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色列F-35I空袭叙利亚

2017-05-26宁浩

兵器 2017年4期
关键词:雷达战斗机战机

宁浩

2017年1月13日,以色列战机空袭了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西郊的军事基地,与上次以军轰炸此基地相隔仅五周。引人注目的是,这次空袭很可能是以军首次动用了2016年6月出厂、12月12日才刚刚飞抵中东的F-35I“伟大”隐身战机(“I”表示以色列,“伟大”是以色列自己为F-35I起的绰号)。如果属实,这不但是F-35战机的首次实战,也是第四代战机的首次实战,具有里程碑意义。

参战背景分析

罗尔斯·罗伊斯公司预计,未来15年,F-35将占有48%的国际战斗机市场份额。不过从目前情况来看,F-35的研制计划已经严重推迟,单价也在不断升高。一旦出现问题甚至发展失败,多个国家将会出现没有未来战斗机的尴尬,并带来巨大的连锁反应。在这种情形之下,以色列作为首个列装F-35的国外客户,肯定想尽快检验它的各项性能,及时作出相应改进。另一方面,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在就任之前,就在社交媒体上“炮打F-35”,认为它贵得离谱,并威胁要取消它。因此,F-35首战的消息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广告——F-35物有所值,值得拥有!

新式武器效能肯定要经过战场检验,战争、冲突多发之地,也就成了新式武器的集中试验、检验之地,这其中首推西亚地区。在上世纪的5次战争中,美、苏、欧的先进武器云集于此,既能卖钱,又能检验武器性能。大名鼎鼎的萨姆-6导弹、F-16战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名声鹊起。而以色列空军也有新锐装备换装后立刻投入实战的传统,1980年代的F-15、F-16战机服役后,立刻实施远程奔袭,摧毁了伊拉克的核设施。

以色列一直是美式武器的拥趸,一直装备着大量本土化改进的F-15、F-16战斗机。F-15是美国研制的第三代重型战斗机,与F-16形成高低搭配。同期,美国仅将F-15出口到日本、以色列两个国家,出口到韩国已经是21世纪的事情了。凭借着这些先进武器,以色列空军打出了名声,并完成了一系列为人说道的经典任务。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F-35战斗机面临的局面有些尴尬。虽然应用了大量高新技术,但其在空战性能上远远比不上F-22战斗机,甚至缺乏与新一代重型歼击机平等交战的能力。在多用途性能上,F-35相对于成熟的F/ A-18E/F、F-15E、F-16并没有明显优势,而且改装潜力不足,很难改装成电子战、加油型、对地强化型。此外还缺乏配套的特种电子战机,甚至在执行纵深打击任务时的穿透能力也不如F-22战斗机。如此美国甚至各个参与研制和列装的国家都想在实战中尽快验证一下F-35战斗机的真正实战能力。特别是以色列这个西亚战斗民族,更希望尽早磨合F-35I战斗机的作战能力以及与已装备的F-15/16等三代机之间的协同作战问题甚至是后继F-35I加装以色列自身机载武器等可能带来的问题。

作戰实况分析

消息称,以军于2017年1月13日凌晨0点17分从特拉维夫近郊的本古里安机场起飞3架F-35I战机,其中1架实施轰炸,另外2架负责支援和掩护。空袭仍然采用以军的经典航路,从黎巴嫩领空进入大马士革空域,完成投弹后从叙利亚西北方向撤出。这次打击的目标包括叙利亚大马士革空军基地、第四装甲师目标,疑为针对混入其间的真主党武装实施的打击。

如果消息属实,那么至少我们能够肯定的是,F-35I战斗机的指挥软件系统已经开始应用于实战。目前,F-35I战斗机的指挥、控制、通信和计算机(C4)系统由以色列航宇工业公司的Lalav分部研制,该公司2016年4月3日宣布已经完成了生产阶段之前的系统定义、样机研制和试验等各阶段的工作。IAI公司介绍,C4系统采用了通用通信架构和“软件定义”无线电技术,同时采用的机载通信网络能够“大大改进”当前F-16和F-15现有系统的指挥、控制、通信和计算机能力。IAI公司进一步表示,C4系统的开放式结构为以色列空军提供了新级别的自由,非常有利于未来F-35I引入新能力。

