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由还给童年
2017-05-25杨建清
杨建清
【摘要】“精彩童年”,主要指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自我生命成长过程中健康、快乐、丰富而有意义的经历和收获。在“精彩童年”的所有内涵中,自由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精彩童年”呼唤我们教育工作者把自由还给儿童,应尊重儿童有纯粹的自由,应呼唤儿童理想的自由,要还儿童自主探究的自由。
【关键词】精彩童年 自由 儿童 教育
本文所指的“精彩童年”,主要指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自我生命成长过程中健康、快乐、丰富而有意义的经历和收获,是针对当前应试教育炽烈,小学生课业负担奇重,学生童年缺失的现状进行的一种学校层面的综合的改革干预,是我们八年来重要的办学愿景之一。它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如下五个方面:一是身心健康发展;二是成长环境和谐;三是智慧潜能开发;四是个性特长彰显;五是文化自然熏陶。本文探究的是自由对于“精彩童年”的意义以及对我们教育的诉求。
因为“精彩童年”是一种有意义的童年生活经历,所以,不仅需要儿童有自由去经受,而且,自由本身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命历程,是“精彩童年”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精彩童年”的所有内涵中,自由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精彩童年”呼唤我们教育工作者把自由还给儿童。
“精彩童年”应尊重儿童有纯粹的自由。“精彩童年”需要的自由,首先是儿童的时间和空间的自由。从更加广阔的空间看,自由本身是人幸福的一种要素。成人社会对犯罪人员的惩罚之一就是剥夺人身自由。成人与儿童在认识社会和担负责任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不同,但是,在需要和享受自由方面,两者的需要是相似的。自由对于儿童的重要性,在许多成人的回忆里,可以得到证实: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是美好童年的重要记忆,是童年幸福的重要象征。之所以人们平时不觉得自由可贵,是因为人们常常身在福中不知福。当人们失去自由的时候,才会深切体会到自由的快乐,自由的幸福。而当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当身为人父人母的家长们,不知不觉中“剥夺”了孩子的自由时,却并不认为是一种不当的、残忍行为。所以,“精彩童年”渴望儿童能够有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完全属于自己的活动,哪怕就是完全的彻底的休闲、玩耍。
纯粹的自由除了是一种休养和享受之外,也是一种成长。古语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是说休养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人在休息、睡眠的时候,部分大脑会继续工作,帮助大脑消化已经吸收的信息。很多人有这样的经历,隔夜记忆的东西,第二天早晨,会印象深刻。所以说,自由是学习的一种特殊状态。“精彩童年”需要成长,而成长需要自由。
自由对于儿童的主观感受来说,更是至关重要。我教过的相差多届的两个孩子,一个叫小袁,一个叫小洁。他们的例子告诉我,没有自由自主的时空,儿童就会有一种恐惧感、压抑感和痛苦感。一天没有这样的自由时空,就会带给他们一天这样的痛苦,长时间不给他们这样的时空,就会带给他们长期的恐惧、压抑和痛苦感,这几乎是灾难性的后果!记得他们在放学以后,老师陪着他们补做作业,做着做着,天色暗下来了,他们的脸色变了,天更暗了,校园外黑了,教室的灯更亮了,看着已经黑了的天,孩子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多年之后我都不能忘记那些记忆。我思忖,天暗下来了,意味着他们紧张艰苦学习的一天过去了,接下来等着的是晚饭以后的家庭作业,本来期待的些许的自由与放松已被完全剥夺。这一整天,他们从早晨到学校做值日生、早读、密集地上课和作业,好不容易到了放学,本来应该可以放松一下,玩一玩的,可是在补做作业中时间没有了,自由的空间被压缩成零,生命里对自由的需要被碾碎,化成了委屈、苦涩的眼泪,沾湿了孩子的衣襟。所以,没有了自由,对于儿童来说,是可怕的极不舒适的生命状态。在这种状态中,“精彩童年”无从谈起。我想我们老师和家长是最容易犯下剥夺孩子自由的错误的。所以,当我们的作业量让小学生像高中生一样的时候,当我们家长布置的作业完全剥夺了儿童的自由时,那么,就该想想,我们是不是在对童年犯罪?
