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轼与庄子思想的契合

2017-05-24谭明鹏段欣

青年时代 2016年23期
关键词:苏轼

谭明鹏++段欣

摘 要:庄子思想是苏轼旷达人格境界和处世态度的重要来源,在庄子思想的指引下,苏轼在贬谪的后半期摆脱外在的名利枷锁,超越生死祸福,进而任性逍遥,随缘放旷,追求心灵自由。在此基础上,苏轼为政理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始终怀揣致君尧舜的政治情怀,而是将这种感情寄托于山水田园之间,虽时时遭遇不幸,精神世界却是空静、闲适的。

关键词:苏轼;庄子思想;人格境界;处事态度

一、人生经历

众所周知,苏轼是两宋文坛上最杰出的代表,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是继欧阳修后北宋文坛上又一位杰出人物。苏轼幼年读书过程正如苏辙所言:“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①。苏轼早年接受的是传统的儒家教育,儒家所崇尚的致君尧舜、兼济天下的思想在苏轼心中印下了深刻烙印,但是苏轼与其他文人的执儒不同,他没有受传统门户观念的束缚,而是博览群书,庄子思想便是其人生最主要收获,晚年更是与佛禅结缘,故后人评价苏轼时总是说他是儒释道三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这篇墓志铭是对苏轼求学以及整个人生的一个高度总结。

苏轼21岁出门游学,首次参加科举考试,便以第二名的成绩高中,顺利进入仕途,他怀揣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强烈情感,希望能在仕途中有所作为、建功立业,但是由于与苏轼自己“一肚子的不合时宜”,使苏轼卷入了新旧两党的政治斗争中,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一方面,儒家思想是苏轼思想的主导和基础,所以他不同意旧党的默守陈规,另一方面,当他目睹激进变法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后,他又对新党持反对意见。这让苏轼无可避免的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地步,这也为苏轼的一生奠定了基调,也注定了苏轼一生是进退两难和多灾多难的。为避免“党争”带来迫害,苏轼选择出京外任,后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幸蒙救助,逃过杀身,被贬黄州,而后仕途起伏不定,以至于一贬再贬,到达儋州,偶遇大赦却病逝常州纵观苏轼一生,跌宕起伏、福祸不定,虽然其一生宦海沉浮,但始终能保持乐观、旷达的心绪,坦然面对不幸的人生境遇和一时的“得势”或一时的“失势”。苏轼谙熟于庄学,庄子《逍遥游》里说:“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②庄子的这种思想在苏轼这里得到了共鸣。在庄子看来“举世欲之”和“举世非之”只不过是外在的评价标准而已,若能换个角度结果则会大相径庭。苏轼正是秉承了这种思想让其在坎坷的一生中从容不破,这在苏轼的后半生中表现的尤为突出,进而内化为其处世态度。

二、契合庄学的缘由

(一)社会环境

北宋初期,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大力发展道家、新修道观、倡导道学。北宋政局动荡,长时期的政治改革与变法让众多的士大夫们厌倦,而道家的兴盛无疑不是给仕大夫们提供了精神养料。庄子思想满足了士大夫的精神需求而被普遍接受和学习。据考证,宋人对《庄子》的注解多达70多部,可以说《庄子》一书深得宋人喜爱,上到国家帝王下到黎民百姓都把庄子思想融入了自己现实生活和处世之中。苏轼老家四川是道家的发源地,道观无处不在,在这种浓厚的道家思想氛围中,苏轼也自然耳濡目染,深受其影响。另一方面苏轼自幼从师张易简,“眉山道士简教小学,常教后人,余幼时亦与焉,居天庆观北极院,余盖以三年。”(《众妙堂记》)这就必然使庄子思想深深地埋藏在苏轼心中。故苏轼自叙:“轼少时本欲逃窜山林,父兄不許,破以婚宦,故汩没至今。”(《与刘宜翁使君书》)这种出世的愿望贯穿了苏轼的一生。

