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2017-05-25张春艳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文化保护传统村落

张春艳

摘要:地扪村的经济发展滞后,丰富的传统村落文化资源面临不合理的旅游开发和城镇化建设带来的民族传统文化破坏危机。寻求民族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契合点,促进地扪村民族文化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经济协调;黎平地扪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7)01-0101-05

地扪村位于贵州省黎平县西部,距黎平县城47公里,全村共933户,总人口3947人,99.9%的人口为侗族,全村共辖16个村民小组,分为5个自然寨,即母寨、寅寨、芒寨、维寨、模寨,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是侗族地区最古老的传统村落之一,于2012年被国家列为第一批传统村落。这个地处贵州偏远山区的村寨在国际上亦享有盛名。著名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曾用24个页码、13幅精美照片和近万字的篇幅,以《时光边缘的村落》为题讲述了她在地扪侗寨的生活体验,该文章刊登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2008年5月份出版的中国特刊[1]。2005年,在香港非政府机构——“中国西部文化生态工作室”的资助下,地扪村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民办生态博物馆,该馆致力于民族文化传承、帮助当地村民发展地方经济,并为关注和有志于研究侗族文化的人士提供支持[2]。在地扪生态博物馆的推动下,村里的老人、小孩以及部分中青年妇女参与到了生态博物馆组织的文化展示活动,如侗族大歌、侗戏表演、传统造纸技术、传统纺织印染技术、刺绣技艺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在这个古老的村寨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和传承。

按照当地政府及有关开发企业对地扪发展规划的初衷,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高端乡村旅游是两个互为促进的因素。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地扪旅游业并没有像同处黔东南州境内的西江苗寨那样为当地村民带来理想的经济收益。地扪侗寨作为传统村落 ,一方面得到政府、企业、社团和社会人士的经济资助,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善,“地扪生态博物馆”的创立,为该村民族文化保护及经济发展树立了全新理念,对地扪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起了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地扪村文化保護与经济发展依旧停留在有限的“输血”式发展,并没有建立起自身“造血”功能的发展模式,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依然以外出务工为主,这导致村寨民族文化趋于“空心化”。费孝通先生曾说:“西部蕴含有丰富的人文历史文化资源,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促进文华的传承发展,而且还会产生经济发展的联动效应。”[3]因此,通过分析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和现状,寻求二者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的契机,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民族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经济与文化是内在统一的,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文化是在这一活动过程由人类所创造的,它们互为条件,互相制约。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民族文化是民族经济发展的源泉。民族文化是传统村落经济发展的基石,是维系经济发展的根本,传统村落的经济又推动着民族文化的传承。地扪侗寨有着突出和鲜明的资源优势,拥有非常优质的自然生态景观,古老的民族文化资源也保存得相当完整,形成了地扪侗寨脱贫和高品位发展的最宝贵的驱动因素。地扪侗寨地处偏远且交通不便的深山老林中,村民的汉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对外来经济的侵扰有一种自然的抗拒。为此,地扪村经济发展需要以民族文化为依托。

民族经济为民族文化提供了物质保障。首先人得活着,那就需要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饿着肚子谈民族文化保护是不现实的,所以民族文化保护需要经济提供物质保障,并以经济的发展为依托,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为民族文化的传播提供广泛高效的途径,同时民族经济发展将进一步密切民族文化同科技、教育、学术乃至政治、经济、艺术之间的关系。总之,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二、地扪侗寨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现状

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理应是两个唇齿相依、互为基础的元素,地扪村以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成为侗族地区旅游开发的重点村落,经过10多年的打造,有了影响,也成为侗族地区旅游的重要目的地。然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并没有转化为直接的经济收入,没有给村民带来理想的经济收益。分析村寨民族文化,了解村寨经济现状是寻求村寨文化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第一步。