此次空袭,F-35有可能使用的是以色列自制的对地攻击武器。按照计划,F-35I要配备以色列研制的 SPICE250光电/GPS精确制导炸弹,用于空地打击任务。该弹可与新型Litening 5瞄准吊舱配合,使战机能够在防区外实施精确的、发射后不管的攻击,打击空前大量的目标,甚至可以使弹药射程超过激光目标指示器的有效作用距离。目前,拉斐尔公司已经完成了新型SPICE制导组件的研制,从而保证该制导炸弹可以安装在F-35的内置弹仓中。SPICE250采用了光电影像匹配系统,使用双波段传感器(可见光和红外)。这种传感器内预先装有来自侦察卫星或机载成像设备的图像,并在地形数据库的辅助下转换成地图。光电头获取地面图像后,与地图对比,就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SPICE250的制导系统在指示源可用的情况下采用半主动激光导引;具备可提供毁伤评估的双向数据链;在激光作用距离外可以攻击移动目标;一旦发现友军或非作战人员出现在杀伤区内,还可以中止打击。该弹采用四联挂架,挂架内集成了任务规划处理器和数据链,以及可360度全覆盖的天线。这种挂架和SPICE250也可以用于三代战机,一架F-16I可携带16枚,F-15I可携带28枚。

Litening 5瞄准吊舱能够探测和跟踪60千米的车辆目标。传感器具有0.3度视场角。新瞄准吊舱采用采用了大口径与高缩放比的新型光学系统,引入了第三个运行波段——1.5微米的短波红外波段。短波红外非常适合于夜间工作。其最重要的优势还在于,与可见光(0.5-0.7微米)相比,更不易被大气湿度所吸收,相比中波红外或高清电视可提供更远的斜距。

在空战武器方面,F-35I可挂载拉斐尔公司的“怪蛇”5和“德比”空空导弹,也能装备来自美国的AIM-120和AIM-9X空空导弹。

S-400的拦截的分析

值得一提的是,俄军在叙利亚部署了S-400防空系统,层层设防,却任由以军战机出入毫无反应。这让人们对F-35I的隐身能力有了更多的神秘感。

目前俄罗斯的S-400主要部署在拉塔基亚,用于掩护俄罗斯在叙利亚的空军和海军基地,拉塔基亚与大马士革的直线距离超过300千米。对于S-400这样地面防空系统来说,它的探测距离受到地球曲率限制,微波波段雷达电波近似以直线传播,而地球是圆形的,所以雷达无法探测到地平线以下的目标。因此从雷达视距来讲,S-400在拉塔基亚差不多只能发现大马士革5000米以上的高空目标,以色列战斗机只要低于这个高度就能避开俄罗斯雷达的探测。另外俄罗斯S-400目前配备的是48N6DM导弹,它的射程只有250千米。因此,F-35I没有被发现,未必是S-400的反隐身能力差。

最近又有消息说,俄罗斯将新型雷达96L6型UHF波段雷达部署在了叙利亚,还在继续研制可以和96L6配套的搜索雷达,继续提高S-400的抗隐身能力。96L6搜索雷达工作在UHF波段,波长较长。众所周知,现代隐身飞机隐身设计主要针对微波波段,对于波长较长的UHF以下波段雷达效果则不明显,因此配套这样的雷达可以提高S-400作战单位发现隐身目标的能力。有消息说这型雷达已经部署到了叙利亚,表明俄罗斯比较重视驻叙部队对于隐身飞机的防范。

不过雷达能够探测到F-35I,并不意味着能够对其拦截,导弹本身的探测系统也是一个问题。防空导弹的直径有限,末制导雷达天线较小,探测距离有限。一般认为现代大型防空导弹的末制导雷达对于三代战斗机探测距离大约为30千米,对于隐身目标探测距离应该在15千米之下,在飞行弹道大多数时间,都需要制导雷达提供指令制导,这样就容易被干扰。目前比较有前途的办法是将末制导雷达由现在的机械扫描雷达升级到有源相控阵,以对抗目标的隐身措施。另外引信也是一个问题,现代防空导弹多采用无线电引信,它利用无线电波探测目标,根据收到的目标回波信号攻击目标,因此也会受到目标隐身技术的影响。

