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茨《在冰山里》的反精神病学解读

2017-05-24张新新

青年时代 2016年23期
关键词:疯狂

张新新

摘 要:美国当代作家奥茨(Joyce Carol Oates,1938-)短篇小说《在冰山里》讲述了一位犹太籍学生艾伦因追求独立之精神与自由之思想而被这个社会判断为“疯狂”,最终得不到他人的理解与关怀而绝望地走向了生命的尽头。本文借用英国著名存在心理学家莱因(R.D. Laing, 1927-)反精神病学理论观点解读艾伦的“疯狂”,从“现代人的自我迷失”与“艾伦的自我追寻”的反差中探究病态社会中“‘疯狂的诞生”,以期阐明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性的禁锢与扭曲。

关键词:奥茨;《在冰山里》;疯狂;反精神病学理论

一、现代人的自我迷失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美国资本主义社会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精神危机。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在竞争的敌意中、生存的压力下逐渐丧失了对自然的感觉而处于孤独、空虚、迷惘、无助的精神状态。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他们又不得不掩盖真实的自我而以虚假人格面具顺应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其他社会机构,他们都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成为所谓“正常”的人。

艾琳就是现代人的缩影。艾琳在天主教大学里担任文学教授的职位,她既是一位“宗教人士”,又是一位“人道主義者”。作为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她希望自己能成为学校基督会管理层眼里中规中矩的教师形象,“顺利地度过第一学期”[1]316。就这样,她“成了一个只为他人利益而存在的人,一种事实得以交流的工具”[1]316。尽管如此,周围“同事们的愤世嫉俗及很多学生的冷漠”[1]316让她看到人与人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理解,她的内心免不了出现孤独、空虚的体验。作为一位“人道主义者”,她也曾关注人的生存困境,尊重他人真实的内心想法,并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现代人摆脱精神困境。但是,她的“人道主义者”理想在资本主义制度与父权制的共谋下被残忍地扼杀在摇篮里。除了学校,甚至在家庭中也出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疏离的现象,她开始对如此冰冷的世界感到无能为力。因此,她放弃了自身“人道主义者”的理想,并心甘情愿地接受“宗教人士”的身份。基督宗教为她提供了一个灵魂栖息的庇护所,或成为了她存在于世的一种方式,或滋润了她干涸、荒凉、死寂的内心,或强化了她对整个“监狱式”社会的顺从感。这些宗教回归的补偿压制了她人性的自由,她被无情地“幽禁在寒气砭骨的冰山”[1]325,让“无形的飙风把她吞卷”[1]325。最终,她放弃了自己的骄傲,只想着她的工作和职责,除此之外都不想。在美国资本主义社会里,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由此可见一斑。

二、艾伦的自我追寻

相比之下,艾伦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宁愿遵照自己的内心、追求自我同一感,也不愿意向冰冷的资本主义社会妥协、屈服。作为一名学生,他的“不正常”行为表现在他追求“逻辑一致”的执着精神以及“挑战学术权威”的批判意识。

在公众眼里,传统的学生角色就是要严格地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跟在老师后面亦步亦趋。这些条条框框及社会期待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他们缺乏独立之意识与自由之思想,也难怪艾伦评价说“你班里大多数学生都微不足道”[1]319。艾伦则与众不同,他曾在课堂上与艾琳教授展开激烈的辩论,并认为“教育本身的精髓就是一致、有秩以及心智健全”[1]317。而且,他还严厉地批判历史对现实冰冷的评价及恶意的篡改,它是国家政权为了使其统治更合法化的政治手段。他说,“文学比历史伟大;欧洲史就是一堆垃圾,高高在上;却都是肮脏腐烂的尸体”[1]319。因为文学是一种文化记忆的载体,它可以加强我们对内心真实情感的认知,预设我们如何面对现实,并勾勒出一种真实的社会轮廓。历史的虚伪与文学的真实在艾伦从精神病院寄给艾琳的信里体现得一清二楚。由于艾伦的信在寄出去之前是要经过审查的,他机智地以反语的写作手法讲述了“我一切安好”、“庄园很美”、“医生是优秀、睿智的绅士”[1]324等一些非真实的情况。这是社会政治权威操控下的个人历史,但是有关莎士比亚戏剧的部分却向艾琳真实地传达了他自身的生存困境。另外,艾伦还凭借着一些确切的证据发现了莎士比亚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色情旋律。这些见解独到的思想足以见得其批判意识与独立精神,却得不到他人的理解与尊重,甚至成为这个社会里“疯狂”的表征。

三、“疯狂”的诞生

在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现代人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逐渐丧失了自我的存在感,在浮躁焦虑的年代里不断改变自己适应这个冰冷的世界,成为社会“幻想体系”中的一员。简言之,“幻想体系”是一种普遍为社会集团成员所接受的经验模式,任何人都不应该超越它的界限[2]89。然而,艾伦追求独立之精神与自由之思想的行为超出了公众经验想象的范畴,打破了他们对学生形象的传统观念。这本来就是无可厚非的,却引起了同学的蔑视与嘲笑、老师的不满与指责、以及父母的误解与责骂。在他们眼里,这本身就是对社会“幻想体系”的越界行为,艾伦也因此被视为破坏集团统一的人。他与周边的人物在思想层面上存在无法跨越的鸿沟,他们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理解。小说结尾处艾伦极度渴望在艾琳身上得到“一件真实的东西”[1]331,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基本的信任、理解与关怀。此时,艾琳的“人道主义者”理想早已被社会现实无情地埋葬了,艾伦也因此彻底地沦为资本主义社会里的异化之人。莱因以为,健全与疯狂由两人之间联系或分裂的程度决定;这两人之中,有一人被公共意见认为是健全的——换句话说,把一位患者判断为精神病,主要是因为判断和被判断双方之间缺乏理解,存在分裂[3]3。毋庸赘言,“艾伦的自我追寻”与“现代人的自我迷失”是完全对立的,他在“正常”的现代人眼中被迫成为了“不正常”的人,所谓的“‘疯狂也由此诞生”。最终,他在存在的虚空中绝望地走向了生命的尽头。

四、结语

由此可见,美国资本主义社会所定义的“健全”正是对人性的禁锢和扭曲,而其所界定的“疯狂”则是社会性的压迫手段。就像莱因所说,整个社会都是病态的,现代人以内心情感的贫乏为代价成功地适应了这种社会现状,实际上是一种高度反常的现象;相比之下,疯狂高于正常,是对病态社会的反抗与突破,是现时代人的福音[3]6。小说题目“在冰山里”就寄寓了奥茨对病态社会的批判,她巧妙地借用了莎士比亚戏剧《一报还一报》的思想内涵,揭露了美国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暴虐与摧残,并意图以艾伦的悲剧结局唤起现代人的自我觉醒。

参考文献:

[1]Cahill, Susan. Woman and Fiction: Short Stories by and about Women[M]. New York: New American Library, 1975.

[2]郭本禹. 从存在精神病学的创立到反精神病学主张的提出——莱因存在精神病学之解读[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86-91.

[3]R. D. 莱因. 分裂的自我[M]. 林和生, 译. 贵州: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

猜你喜欢

疯狂
秘鲁“疯狂”修女帮贪官藏巨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