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椅子的学问
2017-05-26罗小霞
罗小霞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座位安排,有很多学问。不同的活动内容,常会有不同的座位安排,很多时候,不恰当的座位安排会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有效实施。在日常的室内教学活动中,我总结了如下的座位安排法:
一、圆圈形安排法
这种安排法适合游戏、故事、音乐、舞蹈等活动。例如在组织一些语言活动时,可以围坐在老师的身边,这样老师也能就近提醒个别幼儿;在组织音乐活动时,要教一些动作,圆圈的队形有利于每个幼儿学习动作,圆圈内的空地也很适合幼儿表演。
二、弧形安排法
这种安排法适合幼儿比较少的班级,可以与老师近距离的交流,相邻空位留宽一些,在绘本教学、音乐活动、游戏活动等方面都很适合。
三、双弧形安排法
这种安排法适合幼儿人数稍微多一点的情况,这种双弧形的座位方式一定要注意:内弧形的座位要安排在外弧形对应的空隙上,这样才能保证老师和幼儿都在相互的视线范围内,以便更好的交流。
四、深马蹄形安排法
这种方法适合幼儿人数相对较多的情况。尤其适合人数较多的游戏或音乐活动,虽然部分幼儿离老师的距离有点远,但孩子全部在老师的视线范围内,而且老师也走动着上课,与每位孩子都有交流。
五、秧田形(小组)安排法
在科学、美术和数学活动中,幼儿要动手操作材料,需要教师观察指导,我们就把座位排列成秧田形,这有利于教师进行观察指导,却不利幼儿的学习。因为,坐在后面的幼儿看到的都是前面幼儿的后脑勺,不利于幼儿之间的交流,这种座位形式平时只用于需要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课的教学,例如拼玩识字、手工、美术等。
以上仅仅是我个人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小经验,还有更多的座位安排法需要我们去探索、发现。但无论哪种座位方法都要坚持一个原则:老师和幼儿身体的每个部位都要在相互的视线范围内,这样,才能达到更深层次的交流以及情感上的共鸣。
(作者單位:重庆市合川区高阳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