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落叶松与水曲柳混交的适宜性

2017-05-25李守江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1期
关键词:水曲柳人工林

李守江

摘 要:人工落叶松与水曲柳混交林和纯林比较在生长量、改良土壤及预防病虫害等诸多方面明显优势,根据当地的立地条件等特点,制定适合混交林的经营措施。

关键词:人工林;混交落叶松;水曲柳

Abtract: The artificial larch and ash mixed forest and pure stand are compared in many aspects of growth, improvement soil and prevention of pests and diseases, according to local site conditions, to formulate the management measures for mixed forest.

Key words: plantation; Mixed larch; Water meander belt

营造针阔混交林是加快恢复森林植被并提高林分质量的有效途径。而落叶松和水曲柳为黑龙江省造林适用的两个价值高且生长快的针、阔叶树种,两个树种的混交营造普遍获得成功。

黑龙江省兴隆林业局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北纬46° 01′30"~46° 37′23",东经127° 54′40"~127° 51′15",林区地处哈尔滨市所辖木兰、通河两县内,局址设在巴彦县兴隆镇,试验是在兴隆林业局蚂螂河经营所和太平林场进行,蚂螂河经营所它位于小興安岭南麓、松花江北17km处。地理坐标东经128°43′,北纬46°7′;年平均气温在3.2℃;10℃以上年积温2 200℃;年降水量598mm;无霜期115d;土壤为沙质壤土。该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都适合红松、红皮云杉生长。

分析实例说明,它们之间在混交中存在着多方面的有利条件。首先对立地条件的要求上有着共同性,均喜生长于土层肥厚、湿润的地方,在山区往往分布于山腹下的缓坡地带和谷间的平坦地带,这与该树种的自然分布现象完全一致。它们对光照条件要求也有一致性,如均喜光,在光照强、日照长的地带生长良好,营造单层针、阔叶混交林均可满足这一条件。

从这两个树种的生长速度上看,均为黑龙江省造林的两个速生树种。在正常情况下,二者在幼、壮龄期间的生长速度很相近,尤其是树高生长更是这样。二者的伐期龄也近似,因此,在抚育管理或主伐利用的时问上比较一致,为混交林的经营管理提供了方便条件。

从它们生长期的各生长阶段来看,开始发叶的时期很相近,但落叶松要在发叶后一段时期才开始高生长,一般是在5月下旬,其高度速生长期在6月中旬至7月下旬,至8月下旬才停止生长;而水曲柳一般在5月中旬放叶后就开始生长,高速生长期在6月初至7月上旬,至7月下旬就停止生长,整个高生长期比落叶橙短。由于它们的生长阶段性不同,因此,在同一林分内它们对光照和二氧化碳的利用和土壤中水、养分的摄取,在不同阶段上各有重点,相互间不会出现太大矛盾。

从它们的树冠形态结构和根系分布结构方面看,在混交时可以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例如落叶松细小的针叶和稠密的枝条,构成一个紧密的尖塔个树冠,在纯林情况下,这种厚而密的林冠层对透风、透光、渗雨等都不利,结果林下植被少,地表温度低,土壤湿度小,不利于林地土壤改良;而水曲柳是由疏散的枝叶构成一个倒卵形的树冠,与落叶松混交树冠正好互相镶嵌,这样既充分利用了空间,又因疏密结合大大地改善了通风、透光、渗雨等条件,促进了林分的生长。从二者的根系特点看也是如此。落叶松的主根和主侧根比较发达,分布范围广,但须根不太发达;而水曲柳的根系虽然比较发达,但主根较短,须根比较发达,在土壤层上部形成了一个紧密的根系层,由于根系特征不同,它们可以分别利用土壤中不同层次的水分和营养物质。

从时间经验和大量观测数据分析认为,落叶松与水曲柳比较适宜的混交方式是带状混交和行间混交,尤其是带状混交方式,经营管理方便,种间关系协调,容易获得成功。但是,混交带的宽度对混交林的质量和产量有很大影响。观察和调查数据说明:相邻两个混交树种带,与对方越靠近的行,林木生长的越好,相反距离越远,则其生长势也越小,尤其水曲柳表现得更明显。从带的横面的树木来看,形成了一个两侧高中央低的“U”形。调查数据明显地反映了这一现象。我们还在圃地上用播种育苗的方法进行了模拟混交试验,所得材料也与上一现象非常相似(,都集中反映了两树种靠近时的生长优势。这种种间的行间效应,明显地表现在互相靠近的2~3行范围内。为了充分发挥混交的优越性,同时又便于经营管理,最好采取窄带混交方式,一般带宽5~7m,内植3~5行。从兴隆林业局蚂螂河经营所和太平林场的调查可以看出带优于宽带。尤其是带状混交方式,经营管理方便,种间关系协调,容易获得成功。

水曲柳与落叶松行间混交方式,由于两树种的分布比较靠近,树种间的关系密切,如能及时调整好相互关系,例如对水曲柳采用致密整地,选用优质树苗,造林和抚育管理严格等措施,保证造林后3~5年两树种长势近似,则获得成功。但如措施不当,也易造成水曲柳被压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彭志成,苗静,李洪岩.人工落叶松与水曲柳混交的适宜性及其主要方式概述[J].林业勘查设计,2008,03:80-81.

[2]朱登富.谈人工落叶松与水曲柳混交的适宜性及其主要方式[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4,08:34.

[3]邱东法.谈人工落叶松与水曲柳混交的适宜性及其主要方式[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02:52.

[4]王德臣,王洪伟.落叶松与水曲柳混交的适宜性及其主要方式[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6,02:23-24.

[5]陆晓梅.人工落叶松与水曲柳混交适宜性的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3,03:295.

猜你喜欢

水曲柳人工林
水曲柳人工林与天然林土壤中不同形态钾素的含量与分布
宝龙店水曲柳无性系生长早期评价
浅谈水曲柳营林的速产丰产技术要点
邻体干扰模型在辽东油松人工林中的应用
水曲柳和落叶松人工纯林与混交林的碳储量
我国人工林生态轮伐期探讨
人工林生产力提升对策探析
林区水曲柳营林的速生丰产技术要点
山东泰山3种人工林小气候对比分析
湿地松人工林生长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