(二)坎坷的人生境遇

钱穆先生曾说:“庄周的心情,初看像悲观,其实是乐天的。初看像淡漠的,其实是恳切的。初看像荒唐,其实是平实的。初看像恣纵,其实是单纯的。”③这说明庄子思想在某种意义上能给人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与支撑。苏轼人生境遇是与庄学的契合,要归结于后半生坎坷的人生遭遇和处境,虽然庄学思想贯穿苏轼整个人生路程,但在后半生才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体现。以“乌台诗案”为例,“乌台诗案”对苏轼影响非常大,在经历了120多天的牢狱之灾后,苏轼被放逐任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署公事,这一闲职无疑否定了苏轼致君尧舜、经世救民的远大志向,此时苏轼感到无所寄托,所以埋藏在心底深处的道家的任运随化、超然物外使他找到治愈伤病的良药,故而内心转向了宁静、淡泊的随缘放旷。正如钱穆先生说的一样老庄思想实则是一种精神支撑,正是这种精神力量在苏轼的贬谪生涯里一直支撑着他,也因此道家的论道养生成了苏轼后半期生活的重要部分。

综上,苏轼的一生都收老庄思想的影响,他更是在后半生用实践证明了这一点,也从各个方面体现了他与庄子思想的契合。

三、与庄子思想契合的表现

(一)超然物外、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苏轼在《雪堂记》说道:“夫势利不足以为藩也,名誉不足以为藩也,阴阳不足以为藩也,人道不足以为藩也。所以藩予者,特智也尔。智存诸内,发而为言,而言有谓也,形而为行,则行有谓也。”真正能束缚自己的是理智,这种理智带来痛苦、产生欲念、束缚心灵。只有想庄子那样摒弃智慧,诸多名利,才能获得真正的精神自由。苏轼在《方山子传》中写到:“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在这之中苏轼塑造方山子(即陈季常)这个人物形象,其实是苏轼自己人格的写照,陈季常摆脱名利与物欲的束缚,追求自由生活,在常人眼中是不明智的,而苏轼则心领神会。再如《论修养贴寄子由》:“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胜解。以我观之,凡心尽处,胜解卓然。”,同样说明了要脱离尘世的世俗,寻求心灵的自由。又如《江子静字序》。

夫人之动,以静为主。神以静舍,心以静充,志以静宁,虑以静明。其静有道,得己则静,逐物则动。以一人之身,昼夜之气,呼吸出入,未尝异也。然而或存或亡者,是其动静殊也。后之学者,始学也既累于仕,其仕也又累于进,得之则乐,失之则忧,是忧乐系于进矣。

苏轼巧用“心静”来摆脱外在功名利禄,指出“后之学者,始学也既累于仕,其仕也又累于进,得之则乐,失之则忧,是忧乐系于进矣。”应保持“空静之心,而不被仕途的进退所扰,以得心灵自由。

苏轼一生极为坎坷,一生才华横溢,却沦为政治的牺牲品。在他的后半生更是苦不堪言,可是坚强的苏轼没有被这一切打败。对于贬谪的处境,苏轼总能以随遇而安,不为外物所羁绊,不为一时的“得势”与“失势”所困顿,所以其作品中总能给人一种超然物外、安时处顺的乐观旷达。如其词作《满庭芳》和《定风波》。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满庭芳》中词人以议论发端,对世俗名利无情讽刺,比喻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进而又以“算来着甚干忙”揭示了名与利的虚无,后几句则告诉世人无须介意得失,只须“趁闲身未老”放纵自己的心灵,远离世俗,脱离苦海,一个“浑”将一个仇恨世俗渴望脱离羁绊获得自由的苏轼形象展现的淋漓尽致。《定风波》中苏轼用自然中的风雨作比,比喻现实中的不幸遭遇,在认识到风雨交替的对立统一关系后,他没有为“风雨”而逃避,也没有为“斜阳”而欢喜,泰然处之,获得自由的心灵。