显然,S-400具备一定的拦截F-35战斗机的能力,但拦截距离并不大,只能覆盖拉塔基亚及其附近地区,所以只要以色列不主动攻击拉塔基亚,俄罗斯便无法进行拦截。实际上有消息说,俄罗斯和以色列曾经达成若干幕后协议,互相不干涉对方在叙利亚的行动,所以F-35I对抗S-400的场面应该暂时还不会出现。

F-35I未来作战模式预测

◎“作战云”

F-35战斗机最重要的特点是信息融合,能够凭借“多功能先进数据链”,与其它飞机链接并自动共享态势感知数据,并指挥一定范围内的无人机遂行作战,是构成“作战云”的核心装备。F-35战斗机可以在空战中实现跨国协同、跨作战空间协同、有人系统与无人系统协同、F-35与F-22“双五代”协同,未来的空中争夺或将进入以广域分布、动态组合、自主协同为特点的“云对抗”时代。

这种“作战云”会提高指挥与控制效率,还会使用安全网络整合可以利用的所有平台——包括有人和无人平台。F-35战斗机应理解为一个网络化分布式作战体系。美国国防部认为,这是一个巨大优势,加上一流的飞行员训练、战术运用和预警机,F-35或许足以对付最强敌手。这对于军队规模处在绝对劣势的以色列来说,有着巨大的价值。以色列空军也必将成为“作战云”最积极的实践者。

◎无人机蜂群战术

美国空军近期发布的无人机战略之中,为F-35战机增加了控制无人机集群作战的能力。以往,这些无人机的飞行规划、搜索探测和武器投放都是通过地面控制站指挥的。但美国空军希望,未来这些無人机将能够由F-35或者F-22飞行员控制。这一组队能力将获得空前的战斗力,例如在空战中利用无人机平台抢先发现对方战斗机,或者用无人机发射导弹攻击敌机,而自身则尽量不进入危险空域。这一技术被称为载人与无人机组队的技术,是美国空军的未来规划之中关键的一环。美媒评论,数百架这种无人机可以替代目前较昂贵的微型空射诱饵弹,成为低成本、更加高效的防空系统诱饵或利用自身携带的载荷执行情报、监视与侦察任务。

据分析,F-35现阶段升级开发的重点就是解决通信协作,这是实现有人机与无人机协同作战的前提。美军与洛马公司正在合作开发有效、安全的自组织无线网络,帮助F-35与众多无人机实现团队间的通信及协作。各机之间的无线网络必须具有适应性强、能自我修复等特点,当一架无人机任务失败或被击中后,F-35能迅速确定剩余无人机,分担其职责,保证团队继续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后,幸存的无人机将在预定地点集合回收。可以看出,“有人机+无人机蜂群”已成为美军今年研究的重点之一,可能重塑未来战争的形式。当然,“蜂群战术”严重依靠远程控制技术,技术难度大,尤其是飞行控制程序的编程和算法。目前,F-35战斗机的软件代码数量已经达到800万行,而要实现“蜂群战术”,代码数量显然还要增加,且各个算法之间不能产生冲突。

以色列是无人机强国,到目前研发的各类无人机至少有30多种型号,包括微型、中型、大型无人机以及无人直升机等。其中“苍鹭”是中空长航时无人机中的王牌产品,“埃坦”无人机是以色列空军现役最大高空长航时无人机,“搜寻者”无人机目前已在13个国家的军队中服役,“哈比”、“哈罗普”是自杀式反辐射无人机。因此,以色列必定会非常重视在F-35I与无人机的协同作战能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猜你喜欢

雷达战斗机战机
EF2000台风战斗机
隐形飞机哪里躲
战机在叙被击落惹恼俄罗斯
班上的“小雷达”
能分身的雷达
蒙住雷达的眼睛
联合攻击战斗机(JSF)
国产FBC-1战斗机
捕捉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