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分析

2017-05-25杨学智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1期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创新实践

杨学智

摘 要:水稻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其单产最高。我国人口密度较大,粮食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因此加大力度探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是非常必要的,以促进水稻产量的提升。本文基于中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出发,探讨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的相关问题,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实践

近年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进步,农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其他产业转移,水稻生产面临着复杂的形势,水资源短缺且土壤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生产规模有限,严重制约了水稻高产高效发展。此种情况下,为全面提高中国水稻产量,促进粮食问题的妥善解决,加大力度探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是非常必要的。

1 中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1.1 矮杆品种配套高产栽培

随着中国矮秆品种的选育与推广,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以增密、增肥、增穗为主导。为保障粮食安全,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中国南方稻区大力发展双季稻生产,提高稻田单位面积的产量,针对长江中下游双季稻生长季节紧张等问题,创新了薄膜育秧等技术,利用薄膜覆盖育秧,增温保湿、防止烂秧、提高成秧率,实现早稻提早播种,缓解了双季稻生产的季节紧张和品种搭配问题。同时,采用壮秧密植、增施化肥等技术,解决了双季稻高产形成过程的穗数及粒数不足等问题,为促进双季稻在中国南方稻区的推广应用及高产打下了基础。

1.2 杂交稻品种配套高产栽培

矮秆品种高产主要通过增大群体的办法,来增加穗数,但群体搞得很大,成穗率不高、结实率较低、千粒重偏小、病害重、易倒伏,水稻不一定能增产,却更耗费种子、肥料及农药。随着中国杂交水稻品种的选育及推广应用,杂交稻需要通过少本稀植,充分扩大水稻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与生存空间,达到壮个体、促大穗、得高产的目的。该技术研发实现了品种与技术的配套,对杂交稻品种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

针对双季稻生产晚稻育秧时间长,秧龄过大,不利于高产,研发创新了二段育秧方法,这是减少专用秧田,培育矮壮秧的好办法。同时两段育秧秧龄弹性大,有利于提早播种,早栽夺高产。二段育秧技术在双季晚稻上应用,对促进双季稻高产栽培起到了重要作用。水稻高产栽培强调群体与个体,穗数与粒数、粒重等因素的协调发展,杂交稻稀植大穗高产,需要适当控制群体数量、提高群体的质量,因此,需建立水稻群体质量指标体系,通过高产群体空间结构的指标合理诊断,优化群体结构。

1.3 超级稻品种配套高产栽培

水稻矮秆品种和杂交稻选育及栽培技术配套应用实现了中国水稻产量的二次飞跃,对水稻生产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实现第三次突破,20世纪末中国实施了超级稻研究与推广计划,超级稻品种推广对中国水稻增产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普通稻相比,超级稻生长量大、穗大粒多、产量潜力大。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更新,水稻机插秧技术快速发展。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结合机插毯苗和抛秧钵苗的优势,采用钵形毯状秧盘,精量定位播种,培育具有上毯下钵壮苗,及定位定量按钵取秧机插,有效解决了传统毯状秧苗机插存在的机插定量定位性差、漏秧率高、及返青慢等问题,实现水稻钵苗机插,大幅提高水稻机插产量和效益。

2 中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

2.1 水稻良种良法配套栽培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条件下,农业也不断发展进步,中国水稻生产中,高秆品种、矮杆品种、杂交稻直至超级稻,都与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存在密切联系,从而为水稻产量提供可靠保证。不同类型品种水稻的生长特性也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是在中国水稻生产方式不断转变的条件下,应当对水稻良种良法配套栽培进行优化利用,结合水稻品种选取适宜的种植方式,将育种与栽培进行有机协调,依照实际需求对水稻品种进行选育,从而为水稻高产栽培打下良好的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水稻生产逐步实现规模化和机械化作业,但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影响,自然灾害贫乏,土壤结构发生一定变化,土壤肥力下降,水资源短缺,为加强水稻产量控制,应当通过育种与栽培的科学化联合来促进上述问题的妥善解决。而在中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的过程中,基于传统高产高效优质出发,以水稻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综合生产作为主要目标,以加强水稻产量控制,推进农业发展。

2.2 水稻生产机械化

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科学技术不断优化,促使农业生产逐步实现机械化。当前我国以水稻为主要粮食,水稻生产机械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人力物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水稻规模化生产的顺利实现,扩大水稻生产面积,促进水稻高产目标的顺利实现。当前中国水稻生产中大多以插秧机作为主要生产机械设备,其在实际应用中主要依据实际水稻种植需求来调节水稻插秧距离和插秧深度,從而保证水稻插秧操作的规范化,提高水稻生产的高效化和规模化。水稻插秧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并且水稻机械实际应用中操作环节较多,成本较高,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特殊性。为促进水稻产量的不断提升,应当深化对水稻生产机械的研究,不断创新水稻栽培技术,从而推进水稻机械化发展,全面提高水稻产量。

2.3 水稻肥水高效管理

在水稻高产栽培过程中,科学且合理的施肥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水稻产量,在水稻生产栽培过程中应当结合水稻品种等具体情况合理选用肥料,并保证施肥适量,以免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为水稻产量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过程中,应当对水稻肥水高效率开展深入研究,提出现代化的水稻实施氮肥管理技术,对水稻植株生长过程中的氮肥需求进行准确测试,并对土壤养分中的含氮量进行准确检测,基于SPAD等方式对叶片氮含量指标进行科学化控制,进而采取可行措施加强水稻实地氮肥管理。此种条件下,能够为水稻实时输送氮肥,更好的满足水稻对氮元素的需求,促进水稻植株的健康生长,从而全面提高水稻肥水高效率,促进水稻产量的不断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进步,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加大力度探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并积极投入到生产实践中,能够促进传统水稻栽培方式的不断优化,结合水稻品种的特点,改善土壤生理化特点,优化调整水稻密度,促进水稻植株的健康生长,促进水稻高产栽培目标的顺利实现,为水稻产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奠定可靠的基础。由此可知,加强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在拉动国民经济发展以及解决民生问题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德峰,张玉屏,陈惠哲,向镜,张义凯.中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J].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7):3404-3414.

[2]严奎金.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J].农家科技旬刊,2016(9).

[3]顾春焕.中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J].农业与技术,2016(6):110-110.

猜你喜欢

高产栽培技术创新实践
技术创新路径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