(二)善于自我解嘲

自我解嘲是庄子辩证思想的重要表现。林语堂曾说:“苏东坡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④。在苏轼处世态度中,乐天诙谐是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庄子思想的必然表现。正因为苏轼喜欢幽默,不断发展和培养自己的幽默感,善于运用幽默的力量,使得人生闪耀智慧的光彩和乐观的精神态度,坦然面对生活的艰辛、仕途理想的破灭。这种乐观旷达的境界在其作品中得到充分展现。如《初到黄州》: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诗人不同于其他文人,在贬谪中记叙自己的种种不幸,而是善用老庄思想去化解、转换,不为谪居烦恼,庆幸自己被派遣到这风景秀丽,美食丰富的地方,所以这次贬谪倒是一份美差,最后笔锋突转说自己不做事还拿国家的俸禄实在惭愧,反义中透露自己的心志。又如谪居惠州所作《食荔枝二首》: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诗人没有写惠州的人穷地偏而是赞美岭南荔枝鲜美,实际上是以轻松的笔调写苦闷的事,是对谪居的一种幽默回应。再如《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闻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首诗是苏轼对自己后半生不幸的总结,他以胜利者的姿态把人生的不幸比作自己功业,实则是一种自我解嘲,更是庄子思想的具体体现。正是熟谙于庄子思想,服膺于庄子思想,苏轼才能运用自如,也正是他提供给苏轼足够的精神支撑,让苏轼这一叶孤舟得以继续前行。

(三)无为而治的政治理想

苏轼的仕途可以分为前后期两段,前期苏轼倡导的是儒家致君尧舜、兼济天下的思想,多次批评老庄思想的“无为而治”的为政理念,但后期官场阅历的加深以及自己倡導的为政观念的失败,让他更多的接触到庄子思想,感受到其魅力所在,从而清醒认识到社会现实,广泛接受庄子思想,在其知行上得到充分体现,并且不断地吸收庄子思想中的精华并不断地与之契合,用这些思想解决实际的政治问题和处世难题。《庄子》内篇《应帝王》中说:“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逆,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庄子反对人为干扰,主张顺从人性,顺从社会发展变化,以获得“无为而治”的政治状态。《淮南子》首篇《原道训》解释说道:“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所谓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意思是说庄子所谓的“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要作为,关键是要顺应事物本来的发展变化规律,即社会发展规律。

庄子反对下海开凿河道、蚂蚁背负大山违反自然规律是的治国理念得到了苏轼的共鸣,他反对王安石变法中强行颁布法令来约束人民,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得不偿失。因此,不去人为干涉人民生活,而人民自然安居乐业,没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现象,这样的社会状态才是真正能使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社会。

这种思想在苏轼作品中也有充分体现,如《盖公堂记》中写到:“吾观夫秦自孝公以来,至于始皇,立法更制,以镌磨锻炼其民,可谓极矣。萧何、曹参亲见其斫丧之祸,而收其民于百战之余,知其厌苦憔悴无聊,而不可与有为也,是以一切与之休息,而天下安。始参为齐相,召长老诸先生问所以安集百姓,而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这段话说的是曹参治理国家的故事,告诉我们治理国家应该立足社会的基本现实状况,君主不应该主观臆断,凭自己的想象去颁布法令,约束黎民百姓,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应顺应社会发展和历史发展规律,这样百姓才能得到修整,社会才能稳定,国家才能富强。苏轼在《上清储祥官碑》中也表达了同样的道理和政治观点。“汉兴,盖公治黄、老,而曹参饰其言,以谓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以此为政,天下歌之曰:‘萧何为法,讲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静,民以宁壹。其后文景之治,大率依本黄、老,清心省事,薄敛缓狱,不言兵,则天下富。”这段话集中表现了苏轼“无为而治”的政治夙求,力求“清净无为为宗,以虚明应物为用,以慈俭不争为行。”立足基本国情,如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般,又用文景之治轻徭薄赋、与民休养、开放思想为例,充分说明不强加干预,“无为而治”的实际功效。庄子“无为而治”的政治观点一直伴随着苏轼的后半生,对苏轼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寄情山水求得心灵治疗

