苏联以及俄罗斯三大水面舰艇设计单位之一(另两个是涅瓦设计局(原第17中央设计局)和金刚石中央海事设计局),业务分工上着重于大中型水面战斗舰研发。
在该局的历史上,瞄准当时美国技术最先进的基林级驱逐舰开发的“41工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该舰总设计师为尼基金,排水量为3830吨(基林级为3460吨),舰长133.83米(基林级为119米),最大航速33.55节(基林级为35-36节),而且操舰系统完全移植自二战期间美国援苏驱逐舰(尤其是安装在基座上的推进桨和双舵轮),还安装有带舰体防护装甲(水线以上部分)的三座双联装130毫米炮塔,因此各方面性能与美国基林级不相上下。尼基金采用许多新的技术方案,如带平滑甲板的舰体,可提供220伏交流电的新型电源,带有雷达火控系统的火炮。几乎所有军事专家与海军官兵都对该舰给予较高评价,尤其在改善船员生活条件与现代化更新方面。苏联海军总司令部似乎对41型驱逐舰非常满意,提出采购多达100艘41型驱逐舰的意向,首舰“不惧”号于1950年5月开工,1951年1月下水,其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但就在“不惧”号下水后不久,4月31日,斯大林在莫斯科召开政治局会议,要求造船工业部下属的第17中央设计局(今涅瓦设计局)规划中的“重型载机巡洋舰”(即航母)要将航速提升至35节,这就意味着今后用于护航的驱逐舰的航速必须达到39节,这是任何在建的苏联驱逐舰都无法达到的!斯大林还出人意料地批评41型驱逐舰的排水量过大,“海军同志们应该好好考察一下他们是否真的需要这种大型驱逐舰?”
6月2日,苏联部长会议下发第1867-891号命令,要求“不惧”号只安装两座炮塔,取代原来的三座炮塔,还要拆除舰艉鱼雷发射管,目的都是为了减重,提高航速,可是等到“不惧”号服役后,其最高航速也只有37节左右,而且因为舵与推进器之间产生干扰,航行稳定性受到质疑。结果当初被寄予厚望的41型驱逐舰只有“不惧”号这一棵独苗苗进入现役。
纵观苏联海军战后初期的发展,国产驱逐舰乃至其他大型舰艇的发展总是“热热闹闹开场,稀稀拉拉收尾”,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只有一个——即苏联军工企业的薄弱与呆板。特别是苏联许多舰艇设计与建造的时间非常漫长,等到它们终于下水的时候,周围的一切都已经变了。
成功的“01产品”
1953年6月4日,苏联与中国签署第一份关于海军装备援助的正式文件——《关于海军交货和关于在建造军舰方面给予中国以技术援助的协定》(中国习惯称《六四协定》),苏联承诺在1953年至1955年内向中国提供海军装备和建造军舰技术上的援助。 1954年10月初,苏联部长会议通过一项决议,责成造船工业部向中国提供全方位的造船技术支持,决议主要内容包括:
向中国移交军舰生产许可证、设计方案、全套图纸和技术文件;
1955-1956年向中国提供仿制军舰需要的物资、零部件、机械、电子设备和武器;
1954-1957年向中国派遣苏联专家,为中国军舰仿制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帮助中国筹建现代化造船工业体系。
这些合作意味着苏联不断展开了对中国海军部队的技术援助,还把合作拓展到造船工业领域,特别是成体系地向中国供应成套图纸、成套设备(含部件、毛坯)、派遣成套设计和工艺专家的转让制造。中国工厂及科研单位则着重于装配、建造、试航与交船。具体到第53中央设计局,他们主要承担向中国提供4艘50型护卫舰(标准排水量为1200吨)建造材料(又称“半成品舰艇”)。同时无偿转让制造舰艇技术图表和工作图表,以及生产、安装武器装备等技术文件。作为第53中央设计局的对口单位,中国海军与第一机械工业部(简称一机部)指定上海沪东造船厂承造50型舰,代号“6601工程”。50型舰在中国的军用编号就成为“6601型护卫舰”(简称“01型护卫舰”)。