(一)地扪侗寨民族文化现状

1.物质形态的文化资源。地扪侗寨物质形态的文化资源丰富,村寨山泉、溪流涓涓不断,寨门、鼓楼、花桥、禾仓、民居、古井相映成趣,错落有致。笔者2016年6月调研统计,地扪村现有传统民居700余栋,禾仓560幢,花桥6座,鼓楼4座,戏台3座,古井10余口。在所有物质形态文化资源中,禾仓群最为突出。2006年地扪禾仓群被列入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于研究当地的传统农耕文化、社会历史、建筑特点等具有较高的社会历史价值,也是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古建筑之一。

2.非物质文化资源。地扪侗寨非物质文化资源也相当丰富。特殊的地理环境、悠久的村寨历史,沉淀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10大类别中的7大类别,很多遗产已经分别列入了国家级、省级、州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详见表1。

表1非物质文化遗产统计

名称表现形式级别

民间文学民间信仰—萨岁、侗 族款约县级

传统音乐侗歌、琵琶歌、芦笙乐国家

传统戏剧侗戏国家

传统美术侗族服饰

传统技艺侗族鼓楼、花桥建造技艺,侗族传统古法造纸技艺、传统侗族服饰制作技艺,

传统美食—牛瘪、羊瘪、烤鱼、腌鱼、腌肉制作技艺,米酒制作技艺。县级

传统医药侗族医药县级

民风民俗千三祭祖节、六月六、婚嫁习俗县级

目前全村有歌师、戏师、古建师、手工艺师等在内的民间工艺师70余名,各级各类非遗传承人19人,其中国家级1人(吴胜章)、州级2人(吴胜华、吴永锋)、县级传承人16人。

(二)地扪侗寨经济收入现状

发展旅游是大多数民族特色村寨发展经济的首选方式。地扪村自然风光旖旎,民族文化浓郁,旅游资源丰富,可地扪并没有因旅游因素带动经济发展。在对村支书的访谈中得知,地扪侗寨人均年收入只有1000元左右,旅游带来的收入仅占总收入的10%左右。目前,地扪村经济结构较为单一,全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外出务工。初步统计,全村每年约3000余人外出务工,占全村人口76%,其中有200~300人组建15个古建工匠队,参加当地古建队到黎平、榕江、凯里、贵阳、六盘水等地修建鼓楼、花桥。辛勤的劳动、精湛的技艺为他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农业生产方面,全村共有耕地面积2372.7亩,生产作物多为水稻、油菜,蔬菜种植多为自给自足。产业发展方面,2009年在当地政府和村两委的推动下,地扪发展过茶叶、茶油等产业,但因气候、管理、技术、市场波动等原因,均以失败而告终。2015年,在县农业局的推广下发动群众发展“稻—鸭—鱼”生态农业200亩, 收效甚微。村民总体经济创收渠道详见表2。

表2经济创收渠道

创收方式创收形式收入占比

务工到浙江广州等地打工,主要加工汽车坐垫和做建筑;古建队修建鼓楼、花桥

65%

农业水稻、油菜,蔬菜种植20%

旅游住宿、歌舞表演、手工艺品销售10%

养殖“稻鸭鱼”生态农业5%

三、地扪侗寨民族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脱轨的原因

(一)定位问题

一方面,发展高端乡村旅游形成以原生态文化打造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思路。按照地扪生态博物馆馆长任和昕的理解: “地扪的发展模式应该借鉴不丹,宁缺毋滥,做成旅游业的稀缺资源。”另一方面,降低门槛,改变高端旅游策略就旅游而做旅游获取眼前的现实利益。目前,地扪的发展一直在高端旅游发展路线和低端现实路径中徘徊,如何在之间寻求一个理想的端点,既能充分发挥地扪民族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又能拉动地扪经济的持续发展是关键。而且,就目前地扪的旅游现状,甚至就整个黔东南的旅游发展现状而言,无论是从客源、旅游服务,还是基础设施条件,旅游资源状态等,纯粹发展高端旅游的条件还不具备。因此,地扪的旅游定位应该重新评估。

(二)开发投入资金不足

地扪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文地理环境和民风民俗,这些民族文化是国家宝贵的文化资源,却不是村民直接的经济来源。对这些民族文化的保护需要政府前期的资金投入为文化传承与经济协调发展之路做铺垫。目前,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微乎其微。仅有的一笔重大投资是“2011年茅贡乡地扪省级一事一议示范村建设”总投资289.45万元,其中:财政奖补210万元,群众投劳折资79.45万元。建成内容:通组道路及停车场水纹石板路面硬化5646.3平方米;人行桥建设1座;垃圾池建设4个;垃圾箱建设70个;寨门维修1座。