“精彩童年”,呼唤儿童理想的自由。是不是整天学习,剥夺学生的自由,就一定会剥夺学生的精彩童年?童年一定是经历着灾难呢?答案是因人而异的。说答案是肯定的,原因是上述孩子和更多的实例告诉我们,孩子们的确在此过程中经受了折磨!但是還有一些例子,比如全国著名教师王金战,他的女儿,在看了春节联欢晚会以后,第二天,大年初一早晨,心生空虚、惶恐和愧疚——浪费了时间,于是主动要求和爸爸一起到爸爸的办公室,学习了一天,中午吃方便面,晚上八点钟才回家,心中十分充实和幸福。这个例子告诉我们,童年的自由十分重要,它是一种十分珍贵的东西,但是如果拿来换取儿童认为最值得换的东西——理想——要考上北大(比自由更大的幸福)等,那么,这种自由的失去,用自由换取的过程,学生并不会感到痛苦,相反,会变成快乐、幸福和精彩!
很多优秀教师的例子告诉我们,他们创造教育的奇迹,无不是激发了学生强大的自主潜力和学习激情,让孩子们在如痴如醉的奋斗中,忘记了自由的失去,忘记了学习的“压迫”,反而觉得这是一种最大的幸福、最大的自由——向着目标努力争取最大幸福的奋斗的自由!所以,当我们要与孩子的自由打交道,“觊觎”他们的自由童年时,不要忘记先想一想,我们有没有做相应的工作,让童年能够承受住这种失去自由的巨大压迫与痛苦?如果没有,那我们就是在折磨孩子,在“精彩童年”上犯了罪。如果在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引导下,他们享受着专心致志地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的自由,并由此带来了幸福,那么,我们可以说他们的童年是自由而精彩的。所以在处理“精彩童年”与自由的时候,不是我们不能碰童年的自由,而是要引导和保障儿童享受自由,用好自由。教师的专业研究方向和重点,应该放到这个地方,教师的专业能力也应集中体现在这个地方。
“精彩童年”需要还儿童自主探究的自由。儿童抑或是成人,拥有了自由,他们自然会迸发自主的需求。而学习和探究,是人的天性之一。但是“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这种探究和发展很容易被不良的环境影响和淹没,除此之外,还会被惰性取代,也往往会被艰苦的假象所吓阻。孩子深层次的发展诉求常常是懵懂的,抑或是昙花一现的,而且会被浅层次的诉求所代替。
但是,深层次的发展诉求是不能没有的,宋庆龄在创建儿童基金会的时候就曾寄语中国儿童“树立远大的理想”。因为这关系到孩子走出“黄金岁月”之后一生的幸福,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说,“精彩童年”与“成人霸权”之间终究会有根本冲突的话,那这是无法调和的一个冲突。如果没有这个冲突,社会就会停滞不前,人类社会不断地更好地发展的追求就会落空,人类就会处于灭绝前的普遍恐慌之中。显然,人类不会任由这种现象出现,所以上述根本冲突一定会存在!也就是说,不管我们怎样努力去创造精彩的童年,希望创造一个童话世界给我们的孩子们,但是“成人霸权”和“社会霸权”一定会在我们的校园中存在,而且,有的时候会成为一种冲突。
有老师说,“精彩童年”一点儿也不精彩。我想,这大概就是因为我们的老师看到了这种冲突的存在。然而,这种矛盾和冲突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得到转化,转化成一个目标一致的整体。因为,儿童生命中由适应社会和努力生存的基因生发的自由探究和发展的欲望,终究是一种本质的天性,与成人社会的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如果我们善于引领和唤醒这种探究的自由,唤醒了这种生命发展的力量,儿童就会在孜孜不倦的探究中发展,并获得快乐与幸福。这时候,成人与儿童那个根本性的矛盾,就会由对立转化成统一,融化成一股同向的合力,推动儿童的发展,推动他们向自觉发展的幸福目标奋进。
站在童年自由的和社会发展的负重之间,作为教育者,是尊重和引导儿童,还是扼杀和摧残童年,两者间隔着一堵墙,这堵墙的名字叫作教育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