据苏联档案资料显示,1954年底,01型舰的图纸资料陆续运抵上海。图纸先是放在银行地下金库的保险柜里,再由解放军战士押运到虹桥路上的两幢小花园洋房里,经中方代表接管清点后,放入银行运来的保险柜里保存。清点开箱时,至少有两人在场,首先检查铅封是否完整,然后将箱内图纸资料按照所附清单逐卷逐页清点,核对图纸密级,将清点结果变成详细报表和文字报告上报。中方的保管也非常严密,存放图纸资料的所有保险柜钥匙(有的保险柜有两层门、两把钥匙)集中在一个专门保险柜里,该柜钥匙由专人保存。小洋房除了本单位带手枪的保卫人员外,解放军还设有两道岗,同时苏联专家也常来检查,其安保措施相当严密。
第53中央设计局提供的01型舰技术设计图纸共有五套。按照中方的安排,设计部门留三套,其余两套分送北京一机部和船舶工业管理局。这些图纸资料有几万页之多,包括技术设计、施工设计和有关工艺文件、标准、通用图,为了完成翻译复制任务,中国一机部上海产品设计院第七室集中大量俄文翻译人员,从事翻译工作。而承造的上海沪东厂专门成立四个产品科,其中产品一科主抓01型舰(内部代号“01产品”)质量控制,还有翻译科、专家工作科、资料档案科等作为保障。
由于01型舰是苏联对华转让的第一种重大水面舰技术项目,第53中央设计局也极为重视,1955年2月13日,“01产品”建造驻厂苏联专家组长、主任造舰师斯格万施杰抵达上海。他是该舰总设计师库宾斯基(此人后来成为1144型战列巡洋舰的缔造者)的得意门生,对全舰技术要领了然于心。后来陆续又有超过70位专家来沪。专家组长改由船舶系统专家科普沙林诺夫担任。为了能及时将翻译成中文的图纸晒印发厂,满足1955年开工建造的需要,中苏团队加班加点地忘我工作。在翻译复制过程中,碰到疑难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苏联专家都给予详细的解答。同时,苏联专家还分专业对01型舰进行系统授课,帮助中国同行掌握不少关键技术问题,使大家对整舰有了较为全面了解,为日后解决施工问题奠定了良好基础。
1955年4月,01型首舰正式开工。当时建造军品强调严格按图施工,按工艺规程操作,按技术标准检验,以保证产品质量。苏联提供的设计图纸资料不仅有各专业的施工图纸,而且把个专业系统的图纸按照舱室进行汇总,标明每个舱室内所有安装件的安装尺寸。图纸的配套明细表上标有每种零件的数量,工厂据此即可向军代表提交舱室的完整性检验,工作有条不紊。生产是严格按工艺计划和工艺程序组织的,建造计划分为九个工艺阶段。每个工艺阶段又分为若干工艺组,再分为几千个工艺项目。每个项目不仅指明車间所完成的具体工作内容和计划劳动量,还包括所需施工图纸、工艺文件等技术准备工作。这成为沪东厂组织生产、检查考核造舰进度的主要依据,并改变了以往沿用的陈旧方式,创立了一整套新的生产计划管理方法。按照苏联生产工艺特点,沪东厂对生产车间机构进行重大变动,成立配套库,为第一线作业预先配套;建立交船队,统一指挥试验交船工作。实践证明,这些技术组织措施为中国工厂实现科学化管理奠定基础,使中国造船业进入现代化新阶段。
根据苏联专家建议,沪东厂建立用于处理施工问题的问答簿。随着施工进展,各种实际问题逐渐增多,问答簿也按专业设置,包含图纸解释,施工中发现与图纸不符、超出公差带、图纸错误以及安装时互相碰撞等问题的解决方法。如果需要修改图纸,车间都要立即发修改通知单。对于重大问题,需要征求苏联专家同意。苏联专家经常和联络员一起到工厂检查施工情况,发现没按图施工的情况立即纠正。在设备称重方面,苏联专家要求由船台到舰体的路上必须设立岗亭检查,没有称过重的东西一律不许上舰舾装。
