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赢得起”与“输不起”
2017-05-26魏勇刚
魏勇刚
生活中有许多现象,不经意间就会成为我们的教育内容与契机,也许这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生活即教育”。譬如,我们通常所说的“赢得起,输不起”,就是其中一例。它是指个体在进行比赛、博弈或游戏等活动时,面对输或赢的不同结局会产生截然相反的心理与行为反应:赢时,兴高采烈,乃至得意洋洋、自大骄傲;输时,生气愤懑,乃至恶语中伤、拳脚相对。这个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似乎比较普遍。无论是成年人,还是青少年,或者学龄和学前儿童,在进行比赛、博弈或游戏等活动时,总会有表现出“赢得起,输不起”的言行举止。从逻辑上来讲,或者从事实上来看,关于这个现象的组合应该有四种情形,即:“赢得起”也“输得起”,“赢得起”但“输不起”,“赢不起”也“输不起”,“赢不起”但“输得起”。但在这四种情形中,似乎只有“赢得起,输不起”成为被人们经常所提及的问题,这似乎也反映出该现象的普遍性与消极性。关于这一主题,在心理学等领域的文献中有大量的研究与讨论。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进行广泛查阅与深入探究。这期想要与大家探讨的一个小话题,则是我们如何看待与对待儿童的“赢得起”与“输不起”。
选择这个话题与大家分享,是源于自家孩子在游戏时面对输的结局而表现出来的强烈负性情绪反应,由此推及这应该是我们家长或者教师都会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需要我们加以正确认知与有效应对。一日晚上,3岁2个月零8天的儿子要我陪他玩“谁跑得快”的游戏。对于儿子来讲,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手持玩具在沙发上“赛跑”的活动。交通工具一直是他的最爱,与此有关的活动都乐此不倦。他开的是一列他自己用磁力片搭建的“地铁”,而我开的是一辆我买给他的玩具“动车”。一开始,并没有想到输赢问题,每次都很配合他,让他跑得飞快并享受着游戏的过程与乐趣,以及最先到达终点时的兴奋与欢愉。突然有一次,由于他在跑的过程中自己搭建的磁力片不小心坏了而被迫停下来修理,我就不经意间最先到达了终点,并说“这次我跑赢啦,你输啦”。小家伙立即就表现出强烈的愤懑情绪,跺着脚大声吼“我才没有输”“我必须不能输”,然后就十分生气地指着我嚎啕大哭。突然的变化令我有点措手不及,除了立马积极安抚他让他情绪安定下来,没有别的选择。经过5分钟左右的注意转移与兴趣激发,小家伙最终平定了情绪,并表示还要接着玩刚才那个“谁跑得快”的游戏。考虑到他刚从强烈的负性情绪中恢复过来,自然就连续让他跑了好几回第一。但此时,几个现实的问题立即浮现在我这个有专业强迫症的爸爸脑海里:他的输赢敏感期到了吗?我需不需要现在让他正确认知输与赢?这样一直让着他赢,会不会滋生与养成他“输不起”的个性?带着这些疑问与好奇,在接下来的一次比赛中,我“不小心”又一次先于他到达了终点。小家伙再一次爆发了“输不起”的情绪。于是,再次停下来进行安抚与转移,待其情绪稳定后便开始对他讲解了输与赢的偶然性与正常面对。也许实在是太爱这个游戏了,小家伙似懂非懂地听我讲完后,表示还要接着玩。接下来的游戏中,输与赢交替,哭与笑跟随。其间,始终不变的是,小家伙总是还要接着玩这个游戏;逐渐变化的是,小家伙表示“输了我也不生气啦”,情绪虽仍有不高兴但却慢慢变得自然淡定。现在,小家伙在这个游戏上已完全能够“输得起”了。甚至,他还会想一些“合理”的办法让超过他的爸爸停下来,如红灯/绿灯的交替口令等。
与大家分享与儿子的这段经历,并非想要说明它是一个值得称赞的典例,而是想以此为引线,抛给大家一起来探讨这个话题。对于上述我的疑问与好奇,目前也没有找到充分的证据与有力的解释,但却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尝试与反思。比如,对这个阶段的孩子而言,游戏过程本身的想象与乐趣,似乎比获得一个赢的结果更有吸引力;输与赢的概念及其情绪体验,可能与成人的强化途径与方式有关;积极引导下的合理归因与恰当解释,可以加深兒童对其行为与结果关系的认知与理解,从而有助于调节其情绪反应的强度与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