(三)村落利益主体的缺失

地扪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村民丰衣足食,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较高。对于地扪旅游发展的核心基地——“地扪人文生态博物馆”,村民开始是满怀发展的期待,因此,博物馆无论是组织文化活动还是产业开发,村民都是积极参与,但后来他们逐渐发觉,“地扪人文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受益者和利益主体更多的是博物馆,村民的参与都是为这一利益主体打工,并没有成为文化真正的主人。例如,组织侗歌侗戏的表演是为给游客看,其收入大头是博物馆的;“生态种养合作社”从村民手中收购稻米时每公斤4元,却以60元卖出;“传统手工技艺合作社”的造纸、制茶、纺织等只做所谓“私家订制”,量少而形不成产业,实质上是为“高端游客”提供观赏,作秀给主管部门看。虽然“地扪人文生态博物馆”会为地扪的一些公益事业出资,比如:为鼓楼购买电视、影碟等,赞助开展一些民间文艺活动,资助一些贫困孩子完成学业,但这种有限的“输血式”方式并不能调动原住民在自己的舞台展现自我、发展自我形成持续的“造血”模式。

(四)新媒体盛行利弊参半

新媒体的介入,可以拓宽人们交流的渠道和文化传承的方式,为民族文化传播、研究、普及等开辟了新的空间和新的邻域。手机、电视、电脑等电子设备为民族文化发展和传播准备了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但对着手机、电脑通过QQ和微信对歌的方式缺少行歌坐月或围着鼓楼的篝火放声高歌的氛围。行歌坐月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最直接有效的方式,鼓楼篝火傍的歌声唱的是寨子悠久的发展史、唱的是侗家人的伦理道德、唱的是人们各个节气的生产生活,新媒体的介入减少了人们当面沟通的效果。

四、促进地扪侗寨民族文化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合理定位

据地扪村所属的茅贡乡提供一份《地扪景区乡村建设纲要》里这样描述: “应当唤起社区居民的文化觉醒,增强他们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避免现代化和商业化突袭带来的文化突变。” “强调保持侗族村寨的独特个性,引导乡村社区可持续发展,避免损害地方文化的短期利益行为”[5]。按照《地扪景区乡村建设纲要》的要求,地扪的发展必须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使之成为地扪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作为欠发达地区和边缘地区的地扪侗寨,无论是经济和文化,都显出脆弱性,乡村旅游是实现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地扪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资源铸就了它的发展绝不是低端的、庸俗的、简单走马观花的观光游,也不是纯粹的高高在上的意识形态的所谓“高端旅游”,而是实实在在的乡村体验游。

乡村体验游对传统村落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是民族村寨旅游产业升级的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地扪有待发掘和打造的乡村体验游产品资源丰富,如,传统造纸、传统纺织印染、刺绣、山间稻田吃烧鱼、舂扁米、“也嘿”(集体做客)等等。文化靠活动传承。在这一系列的乡村体验游中,不仅传承了村寨传统文化,提高了村民的经济收入,更让游客在旅游中体验到新奇和生活变化所带来的愉悦,在愉悦中领悟民族传统文化,同时让民族文化通過游客得以对外传播。

(二)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村寨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打造乡村体验游产品

2000 年开始旅游开发后,地扪新增4座花桥(共5座)、新增2座鼓楼(共4座),寨门得以重建,四周山上的菜地全部种上竹子和风景树,重修了萨坛,建成了侗族艺术表演中心,旅游观光步道,由香港明德集团出资,建立了侗族第一座民间生态博物馆。在旅游开发中,地扪的村容村貌得到了较大改善,但仍有较大的完善空间,如:住宿条件有限,除了地扪生态博物馆提供有高端昂贵(400元/间/晚)有限的住宿外,全村只有2家民居客栈 ;饮食缺位,全村没有专门的饭店,只有3家简陋的早餐粉店;道路条件差,仅就地扪所属的茅贡乡至地扪村寨的5.4公里山路来说,虽然在2014年投资351万元建成“旅游公里”,但道路彎道太多,路基和路面较窄(路基宽6.5米,路面宽5.5米)。发展旅游首先要完善吃住行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建设需要政府和村民共同加大资金投入。