转让建造过程中,01型舰进行了两次重大修改:一是苏联专家主动提出的图纸修改,目的是换装更好的技术设备,例如将对海警戒雷达换成性能先进的“富特-N”,因此引起桅杆、上层建筑的修改以及排水量增加。为了弄清对航速是否有影响,科普沙林诺夫特地跑到苏联驻上海商务代表处查看资料,并将结果转告中方,保证了工期进度;二是为军舰舰桥增设天幕,增加弹药舱绝缘厚度,厨房炉灶由电炉改为油炉,以适应中国海区气候情况和舰员生活习惯。
1956年4月28日,01型首舰下水,6月15日至9月15日完成系泊试验,10月17日开始试验试航,地点是浙江定海附近的东海水域。试验试航是检验全舰是否达到各项指标的重要途径,根据三种试验大纲(工厂试验、航行试验、国家试验)规定的每个试验项目,制定若干本试验册,每个项目试验按照规定的方法、内容、要求进行。
以倾斜试验而言,要求在一个好天气的夜间在非敞开水域进行,从晚上22时开始一直进行到次日清晨。试验前两天要对舰上设备展开清查,对非属舰上应有物品一律清除下舰。根据试验结果算出全舰重量重心、稳心等数据后,请驻厂海军代表签字认可。全舰试验结果最后填入战术履历簿。这本三百页的文件是给舰长掌握全舰性能、总布置、武器装备、船舶系统等的实船试验结果,从而使舰长对全舰情况了如指掌,其重要性可想而知。苏联专家还提供一条苏联海军的老习惯:交给舰长的战术履历簿封面需用钢板做成,万一军舰在战斗中遭到严重损伤,舰长必须将该文件沉入海中。后来中国自行设计的水面战斗舰艇的战术履历簿都是按照这个要求做的。
1957年5月30日,01型舰的国家试验航行结束,嗣后交付海军使用,同时命名舰名为“昆明”号。中国海军和造船工业的新时代来临了。
漫长的独立探索
包括01型护卫舰在内的苏联援华舰艇和武器装备的到来,显著提升了中国海防能力。正如时任中国海军司令员肖劲光所言:“《六四协定》的签订,对于(中国)海军的装备建设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在我国造船厂自行装配制造舰艇,有效地培养锻炼了我国造船工业的技术力量,为我国自行制造海军舰艇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1956年,中国发布第一个科学技术十二年发展规划,其中包含海军舰艇及电子观通设备和其他武器装备的发展内容。从此,人民海军装备发展有了远近结合的安排。与此同时,国家计划委员会与海军合作,将渤海造船厂、快艇与潜艇主机工厂、鱼雷厂等都纳入苏联援助中国的156项工程项目中,将海军装备建设和建立完整的舰艇工业体系紧密结合起来。1957年,因渤海造船厂建厂基建需要,经中国海军舰船修造部长林真和第一机械工业部船舶工业局长陈扬的努力,中国海军代表团将获得苏联先进的56型驱逐舰技术设计图纸资料列入对苏谈判的重要内容。
1959年,中苏达成第二个造船协定,即《二四协定》。苏联提供五型舰艇和两型导弹的资料和器材,在中国进行装配与建(制)造。与《六四协定》相比,《二四协定》确定的舰艇材料、设备进口量均小得多,凡是国内能够生产的材料、设备均不再进口。技术指导方式也与《六四协定》涉及的舰艇建造不一样,没有苏联驻厂工艺专家。事实上,中国的主要意图是购买苏联新技术资料和样品,进行仿制改进,逐步从鱼雷火炮舰艇向导弹舰艇技术过渡,对中国建立新的造船工业缩短了摸索过程。在关键性的驱逐舰方面,苏联政府同意向中国转让56型驱逐舰技术设计以及包括TB-8蒸汽轮机机组在内的部分配套设备的图纸及实物样品,主要执行单位还是第53中央设计局。
