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郊型高效农业产业新宠儿

2017-05-24王俊生

当代农村财经 2017年5期
关键词:大樱桃产业发展建议

王俊生

摘要:本文分析了大樱桃在黑龙江省的栽培种植情况,并针对大樱桃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大樱桃;产业发展;建议

大樱桃原产西亚及欧洲东南部,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引入我国,经过多年不断繁衍扩展,目前初步形成了山东、辽宁、陕西三大产区,安徽、江西、河北、甘肃、新疆、山西、北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青海等多省市局部有所发展的产业布局。大樱桃在黑龙江种植的局限性很大,目前大樱桃在黑龙江省的栽培种植只在少数条件的地方少部分种植,包括大庆、呼兰、南岗、阿城等地区。

一、大樱桃产业发展状况

2011年呼兰区大用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始建设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园区规划占地面积2000亩,规划建设300栋温室、600栋大棚,主要生产反季蔬菜面向哈尔滨市场,以缓解当地市场冬季吃菜难的矛盾。同年10月,大用园区引进美国大樱桃600株,每株2000元,建设大樱桃专用温室6栋(550平方米/栋),在温室中试种,并聘请了辽宁瓦房店的技术人员,经过3年探索和研究,已经总结出适合北方设施环境栽培大樱桃的技术方法,包括大樱桃越冬休眠技术、提前萌动和延后萌动技术、授粉技术等,实现大樱桃的错时上市、延长挂果期和采摘期,現采摘期为4月中旬到9月中旬,采摘期长达5个月,目前已经达到盛产期,平均亩产达到750公斤,平均售价为每公斤300元,效益可观。2015年农业综合开发投资400万元,其中中央、省财政投资300万元,园区合作社扩大樱桃栽培规模,引进樱桃树5000株,每株2200元,栽后第二年开始结果,第四年即可达到丰产期,新增樱桃温室80栋,实现设施樱桃栽培面积86栋。2016年农业综合开发投资660万元,其中中央、省财政投资600万元,引进樱桃树3000株,新增100栋温室樱桃,樱桃树平均寿命110年,盛果期长,效益好,是温室蔬菜效益的5倍以上。随着呼兰大用园区大樱桃设施栽培技术的不断完善,限制寒地大樱桃发展的因素逐渐去除,呼兰大用园区大樱桃栽培面积在不断拓展,生产规模持续扩大,寒地大樱桃生产由2011年的6栋发展到2016年200栋,其中开始结果的达到100栋。

2016年南岗区打造了玉丰台湾农业科技园,由黑龙江隆台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台湾农业专家合作,引进台湾草莓、大樱桃等果蔬品种。公司引进大樱桃品种为美早,树种为5年生树体(已到盛果期),树高2—3米,建有大樱桃太阳能植物工厂温室4栋,每栋长160米,跨度15米,高6.5米,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3.6亩),每栋种植250株,共种植1000株大樱桃,第二年可供游人采摘品尝。

哈尔滨市金满堂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2015年到2016年先后从山东、辽宁等地成功引进了红灯、先锋、美早、黄蜜、斯美特等多个优良大樱桃品种,截至目前,共引进不同品种大樱桃树300余株,并成功移栽种植,目前均已实现挂果,实现收入,大樱桃鲜果产量喜人,果品主要是供观光采摘和当地市场销售,经济效益显著。公司计划2017年新增樱桃种植面积100亩,大力发展大樱桃温室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形成产品优势,较多地获得市场份额,结合观光旅游资源开发,发展“农家采摘游”。

二、大樱桃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受北方自然条件的影响,大樱桃栽植设施一次性投入较大,一个标准化的现代温室造价为30万元左右,所以大樱桃发展速度缓慢。

二是北方大樱桃设施栽培成活率低是影响大樱桃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栽植技术不完善,苗木质量较差,保障措施不健全,自然灾害频发等原因,导致新栽樱桃成活率较低,是我省我市大樱桃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三是北方大樱桃栽培技术要求较高,有别于南方陆地栽培的技术规程,应该建立北方寒地樱桃生产技术规程,少走弯路,有利于大面积发展大樱桃种植。

四是北方大樱桃生产成本较高。大樱桃成熟早,成花容易,价值高,是温室保护地栽培的主要树种之一。北方地区温室需要供暖设备以保证大樱桃正常生长与萌动,这样的高要求限制了大樱桃的大面积种植。

五是大樱桃由于产量少,售价高,在我国是贵族水果,在销售上走的是高端路线,以酒楼、宾馆、收入较高的人为主要销售场所和对象,礼品果是其主要销售方式之一,这一销售特点,也限制了大樱桃的发展。

(二)建议。

一是扩大种植规模,坚持适地适栽适度发展。目前哈尔滨市大樱桃种植面积依然很小,远远不能满足哈市内外市场需求,因此,适宜在呼兰、阿城、南岗、道里、松北等哈市近郊区扩大大樱桃种植面积,引进更多优质苗木品种,打造大樱桃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及旅游采摘观光园区,发展大樱桃产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果品产业优化升级及农民稳定增收。同时要注意“多了烂,少了断”是农产品发展的基本规律。前几年我国苹果产业发展中规模过大,导致产能过剩,多地出现大面积毁园现象,造成财力、人力浪费,在大樱桃生产中要注意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毕竟大樱桃是时令水果,目前由于运输、贮藏措施跟不上,不具备大量出口条件,销售以附近发达大中城市为主,但由于售价高,消费群有限,超量发展,风险系数较大,因而应坚持适度发展规模。

二是增加技物投入,不断提高产量。由于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投资能力大小有别,生产中大樱桃产量相差悬殊,北方寒地高产典型亩产量在1000 公斤以上,而大面积平均产量较低,我省大樱桃平均亩产量在 400 公斤左右,这充分说明我省大樱桃产量的提升仍有很大的空间。生产中应增加技术、物资的投入,强化低产园改造,以利于产量提高。因此,建议加大农业综合开发等专项资金扶持,引导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积极投入大樱桃产业开发,促进大樱桃产业良性发展。

三是积极推广优良品种,优化种植技术。实行良种化栽培,品种不同,生产能力各异,抗性有别。生产中应选栽生产能力高,抗性强的品种,如斯坦拉、斯塔克、艳红、拉宾斯、新星等可自花结实的品种,为高效生产打好基础。建立北方寒地樱桃生产技术规程,定期举办培训班,为北方设施栽培大樱桃开辟一条成功的道路。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产业化项目处)

责任编辑:凌玉

猜你喜欢

大樱桃产业发展建议
果农喜收大樱桃
昌乐县大樱桃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三代人的建议
采摘园名录
山东烟台大樱桃节开幕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