此外,乡村体验游是地扪侗寨旅游产业升级的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体验游产品的开发打造需要前期资金的投入,比如聘请专业人士设计打造旅游产品、体验游产品的营销等。民族文化在没有达到自身“造血”功能之前,只能依靠政府加大投资力度。

(三)保障村民的主体地位

乡村是村民的生产和生活空间,乡村体验游产品的主体是村民,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必须保障村民成为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的主体。地扪文化的拥有者没有参与到文化的保护中,出现文化主体性的缺失[6]。地扪旅游开发的门户——“地扪侗族人文生态博物馆”建立的宗旨是促进地方原生文化的保育、传承和发展,并积极推动社区经济的进步。博物馆特别强调社区居民的参与和支持,注意发动和鼓励当地村民参与博物馆建设和社区文化管理的全过程。目前,长期参与博物馆管理服务的仅有4名地扪村民,2名管理者,2名服务员。如果有大型接待,游客需要歌舞表演,博物馆会以100元/人/次的酬劳请10多名当地村民进行表演。但不管长期参与还是临时加入,地扪村民始终只是一个“打工者”的身份,村民只是被动的呈现自己的民族文化,没有形成文化自觉。村民是村落文化传统和发展的主体,所以必须以提高村民的主体地位,让村民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摆脱贫困和获得利益,不断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比如,让村民成为乡村体验游产品的经营者、鼓励村民开展农家乐。

(四)在发展旅游的同时发展多种经济,通过地方经济模式的多样化、可持续化来弥补旅游发展的不足

地扪作为一个传统农耕村落,从现代发展意义上来看,其贫困总体上属于经济发展模式上的贫困,而不是其资源的贫困。地扪的人均耕地和山林面积虽然不多,但足以维持地扪人最基本的生活温饱。要改变其只能维持基本生活温饱的状态,就必须改善其单一耕作的传统经济模式,而应该向多样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地扪的经济,引入现代经济发展模式,比如按照现代方式适度发展种养业,通过种养业的发展来增加村民的收入;或者对传统的古法造纸进行改造和改进,适度扩大其规模,使其经济能够在地扪有更多的覆盖面,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或者实行农文旅一体化经营模式,以旅游带动农耕的发展,通过农耕促进旅游的发展;甚至可以引入外面的资金、技术、项目、企业等,在地扪发展与旅游或者农业相关联的经营性企业、项目。对于地扪而言,发展旅游与发展地方经济之间,不是矛盾的两方面,不是不相融的两种模式,而是一个统一体。旅游的持续发展与经济多样化的持续发展是同向的。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传统村落、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致力于留住贵州各民族的生态细胞和文化元素,守住耕读文明和田园生活,努力让传统村落美起来、富起来,让我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是第一位的,传统村落经济发展要以文化保护为先导,并为民族文化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参考文献:

[1]谭恩美.时光边缘的村落[J]. 当代贵州,2008(9):1521.

[2]地扪侗族人文生态博物馆[BE/OL].[2016121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3606450102e8f3.html.

[3]罗连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关系辨析——以台江县苗族节日文化为例[J]. 经济研究导刊,2014(25):82-83.

[4]地扪:古村落的现代探索[BE/OL].[20161212].http://blog.renren.com/share/32930034/7940721379.

[5]谢景连.尊重原住民族文化在发展中的主导地位[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4(2):100-104.

[责任编辑:曾祥慧]

猜你喜欢

文化保护传统村落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海北州民族文化发展研究
贵州民族文化保护方式、问题与对策
民族传统体育观光化开发模式构想
从甘肃庆阳窑洞的发展来看传统建筑文化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方式初探
从“传统村落”项目申报看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文化旅游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