第53中央设计局是在1952年4月启动56型舰的设计工作,由于把海军战术需求与国内工业科技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进去,因此项目推进起来更能“接上地气”。1954年4月4日,苏联部长会议发布第1648-592号决议,规定56型舰的技术性能要求:排水量3230吨,最大航速38节,最大航程3880海里(以14节速度航行)。其总体技术指标完全瞄准美国海军主力的基林级驱逐舰,超过之前的41型舰不少。按照决议要求,苏联计划在1956-1960年期间生产46艘56型驱逐舰,数量之多犹如“海上T-34”。也正因为该项目事关重大,所以第56中央设计局让经验老到的费舍尔担任总设计师。
苏联海军赋予56型舰的任务是:用鱼雷和火炮打击敌舰船;为已方舰队护航,使其免受敌航空兵、潜艇、驱逐和鱼雷的打击;在远洋水域执行侦察任务。后来,苏联海军总司令部又补充以下几项任务:为商船护航,布雷,为登陆行动和滨海部队提供火力支持,用舰炮攻击敌岸防设施。客观而言,56型舰不论从武器装备还是外观方面来讲都算得上当时一流的驱逐舰,它的航海性和机动性比较强,最大航速可达到39节,而且还有上升的可能,以至于北约军官将其形容为“大号快艇”。想象一下,即便在没有战斗的情况下,当苏联56型驱逐舰示威性地从外国军舰旁边全速驶过时,对方的水兵加足马力也追不上,那是多么自豪的事啊!
1959年,第53中央设计局派出设计专家来华指导,中国海军还将驱逐舰研制项目列入第二个五年发展计划。在国家计委、一机部的支持下,TB-8汽轮机组和锅炉分别安排在哈尔滨汽轮机厂、哈尔滨锅炉厂试制,为研制驱逐舰动力装置奠定基础。
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1960年8月,苏联单方面撕毁合同、撤走专家,两国科技合作活动全面停止,中国年轻的造船工业遭受了沉重的打击。虽然失去了苏联的科技支持,但中国造船工业必须自己杀出一条血路来。1961年,中国海军组建舰艇研究院,苏联移交的56型舰资料成为该院有关部门向技术高峰攀登的绳索。
经过多年的熟悉和完善,加上安排了重要试验项目,1966年,第一代051型驱逐舰的研制工作正式开始。这也是东风5型洲际导弹试验任务的重要配套工程。在产品主要技术负责人李复礼、潘镜芙、郑福宽等人的统筹安排下,研制团队按照全舰的研制进度,克服了资料缺乏、工作协作面广、任务紧迫和设备技术状态多变的困难,基本保证各造船厂的施工需要。
051型舰是以苏联56型舰为母型,布局上与之有较多相似之处,尤其在舰型及上层建筑的布置方面基本沿用下來。舰首采用V型,主甲板为水平式,舰舷弧线从距舰首部1/3处开始上升至舰首,舰体长宽比达到10.3,航行阻力较低,具备了与56型相近的高速性。051型的动力装置为两台国产453型蒸汽轮机,四台73/64燃油蒸汽锅炉。它们与TB-8蒸汽轮机和锅炉系统存在着“天然的联系”。至于051型舰所采用的130毫米双联装舰炮以及海鹰-1号反舰导弹等武器,也有56型舰的苏联原品有密切的技术关联度。当然,由于苏联全面的技术封锁,051型的所有材料、设备、武器、电子技术装备等都立足于中国国内,共需要原材料700多种,相关配套设备1000余项,其中新研制的设备100多种,需要国内10多个部委,22个省市自治区所属的几百家工厂和研究所联合进行研制。
1968年12月24日,051型首舰“济南”号在大连红旗造船厂正式投料开工。1970年7月30日,“济南”号下水。1971年12月31日,“济南”号交付北海舰队。051型后继舰的建造工作分别由大连、上海中华、广州黄埔三家造船厂进行。至1991年末最后一艘051G2开始建造为止,051型驱逐舰总共建造17艘,成为新中国海军建造数量最多的一型驱逐舰。(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