从“乌台诗案”后,苏轼便开始了进退两难的一生。进,有奸臣当道;退,违背从政理想。刚被贬黄州时,终日不出家门,不敢和朋友写信交谈,即使写了也把它藏在家里或者写一些述说自己的错误,向别人道歉、致谢之类的书信。如在《答李端叙书》中云:“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足下又复创相推与,甚非所望。”可见大难过后的苏轼是何等的落寞。再如《安国寺记》中写道:“元丰二年十二月,余自吴兴守得罪,上不忍诛,以为黄州团练副使,使思过而自新焉。其明年二月至黄。舍馆粗定,衣食稍给,闭门却扫,收招魂魄,退伏思念,求所以自新之方。反观从来举意动作,皆不中道,非独今以得罪者也。欲新其一,恐失其二,触类而求之,有不可胜悔者,于是喟然叹曰:‘道不足以御气,性不足以胜习。不锄其本,而耘其末,今虽改之,后必复作,盍归诚佛僧求一洗之?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以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私窃乐之。旦往而暮还者,五年于此矣。”这是苏轼改汝州安置即将离开黄州时所作,文章回顾了居黄期间的生活及思想变化,可见经受牢狱之灾后对苏轼的身心受到巨大的摧残,五年的时间也不能化解心中的阴影,心中的政治理想破灭,致君尧舜的政治情怀无以寄托,也正是这个时候老庄思想的滋长,成了治愈苏轼心理创伤的最好良药。既然朝廷不能接受我的报国热情,那我便将它寄托给这山水,让他们感受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如:

《前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后赤壁赋》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东栏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这几篇佳作没有一点颓废哀婉的曲调,只是欣赏这山水美景與探求人生的哲理,虽时时表达自己的失意,却更多地是表达在欣赏山水中得到解脱的自由心情,将失意转化为欣赏美景的悠然自得,以求得情感的寄托、心灵的治疗。我们不难发现,在苏轼贬谪的生活中更多地是诸如此类的作品。究其原因是不幸的处境滋生了内心深处的佛老思想,使他抛却外在物质世界,进去精神世界,更加注重内心的恬淡,获得心灵的安慰。

我们可以看到,苏轼是老庄思想的典型代表,他的各个时期都受庄子思想的启迪与影响。“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气魄,让我们深切感受到苏轼内心来自庄子思想的伟大力量。封建社会的读书人,受到传统儒家经世济民思想的广泛影响,一心想要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不可推诿的崇高的使命,当这种政治理想被现实无情的践踏时,他们会觉得异常痛苦,仿佛人生没有退路。但是苏轼在庄子思想的指导下,找到了另外一条出路:在山水间寻求心灵自由,将满腔政治抱负化为寄情山水的悠然闲适,获得纯美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人生境界对我们非常重要,在人生旅途中难免会经历“得势”与“失势”,在苏轼的实践指引下,我们不再进退两难,他为我们的精神世界打开了另一扇窗户,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前进的动力。

注释:

1.宋苏辙《苏辙集》.[M].中华书局出版社. 2004年5月.

2.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7年1月.

3.钱穆《中国道家思想之开山大宗师--庄周》.[C].九州出版社.2011.

4.林语堂《苏东坡传》.[M].现代教育出版社.2007 .

参考文献:

[1]王渭请《苏轼人格与创作论略》.[M].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6.

[2]张瑞君《论庄子思想对苏轼人生境界的影响》.[J].山西大学学报.2010.

[3]冉冬梅《论《庄子》对苏轼人生境界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3.

[4]邢爽《论庄子处世思想对苏轼的影响》.湖南大学.[D].2009.

猜你喜欢

苏轼
“苏说苏轼”苏轼与圆照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苏轼儋州己卯年上元夜的“得失”之问
豪放之后益思量——论苏轼离别词对悲感的超越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